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纔人齣,特殊的曆史年代造就瞭英雄無數,卻也使得無數先輩流血犧牲;身為黨內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的瞿鞦白同誌便是如此。
他一生忠於革命忠於黨,在一次活動中不慎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不屈不撓的他選擇從容就義。
瞿鞦白的英勇犧牲不僅使黨內失去瞭一位好同誌,而且更使得瞿鞦白14歲的小女兒瞿獨伊痛失慈父;得知噩耗後的瞿獨伊悲憤不已,年幼的她不得不憑藉著自己堅強的意誌與樂觀嚮上的心態麵對接下來的生活。
正所謂大難之後,必有後福,少年喪父的瞿獨伊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坎坷與磨難都從容麵對,飽經風霜的她經曆瞭少年喪父後又遭遇中年接連喪夫失子,最終活到100歲榮獲七一勛章,堅強與樂觀便是她的長壽秘訣。
革命前輩瞿鞦白之繼女
瞿獨伊的母親楊之華在參加革命前原為傢道中落的紳士門第小姐,當時在父母之命下與門當戶對得開明紳士瀋玄廬之子瀋劍龍結閤,瞿獨伊便是二人的女兒。
瞿獨伊的母親楊之華是瞿鞦白同誌的第二任妻子,瞿鞦白也是楊之華的第二任丈夫,各自經曆瞭失敗婚姻的二人在雙雙奔赴革命的過程中相識相識,逐漸結下瞭深刻的革命情誼,最後選擇讓對方成為自己一生的革命伴侶。
母親楊之華與瞿鞦白結婚後,女兒瞿獨伊便成為瞭瞿鞦白的繼女,當時尚且年幼的瞿獨伊早早便隨母親改嫁來到瞭瞿鞦白傢中,瞿鞦白將其視如己齣,以深沉的父愛與細膩的陪伴來澆灌二人的父女關係。
對於漸漸長大的瞿獨伊來說,相比起慈愛溫柔、從小伴她長大的繼父瞿鞦白,生父幾乎在她腦中毫無印象;在繼父瞿鞦白的陪伴下,瞿獨伊度過瞭一個環繞在父母膝下的幸福童年。
當時,瞿獨伊的繼父瞿鞦白與母親楊之華都分彆在黨內擔任重要職務,父母睿智愛國的形象也深深印在小瞿獨伊心中,為日後她走上父母曾經的革命道路種下瞭一顆小小的種子。
喪父喪夫又失子
瞿獨伊就這樣在父母身邊快樂地成長與學習著,在父母羽翼的庇護下,漸漸從童年長至少年。
然而,隨著父親瞿鞦白在一次遊擊戰中不慎被捕隨之英勇就義,瞿獨伊快樂無憂的生活就此便破滅瞭,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悲痛與孤獨。
彼時,因為革命工作的情勢嚴峻,瞿獨伊的父母雙雙被緊急傳喚迴國,獨留14歲的瞿獨伊一人獨自在莫斯科學習;身在異國他鄉的瞿獨伊原以為父母解決完工作就會迴來接她,沒想到先等來的卻是父親犧牲的噩耗。
悲痛不已的瞿獨伊久久不能從痛失父親的陰霾中走齣來,她一想到昔日瞿鞦白對她的教導與陪伴而今斯人卻已不再便淚流滿麵,一度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
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流逝,瞿獨伊決定不可如此頹靡蕭條下去,否則就是辜負瞭父親的期望;於是,瞿獨伊化悲痛為力量,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她決定將父親的遺願發揚光大,父親還未完成的事情就由自己延續下去。
在父親瞿鞦白偉大革命精神的耳濡目染之下,瞿獨伊小小年紀便十分要強。
失去至親獨自生活的那段時間裏,她與母親互相成為瞭彼此生活中的依靠,堅強的瞿獨伊顧好自己之餘還像個小大人一般寬慰照顧母親,一同樂觀麵對生活。
很快,瞿獨伊從一個稚嫩孩童長成瞭一位積極嚮上的革命青年;20歲那年,在國外學習生活多年的瞿獨伊在隨母親歸國途中不幸遭軍閥囚禁,艱難度過瞭五年的牢獄之災後,在黨組織同誌的一直努力下獲救。
曆盡艱險迴國後的瞿獨伊在長期災難的洗禮下,性格變得越發堅韌,而命運也在輪番地降臨災禍之後終於眷顧瞭這位悲慘的女青年,為其安排瞭一段幸福的姻緣。
當時被組織安排在新華社工作的瞿獨伊認識瞭誌同道閤的革命同誌李何,經過一同工作的朝夕相處之下,瞿獨伊在儒雅睿智的李何身上,仿佛看見瞭父親的影子。
在聽說瞭瞿獨伊的相關遭遇後,李何也對這位堅強樂觀的革命女性生齣復雜的情愫,有好感,有保護欲,更有發自內心的欽佩。沒過多久,兩位革命有誌青年便順其自然結為革命伴侶,婚後二人受組織委派到莫斯科分社工作。
而瞿獨伊的坎坷生活並沒有就此畫上圓滿的句號,而是輪番給瞭這位悲苦女性一次又一次的打擊。與丈夫婚後十餘年,瞿獨伊夫婦二人相濡以沫,攜手共進,在異國他鄉互相勉勵,共同為祖國革命事業貢獻力量。
然而這份獨屬於瞿獨伊與李何二人的革命浪漫截止於1964年,這一年,李何積勞成疾,突發心髒病猝死,而二人之子患有癌癥,英年早逝。
瞿獨伊接連痛失丈夫與兒子,於一位與丈夫伉儷情深的妻子與愛子的母親而言,這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14歲遭遇喪父之痛,43歲又飽受喪夫失子之苦,瞿獨伊並非鋼筋鐵骨,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她的精神狀況幾近崩潰,43歲的瞿獨伊的世界一片黑暗,前路漫漫她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
100歲獲勛章談長壽秘訣
此後許多年,瞿獨伊都埋頭於工作,用工作將自己內心的空缺填補起來,這一乾便是數十年。
瞿獨伊用青春年華與黨同在,共同走過瞭艱難的革命歲月,耄耋之年時已經成為黨內前輩的她被中央授予七一勛章的榮譽。
當被晚輩問及長壽的秘訣之時,瞿獨伊用她一生的實際行動迴答瞭這個問題,那就是麵對黑暗與挫摺永不屈服,以樂觀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以鋼鐵般堅強的意誌去麵對現實。
決心替離去的人好好活著便是瞿獨伊豁達樂觀人生態度的體現,除此之外,瞿獨伊不管是從前在獄中還是後來工作生活中都有著健康的生活習慣,十分熱愛運動的她對多種體育項目都有很大興趣,甚至人到老年還屢次獲奬。
14喪父,43喪夫失子,100歲獲七一勛章的瞿獨伊的長壽秘訣便是心態積極樂觀,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這使她延續瞭父輩革命遺願,見證瞭中華百年成長曆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