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6/2022, 4:09:31 PM
在國內人口吸引力城市top300中,深圳一傢獨大蟬聯榜首,廣州緊隨其後排名第二。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光廣東省就有四個,分彆是深圳、廣州、東莞、佛山。
根據界麵新聞的報道,《2021年度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顯示,全國四大一綫城市中,北京、上海的人口吸引力一次排在深圳、廣州之後,位居三、四名,而從某個角度來說,廣州和深圳的人口增量很大程度上就源自於北京、上海的人口走量。
這背後的原因復雜多變,除瞭城市自身的“瓶頸”之外,物價成本和機會成本往往也是許多人考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由於京滬兩個一綫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大,齣現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等問題,京滬相繼都提齣瞭人口控製和疏解的政策。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的人口在2014年前後達到高峰後,2015年就迎來瞭緩慢的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部分人口從京滬轉移到瞭廣深。
除瞭生活成本和機會成本之外,京滬的人口吸引力排名,很大程度上是“有意為之”的,是主觀控製的結果。
不過即便是主觀上的人口過多,但北京和上海在人口吸引力方麵依然是其他城市難以企及的。這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龍頭城市,對長三角、華東地區、長江經濟帶、中原等地的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都起到瞭一個樞紐的作用。
而北京,作為文化和經濟的中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能夠享受到便利性和實惠性,這也是吸引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中國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新一綫城市”東莞2020年常住人口也已經突破瞭一韆萬,達到瞭1046.66萬人,邁入瞭韆萬人口大城市,而東莞近十年來的人口增長率是27.33%;廣東省的另一座城市佛山2020年常住人口也逼近一韆萬,達到瞭949.89萬人,近十年來佛山人口增長率為32.03%。
這是廣東在中國城市人口吸引力中排名前十的四座城市。
當然瞭,除瞭廣東北京上海一帶之外,最近兩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廣東不少的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及時返工復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瞭常住人口的統計。另一方麵,隨著沿海土地、勞動力等綜閤成本的上升,沿海地區産業也在嚮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水平也在不斷加快,這又吸引瞭省內其他城市大量人口流入以及部分沿海勞動力的迴流。
而2017年各大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杭州作為浙江的社會城市,也受到流入人口的青睞,人口淨流入量也多次在新一綫城市中領跑。
一座上韆萬人口的大城市,對周邊城市及地區的虹吸效應異常明顯,而作為一綫城市中的四位老大哥北上廣深,則是在全國範圍內造成虹吸效應,吸引全國各地在全球的人纔來到北上廣深。
隨著一座城市的人口陷入飽和,最先享受到這部分“人口紅利”的,則是北上廣深周邊的城市,例如天津、東莞和佛山,這些城市幾乎都分布在北上廣深周邊,雖然深受虹吸效應的影響,但隨著北上廣深的人口陷入飽和,這些城市也能夠迎來一些新的人口增量,帶動經濟的上漲。
從沿海地區到中西部內陸地區,城市間的虹吸效應則更為嚴重。諸如成都、西安等內陸城市,對周邊城市的虹吸效應都在不斷加大,這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內陸城市也在不斷吸引新的人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未來幾年中,這些內陸城市都還能夠繼續吸納人口,還會對周邊地區造成虹吸效應。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成都常住人口突破瞭2000萬的大關,但緊挨著成都的德陽人口隻有34萬人,而綿陽的常住人口也隻有461萬人,中西部地區因為地勢和交通的原因,省會城市的虹吸效應明顯比北上廣地區更大,也更嚴重。
成都作為中西部城市的樞紐,在人口吸引力方麵,幾乎涵蓋瞭國內整個中西部地區,這幾年的人口增長率也在不斷突破達到新高。
當我們在說一個城市的未來時,我們說的是什麼?我們其實在意的是這座城市的機會成本、經濟實力、行業的多元化以及良好的教育和公共環境資源。
而決定一座城市的未來,則是由城市中的每一個個體決定的。一座城市最早的發展和吸引力,一定是由它的地勢或獨特的文化背景所決定的,深圳雖然最早隻是一個小漁村,但藉助良好的地理優勢,靠海對麵就是香港,也能夠一躍成為國內一綫城市當中的新貴。
而對於地理位置沒有那麼好的內陸城市,則需要更多的配套支持,來吸引人纔、留住人纔、並為這些人纔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
在拋開房價這個大背景下,城市與城市之間最終的競爭一定是在於人,在於城市裏的每個個體,也正是因為一座城市的人,纔最終決定瞭這座城市是什麼樣子。
而一座城市的魅力最直觀地體現在什麼地方呢?也許一座城市的魅力,就是當你前往這座城市的時候,走在街道上、看著城市的建築,能夠體會到這座城市對於“人”的關懷,我想這就是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
而深圳,恰好就是這樣一座城市,不管你是走在福田CBD,還是走在科學城,你都能夠感受到深圳開放包容的環境和態度。
而這,就是一座城市吸引人的關鍵原因。
end.
作者:羅sir,新青年的職場內參。關心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關注我,把知識磨碎瞭給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