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19-07-28 09:21:42
歐美人習慣用入菜,包括沙拉、麵包或濃湯等。近年來許多研究,也證實堅果應列入每日攝取的飲食之一。
到底吃堅果有何好處?營養師錶示,堅果含、鎂及豐富,每天吃適量堅果,對血壓、血糖及血脂的控製都很好,有利健康。而且堅果的油脂能令人有飽足感,可降低飢餓感、以免吃更多。
振興醫院營養師塗蒂雅錶示,近年鼓勵吃堅果的原因在於,堅果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得舒飲食」也強調每天吃適量堅果以取代飽和脂肪酸。事實上,堅果相關的飲食研究也相當多,結果都是能增加好的膽固醇並降低三酸甘油脂。
塗蒂雅舉例,2015年國外發錶一份針對杏仁果的相關研究報告,研究單位將150名32至86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分為二組,實驗組每天吃10公剋的杏仁果,對照組則無。各經6周及12周後觀察,發現每天吃杏仁果者的好膽固醇增加,而三酸甘油脂、壞膽固醇和總膽固醇均下降。
也有研究人員給想減肥的個案每天一些堅果吃,藉堅果內的油脂增加飽足感、降低飢餓感,減少「想吃東西」的欲望,進一步達到體重控製。
一份國外研究報告,針對50名35至74歲體重過重、但沒有用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組每天吃30公剋的核桃。實驗經過3個月、6個月及9個月後的觀察,均發現糖化血色素及空腹血糖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和好膽固醇也有增加,同時能降低體重和體脂肪。
值得注意的是,兩份研究報告的實驗對象攝食的堅果量都不多。
那麼,堅果到底該怎麼吃纔好?塗蒂雅指齣,以杏仁果、腰果的大小來說,一份堅果約5顆,而一天攝食的堅果量別超過1-2份,也就是一天別吃超過5-10顆堅果。如果今天油炸食物吃比較多,就不建議再額外補充堅果;但若今天油脂吃較少,堅果可吃多一些些。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提醒,堅果容易「愈吃愈唰嘴」,不小心就過量。建議不要把堅果當零食,而是弄成料理,例如丟一把堅果進果汁機,再加入豆漿打成堅果豆奶;或是在生菜沙拉裡撒一把堅果,既美味又能減少不小心吃太多堅果的機率。
吃堅果好處多多,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吃。
塗蒂雅說,有人對堅果會過敏,例如皮膚癢及紅腫,嚴重者更可能會呼吸道腫脹而緻呼吸睏難。衛福部食藥署在107年8月公告,將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增加為11項,其中就含「花生及其製品」、「堅果類及其製品」和「芝麻及其製品」。
塗蒂雅說,這三項均為堅果種子類,都有誘發人體過敏的可能性,會對堅果過敏者在購買食品時就可看產品標示,避免不小心吃下肚。
趙函穎補充,對堅果過敏者一旦吃下堅果,其過敏反應可是相當快速。另外,體質燥熱者不要吃烘焙過的堅果,皮膚很容易長痘痘。
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煌其也提醒,過敏的堅果排行依序為:花生、杏仁、芝麻、腰果。
此外,堅果體積較小,塗蒂雅不建議5歲以下的小朋友直接吃堅果,吞嚥睏難者也不適閤,建議可將堅果磨粉吃。但塗蒂雅提醒,堅果粉容易誤入呼吸道,嗆到肺部不易取齣,還可能引發肺炎,所以長輩想吃堅果粉,建議沖泡飲用或煮成糊,例如芝麻糊或米漿等。
另一方麵,堅果富含磷和鉀,腎功能不好的人難代謝,也不建議腎友吃堅果。
推薦吃這些
無法吃堅果,又想攝取好油的人,塗蒂雅建議可改吃酪梨、魚油、橄欖油或芥花油,均為好的不飽和脂肪酸來源。而蔬菜及貝類海產則分別富含膳食纖維及鋅離子,也能取代堅果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