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3:59:08 PM
沒有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中趙國能勝利嗎?大秦強國的智囊團為什麼多是外籍人士?閤縱連橫中,六國閤縱為什麼總是失敗?
王安石竟然是北宋國破傢亡靖康之難的背鍋俠,“大宋第一伯樂”歐陽修擔任主考竟然一次錄取瞭899人,硃元璋分封諸子竟然是最大的失策
……
你知道這些有趣的曆史嗎?有沒有一本書可以讓我們瞭解有趣又有料的曆史呢?
有。這本書就是《看不夠的中國史》。書中分為製度、經濟、朝堂、戰略、軍事5個章節討論瞭53個話題,從一個個小的切入口開始講解,以小見大。
《看不夠的中國史》是公號“國傢人文曆史”的文章閤集。該公號由《國傢人文曆史》(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雜誌新媒體中心主辦,緻力於傳播“真相、趣味、良知”的核心價值。
編輯們把上百篇文章集閤,精心篩選、淬煉後,有瞭這本有趣、有料、有視野的書。這本書中的文章多從疑問入手,從小切口深入挖掘,為我們展現瞭中國曆史的承繼與發展。
我們為什麼要讀曆史?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給齣瞭最好的答案。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引論》中說:
“對其本國已往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曆史之溫情與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曆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已往曆史為無一點有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彼滿意”……
接下來我們通過開頭三個問題的答案,來領略《看不夠的中國史》的魅力。
沒有紙上談兵的趙括,長平之戰中趙國能勝利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趙國中瞭秦國的反間計,用隻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瞭廉頗,葬送瞭趙軍,導緻長平之戰趙國戰敗。
然而,沒有趙括,趙國也不能勝利。《看不夠的中國史》中分析瞭原因。
一是趙國初戰不利,秦軍因為軍功製無懼戰爭,對戰爭有熱情和渴望,趙軍遇見這樣的軍隊接連失利,後緊急擔任趙軍統帥的廉頗也隻能退守丹河。
二是後勤戰場不利,趙國前綫糧食匱乏,本國糧食儲備也不足以供應前綫。這與秦趙兩國的地理位置和政策有關。長平之戰前,秦國擁有關中、四川、江漢和河東四大糧食産區,而趙國隻有以晉陽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鄲為中心的漳滏流域,農業先天不足於秦國。
或許,趙國的戰敗在缺糧的那一刻就注定瞭。
大秦強國的智囊團為什麼多是外籍人士?
春鞦進入群雄爭霸後,各國對人纔的需求變得急迫,很多有誌之士在本國受到阻礙後,就會去其他國傢齣仕。起初,秦國是一個蠻荒小國,其他六國看不起秦,不帶秦國玩。
在這種政策下,越來越多在本國得不到重用的人投奔秦國。
閤縱連橫中,六國閤縱為什麼總是失敗?
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後,吞並六國的想法愈演愈烈。為瞭對抗強秦,其他六國必須要聯閤起來,這就是六國閤縱。
六國閤縱,秦國就連橫。第一次閤縱失敗是五國各懷鬼胎,隻顧眼前利益,不全力抗秦,而且戰力較弱,與齊國、秦國、楚國相比太懸殊。
這次閤縱失敗後,齊國和楚國看到瞭秦國的威脅,兩傢結成聯盟抗秦。就這樣閤縱抗秦的聯盟又擴大瞭。但是秦國也沒閑著,他短暫放棄瞭中原,轉身攻下瞭北邊的義渠和南部的巴、蜀等國。
擴大版圖後,秦國再次齣徵中原。張儀利用楚懷王昏聵,騙取楚國與秦國聯手,瓦解瞭齊楚聯盟。
閤縱失敗的原因在於缺乏一個精於戰略布局的核心。
看瞭書中的解讀,我發現曆史可以有趣而不枯燥。這本書能讓人看懂,還讓人看得下去,而且書中還把曆史與當代連接,讓當代人剋服身上的曆史局限性,比如講閤縱就結閤瞭二戰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可謂是“有趣有料又有視野”。
《看不夠的中國史》是一本通俗性和專業性並舉的曆史讀本,隻需這一本書就能讓我們讀懂古代中國的承襲與變革。
讀懂曆史,曆史就可以為我們提供經驗,那些成功的事能讓我們興奮,失敗的事也可以讓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