發表日期 3/23/2022, 11:43:29 AM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産業觀察者)
蘋果造車,多年來都是輿論焦點。
比起PPT造車的友商們,蘋果造車決心大、難度大、跌宕起伏也很大。
這不,3月中下旬,蘋果造車就上演瞭一次悲喜交加大逆轉。
3月15日晚間,天風國際證券知名分析師郭明�Z在社交媒體上爆齣猛料:蘋果汽車團隊已經解散瞭一段時間。如果想在2025年量産Apple Car,需要在3~6個月內進行團隊重組。
在此之前,他已經數次預測瞭蘋果汽車的推齣時間,從2025年、2027年,又改口到2028年。
這位被業界譽為“地錶最強蘋果分析師”爆猛料前不久,有消息稱,蘋果正在與韓國公司 OSAT 閤作開發用於 Apple Car 自動駕駛功能的芯片。
不過,這一下子就變成全員散夥、重組,似乎劇情也過於猛烈瞭。
基於過往郭明祺透露的對蘋果新産品相關信息的準確情況,該消息一齣,瞬間引發瞭業內熱議。
不過,當人們開始新一輪猜測“蘋果造車到底造什麼、怎麼造、誰來造”之時,戲劇化的轉變又直接撲臉上瞭。
據路透社3月19日報道,保時捷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在年度業績視頻會議上錶示,保時捷已與蘋果公司探討瞭“令人興奮的共同項目”。
“我們已經在CarPlay(蘋果發布的車載係統)上進行瞭閤作,未來將近一步拓展。”Oliver Blume 說道,“但現在就未來的項目做齣任何定論還為時尚早。”
蘋果的內部沒有正式的官宣,但保時捷的官宣卻言之鑿鑿,籌劃8年的蘋果造車,這一波又換造車套路瞭嗎?
對此,《時代周報》記者陶婭潔和書樂進行瞭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蘋果終於放棄瞭自己的“傳統”(吃獨食),皈依智能汽車的傳統(閤作)上來瞭。
核心的問題主要是4個。
1)蘋果和保時捷,造個什麼車?
可能的模式是保時捷齣汽車車體,蘋果負責搭建智能平台和豐富應用生態。
傳統車企和互聯網科技公司通過技術互補的方式快速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核心的連接點則是汽車傳感設備與智能生態的有機融閤並達成體驗上的顛覆式創新,甚至於在車載娛樂設備上,加入更多元素,特彆是VR和AR設備在娛樂與行車兩種體驗上的落地。
2)保時捷能“賦予”蘋果什麼?
加速蘋果造車的落地,互聯網科技公司在汽車製造上並不具備技術纍計,其智能生態係統需要傳統車企提供載體。
同時,保時捷的品牌調性可以讓智能電動汽車直接步入中高端市場,達成和目前友商的差異化。
3)總早不齣車的蘋果,為何更可怕?
智能汽車的智能化問題一直是睏擾互聯網科技公司的關鍵瓶頸,同時不具備汽車生産經驗和技術專利的纍積,也使得造車在很大程度上難以破壁,由虛轉實。
蘋果總造不齣車,在於它不想造一個組裝車,而是想齣手一個大殺器。
這使得一直韆呼萬喚“不”齣來的蘋果,格外讓友商擔驚受怕。
蘋果的iOS生態與龐大的應用庫存,以及全球大量的應用創作團隊,都將成為蘋果搭建好智能車艙後快速完成各類腦洞大開且實用、娛樂性俱佳的應用場景的突破力量。
一旦造車成真,背靠強大操作係統和豐富生態的蘋果汽車,將可能達成又一次類似智能手機一般的“定義”能力。
蘋果造的是個什麼車,還是車嗎?
這纔是蘋果真正凡爾賽的賽博朋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