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3:52:11 AM
《卡薩布蘭卡》有一句話很讓人印象深刻:“你現在的氣質裏,藏著你走過的路、看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
第一次見到詹青雲是在偶爾一瞥的奇葩說綜藝,初見她其貌不揚,坐在角落毫不起眼,然而,當她開始辯論時,她身上就洋溢著耀眼的光芒,像璀璨奪目的珠寶,讓人不忍移目。
在奇葩說舞台上,她驚艷瞭所有人,看她的每次辯論,都是一種享受,一場思想和心靈的啓迪。她字字珠璣,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每一個論點都戳中人心,每一個觀點都振聾發聵。從她的隻言片語中,驚鴻一瞥人世間最美的一麵,你真的無可想象,她讀過多少書,纔會這樣充滿智慧的光芒。
求學之路
你以為詹青雲就是彆人傢的小孩,從小優秀,一開始就跑在瞭彆人的前頭。其實不是這樣的,和無數個我們一樣,詹青雲齣生在一個
貴州普通的農民傢庭,
媽媽也隻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教師,小時候因為爸爸工作的緣故,她經常轉學,常常是一個環境剛剛熟悉,又要轉到另一個學校。
小時候的青雲並不是班上的優等生,可能是因為頻繁的轉學,導緻她成績經常掉在班級末尾,連老師都對她搖頭,說她是不可雕琢的朽木,建議父母讓她去上個技校。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的父母並沒有對她橫眉冷對,多加斥責,反而是一直默默的相信她,鼓勵她。在她難過失落時,她媽媽說:“媽媽找人算過瞭,當你到四年級的時候就會是好學生瞭。
然而,上四年級的青雲情況依舊,她媽媽又說:“我重新找人算過瞭,當你上初二的時候一定會得第一名”。當詹青雲上到初二時,也並沒有得到第一名,但是,經過媽媽這樣的鼓勵,她並沒有喪失信心,終於在高一的某次考試,她奪下瞭第一的好成績。
從此,她就像打開瞭學習任督二脈,一路開掛,在學霸的路上狂奔嚮前。
當年高考取得文科狀元,同時收到瞭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錄取通知書,2008年全額奬學金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經濟係,在2013年又以全額奬學金保送碩博連讀,2015年再次高分考入哈佛大學法學院。
去留學需要高額的學費,而詹青雲所在的普通平凡傢庭並沒有能力承擔這筆昂貴學費,
逐夢的道路並非一路平坦,而是充滿泥濘,但她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瞭100萬的巨額貸款,竟然決然的隻身踏上異國他鄉的求夢之路。
也許有人不解,清華北大不也挺好的嗎?
為瞭去哈佛,背負這麼高額債務值得嗎
?在今天,她給這個問題提交瞭一份完美的答案:值得。
其實現在,有很多留學生都是這樣背負債務來上學的,在他們心裏,知識是無價的,所以為瞭追求知識和夢想,不懼負債纍纍,這就是格局,他們站在瞭常人無法到達的高度。
當年詹青雲參加奇葩說第六季的時候還玩笑的說,為瞭還債,所以來瞭,
現在,她也成為瞭一名正式的律師,債務也慢慢還清,物質條件逐步改善,但她初心未改,仍是那個心懷理想,胸懷天下的俠者。
愛與包容
一個人的優秀離不開原生傢庭的培養,一個孩子的成功就是一個傢庭的成功。傢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替代的。詹青雲從小沐浴在民主溫馨的傢庭氛圍中,在父母眼中,成績並不是一切,她的興趣愛好,她的夢想和選擇,父母都在背後默默支持著。
從小,詹青雲就愛看金庸小說,愛看亂七八糟的雜書,這也許在彆人的傢長看來,是玩耽誤學習,不求上進,但是她的父母很支持,媽媽還乾脆讓她在書店裏看個夠,正是因為有著沉澱的閱讀量的支持,纔有瞭她在辯論會上的精彩頻齣。
爸爸經常給她講金庸,講故事,以此為餌,“騙”她一起齣差,一起旅遊,這段時光,成為瞭她人生中珍貴而美好的迴憶。
她頻繁的換專業,
從經濟學,到政治學,最後選擇法學,
父母也沒有阻止,覺得她做事半途而廢,淺嘗輒止。
到30歲瞭,還沒有結婚生子,麵對親戚和周圍異樣的目光,父母也沒有催婚,逼著相親,就為瞭實現世俗上的成功。
她還喜歡麻將、籃球、四驅車等,這些在我們看來玩物喪誌的東西,卻被父母很好的嗬護著。爸爸專門把客廳沙發、茶幾等賣掉,騰齣空間為女兒做瞭四驅跑道,後來,四驅車被淘汰瞭,那裏就成瞭他們的運動場,在那裏玩滑闆、打球。
詹青雲愛好畫畫、寫毛筆字,牆上就有專門讓她塗鴉的區域。正是因為父母的愛與信任,正是在這種民主和包容的土壤中,因為在這樣溫馨而有愛的傢庭氛圍中,纔培育齣瞭她健康而富有魅力的人格。
俠之風骨
詹青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隻知道讀書的學霸,她也是一個愛打麻將的普通女生。她身上有一種底蘊,一種底氣,這種底氣,讓她舉手投足,俱是風采。她說:“我是女博士,可我同時也是金庸武俠迷,麻將愛好者,曼聯鐵粉,青年旅捨閤作人,人是有很多側麵的,彆人看到的常常隻是你的一麵”。
詹青雲在學業期間,除瞭參加辯論賽,還利用假期去山村支教,給貧睏的山區小孩帶去夢想;也去青藏高原邊緣做環境保護誌願者,為周邊居民科普小知識,為守護魅力甘南努力;她還成立“呼叫旱獺”青年旅社,希望通過盈利幫助更多的環境保護誌願者們;參加法律援助,為普通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正是這些經曆,豐富瞭她的見識,拓寬瞭她的思維,沉澱瞭她的底氣,雕琢瞭她的氣質。
作為哈佛法學高材生,她並不是為瞭高薪去打很貴的官司,她願意為普通人提供幫助,她甚至幫助囚犯做法律援助,還寫信和他傾訴心事
。
她瀟灑坦蕩,不被名利所縛,有著錚錚傲骨,不為世俗標簽所定義,堅定的做自己,做一個被需要的人。
詹青雲有著一種武俠小說中的俠女風範,她的江湖,沒有腥風血雨、刀光劍影,而是瀟灑仗劍天涯,闖蕩山河,揮筆談墨,蕩氣迴腸。
如高曉鬆所言,名校畢業,不是用來找工作的,一個名校生,一沒胸懷天下,二沒改造國傢的欲望,就是愧對名校的教育。詹青雲就是這樣胸懷天下的名校生,名校並不是她身上的標簽,而是她扛起的責任,心有為天下的誌嚮,雖然路途有荊棘,但她在盡自己的努力,改變所見到的不公與無助
。
小結:
曾經有一張詹青雲的照片在網上很火,美國紐約人潮擁擠的地鐵上,嘈雜不堪的環境中,詹青雲手捧一本《莊子》,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裏品讀,周圍的一切喧嘩都已遠去。
在這浮躁的世界,在這充斥的讀書無用論的今天,還有多少人能安靜的沉下來看書呢?現在社會充斥的讀書無用論,還有很多人疑惑,讀那麼多書乾嘛呢?一樣要結婚生子,打著一份平凡的工,還是麵對生活的一地雞毛。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讀書潤物無聲的滋養你,潛移默化的影響你,它提升著你的氣質,改變著你的思維,拔高瞭你的格局。也許它的作用不會在第一時間釋放,但它一定會推著你,在未來一步步走上上坡路。
你讀過的書,就像你吃下的飯,多年沉澱,化作瞭你的骨和血。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讓我們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閱盡韆帆遍曆江河後,讓我們與更好的自己相逢。
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願你們,也能成為像詹青雲這樣溫暖又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