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動蕩的頂流格局
毫無疑問,初代老四大徹底掉隊。從他們誕生為“四大頂流”那一天就在吐槽他們的我也不由得唏噓,誰想到他們中竟會有人身陷囹圄呢?
剩下的三位裏,楊洋用一部《你是我的榮耀》險險維係住一綫地位,但流量早已是明日黃花。
一年沒有作品麵世的鹿晗在綜藝玩得很開心,看來對演戲是真的沒有任何熱情。這種不喜歡就不做的忠於自我,值得錶揚,希望保持。
而演瞭一圈正劇又迴頭演偶像劇的李易峰,無論接這部劇有多少苦衷,演成這樣都是無法原諒的,身形已中年,演技仍少年,李先生轉型的速度跟不上流量衰退的速度,資源還在,但成績一部更比一部撲。
四大之後的頂流們,蔡徐坤一如既往不染指影視,讓我們感謝他為中國影視行業做齣的巨大貢獻。
鄧倫因故耽擱瞭快兩年,與倪妮的《夜旅人》若反響平平,掉隊將成定局。
耽改頂流1.0的硃一龍與白宇雙雙闖蕩正劇圈並小有所成。2021年,硃一龍有口碑成績雙佳的諜戰劇《叛逆者》和罵聲很大的《峰爆》《擁抱你》兩部電影
白宇有《假日暖洋洋》姐狗cp和《喬傢的兒女》裏的大哥。
雖然都是因耽改吸粉成頂流,但及格綫上的演技讓他們更容易拿到主流資源,更容易洗掉耽改標簽。2022年二人主攻方嚮不同,硃一龍有《人生大事》和《消失的她》兩部電影
白宇有《風起隴西》《謝謝你醫生》和《龍城》三部劇集,《西齣玉門》也開機在即。流量雖然快速衰退中,但兩位的資源和錶現穩住瞭,路是平坦的。
而耽改2.0的兩位,因演技的缺陷,仍需狠狠依靠粉絲。227讓肖戰成為粉絲死忠度no.1的頂流,但也基本斷絕瞭公眾性可能,隻能在粉圈能力範圍內做道場。舉個最簡單的栗子:粉絲能做齣平台熱度,卻根本搞不定收視率這種硬指標,資源也肉眼可見下滑瞭。
相較而言,王一博憑頂流地位拿到瞭不少一綫資源,演技錶現帶來巨大爭議的同時,卻也幫他刷到瞭國民度,與老四大路徑基本一緻。後續資源裏,我對程耳有很大信任,等著看《無名》裏程耳能把他磨成什麼樣子,若錶現連《羅曼蒂剋》裏韓庚的水平都不如,也就隻能靠流量吃飯瞭。
耽改3.0目前剩龔俊獨苗一個,流量距離真正的頂流差不少,演技在《山河令》後還沒得到有效證明,後續一部古裝一部時裝,若沒有突齣錶現就危險瞭。
相對尷尬的兩位,張藝興和王俊凱。前者靠一部《掃黑風暴》證明瞭自己委實不行,哪怕這樣大爆的正劇+演技派帶著,都不行。
2022年他還有正午的《落花時節》和電影《捕魚行動》兩個作品的證明機會。
王俊凱的尷尬在於,拍瞭不少影視作品,一部都沒能跟觀眾見麵。麵孔精緻甚至略帶幼齒,對他的影視錶現其實是不小的阻礙,2022年的《斷橋》《刺蝟》哪怕能齣一部,都能讓大傢對他本人的錶演能力心中有數。
在流量轉型這條路上走得最驚人的是易烊韆璽。孩子好像沒轉,就直接行瞭。
《長安》《少年的你》《小紅花》《長津湖》《奇跡》,除瞭最早期的網劇,他的影視資源目前沒有一張廢牌,沒有一部電影下10億,你可以說他資源好得過分瞭,但這些需要真金白銀迴報的資源為什麼隻找他?
一邊能動用頂流粉絲的力量,一邊能突破大眾對頂流演戲的固有疑慮,最後還能給齣正經演員的錶現,縱然演技還有生澀與不足,又有哪個片方受得瞭這樣的誘惑呢?
2
穩定的主力部隊
與風口浪尖的頂流相比,那些長期占據一二綫劇集主角資源的小生群體,話題度不高,資源穩定度卻不低,演技及格的很少,但因此被罵的也不多,稱得上悶聲發大財。在我一年124部劇集+50餘部院綫電影的試毒工作裏,這些人,纔是陣容的主要構成部分。對這個群體,咱們換個角度盤點:為什麼他們還沒能成為真正的超一綫?——有的因為演技實在差。比如之前盤點95生時,大量資源咖被海量資源喂著,卻不吸粉也不撐戲,歸根結底是專業素質問題。比如長期吃著一綫資源的黃景瑜、許凱、宋威龍等,還有長期在二綫資源裏擔主的王鶴棣、許魏洲、曾舜晞、侯明昊、張彬彬、金瀚等人——不缺資源不缺曝光度,缺的是作為演員的基本功。
以許凱為例,這位哥2021年播齣瞭三部劇,《驪歌行》《韆古玦塵》《你微笑時很美》,全S級男主。但播齣前後,他的咖位、大眾喜愛度、品牌喜愛度和業內認知度,有任何實質性提升嗎?
——有的因為局限太大離瞭古裝就不大靈的任嘉倫、羅雲熙,始終弟弟臉無法給齣成年蘇感的吳磊,演五個雷同角色纔能給一個變化的鬍一天,現代裝纔有帥感但上嘴唇越來越薄的徐開騁、演古裝配角纔靈的劉學義……
演技水平上他們努努力大抵能及格,但整體錶現太過依賴人設、造型和對手演員的化學反應,所以在絕大多數作品裏平平庸庸甚至拉垮。——有的被負麵絆住瞭上升的腳步比如2019的天降紫薇屈楚蕭,本來火速一綫中,結果幾次嚴重的個人負麵把他拉下馬,雖然2021年有電影《我要我們在一起》和劇集《一閃一閃亮星星》證明瞭演技,但一綫資源用他一定會慎之又慎,整體前途難料。
他的同窗好友張銘恩則直接被負麵打落榖底,目前二綫都夠不上瞭。稍好點的是陳星旭,靠《東宮》躋身二綫後,他拍一部劇就(疑似)談一次戀愛的作風趕走瞭東宮cp粉、女友粉,也嚇跑瞭事業粉,《一見傾心》兩位主演劇裏火花四濺劇外相看兩厭的狀態,也讓人分外好奇到底發生瞭什麼。
穩定的資源讓這部分小生的起伏不那麼顯眼,隻有真正盤點作品、成績和錶現後,你纔會發現個中奧妙:誰是不聲不響的資源咖,誰是扶不起的阿鬥,誰一個角色紅利吃五年,誰又真的讓人惋惜。
3
衰落、摺戟與崛起
最顯眼的起落當然是頂流陣營的掉隊者,但除此之外,一些變化也不容忽視。下滑明顯的是井柏然,2021年尤其不如意。主演的《女心理師》口碑不佳,雖然收獲差評的主要是楊紫,但作為明星,“連差評都很少被人提及”可能更可怕一些。
未播齣作品隻剩下《南煙齋筆錄》和《張公案》,前者壓到現在怕是質量有瑕疵,後者就算能被監管視為“無cp”放行,他和宋威龍的陣容也讓人捏把汗。
在這個咖位上,作品少不可怕,可怕的是無效播齣。劉昊然則是另一種情形,繼2020年《一點就到傢》票房平平後,2021年春節檔《唐探3》票房大賣口碑卻大跌,到2022年春節檔,《四海》又口碑票房雙失利。幾部作品纍積下來,讓越來越多的質疑指嚮他的扛票房能力和演技水平。本來可能證明演技的《平原上的火焰》又因故撤檔,不知何時再見。
當然,對於24歲的他來說,談衰落還太早,但發展重心和戲路的選擇,恐怕到瞭一個不得不調整的時候瞭。同為四大牆頭的白敬亭,這一年多裏播齣瞭四部作品,《8090》和《榮耀乒乓》證明瞭他無論在觀眾緣還是演技上都還不具備扛劇的可能,但《城池營壘》貢獻瞭蘇感,而《開端》終於給瞭他一個國民度高的代錶角色,從此代錶作品就不隻是《明偵》瞭。
若能持續與正午閤作,他本就不差的資源應該會更加一路嚮好,但離開高概念和強設定,他的演技依然是很大短闆。“耽改叫停”應該是幾年內小生圈的最大黑天鵝。從政策層麵,無論是資本閉環的角度、人口政策的角度還是從清朗行動劍指的粉絲狂熱度看,耽改都是一塊必須被摁住的重災區。這對待播耽改劇的小生來說,當然是壞消息。他們中有演技很不賴隻缺死忠粉的張新成、陳星旭,有瓶頸期亟待更上一層樓的井柏然、羅雲熙,有演技不行想靠cp補的宋威龍、範丞丞、張淩赫,有渴望洗脫資源咖名號的陳飛宇,有再不爆火就老瞭的檀健次、付辛博,有公司力捧的王安宇、陳哲遠、張淩赫,還有純新人陳牧馳。
沒必要對參演耽改劇的小生有任何偏見,今時不同往日,耽改劇早已不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反而被各平台以S+的規模精心打造。至於所謂“想紅之心溢於言錶”,進瞭這個圈子,誰說自己不想紅或不想速紅,你可韆萬彆信。
不過耽改的叫停確實阻斷瞭他們短時間內吸粉成流量的路徑,可這不見得是壞事嗎?cp吸粉造星促頂流,已是一套異常成熟的産業鏈,但隨之而來的提純大戰、亙久的粉圈撕X與隨之而來綿長洶湧的仇恨值,也讓頂流的烈火烹油,永遠帶著暗影。磨煉演技、部部積纍,也許慢,但一定穩。這一點,兩位在正劇中異軍突起的小生很有發言權。張晚意,靠《覺醒年代》裏的陳延年賺足眼淚,靠《喬傢兒女》裏的姐狗戀證明蘇感。
白宇帆,靠《山海情》裏的得寶成名,靠《我在他鄉挺好的》中簡亦繁證明蘇感,在《開端》中幾分鍾戲份就碾壓瞭白敬亭。
正劇齣身讓兩個人戲路寬廣,可能性十足,隻要不齣現大負麵,接下來幾年的路應該很好走。另一支不能忽視的力量,是男頻劇的男主角陣營。年初《贅婿》捧齣瞭郭麒麟,年尾《雪中悍刀行》鞏固瞭張若昀。
兩位都是男性觀眾能無障礙代入、女性觀眾也有好感至少不討厭的存在,同時演技撐得住。看兩位的後續資源選擇,都是一手男頻一手正劇,幾年內不愁。
盤點小生的發展,我總是懷著復雜的心情。因為性彆女,所以會不平於他們上位更容易、同咖位片酬更高;因為愛好男,所以會樂見男色的層齣不窮、爭奇鬥艷;因為工作需要和八卦屬性,所以會興奮於每天都在發生的爭搶和每天都在見證的勝敗。所有的復雜,歸結成一個強烈訴求:讓小生圈的競爭來得更猛烈些吧!寫到快結尾時,突然看到微博#中國電視劇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這個詞條上瞭熱搜,眼前一黑。
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我國影視産業發展離“高質量”三個字,恐怕還遠得很,而演員絕對是其中最薄弱一環。真要談高質量,彆給我看中年人身材頂著胖頭腫臉目光渙散地談情說愛。彆給我看台詞不背嘴都不張十部劇九部用配音還要吹蘇吹帥的臉替。彆給我看猥瑣油膩猙獰扭麯和假體突齣的醜男充斥於偶像劇。彆給我看浮誇做作和呆若木雞在好好一鍋正劇裏充當老鼠屎。還是那句話:甭管顔值、身材還是演技,捲起來,都TM給我捲起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