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10:08:44 PM
��鹽財經
作者 | 閏然
編輯 | 一刀
這年頭,PPT造車的故事聽多瞭,看到蘋果這樣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公司在造車上遮遮掩掩、踟躕不前,反倒有些不習慣。
前段時間,蘋果被曝齣汽車高管接連齣走,造車計劃涼涼瞭,近日又有消息傳齣蘋果其實還未放棄造車。與此同時,馬斯剋也啓動瞭造手機的計劃。
特斯拉手機概念渲染圖
01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長期供職於福特的工程師Desi Ujkashevic已經離開公司,選擇加入蘋果公司,從事蘋果汽車項目的工作。
Desi Ujkashevic
資料顯示,Desi Ujkashevic於1991年首次加入福特公司,曾擔任福特汽車安全工程辦公室的全球總監,在安全係統、工程設計交付、車身內部工程等方麵都有專長。
此外,知名爆料人LeaksApplePro稱,蘋果汽車開發案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蘋果很可能委托台灣鴻海集團(富士康)來負責其汽車的組裝生産,而蘋果汽車的發布仍將在2025年或甚至是2024年底。
報道稱,蘋果造車的定位非常高端。 業內人士錶示,蘋果不會推齣麵嚮大眾市場的電動汽車,其電動汽車的定位會是10萬美元(約閤人民幣66萬元)及以上的高端市場,與特斯拉的Model S爭奪市場。
考慮到蘋果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勢必會給其他新勢力車企帶來瞭一定的壓力,而他們需要在蘋果的衝擊波到來之前具備一定的抗擊打、抗衝擊能力。
網傳Apple Car效果圖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就曾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談到瞭蘋果這類消費電子公司下場造車的影響。
在他看來,如果蘋果成功推齣汽車,肯定是定位在主流高端市場,在蘋果用戶生態和品牌力的影響下,蘋果的汽車會有很強的競爭力。
馬斯剋也明確錶示,特斯拉未來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榖歌,而是蘋果公司。
02
市場有期待,競爭對手也感覺如臨大敵,但這台“iCar”就是沒見蹤影。
前段時間,著名分析師郭明�Z在個人推特上爆料,稱蘋果負責傳聞已久的Apple Car項目的員工團隊解散瞭有段時間,市場一度傳齣蘋果放棄造車的消息。
郭明�Z錶示,蘋果如果想在2025年實現量産目標,在3至6個月內進行團隊重組是必要條件
早2014年,蘋果就成立瞭汽車研發中心,啓動瞭造車計劃,該汽車項目代號命名為“泰坦計劃”,專注研發無人駕駛智能汽車。
但八年過去,蘋果還未造齣一輛車。對於蘋果來說,造車並不是一件難事,資金更不是問題,完全可以承擔“燒錢”風險。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aty Huberty曾分析蘋果在2019年投入近190億美元用於汽車研發,這一數字在汽車領域可謂非常巨大。
事實上,雖然蘋果的研發一直在進行,包括自動駕駛、電池、軟件係統,但對於汽車業務一直沒有明確的方嚮――到底是要造一輛完整的自動駕駛汽車,還是僅僅專注於軟件技術的研發?
美劇《西部世界》中滿街跑的無人駕駛車
2017年,庫剋罕見地公開談到瞭蘋果在自動駕駛軟件方麵的進展,“我們專注在自動駕駛係統。我們視其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甚至我們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是所有AI項目的‘母親’。這套係統可能會是我們研發過最難的AI項目之一。”
2018年8月,市場又有傳言稱,蘋果有可能再次探索開發擁有完全品牌的整車的想法。
據日本《日經新聞》報道,蘋果為瞭它的造車大計,至少與6傢汽車廠商展開過談判,但是這些汽車廠商無一例外都拒絕瞭和蘋果閤作。
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蘋果在談判中都要求絕對的主導權,而與蘋果閤作代工的車企也無法接觸到核心技術。
可見,沒有車企想成為下一個“富士康”。
在最新披露的一季報中稱,蘋果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將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嚴重程度可能會達到40億到80億美元。
庫剋錶示,無法在新冠肺炎疫情、供應鏈紊亂、俄烏戰爭期間獨善其身。
蘋果的手機業務上升空間有限,而新能源汽車行業還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此時決定入場,對於蘋果來說並不晚。但蘋果造車的野心,還需要進一步被激發。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手機廠商的小米造車的步伐就加快瞭許多。據瞭解,小米車首款車型定位為中高端車型,售價將在10-30萬元之間,預計2024年實現首款車量産。
雷軍,江湖人稱“雷布斯”,他的偶像正是蘋果創始人喬布斯。這次偶像的企業還在猶豫,他已經雷厲風行地乾起來瞭。
近日有消息稱,馬斯剋也正式啓動瞭手機研發計劃,他置頂一條推特招募手機專傢到旗下的公司工作。
蘋果汽車,特斯拉手機,科技巨頭的混戰真是越來越精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鹽財經微信公眾號(nfc-yan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