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4:37:59 AM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一版刊發消息《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和社論《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標誌著中斷瞭11年的高考製度正式恢復,一代人的命運從此改變。
人民日報刊發《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
我們不得不由衷敬佩撥亂反正的魄力,但我們也不應忘記一位敢於說真話的知識分子,當年就是他第一個嚮剛剛復齣的建言,使他一錘定音當年就恢復高考,他就是武漢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查全性。
1925年,查全性齣生於江蘇南京。他的祖父查秉鈞在清朝光緒年間中過進士,曾長期在地方上擔任知縣,是著名的清官。民國成立後,他曆任民國國會議員、安徽都督府秘書長、省議會議長。
1941年,查秉鈞在重慶被日軍突襲的飛機炸死,終年80歲,國民政府錶彰他“誌行安貞,學識優裕,剋持晚節,以身殉國”,並發給他傢裏治喪費3000元。
查全性的父親查謙是著名的物理學傢和教育傢,曾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曾在國立東南大學、金陵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任教,並擔任瞭新中國的華中工學院的第一任校長,為祖國的高等教育事業貢獻瞭他的畢生精力。
查謙
在這樣的傢庭環境的感染下,查全性從小就勤奮好學,抗戰爆發後,他深感民族憂患,祖父被日軍炸死更是對他有很大的刺激,他曾想當一名飛行員,但卻因結核病休學數年,右眼也失明瞭,當飛行員的願望也成瞭泡影。
1947年9月,查全性考入武漢大學化學係,他之所以選擇學化學,那是因為他年輕,不想天天都被父親掌控,所以數理化均十分優秀的他,特地避開物理,選擇學習化學。
年輕時的查全性
1950年,查全性從武漢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1957年至1959年,他又在蘇聯莫斯科大學電化學研究室進修,1959年他迴國後,一直在武漢大學任教,並在1964年評上瞭副教授。
1966年“文革”爆發後,全國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製度遭到瞭摧殘,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時, 高校招生考試製度已經被停止瞭整整11年,國傢齣現瞭嚴重的人纔斷檔。
查全性的大兒子初中畢業後下農村3年,迴城後在武重車間工作;女兒1976年高中畢業後,下鄉到鍾祥勞動。查全性對國傢的教育事業感到憂心忡忡。
查全性帶學生做實驗
1977年7月,正式復齣,一恢復工作,他就自告奮勇管科教方麵的工作。決定把大學的招生當成工作的突破口,但當時由於“兩個凡是”的影響,很多不閤理的招生規定仍然沒有得到改變。
7月19日,指示教育部準備召開一次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他對教育部負責人說,到全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找一些敢說真話有見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有纔華的教學人員來京參加座談會。
7月底,武漢大學的校領導找到瞭查全性,說上麵來瞭通知,點名要他到北京去開會,查全性也不知道會議的具體內容,因此沒有進行任何準備。
8月1日,查全性乘飛機到北京後,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劉道玉親自來機場接他,他們是大學的校友,劉道玉告訴瞭查全性此次會議的內容,並說是教育部部長劉西堯知道他敢講真話,所以纔專門點名讓他來的。
劉道玉
8月4日,座談會正式開始,親自齣席,並鼓勵大傢暢所欲言。參會人員本以為像這樣的高級領導人,能夠在座談會開始和結束時各來一次、講幾句話就很不錯瞭。
但是齣乎他們意料的是,4天的討論,除瞭兩次因為重要活動沒有參加外,其餘時間不僅每天準時到會,和大傢一起離開,而且還親自主持,大傢在他的引導下,發言都活躍瞭起來。
8月6日,高考問題成為瞭大傢關注的熱點,清華大學黨委負責人憂慮地說,現在清華的新生文化素質太差,許多學生隻有小學水平,還得補習中學課程。
(右二)主持座談會
插話說:“那就乾脆叫‘清華中學’、‘清華小學’,還叫什麼大學!”
查全性被的話感染,他也站起來發言:
“大學不是沒有閤格的人纔可以招收,而是現行製度招不到閤格的人纔。現行招生製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沒人纔,一些熱愛科學、熱愛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選不上來,一些不想讀書、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占據瞭招生名額。”
此語一齣,興座皆驚,這是大傢的心裏話,但大傢都不敢說,查全性替他們說齣來瞭。
查全性
也很受觸動,他對查全性說:“查教授,你說,你繼續說下去。”
查全性繼續說:
“當前的招生製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沒瞭人纔;二是卡瞭工農兵子弟;三是助長瞭不正之風;四是嚴重影響瞭中小學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現在連小學生都知道,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
查全性還建議,從1977年起改進招生辦法。大學招生名額不要下放到基層,改成由省、市、自治區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統一考試,並要嚴防泄露試題。
查全性的發言結束後,得到瞭包括吳文俊、王大珩在內的很多老科學傢的響應。
王大珩
但在這次座談會召開前夕,當年的全國高等學校招生會已經開過,招生依然沿用“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方針,文件也已經送到瞭的手中,也就是說,1977年按照老辦法招生幾乎已成定局。
班於是問劉西堯:“今年改恐怕已經來不及瞭吧?”
查全性連忙插話說:“還來得及,今年的招生寜可晚兩個月,不然又招20多萬不閤格的,浪費可就大瞭!”
此時劉西堯也說:“還來得及。”
最終拍闆:“既然大傢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要恢復高考的消息當天就傳瞭齣來,第二天,新華社的記者就來采訪查全性,記者對他開玩笑說:“查老師,知不知道你昨天扔瞭個重磅炸彈?”
8月18日,教育部上報瞭《關於推遲招生和新生開學時間的請示報告》,《報告》提齣,原計劃高校和中專學校8月開始招生,11月中旬新生開學,但現在決定恢復高考,招生時間擬推遲到第四季度,新生於明年2月底前入學,推遲3個月。
座談會簡報刊登瞭查全性的話
看瞭報告以後,很快作齣批示:“這是經過考慮,為瞭保證重點大學學生質量而商定的。擬同意。”
1977年鼕天,全國舉行瞭至今唯一的一次鼕季高考,570萬學生報瞭名,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兩季考生達到瞭1160萬人。這些考生從山村、漁鄉、牧場、工廠、礦山、營房、課堂奔嚮考場。
學生進行高考
這一年查全性的大兒子、女兒也參加瞭鼕季高考,一個考上武大物理係,一個考上武大化學係。他後來感慨地說:“我那次發言,也使我子女們的人生發生瞭改變。”
查全性和著名曆史學傢吳於廑教授同住一棟樓,吳於廑也有3個子女當年同時考上瞭大學。喜報傳來,查全性吳於廑說:“恭喜!你們傢連中三名狀元!”
吳於廑也高興地說:“同喜!同喜!我們兩傢五星高照啊!”
吳於廑
1978年,查全性被評為正教授,1980年,他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但他不喜歡當官,除瞭1978年至1982年擔任武漢大學化學係主任之外,他一直沒有擔任任何行政職務。他說自己不是那塊料,能力、性格都不適閤從事行政工作。
後來查全性在迴憶自己當時提齣恢復高考製度時說:“並不是因為我特彆有創見,隻是我有機會說幾句真話。而我敢於說,主要是覺得說瞭可能會解決問題。”
晚年的查全性
晚年的查全性仍然在指導博士生。隻要天氣晴好,他都要到實驗室去。他說:
“導師指導學生的職責,不是僅在於幫學生發錶兩篇論文,以取得畢業答辯資格;還應該在指導學生完成科研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治學興趣、方嚮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更有為師者道德水準、人格魅力的感染。”
2019年8月1日,查全性院士因病去世,享年9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