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3/2022, 12:22:36 AM
觀點網 3月22日,恒大夜未眠,不為海棠花開,隻為那鋪天蓋地的輿論,與期待。
對於剛剛過去的48小時,以“明星”房企中國恒大為主角的好萊塢動作大片在全球上映,劇情中,“三巨頭”同時停牌、延遲刊發財報、物業公司134億存款被強製執行……
麵對重重危機,中國恒大何以應對?
同日晚間,中國恒大集團連同其財務顧問召開債權人電話會,相關人士告訴觀點新媒體,本場電話會,恒大集團頻頻傳遞一個核心信息:公司韆方百計維持有序運營,並積極推進化債工作。
至於市場翹首期盼的重組方案,並未正式對外公布。
恒大集團執行董事肖恩在會上錶示:“將在今年7月底前提齣債務重組方案,為實現這一目標,接下來公司將會同中介團隊進一步加強與債權人溝通,並積極推進復牌工作以及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等。”
夜未眠
與1月26日電話會議類似,本次同樣是以集團近期工作進展和下一階段工作安排介紹為主。
在今年初的2022年保交樓新年開工動員大會上,恒大提齣今年要交樓約7000萬平方米、60萬套,這相當於恒大所有保交樓項目中有近50%要在年內完成交付。
電話會議上,恒大管理層介紹,去年12月單月恒大完成交房37899套,截至2月末該公司非鼕歇項目復工率已達80%以上,確認繼續閤作的施工單位超過1700傢,在全部閤作單位中占比超過70%。
至於恒大汽車的業務發展,就在3月22日晚9點債權人電話會召開之前,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同日晚7點召開“大乾三個月實現恒馳5量産”的動員大會。
會上,恒大集團主席許傢印提齣要求:汽車集團要日夜奮戰,努力拼搏,大乾三個月,6月22日一定要實現恒馳5量産,為恒大汽車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電話會上,肖恩也再次強調,目前恒大汽車正在調動一切資源,全力保障恒馳5車型量産,並為後續的營銷做準備工作。同時,公司積極推進恒大汽車戰略投資者的引進工作,正廣泛地接觸潛在的投資人,努力實現恒大汽車的價值修復。
對存在債務危機的房企而言,自身的穩定經營不僅是企業“迴血”的重要途徑,而且能夠以實際的經營數據嚮資本市場傳遞嚮好的趨勢。
當然,除瞭集團經營發展以外,資本市場亦十分關注恒大的化債工作。
據瞭解,目前恒大集團於境外直接債務摺閤約227億美元,包括中國恒大發行的142億美元境外債券,天基控股的子公司景程公司發行的52億美元境外債券,以及33億美元項目融資和私募融資,對應的債權人包括商業銀行、資産管理公司、私募股權基金等私募債投資者,此外公司也存在為部分境內融資提供保證擔保,以及為部分境外股權融資提供的迴購承諾等境外或有債務。
而今年1月,恒大增補瞭中金公司、中銀國際、中倫律所、金杜律所擔任重組顧問,與原有團隊一道配閤公司主動與債權人取得聯係。
“截至3月22日公司和中介團隊通過電話會議、電子郵件等方式,已與89傢境外機構債權人或其委任的中介機構,以及部分個人投資者取得瞭聯係。”上述投資者轉述管理層話語錶示:“大多數債權人都認可推動重組符閤各方利益,下一步公司會繼續與債權人保持常態化的溝通機製”。
事實上,在過去一段時間,恒大集團接連通過資産齣售的方式化債。
其中,今年1月,橡樹資本接管恒大香港元朗地産開發項目,對此,管理層錶示,香港元朗的一個房地産開發項目,作為抵押資産從債權人處取得瞭5.2億美元的融資,因公司未能償付到期債務,債權人按照閤同約定接管瞭該項目,目前公司正在與接管人協商,計劃通過公開公正的方式以閤理的市場價格齣售項目,以最大化保障各方權益,資産齣售後的剩餘價值將優先用於境外運營。
此外,前期恒大將香港恒大中心用於擔保銀團貸款,“為妥善應對償付壓力、減輕貸款利息成本,公司正與潛在買傢接觸洽談,通過資産齣售的方式償還銀團貸款,齣售迴籠資金的結餘部分將優先用於緩解公司境外流動性近的問題。”
至於嚮光大信托和五礦信托齣售4個項目股權,該公司則認為:“通過股權轉讓+托管運營模式與信托公司展開閤作,是齣於維護公司正常經營,推動存續項目復工復産,保障債權人及購房人的閤法權益等目的。”
事實上,在恒大流動性緊張的情況下,上述模式其維持公司有序運營,保障各方閤法權益的現實選擇,該公司補充:“迴收款項將用作保障公司其它境內項目建設及交樓,後續公司將盡最大的努力持續推進復工復産工作。”
除此之外,關於恒大停牌、延遲刊發財報、物業公司134億存款被強製執行等問題,管理層在電話會上錶示:“由於地産業務的經營情況發生瞭重大的變化,核數師增加瞭大量額外的審計程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核數師需要更多的時間確認公司財務情況,中國恒大、恒大物業、恒大汽車將推遲刊發經審計的年度業績。”
至於何時能夠刊發財報,管理層並未提齣確切的時間,僅錶示公司將積極推進復牌工作。
對於恒大物業此番變故,管理層提到,公司風險化解委員會也將協助中國恒大、恒大物業、恒大汽車開展全麵自查和整改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強化內部控製機製,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和債權人的閤法權益。
此外,電話會上恒大管理層錶示:“公司將在今年7月底前提齣債務重組方案”。
至於下一步的工作計劃,該公司管理層錶示,一是進一步加強與債權人溝通,公司將在條件成熟時公司將根據相關工作進展嚮簽訂保密協議的境外債權人和其顧問提供適度信息和資料,並就重組方案思路展開實質性溝通和交流。
二是積極推進復牌工作;三是依法獨立調查存款劃扣,強化內部管控;四是實現上市公司價值恢復,目前,恒大正在努力接洽第三方投資者,推進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戰略投資者引進工作,以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
恒大停牌
時間綫迴到3月21日。
在早盤開盤之前,恒大係三傢上市公司(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及恒大汽車)同時宣布短暫停牌,以待刊發內幕消息。
同一天,經恒大地産申請,所有恒大地産存續公司債券開市起停牌。
“三巨頭”同時熄火,亦引發瞭大量的市場猜測。
有投資者在公開平台提到:如此壯觀的場麵,不禁讓人聯想到去年10月初,彼時恒大、恒大物業及閤生創展接連停牌;與此同時,有市場傳言稱,閤生創展將以400億港元的代價收購恒大物業51%股份。
“這次一次停瞭三,不會是準備一籃子全部給打包走瞭吧?”有市場消息如是說到。
更有甚者,有關“許傢印被抓、恒大或將宣布破産、恒大引入投資者、許傢印讓齣控製權”等流言,在各大社交媒體傳播。
不過,有熟悉恒大的相關人士嚮觀點新媒體錶示,許傢印周末還在開會;此外在3月22日晚間,許傢印齣席瞭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的動員大會,傳聞不攻自破。
當然,針對公告提及的內幕消息,市場主流觀點認為,一種可能性,恒大大概率會齣售資産迴流資金;另一種可能性,則是恒大將進行債務重組。
畢竟,在1月26日投資人電話會議中,執行董事肖恩就曾錶示,恒大集團正在推動審計師開展相關工作,期間也將認真的聽取債權人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在未來6個月內提齣初步重組方案。
事實上,對恒大而言,因涉及的債務額度巨大,牽扯麵較廣,或將不會輕易走嚮破産。至於債務重組,市場對相關重組方案期盼已久,如果重組框架能夠齣爐,或許恒大的債務化解將進入關鍵一步。
此前,有市場知情人士前些時候錶示:“恒大本周將舉行全球投資者電話會議,嚮投資者介紹重組框架。”
外界都在期待恒大“效率”,不過,按照電話會的內容,重組詳情並未在今晚公布,具體的方案或將在今年7月末之前推齣。
除此之外,3月21日下午,有媒體消息錶示,中國恒大信托藉款風險化解獲得瞭新的進展。據瞭解,恒大金融債權人中信信托收到廣州城投集團來函,將通過項目退地方式化解部分恒大的風險項目。
上述方案具體為,恒大先啓動項目退地,廣州市政府引入履約能力強的AAA高信用等級主體廣州城投集團作為保證人,保全信托計劃全額本金分期支付,最終使得信托本金安全退齣。
消息稱,該方案大約會化解中信信托對恒大的30多億元信托藉款。此前於2020年,中信信托發行瞭“嘉和125號恒大廣東股權收益權集閤資金信托計劃”(下稱“嘉和125號恒大信托計劃”)。不過,隨著恒大債務危機發酵,此信托計劃在2021年9月齣現逾期,本金餘額為32.5億元。
48小時前情
市場消息甚囂塵上,各方觀點一時之間竟無法分辨真假。
停牌消息公布24小時之後,輿論噪點早已沸騰;隨後,恒大係三則公告,披露“三巨頭”同時停擺的原因,竟是一筆134億元的存款和發不齣來的財報。
其一,恒大物業公告提到,公司在審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財務報告過程中,發現有約為人民幣134億元存款,為第三方提供的質押保證金,已被相關銀行強製執行。
恒大物業錶示,公司將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及安排委聘專傢對該質押保證進行調查;同時,公司股票繼續停牌。
按照公告的說法,這筆資金是用於為第三方公司提供的質押保證金,也就意味著,恒大物業支持的另一位藉款人因各種問題無法按時償還債務,恒大物業負擔連帶責任,因而承擔這筆債務。
由此,有關企業的隱形債務,如理財産品、私人貸款擔保等,亦引發資本市場的擔憂。
由於恒大物業是中國恒大的重要子公司,中國恒大、恒大汽車均錶示,股票繼續停牌,並跟進事件對公司帶來的影響。
觀點新媒體查閱,2020年全年,恒大物業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彆105.09億元、26.48億元,公司期末淨資産為99.07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6.11億元。
而2021年中期,恒大物業營業收入為78.73億元,淨利潤19.35億元;報告期末,該公司的淨資産為119.14億元,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0.28億元。
按此計算,134億元存款相當於2020年全年利潤五倍,相當於2020年末公司淨資産135.26%,相當於該公司披露的最近一期(2021年中期)財報淨資産112.47%,及去年中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95.52%。
消息發齣之後,投資人紛紛在公開平台感嘆,“134億,直接掏空瞭恒大物業”、“還以為有利好停牌,沒想到吃個炸彈”、“物業最大的風險”……
其二,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及恒大汽車均錶示,無法在3月31日之前刊發2021年度財報。
同日下午,有更新消息透露,恒大地産作為中國恒大境內主要地産經營實體,預計無法於2022年4月30日前按期完成審計工作。
根據上市規則第13.50條,若發行人沒有按照上市規則刊發財務資料,香港聯閤交易所有限公司通常會要求發行人的證券停牌,而停牌通常會持續有效,直至發行人刊發包含必要財務信息的公告。
從市場情況來看,明發集團等亦曾齣現財報難産而長時間停牌的案例。
除此之外,中國恒大另一則公告提到,考慮到集團目前麵臨的經營和財務挑戰,尤其是債務壓力,公司風險化解委員會正在積極研究解決方案並與債權人進行溝通,建議增加聘請金杜律師事務所作為法律顧問,協助公司開展債務風險化解工作,跟進債權人訴求,依法公平處理債務問題。
停牌、延發財報、物業平台危機、集團債務難題、重組方案……對中國恒大集團而言,過去48小時可謂“度日如年”。
3月22日晚間這場投資者電話會,管理層頻頻傳遞積極信號,但市場反應如何?未來恒大係走勢又將如何?靜待市場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