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是對於台灣曆史一次誠摯的迴顧 以及充滿創意的緻敬 《KANO》台灣電影的一記長打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None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KANO》是對於台灣曆史一次誠摯的迴顧,以及充滿創意的緻敬,如果說片中那群「雞尾酒」球員帶著近藤兵太郎重返甲子園,那麼《KANO》無疑將台灣電影帶嚮瞭一個未曾抵達的地方。2014年2月27日,在高雄 .....
《KANO》是對於台灣曆史一次誠摯的迴顧,以及充滿創意的緻敬,如果說片中那群「雞尾酒」球員帶著近藤兵太郎重返甲子園,那麼《KANO》無疑將台灣電影帶嚮瞭一個未曾抵達的地方。
2014年2月27日,在高雄立德棒球場看完《KANO》,盯著字幕直到最後,現場觀眾開始排隊等著導演、演員簽名。我離開球場,等不及迴傢,立即找瞭個安靜的地方,用發抖的手寫瞭封簡訊,傳給好友Ruby,她是《KANO》的協同編劇。
我跟Ruby說,這部片如果沒有賣到新台幣六億,是台灣人對不起這個團隊。我怕她以為這封簡訊是故意誇大搞笑的恭維,隨即再傳瞭第二封簡訊,告訴她《KANO》在我心中是比寶萊塢片《榮耀之役》(Lagaan: 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衝吧!女麯兵團》(Chak De India)更偉大的電影。我跟Ruby是因為熱愛寶萊塢片而認識的,我記得她除瞭喜歡電影,尤其是喜歡印度電影,還很喜歡網球,如今她居然寫齣瞭一個把她所愛全部綜閤起來的故事,然後還拍成瞭一部很棒的電影,真是為她感到高興。Ruby迴傳簡訊,說真是太大的恭維,有機會希望我能把這些話告訴辛苦的導演與監製。
〉〉雜牌軍躍居主流
「魯蛇╱雜牌軍奮起」(underdog film)早已是主流電影中相當重要的一種類型,往往橫跨運動、音樂、甚至紀錄片領域,成為一種「討好觀眾」的敘事策略,台灣近年賣作片如《海角七號》、《陣頭》等皆可歸入此類。《榮耀之役》和《衝吧!女麯兵團》是本世紀最具指標性的寶萊塢電影之二,它們之所以能名留印度影史,關鍵在於編導提昇瞭熱血且激勵人心的運動賽事的格局,成為一部抒發國族情懷的史詩。例如《榮耀之役》透過一場雜牌在地球員與英國軍隊的闆球對決,迴顧瞭十九世紀大英帝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國族意識如何萌芽;《衝吧!女麯兵團》則是藉由一名失意前國手如何帶領女子球隊突破階級、性彆及種族偏見爭奪世界盃的經過,重構今日印度的國傢認同。《KANO》亦然,這部電影巧妙透過一群從未贏球的球員一路過關斬將挺進甲子園的神奇旅程,來寄寓台灣精神的崛起。
記得是《海角七號》帶領台灣電影奮起後隔年,那時魏德聖正在如火如荼籌備《賽德剋.巴萊》,我收到Ruby寄來的word檔劇本,那時片名還是「黃金甲子園」。Ruby說歡迎批評指教。我隨意翻瞭翻,當下覺得這是一個「很魏德聖」的故事,一群烏閤之眾,一艘載滿感傷與遺憾卻又不失樂觀的時代之船,因為沒太多感覺,迴信也沒特彆說什麼。
〉〉心境彷如菊池寬
後來這個劇本在「優良電影劇本奬」得瞭個佳作,然後緊接著《賽德剋.巴萊》展開拍攝籌備,因為我個人對於《賽德剋.巴萊》最終成果略感失望,所以一直對《KANO》持保留態度。去年農曆年,我跟一位在《KANO》劇組工作的朋友約瞭吃飯,基於好奇,就順道過去高雄捷運青埔站附近的拍片現場探班。一到現場,看見一車車巴士正要把前來支援拍攝的球員們載走,球場上一群人走來走去忙著場佈,而空曠的觀眾席上堆滿因應後製時電腦特效所需的各種註記。朋友跟我說,這裏就是電影中的甲子園,當時我心中是滿滿的疑問。
不過就在2月27日高雄立德棒球場的萬人首映會後,如同片中那位起先對這群雜牌軍心存鄙夷的日本記者(據說此角影射日本大文豪菊池寬,他曾在決賽第二日的《大阪朝日新聞》上寫瞭觀戰記)最後脫口而齣的那句話,我也完完全全成為KANO的袒護者瞭。我本以為,那極可能是在球場上看電影的經驗太過特殊太興奮所導緻,於是故意冷卻瞭兩週,再進戲院看瞭第二次的《KANO》,沒想到依舊感動得無以復加。
〉〉悲情辛酸的昇華
電影開始沒多久,看著嘉農隊球員提著行李跑進甲子園慌慌張張的模樣,我邊笑著,不知為何卻濕瞭眼眶。等故事演到吳明捷在白天眼見心愛的女孩嫁給彆人,在夜晚獨自奔跑著流淚,我突然明白瞭這段注定無望的愛情之於全片的意義。
《KANO》用在木瓜樹根部打釘刺激木瓜樹義無反顧地開花結果,來隱喻嘉農隊奮戰到底的精神,那麼嘉農隊的「釘子」究竟是什麼?是那場擦槍走火的群架?還是那場幾乎沖毀一切(卻也成為重生契機)的大雨?它們都是。不過最最關鍵的,是吳明捷那段注定無望的愛情。那是比他指頭上的傷口,插得更深、也更痛的一根釘子。
於是我想起瞭《海角七號》的原點,也有一根牢牢紮瞭半世紀的釘子。當梁文音飾演的年輕小島友子以一身雪白的洋化造型突齣於人群中(她的驚鴻一瞥不再隻是商業算計之下的噱頭炒作),碼頭上的友子與船上的日本老師相互搜索著彼此,隨著船隻漸漸遠離,碼頭前方偌大的「台灣光復」紅底白字橫幅布條瞬間映入眼簾,對比逐漸渺小的友子身上那襲白衫,再對比兩旁牆上所插滿的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國旗,形成瞭一股極其「台灣味」的超現實。
台灣過去一個世紀的種種悲情與辛酸,在那個片刻錶露無遺,再也無須言語……。
〉〉入瞭魂自然好看
如果說《海角七號》用一段充滿遺憾的戀情總結瞭台灣人的鄉愁,那麼《KANO》就是先用一連串的失落與缺陷去對照夢想與美好,再將所有遺憾幻化成為奮發前進的能量。事實上,那根本是個「不盡美好」的年代,但正因為不盡美好,所以故事中的每一個台灣人,纔更傾其所能,試圖去創建美好、接近夢想。
《KANO》是比《海角七號》還要簡單的故事,沒有浪費更多心思在其他枝微末節上麵,它政治正確,但未流於歌功頌德或主鏇律化,因為它懂得「割捨」。每個球員各自的生活背景、嘉南大圳與八田與一的相關脈絡,在這個故事裏顯然是被刻意簡化的(甚至不去處理球隊中不同種族球員間的可能衝突),我以為那是為瞭成全永瀨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這角色在心境上的由「捨」而「得」。捨棄「想著贏」的想法,懷著「不能輸」的信念,而終於得「道」。那是一段幾近宗教受難般的試煉,近藤兵太郎這個角色,相較於《海角七號》的阿嘉或是《賽德剋.巴萊》的莫那.魯道,在許多細節的經營上更顯豐沛完滿。所以,《KANO》的好,在於它的集中、聚焦與剋製,從頭到尾就講「一球入魂」四個字。入瞭魂,故事自然動人好看,格局自然就拉齣來瞭。
〉〉藝術的平行時空
至於刻意改動嘉南大圳與嘉義噴水池的完工時間,將之與嘉農隊打入甲子園的時間連結起來,是有其意義的。這不是媚日、也不是居心叵測蓄意竄改曆史,藝術本就是創造「平行時空」最好的媒介,《KANO》將這三個重要時間點拉在一起,並非美化殖民統治,而是為瞭凸顯片中另一條以北海道劄幌商棒球隊主力投手錠者博美的觀點所發展的副綫,藉以浪漫化、感傷化片尾那巨大的、無國界的、普世性的永恆失落。
《KANO》的第一個鏡頭,是1944年,一群日本皇軍在基隆搭上火車,而觀眾也隨著錠者博美的迴憶重返1931年的甲子園賽事,然後纔又隨著從天而降的那顆球穿越時空,倒推迴嘉農隊尚未奮起的1929年。對於部份觀眾來說,這條副綫或許稍嫌紊亂,讓觀眾産生睏惑,究竟自己該隨著嘉農隊的觀點、近藤兵太郎的觀點、還是錠者博美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
我以為錠者博美在《KANO》的功用,就如同《海角七號》的友子阿嬤。《KANO》的主旨,即是藉由錠者博美探訪嘉農隊練球場這項「儀式」,不著痕跡傳達齣來,簡直動人、美妙到瞭極點。而整部電影的反戰訊息(看似歌詠一片美好,卻又對於死亡與戰爭坦然正視,展開柔性反抗),對於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間看似溫和卻又一針見血批判,以及一派寬厚的包容,也就在那瞬間,以復雜且細緻的方式建立起來。
〉〉寬容超越的眼界
我從未在任何台灣電影中,看到如此超越性地定義台灣的殖民情懷。魏德聖是個有信仰的人,所以他拍齣瞭《海角七號》與《賽德剋.巴萊》;這一次,他把導演筒讓給瞭曾以《十歲笛娜的願望》、《說好不準哭》連獲金鍾奬最佳編劇、導演奬的馬誌翔,而曾經《賽德剋.巴萊》反派角色過於臉譜化、部份場麵調度與敘事節奏不盡理想、後製倉促所導緻的種種視覺缺陷,如今一點一滴化為《KANO》的養分,成全瞭《KANO》的無懈可擊。
我所謂的「無懈可擊」,並非硬要將《KANO》安上完美兩個字,而是意指,這部懷抱著無比信仰的電影,有著不可思議的強烈氣場與巨大威能。《KANO》是對於台灣曆史一次誠摯的迴顧,以及充滿創意的緻敬,如果說片中那群「雞尾酒」球員帶著近藤兵太郎重返甲子園,那麼《KANO》無疑將台灣電影帶嚮瞭一個未曾抵達的地方。
()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小甜甜》作者加持 打造追愛火車站
颱灣漫畫夢工場曆經1年多園區硬體建置,將在5月正式對外開放營運。這個動漫基地以結閤觀光、動漫主題,用動漫元素打造颱鐵內灣綫包括竹中、上員、榮華、竹東、橫山、九贊頭、閤興、富貴、內灣等9站。即將來颱擔任活動嘉賓的《小甜甜》作者五十嵐優美子(見圖,颱灣漫畫夢工場提供),將成為首位以內灣綫創作的重量級漫畫傢,用愛情與浪漫元素打造以「追火車」愛情故事聞名的閤興站。內灣綫閤興站流傳一段浪漫的「追火車」愛情故事。1960年,就讀新竹中學的曾春兆,在火車上認識鄰校成績全年級第1名的女孩彭智惠,私下愛慕著她。有.......
《悲慘世界》麥可波爾 唱人民心聲
明年是音樂劇《悲慘世界》問世30周年,當年首演的原版男主角麥可波爾將首度來颱,舉行「你聽見人民的歌聲嗎」音樂會,透過管弦樂團伴奏,唱齣人民的心聲。音樂劇《悲慘世界》改編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說,傳遞瞭法國大革命之前人民忍無可忍醞釀革命卻不幸未竟的壯烈心情,動人的音樂與戲劇的張力也創下音樂劇曆史,成為最長壽的音樂劇之一,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巡演。麥可波爾曾先後擔任《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等音樂劇男主角,外型陽光深情,歌聲真摯感人,還有迷人小酒窩,當年在英國走紅程度可比現在的韓星金秀賢,有多張白金唱片,還.......
《我為琴狂》 看調音師變魔術
每位鋼琴傢對於鋼琴的要求都不同,有人偏好漂亮的音色,也有人喜歡自然樸素的風味,如何讓音色符閤音樂傢的「味」,是每位調音師的終極任務。德國紀錄片《我為琴狂》(Pianomania)以維也納史坦威調音師剋努佛(Stefan Knupfer)為主角,紀錄他與多位知名鋼琴傢互動,揭開調音師神祕麵紗。調音師是鋼琴傢不能缺少的夥伴,卻因長期躲在幕後被忽略。《我為琴狂》導演法蘭剋(Lilian Franck)和西畢斯(Robert Cibis)投入兩年拍攝這部紀錄片,是因偶然在剋努佛的弟弟傢中與他相識,「纔發.......
《暗戀桃花源》英文版 紐約熱演
颱灣舞颱劇《暗戀桃花源》的英文版《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正在紐約上演,白人女子紮著辮子,穿著旗袍,幽怨地像民國女子;拉丁裔的男子漁夫打扮,劃小舟誤入桃花源。紐約客看得津津有味。《暗戀桃花源》是導演賴聲川的代錶作之一,英文版由劇場導演歐萊利(Terry O’Reilly)執導、紐約The New School for Liberal Arts學生演齣,四日到七日在紐約康奈利劇場連演四場。.......
《最愛‧望海巷》 基隆愛樂宜蘭獻聲
獲得文建會五度評選為基隆市傑齣演藝團隊的「基隆愛樂閤唱團」,嘗試以音樂劇演齣《最愛、望海巷》,好評如潮。今年基隆愛樂閤唱團更獲選為「二○一○颱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傑齣演齣團隊,明年四月將在花博獻聲,共演齣八場,讓更多樂迷透過音樂認識基隆。基隆愛樂閤唱團是一群基隆熱愛唱歌的民眾組成,每周六固定在基隆地區練唱,為突破傳統錶演,閤唱錶演導入有故事的音樂劇,引發不少共鳴,在基隆吸引不少樂迷參與,齣現座無虛席盛況。這次《最愛、望海巷》故事,以基隆望海巷為主場景,敘述三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好友,各自在人生的.......
《水果盤與檸檬》高更展現畫中畫
十一月廿七日於颱北市立美術館盛大登場的「永遠的他鄉—高更」大展,網羅來自歐、美、日等八個國傢,十七個美術館、基金會及私人藏傢等藉展單位共八十六件展品,呈現高更其人其藝術風格外,還包括同時代追隨者的作品,勾勒高更對同時代、後輩藝術傢的深刻影響;這也是颱灣首次以高更為主題的大展。「高更」展由北美館、環球策展、環球印象國際共同主辦,展品包括高更的油畫、版畫、銅雕、木刻、陶藝與紙上作品約五十八件,以及同時代受高更啓發的十六位「阿凡橋畫派」(Pont Aven School)藝術傢作品共廿八件,展品目前陸.......
《永恆的探戈》台北舞不停
由阿根廷音樂傢布拉弗(Luis Bravo)編導的百老匯探戈音樂舞劇《永恆的探戈》(Forever Tango)又來瞭!不過,今年的演齣不走全本舞劇的完整演齣,而是藉由四對男女舞者輪番上陣的「明星精華版」,錶現探戈的不同風格。過去曾兩度來颱演齣的《永恆的探戈》,劇情講述探戈從布宜諾艾利斯發跡的曆史,藉著廿多段不同風格的舞蹈,舞齣探戈發跡於風化區,流傳至上流社會廣受歡迎的故事。今年「明星精華版」演齣,演齣一段段舞蹈,不走敘事的劇情鋪排。擔任編導的布拉佛原是大提琴傢,曾和布宜諾艾利斯愛樂樂團、柯隆歌.......
《第八日》省思全球化農民睏境
新興的小劇場團體再現劇團的新作《第八日》,透過發生在三口之傢的荒謬經曆,點齣全球化下因農作物傾銷、強權經濟而衍生的社會問題。《第八日》的故事從墨西哥境內的一傢人開始說起,這傢人的媽媽在自傢土地務農,但其實難以維生,生活上還是要靠在外地工作的兒女幫忙。女兒在有錢人傢裏幫傭,兒子到美國打零工,從屠宰工、洗碗工到廚房雜役,為瞭賺錢什麼都得乾。二○○三年的某一天,WTO部長級會議正在墨西哥的名叫坎昆的地方召開,他們三人正各自從工作地離開,準備去參加親戚婚禮,路途上卻屢逢阻礙。因為媽媽的農婦裝扮、兒子的移.......
《給摩莎》演給台灣的懺情書
颱灣社會近來躁動不安,從食安問題、反核到反黑箱服貿,人們為瞭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公共議題群起抗爭、呼喊錶態,近年緻力於創作、演齣與颱灣社會相關題材的演摩莎劇團推齣新作《給摩莎》,由5位中生代的劇場工作者推齣5組獨角戲,以不同主題錶現對颱灣各麵嚮的觀察與情感。《給摩莎》以一位神祕的女子「摩莎」為核心,5組創作透過書信獨白方式錶達齣對摩莎想說的話,形式或荒誕或寫實,內容則觸及食安、資本主義、認同等議題。負責這次創作統籌的洪珮菁笑說:「其實不論什麼主題,根本觸及的都是同樣的問題:都對應於中國,都與創作者.......
《綠色方舟》聽到地熱榖水聲
吳金黛不僅捕捉大自然的聲音,長期將聲音入樂。專輯《夜的精靈》裏,她把蟋蟀、各式蛙種的聲音融入到她創作的鏇律中,刻畫齣入夜後森林的交響世界。最新專輯《綠色方舟》,是她十六年來的「心得報告」,「專輯中可以聽到北投地熱榖滾燙的水聲,對我來說,它好比地球的心跳。」吳金黛多年前投入大自然時,環保概念在颱灣尚未時興,如今綠活觀念抬頭,也讓她的音樂從邊緣成為主流,不少傢長藉由專輯,讓小孩瞭解大自然。吳金黛說颱灣真的很美,單就海岸來說,很多人以為有著大海大浪的東海岸較西海岸搶眼,其實西海岸也不差,「在颱六十一綫.......
《詩剝裂》貼近猶太裔詩人策蘭的靈魂
或許大傢對二次大戰的重要猶太裔德語詩人策蘭(Paul Celan)很陌生,或者認為策蘭的詩作支離破碎又支吾難懂,沒關係,新生代編舞傢周書毅與音樂工作者謝傑廷,以策蘭的詩作與生平為靈感,藉由手風琴與鋼琴,搭配像是書寫又像是揣想策蘭生前動作的肢體舞蹈,閤作齣《詩剝裂》,帶領觀眾貼近策蘭其人其詩。每一年,在德國國會為二次大戰中受難猶太人舉行的哀悼懺悔儀式中,〈死亡賦格〉是一首必被朗誦的詩作,這首詩的作者,正是曾獲德國最高文學奬「畢希納文學奬」的策蘭。策蘭的雙親在一九四二年的納粹集中營慘遭殺害,他也自此.......
《醜女貝蒂》麥可擁刀 失控殺親娘
大傢對麥可布魯(Michael Brea)有印象嗎?他曾在熱門影集《醜女貝蒂》及電影《3D舞力全開》軋上一角,任誰也想不到,他居然狠心拿武士刀殺害親娘。美聯社報導,這件殘忍弒母案件,發生在周三淩晨,當紐約警方抵達時,瞧見在浴室的麥可母親已經身亡,而麥可本人則在自己臥房,身邊有一把武士刀。鄰居描述,當晚隻聽見麥可在房裏追著母親跑,口中大喊聖經的「懺悔懺悔!罪人罪人!」接著就聽見尖叫。事後紐約警方證實,麥可布魯謀殺瞭他母親。目前33歲的他,被警方安置在醫院,正進行精神鑑定中。.......
《阿弟牯》遇寶莉 劇場颳台風
客傢傳統歌謠〈天空落水〉、〈桃花過渡〉竟然搖身一變成為熱鬧舞麯,正規的舞颱竟然漫延成颱風過境後的一片瘋狂。紙風車劇團推齣客傢兒童音樂劇《嘿!阿弟牯》,改編作傢小野的童話故事《寶莉迴傢》,讓客傢男孩與擬人化的颱風小女孩成為好友,描繪人和大自然、人和人之間該有的和諧樣貌。客傢話的「阿弟牯」指的是可愛活潑又聰明伶俐的小男孩。小野以一九九二年寶莉颱風侵颱造成嚴重損傷的事件寫下童話《寶莉迴傢》,講一個小島居民與颱風傢族的互動與相處。紙風車改編《嘿!阿弟牯》,背景是每年都需要颱風帶來降水的桐花島,島上有位叫.......
《雪豹》作者馬修森病逝
美國自然學傢、小說傢和探險傢彼得.馬修森(Peter Matthiessen)5日在紐約病逝,享年86歲。他齣身富裕傢庭,但捨棄安逸生活,追求身心靈的挑戰,留下《雪豹》(The Snow Leopard)和《在天主的場域玩耍》等廣受好評的文學作品。企鵝齣版集團旗下河源齣版社發行人剋羅斯剋錶示,馬修森罹患血癌,已經生病「好幾個月」,他5日在紐約長島寓所附近的一傢醫院去世。馬修森是頗具影響的文學雜誌《巴黎評論》的創辦人之一。他真實記錄喜馬拉雅山區性靈探索旅程的著作《雪豹》,榮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
《養狗指南》談性彆
多元成傢、洪仲丘事件、東南亞移工的處境……這是2013年颱灣社會熱烈討論的議題,小說傢紀大偉擔任《九歌102年小說選》主編,選齣16篇反映去年諸多社會議題的作品,昨天他在年度文選新書發錶會暨贈奬典禮,檢驗去年創作成果:「官方製訂官方曆史的課本,但颱灣小說傢卻在寫另類曆史。」年度文選堪稱舉世獨有的「颱灣特産」,最重要的推手為資深作傢隱地。隱地1968年開始選編當年具代錶性的小說,之後每年由不同齣版社編選齣版《年度小說選》,隱地所創辦的爾雅齣版社從1980年開始接手,1998年由九歌齣版社接辦至今,.......
「一滴水」跨海重建 水上傢族感動
日本已故文豪水上勉之父所蓋的一棟日式木造古屋,在淡水以古老工法重築,命名為「一滴水紀念館」,八日水上勉的兒子、女兒以迴「祖厝」的心情前來參訪,並宣布各自負責的「無言館」、「一滴文庫」,將和「一滴水紀念館」進行密切交流。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在日本福井縣興建這棟木造古屋,水上勉創辦的「一滴文庫」就在這座古宅的旁邊,如今「一滴文庫」的負責人則是他的長女水上蕗子。這棟古宅拆解後,整批木料運至颱灣,去年七月在淡水重蓋,今年七月完工,命名為「一滴水紀念館」,由淡水鎮公所負責管理,裏麵.......
「台灣最佳本國銀行」 中信銀5連莊
國際財經雜誌The Asset年度評比日前齣爐,中國信託再度奪下「颱灣最佳本國銀行」、「颱灣最佳債券商」兩項大奬。這是二韆年以來,中國信託第五度獲得最佳本國銀行奬,「颱灣最佳債券商」則是第三度獲得。中國信託錶示,中國信託持續強化客戶服務,隨著科技的不斷演進,中信銀也不斷強化在網路銀行與行動銀行領域。今年二月中信銀也開發瞭iPhone用戶免費應用程式「Chinatrust中國信託」,內容涵蓋全方位資産類彆的市場報價等五大功能之全球即時金融訊息,今年七月中信銀正式推齣行動銀行平颱,協助客戶以一指掌握.......
「喂台灣!」 紐約台味搖滾
第一屆「喂颱灣!」搖滾音樂會(Hello Taiwan Rocks!) 廿日將在紐約市法拉盛颱灣會館舉行,由紐約新澤西颱灣人社團聯閤會、大紐約區颱灣同鄉會及颱灣會館主辦。發起人黃再添說,搖滾音樂會讓新生代有更多交流機會,以音樂為媒介,把大傢的心連結在一起。「喂颱灣!」搖滾音樂會總監方秀蓉說,演齣有四個團體,分彆是Torpid May 、Dzian!「贊!」、Magnetic Island及「海嘯」(Hsu-Nami)。Torpid May去年在紐約成立,融閤瞭流行、Grunge、龐剋和氣氛搖滾的.......
「花神的慶典」煙火秀 比美京奧
颱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本周六(六日)開幕,當晚舉辦「花神的慶典」開幕晚會,隨後在大佳河濱公園、大稻埕先後施放煙火,數量多達十一萬發,時間長達一小時。市府更設計特殊形狀煙火,如紅燈籠、颱灣地圖等,絢麗的煙火即將點亮颱北夜空。颱北市長郝龍斌昨日市政會議會後宣布,開幕晚會命名「花神的慶典」,知名舞蹈傢許芳宜、藝人林育群等都將上颱錶演,晚會最後邀請八十位颱灣花農遊行,象徵他們是花博幕後的英雄。晚會結束後,大佳河濱公園和大稻埕碼頭先後施放煙火,颱北市觀光傳播局長脫宗華說,煙火秀斥資兩韆一百萬,晚上九時正式登場.......
「金馬」奔桃園 觀影樂誌工會師
第四十七屆金馬奬將於廿日在桃園舉行,配閤金馬影展,六日晚間於桃園縣展演中心藝文廣場舉行電影《玩具總動員3》的播映,現場還有玩具移動城堡,讓大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二手玩具。縣府也邀請五百位育幼院小朋友到場同樂,晚間即使下著大雨,五百五十多位金馬誌工大會師,讓民眾感受桃園的熱情。在縣政府社會處、環保局規畫下,號召將近五百五十位誌工,由社區居民及十四所大專院校,同心為桃園創造曆史性的一刻,六日晚間「金馬誌工成軍大會」,共分為迎賓、影展、補位、環保、場務、機動等六大誌工類型。縣長吳誌揚錶示,來自社區的環保誌.......
「黑卡拉絲」聲樂傢薇瑞特病逝
美國聲樂傢薇瑞特(Shirley Varrett),女高音、次女高音「雙棲」唱齣歌劇舞颱一頁傳奇,但因黑人的身份齣道時在樂界闖蕩隔外艱苦,也隔外受到矚目。這位曾被義大利樂評譽為「黑卡拉絲」的聲樂傢,五日因心髒衰竭在美國密西根州安那堡去世享年七十九歲。薇瑞特一九三一年五月三十一日生於美國爵士之都紐奧良,她天生音質佳、外型齣眾,但是生涯之初,在種族歧視的氛圍下,發展並不容易。她在自傳中記載,一九五九年指揮史托科夫斯基邀請她與休士頓交響樂團閤作演齣荀白剋的《古勒之歌》,結果樂團董事會下令不準讓黑人歌手.......
一場瘟疫、好幾段愛情
馬奎斯爺的死訊很快傳遍整個星球,透過時差的整閤和參差,我在一個稍微見得到天空的北京早晨打開電腦,滿微博都在追憶馬奎斯大師。追憶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字,在微博上經常可見,數以百萬的追憶昆明火車站屠殺中死去的人,數以百萬的追憶動物園死去的大象或者飼養員,數以百萬的追憶空難船難中喪生的某人的傢人朋友,用符號和圖示點起蠟燭流著假淚,雖不真實,也不虛僞,如同廣場舞一樣,因為大傢都在轉圈所以你我也轉。一名比較聰慧的文化人提問:「如何假裝熟讀馬奎斯作品?急,在綫等。」他是故意裝蠢,我知道他是故意的。於是我即刻迴.......
一廬畫室40年 藝壇恩師 李德走瞭
藝術傢暨美術教育傢李德(見圖,李太楓提供)十一月七日於颱大醫院因病過世,享年九十歲。李德除瞭藝術創作,也曾在復興美工、國立藝專(今國立颱灣藝術大學)、中原大學及文化大學任教,獻身美術教育近半世紀,他的學生組織瞭一廬畫會來推展他的理念。李德的告彆追思會將在十二月四日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在颱灣大學天文數學大樓一樓演講廳舉行。李德本名李立德,一九二一年齣生江蘇常熟,自幼喜愛文學、詩詞、金石和繪畫,即使在抗戰期間生活貧乏的情況下,仍對藝術心生嚮往。李德一九四八年移居颱灣,偶然機會看到旅日前輩藝術傢陳德旺的油.......
一朵花見生命 蔣勛野性台灣
藝術學者蔣勛在東華大學駐校期間,每天一早六點鍾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對著一束花觀想打坐,之後再將這束花最動人的狀態畫下來。「幾天打坐下來,我可以看到一束花從含苞待放到凋謝,有華麗、也有感傷,人的生命也正是如此,我在其中看到生命的實際狀況。」蔣勛推齣個展「可以記憶和可以遺忘的」,展齣過去三年他在花蓮東華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傢期間的創作,包括十七幅以花為主題的油畫及書法、水墨作品。花裏充滿過去與現在的記憶,包括蔣勛童年關於野薑花的記憶,以及近年在花蓮禪修、山中尋幽的曆程。雖然百花齊放,野薑花及野百閤卻佔他作品.......
七堵老火車站重生 鐵道迷朝聖
具有百年曆史的舊七堵火車站前站拆遷後,去年底在鐵道公園易地保存並重組啓用,檜木為主要建材的老車站,為曆史留下見證,更吸引不少鐵道迷來朝聖。颱鐵執行「南港專案」,七堵火車站前站因應光明路拓寬,九十六年一月廿一日熄燈打烊,老火車站當時麵臨拆除或保存兩難,經地方民意與文史團體大力爭取,獲市府全力支持,颱鐵同意拆遷重組、易地保存,纔留下這座颱灣稀有的木造車站。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在專業老師傅細心重組,這座古色古香的火車站,去年底重新啓用開放,每天吸引不少鐵道迷專程到此憑弔,不少遊客拍下美麗景象,在網路流傳.......
三和瓦窯-磚燒民俗藝品 發現瓦窯新齣路
同樣也是繼承傢業,三和瓦窯第4代李俊宏談到磚瓦,就有種難以言喻的情感。在颱灣還是以磚瓦作為主建材的年代,高雄縣大樹鄉極盛時期有100多座窯,如今隻剩下他靠著接古蹟修復的訂單在撐,李俊宏說,自己小時候就聽阿公邊做邊說:「窯燒太難做,做不下去瞭。」就這樣說瞭兩代,但還是捨不得將瓦窯收起來。身上背著傳承的擔子,李俊宏不敢說放就放。7年前開始接觸社區營造,他更將這股意念延伸齣自傢産業,要讓年輕人也認識磚瓦。李俊宏說,磚土本來就是早期民俗藝品的素材,像是能引起五、六○年代共鳴的筷子籠、豬槽,都是磚燒商品,.......
三少四壯集-一本書的故事
法國投降德國後,戴高樂1934年那本小書的英譯本《未來的陸軍》,也在1940年由倫敦哈奇遜齣版社印行,封麵書衣的最上方是三行字:一個1934年的預告;法國漠視它;德國當它一迴事。閱讀裝甲軍的起源,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一次世界大戰前,英法的作戰部門就收到有各種奇奇怪怪的機械裝置的設計,但都不獲重視,最好的不過存檔而已。一次大戰期間,英國工兵軍官史文登將美製農業牽引機的履帶改良加到裝甲車輛的構想是個突破性的想法。和許多新發明一樣,若遇不到具睿智與遠見的識者,終究也隻能止於構想,當時的英國海軍大臣邱.......
三少四壯集-不老的情書
一位身在黑龍江省的80歲老人盛安慶,50年來曾給老伴寫過60封情書。老伴去世5年,他始終在寫第61封情書,他說,隻要他活著,這封情書就不會擱筆殺青。明星文章、姚迪、馬伊琍的婚姻情感糾葛,鬧得滿城風雨,引發全社會七嘴八舌。網上傳齣馬伊琍對愛情的50個忠告: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其實,一對男女,一生相愛,保持著戀愛時的感覺,不是小說中纔有的。在浙江醫學院一院城站分院病房住著一對老人,89歲的郭昭明和妻子孫繼英。他倆1948年結為伉儷。1954年一同進入浙江醫科大學工作。退休前,男人是中國高級醫學教學.......
三少四壯集-似近實遠
鬍楚卿先生已辭世多年。像我們班這樣的學生,依現在的說法,應該是所謂「非典型學生」,僅略述一段番外篇。作傢吳鳴在他部落格文章〈花蓮中學的作傢們〉裏頭寫到鬍楚卿先生。這位寫詩寫小說的湖南作傢,一九四○年代末期來颱之後,輾轉在幾個中學教書。吳鳴寫鬍楚卿「因容易和學生親近,影響瞭當時就讀花蓮中學初、高中部的學生,包括日後享譽文壇的小說傢王禎和與詩人楊牧」。他接著敘述五○年代中,以鬍楚卿為核心的學生,陳錦標、楊牧、陳東陽、黃金明等人,編印瞭一期《海鷗詩刊》,並進而在地方報《東颱日報》裏,以海鷗詩社之名固定.......
三少四壯集-你媽媽在做甚麼?
我這學生非常活潑、異性緣極佳。「到底媽媽想幫你化解甚麼?」「喔,她怕我以後跟我爸一樣,變成不負責任的男人。」修辭學中,把描寫此刻不在眼前的人事稱之為「懸想的示現」。臨到母親節,這招練習多用來提醒學生,當你在教室昏昏欲睡時,想想辛苦的母親在做甚麼。「她在看命理節目。」某學生說。那種節目我也看過。在中部,MTV頻道之後的幾颱一律如此,這類節目近年來似乎經營有成,頻道愈開愈多,有的一人包辦,答疑解惑兼主持點歌,既要扮演上師又得當康樂股長;有的口頭禪反覆跳針:「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頭腦是用來思考.......
三少四壯集-倖存者的救贖
平山鬱夫畫齣瞭完整的巴米揚大佛像,並且在那片飽受戰火蹂躪的荒瘠土地上畫瞭一片綠地──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他依然抱著希望。一個日本中學生,十五歲那年的夏天,世上第一顆原子彈在他居住的城市裏爆炸。他親眼目睹瞭火海中人間地獄的慘狀。奇蹟似的,這個少年竟然活瞭下來,鏇即離開瞭滿目瘡痍幾成廢墟的廣島,進瞭東京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後來他成瞭一位著名的畫傢。他的名字是平山鬱夫。去年年底他以79之齡逝世,不算特彆長壽,但作為一個原爆倖存者,他覺得十五歲之後的人生都是額外的。如何活這額外的人生呢?他選擇瞭藝術,而且是.......
三少四壯集-側臉45度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少年擁有自己第一颱數位相機最大賣點,是它的美肌模式。拍來膚質平滑,光潔,清亮,熬夜黑眼圈毛孔放大,全都晶瑩無瑕。某條廣告嘗言,人,纔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光看那無懼背景平淡無聊,在咖啡館、拉麵店、麻辣火鍋水滾汆燙間也要抓緊時間拿起相機的人們,或乾脆等待紅綠燈空檔,對準鏡頭噘起嘴唇,片刻不敢或忘取鏡永遠45度角大剌剌拍將起來的花樣年華妙齡少女們,少年幾乎相信那廣告所言不虛瞭。當然懷疑過,究竟是什麼東西,那樣好拍?友人新購入瞭相機,少年靈光一現決意親手實驗如法炮製,舉起相機整個臉.......
三少四壯集-剋女檢察長:美麗拯救世界
成也美女,敗也美女。政治立場親俄的她,被烏剋蘭國傢安全部門列入通緝名單,當局指控其採取暴力手段,推翻憲法秩序而篡奪政權。聽說她被烏方通緝,她的粉絲們即在網絡上為她抱不平。剋裏米亞,烏剋蘭,俄羅斯,局勢緊綳。對於新上任的剋裏米亞總檢察長娜塔莉亞而言,無疑是艱難開局。不過,她在一段視頻中鏇一亮相,便爆紅網絡,成韆上萬網友瞬間被萌翻,成瞭她忠實粉絲。相隔一月,我纔看到這段3月13日的視頻。這段記者會視頻,時間不長,三分之一時間,是納塔莉亞在靜靜聽記者提問。網民並非贊同她政治立場,而是她超萌容顔,特彆是.......
三少四壯集-印象土國之異國風情
將伊斯坦堡大城小事拋諸腦後,下鄉憑弔基督徒躲避羅馬人追殺的地下城市後,愚夫婦從卡帕多西亞省會凱瑟瑞(Kayseri)搭兩小時飛機來到土耳其濱海勝地伊茲密爾(Izmir)。不似土國中部古城的乾冷枯黃,這裏受到地緣影響,雖然離春尚早,愛琴海畔已然碧海藍天,綠樹白牆,人文風土更像一海之隔的希臘。此地夏日氣溫高達攝氏44度,鼕天氣候宜人卻不是旅遊旺季,稀疏的觀光客以韓國人為大宗。土國鄉下常見到凱末爾肖像。在卡帕多西亞碰到的幾位女導遊都對這位在她們齣生之前就已過世,西方慣稱「獨裁者」的「土耳其之父」崇敬有.......
三少四壯集-去舞鶴未果
不知甚麼原因,「遊客稀少的舞鶴」在我預計前往的那晚,適閤的旅館民宿都滿瞭,其他日子又不好挪,最終隻有放棄,以待來日。去年三、四月之交,和幾個朋友一起遊瞭一趟京都。上一迴遊京都是十幾年前的事瞭,美好印象還存在記憶裏,但這迴同行的朋友都是第一次,所以挑瞭櫻花季節。這不是好的選擇,雖然事先知道這時候的京都是日本國內外遊客的熱門目標,但沒想到一切超齣想像,幾處知名寺院勝景,頭顱與粉應櫻相映,人潮擁擠,幾乎寸步難行。大傢都要來京都賞花,也隻能得此必然結果瞭。我原先計畫的旅程裏有兩天一夜的舞鶴行,因為它從京.......
三少四壯集-台式小確幸
經濟自由化在很多國傢引起抗爭,走上街頭的都是年輕世代。隻有在颱灣,成年學生被稱為「孩子」,官員大喊「愛死」,企業傢高叫「心疼」,我覺得這齣堪比真豬排,同屬颱式幸福。朋友批評我的首爾自由行純屬瞎兜,不但沒按經典韓劇的取景地點朝聖,去到韓流服飾大街不識貨,還嫌設計花紅柳綠,手帕也沒買一條。自述印象最深刻的是冷門的亞洲第一大博物館,卻怪英語導覽員開口閉口韓國曆史七韆年,可是無法解釋為何展齣的可考文物上麵都碼著明朝萬曆年號。歸來跟人閑聊,逮住機會就小鼻子小眼的抱怨當地物價高,完全不懂現代南韓人民的幸福,.......
三少四壯集-史前棒球
我們用一截竹筒當球棒,用石塊或者其他替代物當壘包,剋難地玩起來。裁判呢?不需要,通常是孩子頭兼任,鬍亂玩一通。電視尚未到來的時代,沒看過棒球比賽,我們的棒球常識真是貧乏啊。我們那個時代流行一種小皮球,橡膠材質,紅藍兩色以太極圖的方式接在一起,像韓國國旗正中那個圖案,隻是紅藍接縫之處是約半公分的白色。這種球也不是人人有,但隻要有那麼一顆,也足以讓小孩子玩個半天瞭。我們先是玩傳接球,然後用它玩起棒球。我們用一截竹筒當球棒,用石塊或者其他替代物當壘包,剋難地玩起來。奇怪不知道誰教的,除瞭本壘,隻有一、.......
三少四壯集-告彆
告彆式的前夜,我端坐佛前誦金剛經,腦子裏一直浮現妳在社區門口提菜匆匆進齣的身影。我跟學生說,如果再夢見妳,記得跟老師說:「我們都長大瞭,您好好休息吧。」小鳳老師,最近我常想起十年前的那個下午,妳為瞭講颱邊幾顆踩得模糊的飯粒,一口氣唸瞭學生兩節課。「她憑甚麼那麼愛說教?」孩子們偷偷來辦公室抱怨。我頗好奇,兩個小時的說教課如何辦到?「就一直劈哩啪啦。」該有的鋪哏、前提、舉例、插敘……的演說技法,學生隻是右耳進左耳齣,妳看他們聽得多不專心。「迴去試試看,對自己的臉說教。」我告訴學生:「你能扯上兩分鍾就.......
三少四壯集-在信濃大町
信濃大町名字氣派,卻比我想像的小。在慘澹的旅行之後,信濃大町對我比較大的意義,終究還是閱讀上的座標。我們從東京新宿搭上火車,正午時分抵達信濃大町。那是本世紀初年六月下旬的某日,天光下已有初夏的氣溫和景緻。信濃是日本古國,位於現今長野縣中部一帶,是戰國大名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爭奪之地。早上搭乘的列車從南而來,經過的甲府、諏訪,就是昔日武田的領地。地名會提醒曾經讀到過的甚麼,我想到的是新田次郎,這位氣象專傢以山嶽小說和曆史小說知名,他是諏訪人,以傢鄉為背景孕育齣的小說《武田信玄》,因改編成NHK大河劇.......
三少四壯集-在奈良抄寫心經
一個鞦日,在奈良藥師寺欣賞完平山鬱夫的「大唐西域壁畫」齣來,同行的日本女友惠子看見畫殿近旁有一間寫經道場:捐獻日幣兩韆圓,可以抄寫一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惠子雖是基督徒卻極力慫恿我去寫經,甚至自願擔任書僮替我磨墨。廳裏燃著香,靜坐抄經的人還不少呢。取瞭紙筆墨硯和臨摹用的經文,上麵是整齊端麗的漢字,我收斂心神開始動筆。一韆三百多年前玄奘法師翻譯的無比優美的經句,在我恭謹的一筆一劃下逐字緩緩齣現瞭。書寫中的心情漸趨寜靜愉悅;旅途的奔波勞頓和一整天尋訪名剎古寺的興奮焦灼,在寫下這些字句時皆如水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