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10:50:00 AM
記者|牛鈺
編輯|傅林林
“序平來迴答一下。”
在上周龍湖的2021年度業績會上,關於銷售近況及預期、降本提效、投資策略等問題,董事長吳亞軍都交給3月剛上任的CEO陳序平迴答。
吳亞軍本人並未正麵迴應核心管理層交班的考量,隻是肯定陳序平的工作錶現,稱其對業務、未來等有完整和係統的理解,有全麵的知識結構,留下一句“他應該是一個閤適的CEO人選,相信他會用成績來迴答大傢的期待”。
在市場調整時期接手CEO職位的陳序平,麵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麵對市場環境變化,今年要完成3000億的銷售目標,意味著陳序平必須得做齣比去年更高的業績。
令人好奇的是,鮮少有人知道陳序平在新職位的個人感受,麵對新的市場環境又會以何風格去應對。
他本人十分低調,少有早年采訪素材,公開資料也是寥寥幾筆,清華碩士、80後、龍湖仕官、前龍湖成都總是他的標簽,在迴到總部的這大半年,也從未有非業績會等正式場閤的公開露麵。
去年8月,龍湖2021年中期業績會,剛上任副總裁的陳序平作為龍湖集團高管首次公開亮相,邵明曉對其作瞭簡單的介紹,大緻為龍湖自己培養的年輕高管、知識結構全麵又勤奮,而且具有很強的領導力。
彼時的陳序平隻迴答瞭C1地産航道獨立後的發展前景,用時不過1分鍾。
就在大傢還在訝異這位年輕副總裁的突然齣現時,短短半年,陳序平就接替邵明曉CEO之位,成為今年業績會上最繁忙的人。
自身的神秘感,變動的市場環境以及龍湖去年一係列的改革,讓陳序平與“為什麼”聯係在一起。
仕官生“齣師”
對於這次龍湖高層變動,知情人士對界麵新聞透露,龍湖認為到瞭該進行“新老交替”的時候。
陳序平所代錶的“仕官生”群裏,是龍湖始於2004年培育新人的計劃。在他們新一代成長起來之前,龍湖也曾樂於挖掘中海、凱德等公司的年輕人擔任高管。
近幾年,龍湖重視仕官生氛圍日漸濃厚,多位龍湖內部人士在工作討論平台錶示,“仕官生這幾年在集團裏屬於重點培養對象,因為存在末位淘汰製度,競爭壓力很大,但是如果‘捲’贏瞭你就能在行業裏橫著走。”
無疑,陳序平“捲”贏瞭,已經超預期完成瞭龍湖仕官生的成長路徑(2-3年成長為一綫經理,4-5年成為中層主力)。
但他並不是特例,近幾年,龍湖多年培養的“仕官生”管理團隊也逐步成長,80後仕官生等年輕乾部從業務一綫走嚮管理團隊中堅。據龍湖相關人士透露,截止目前,仕官生(含仕官生2.0)在龍湖中層管理者中已近200人,高管團隊中占比更高達20%。
比如前龍湖徐州總、現冠寓總經理王玨,滬蘇總李堯,西安總張童,東北總薑薦凡,以及同是清華畢業、曾任北京副總,後負責集團科技部的阮小健等,均是龍湖過往的仕官生。
事實上,不止是40歲的陳序平,邵明曉上位時也不過45歲。近幾年,行業高管的年輕化趨勢日漸顯露,萬科、中海培育的校招“新動力”、“海之子”等也陸續走到台前,提高體係人纔在中高管理層的厚度,比如兩年前也剛以40歲成為中海CEO的張智超。
但是,龍湖也流失瞭不少自己培養齣的校招生,現新華都地産總裁趙男男、泰禾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寜可、跳槽復星的前冠寓總經理張智聰,以及不久前離職的旭輝前西南區域總張播,前龍湖重慶總高巍等人,身上都曾戴著龍湖“仕官生”標簽。
近幾年,龍湖也有“老將”陸續離開。在去年龍湖的一係列改革後,原集團副總裁、分管供應鏈管理部的方旭東前腳離職,另一副總裁鬍若翔從品牌營銷總調到新業務航道後,在當年10月辦理瞭離職。
2001年校招便進入龍湖的副總裁王光建,曾是陳序平在四川發展時的成都公司總經理,於去年底正式退休,纔剛過50多歲。
行業調整期
如今,伴隨著陳序平等年輕一代正式扛起大旗,龍湖新的十年也將就此開啓,但年輕的團隊也麵臨著新的行業調整期。
“房地産行業已進入到黑鐵時代”,提齣這個觀點的鬱亮,昨天就在萬科的業績會上為利潤下滑公開道歉,歸咎原因,除瞭毛利率下滑,也有管理方式的問題以及新賽道的投入。
萬科在管理層節衣縮食的錶態下,將房地産開發業務主導任務落在去年9月新成立的開發經營本部,由經驗豐富的原上海區域區首張海負責,張海在業績會上詳細的介紹瞭正在操作的改革,如加強區域聯通及強績效促等。
不隻是萬科,去年下半年以來,碧桂園、招商等行業前十房企均在調整組織架構,拆分、閤並區域等等,以實現降本提效。這些公司總裁位置上的高管,均是經曆過房地産行業過去數次調控周期的行業資深人士。
但行業轉型陣痛仍,仍然影響到瞭今年的年報季,這幾傢公司都麵臨毛利下滑的常態,甚至還有多傢房企集體發不齣年報。
龍湖雖然按時披露瞭業績,也沒有完成2021年的銷售目標,同樣未躲過毛利率下滑的共性難題。
數據顯示,2021年龍湖集團毛利率為25.3%,較2020年下滑近5個點,主要負責地産航道大半年的陳序平,將修復毛利率的預期押在低價拿地上,以及提高商業、物業等非地産闆塊的收入占比。
這也意味著,在房地産增速放緩現金為王的當下,龍湖並不會縮減非地産航道的投入,雖然商業、物業已經能夠反哺地産,但冠寓、租售、裝修航道仍需要投入。讓多業務的協同發展,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再疊加對科技、養老等領域的布局,陳序平的壓力可見一斑。
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陳序平也在集團開始瞭一係列的改革,特色即為狠抓銷售、降本提效。比如主導營銷條綫的調整,新設立華北戰區(含成都)、華南戰區(含重慶)、華東戰區華中戰區這四大戰區。
龍湖的構架體係中並沒有區域公司一級,而對於營銷體係的改革,也反映瞭在目前的市場狀態下,陳序平對銷售一環的重視。
3月的業績會上,陳序平也透露,去年在地産航道上,對三、四個産齣比較少的公司,進行瞭整閤調整,以實現降本提效。
目前陳序平完整的年度成績,隻有當年在四川時錶現。據瞭解從一綫升任成都總經理後,地産主業務成績錶現亮眼,銷售額從2016年的53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80.23億元,躋身當年成都市場第三名。
並且,成都龍湖可以說是“空間即服務”戰略下的多航道協同落地樣本。截至2020年,成都商業階段性地完成瞭網格化布局,開業購物中心增到8座,冠寓規模突破萬間,同時,椿山萬樹等創新業務也完成瞭落地。
從去年下半年龍湖的投資策略來看,當眾多房企已在土拍市場偃旗息鼓時,龍湖趁機獲得不少地塊,多以底價獲得,且優先考慮上海、北京等高能級城市。“量入為齣”、聚焦高能級城市,也是陳序平之後將延續的投資原則。
當然,在管理人員的連續性上,已經陪伴龍湖16年的邵明曉,也會繼續擔任陳序平的“教練”。升任集團副董事長後,邵明曉目前在聚焦集團戰略等方嚮繼續輔助吳亞軍。
這對老搭檔畫齣的穩健戰略安全區內,能為陳序平緩解不少行業陣痛影響,他將帶領龍湖怎樣麵對新時代,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