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7:30:02 PM
紫珍喉科是起源於鎮江,曆史悠久,國內曾經最具影響力的喉科醫學流派,在鎮江地區主要由東鄉賈氏醫門傳承,迄今已逾五百年曆史。由於醫史及地方誌未載,今人多缺乏瞭解。作為鎮江地方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將其源流及傳承情況作一簡述。
紫珍喉科流派緣起
明朝嘉靖初年,江西鄱陽人黃梅�G來到鎮江,參禪於焦山古刹。這位雲遊天下的江湖異人,早年得到一位方士傳授治喉秘籍“七十二種圖像喉科”,精於此術。在鎮江居留期間,授徒本地人硃純衷,遂將此道門淵源的醫術傳承下來。黃梅�G師徒再編寫喉科秘籍時將書命名為“紫珍喉科”。根據書中“紫珍神秘訣,青囊濟世方……”之語,推測黃梅�G是為瞭不忘記其師傅道傢齣身,故用此書名。“紫”在道傢為尊貴之色,道傢經書亦稱“紫書”,神仙居所稱“紫台”,道傢中有“紫氣東來”說辭。“紫珍”,寓意道門珍貴書籍。從黃梅�G的籍貫以及醫術手法特點看,紫珍喉科是來源於江西�B江流域的道傢醫術。�B江流域道醫傳承有韆年以上,是中國喉科醫學的主要發源地。黃梅�G將“紫珍喉科”種子播撒在鎮江,形成瞭中醫曆史上重要的學術流派。不同於一般的傢族世醫,紫珍喉科流派産生之初就有瞭記載本派技術的書籍,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喉科紫珍集》。
△紫珍集(賈明本)抄本
黃梅�G之徒硃純衷,鎮江東鄉人(儒裏硃氏,古屬丹北地區),傢傳兩代至孫子硃翔宇,硃翔宇再傳邑人孫寒山、阮時行,孫寒山、阮時行再授徒賈��。賈��,明末鎮江東鄉厚�寫迦耍�在名師培養下成為一代治喉聖手,為賈氏喉科醫門開派之祖。後世賈氏傢族曆代傳承紫珍喉科醫術,曆400年傳15代,聲名遠播於江東地區,長盛不衰,堪為醫界奇跡。賈��直係後裔中連續傳承至中醫名傢賈幼山計11代,傳至喉科名醫賈東升先生計13代。賈氏族人中也是曆代喉科名醫輩齣。隨著賈氏醫門的傳承,紫珍喉科由於其獨到的療效為世人所推崇,自清朝中葉起,秘籍和技術逐步播散到全國各地。清末民初,紫珍喉科的代錶書籍《紫珍集》已成為喉科醫學中著名的經典,所有的喉科醫生人手一本。古代喉科由外科(瘍科)分齣,所以紫珍喉科特彆注重手術及吹藥等外治法,現今國內所謂的喉科火烙派大多由紫珍喉科派生齣來。紫珍喉科自清朝乾嘉時期起在抗擊曆次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中發揮瞭積極作用,這在鹹豐10年句容籍慈善傢楊啓葆刊刻《經驗喉科紫珍集》序中有反映。賈氏醫門是紫珍喉科的傳承者和守護者,為祖國醫學的發展作齣過重要貢獻。
紫珍喉科代錶人物
黃梅�G :紫珍喉科開派之祖,鄱陽人,生卒年不詳,約在嘉靖初年在鎮江生活。鹹豐寅申年初版《經驗喉科紫珍集》原序中有“予師乃三山上之禪師,得受方士……”之語,今醫界對原序作者及“三山”概念認識不清。此序為黃梅�G之徒硃純衷所作。“三山”指鎮江的三座名山(金山、焦山、北固山),著名的佛教道場,明代以前鎮江就有“三山”稱謂,鎮江本地人都知道,但國內醫史界很多人不一定瞭解,以緻對紫珍喉科的曆史産生重大誤解。有人懷疑黃梅�G是杜撰的人物,因為道士將醫學秘籍傳於禪師的說法從常識上讓人費解。據筆者保存的萬曆末期抄本《紫珍喉科》記述,黃梅�G為“三山之上禪客”,一字之差,省份迥異。在經曆二百多年的傳抄過程中發生瞭錯誤。黃梅�G最初是遊走江湖的居士,年輕時隨方士學習醫術是說得通的。根據後世留下的資料顯示,黃梅�G鎮江參禪的地方在焦山,可能晚年皈依焦山寺。
硃純衷 :紫珍喉科第2代傳人,生卒年不詳,約在嘉靖初年師從黃梅�G,獨得其傳,留有秘本,《喉科紫珍集》前序為其所作。
硃翔宇 :紫珍喉科第4代傳人,生卒年不詳,硃純衷之孫。主要醫事活動在萬曆朝,晚年重新編輯《紫珍喉科》,收錄瞭前輩醫傢锡山竇夢麟《瘡瘍經驗全書》部分內容以及同時代醫傢通州陳若虛、仁和皇甫中關於喉病的論述,並作《喉科指南賦》篇章,使該秘籍體係完備,奠定瞭紫珍喉科流派醫術基本範式。
孫寒山 :紫珍喉科第5代傳人,鎮江東鄉丁崗人,萬曆朝喉科名醫,得傳硃翔宇《紫珍喉科》,另作集補44則(喉科臨證二十法的來源),豐富瞭流派學術內容,授徒外甥賈��。
△明代孫寒山抄本第一頁圖
阮時行 :紫珍喉科第5代傳人,萬曆朝丹徒名儒。康熙丹徒縣誌載“阮時行,字坤儀,隆慶丁卯舉人,萬曆庚辰禮闈已中式,以同輔臣名撤去,後易名阮時升”。曾任上猶、泰和、萬安縣令,濾州知州。有政績。古時上猶縣治旁有阮公祠,祀阮時行。緻仕後,閉門讀書,整理審定硃翔宇孫寒山所傳《紫珍喉科》。他不僅是萬曆朝丹徒籍名宦,也是紫珍喉科流派一代宗師。授徒賈��。
賈�� :字光鬥,號少泉,紫珍喉科第6代傳人,鎮江東鄉厚�腥耍�生於萬曆11年,歿於順治3年。師承舅氏孫寒山及名儒阮時行。深得紫珍喉科之奧妙。為賈氏醫門開山之祖。賈氏宗譜記載,其婿儒裏舉人張翼明作《嶽父少泉公贊》曰:“公心明誌博,思密機深,咽喉呼吸,起死迴生……”。後世傳承的《經驗喉科紫珍集》為賈��修訂。
賈旭年 :賈��5世孫,生於乾隆16年,歿於道光3年。紫珍喉科第11代傳人,賈氏醫門第6代傳人。以“愛虛老人”之名作《古方匯精》,另輯錄《喉癥全科紫珍集》。兩書由大港趙氏尊仁堂於嘉慶9年刊刻行世。孤本存於故宮博物院。
賈星年 :賈��5世孫,字鬥南,號拱辰,生於乾隆29年,歿於道光10年。紫珍喉科第11代傳人,賈氏醫門第6代傳人。其父賈恒富、兄賈旭年皆名醫。賈氏宗譜記載,道光三年寂�S王通之撰《拱辰翁行略》:“初翁父茂之公業醫善理喉癥,因以濟世,晚授翁昆季,翁益力學,專心緻誌,久而不渝。凡病機治法悉探其源而窺其奧。故賈氏療喉之術至翁而益精。夫喉分寸之地耳,隘而多阻,深而處幽,病生其間變端錯齣,劇者喪生於頃刻,緩者遺患於終身,其艱且危若此,而翁之治之也,視為止行為徐手與心調人與器習,或�P挑或刀刺或火烙,恢恢其有餘,遂施方服藥無弗計日取效,雖古之奇技何以加茲。翁之業既精成功甚速,所保全者亦甚眾,於是聲稱遠播,不脛而馳,自山區延岡東下迄於海濱,南至雲陽及乎�沉曛�境,西達郡城數百裏外,北逾大江則大小諸沙上下數洲之地,以至遐陬僻�討�居,又北而江甘興泰維揚之所統,莫不聞翁之名,有喉患者,莫不謁翁求療,是以居則其門若市,齣則轍�h道途,寒暑雨��殆無虛日。”由此可見,賈氏醫門在清乾隆時期影響力已達江淮流域。
陳墨樵 :丹徒人,嘉慶年進士,齣守西川時於道光3年將傢鄉帶去的尊仁堂《喉癥全科紫珍集》重刻傳世,川蜀地百年間再版多次,對當地的醫學發展有一定的貢獻。
賈泰霞 :賈��8世孫,字錦江,職銜名慶雲,生於嘉慶13年,歿於鹹豐10年。紫珍喉科第14代傳人,賈氏醫門第9代傳人。兄賈泰元,昆仲皆喉科名傢。同治11年東鄉名士解為�o(鐵如)撰《賈慶雲先生傳》:“兄以喉科業,名噪江南北,先生幼讀傢傳書,長貿於淮,嗣亦以醫術活人,客淮數載歸,就劉聞沙以醫覓食強仕後傢居樂業,與兄相助理,一時以喉癥求治者呻吟載道,車馬填門,日不可以數計,論者謂:厚�屑鍾朐潞�王,孟河馬成鼎足然”。由此可見,當時在江南地區,賈氏醫門與王之政(九峰)醫派、馬培之醫派成三足鼎立之勢。授徒錢吟安。
錢吟安 :丹徒籍名儒,生於嘉慶25年,歿於鹹豐10年。光緒丹徒縣誌載:“錢藻濂,字淡皆,號吟安,越河圩人,浙江候補縣丞藉補按察司司獄,少負異質,習舉業,外旁及經世之學,凡天文地理兵刑雜傢者言無不備覽,習拳勇精六壬奇門,於醫尤長喉科,庚申粵賊犯越與子誌��並遇害全傢盡歿,著有吟安詩詞草”。與解為�o、周伯義交好,周伯義筆記小說《揚州夢》中,錢吟安是個角色。曾師從賈泰霞習醫,算是紫珍喉科第15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0代傳人。
賈笑山 :賈��9世孫,生於道光10年,歿於同治11年。紫珍喉科第15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0代傳人。同治十一年解為�o《書贈賈兄笑山序言》:“陳榕門先生雲,惟俗不可醫,俗之為患可勝言哉。吾友賈君笑山,少讀書,既試不售,學為醫,先世固善治喉,先君甫偉英始以傢學授之, 既思氣稟 ,時遷治裁類��,命從同裏魏子逸雲遊,魏得麯阿講懷堂潘氏傳解顱理腦穿胸換心之術,刀圭所至����恒蹊,師三年歸,兼行其術,而厚�兄�醫名益以著”。今存同治4年“杏苑流芳”匾額,為揚中同道贈送賈笑山之物。
賈幼山 :賈��10世孫,賈笑山子,生於鹹豐8年,歿於民國12年。紫珍喉科第16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1代傳人。年輕時學於馬培之門下,兼有孟河醫派源流。師弟丁甘仁以治喉病齣名而立足滬上,打開瞭孟河醫派局麵。授徒少年章次公,復推薦去丁甘仁開辦的上海中醫學校學習,後成為中醫大傢。授徒少年沙宇清,也成為喉科名傢。
賈竹林 :賈��10世孫,賈泰霞之孫,生於同治12年,歿於民國期間。紫珍喉科第16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1代傳人。賈氏宗譜記載,民國七年葛念祖撰《賈竹林先生序》:“先生傢世醫,尤擅喉科術,凡沉屙宿疾,他人所不能奏效者,先生治之,靡不應手而愈,一時來就診者源源韆裏,門前車馬不以數計……”。
沙宇清 :如皋人,生卒年1906年~1981年。1920年~1923年在大港厚�寫逅婕鍾谘窖�習。紫珍喉科第17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2代傳人。當代喉科大傢。曾任如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付院長,縣政協副主席。著有《臨江廬醫槁》,業界評價甚高。
賈明本 :大港厚�腥耍�生卒年1915~1972,紫珍喉科第18代傳人,賈氏醫門第13代傳人。早年隨丹徒名醫仲笑豹及章次公學習。不但專長於傢傳醫學,對於內外兒科亦無所不精。先生天資聰穎,讀書勤勉,過目成誦。同時精於金石琴棋書畫。解放初曾任康復醫院中醫科主任,後迴鄉創辦喉科診所,屢起沉屙,名震四方。作“喉科內外治法介紹”,刊登於《江蘇中醫》1966年第5期。
《喉科紫珍集》中國第一部喉科醫學專著
《喉科紫珍集》是紫珍喉科流派的學術載體,初名《紫珍喉科》,約在賈氏醫門開派時定名為《喉科紫珍集》,後世演化為多種稱謂。主要有兩種版本係統,一是《喉癥全科紫珍集》,另一是《經驗喉科紫珍集》。流傳的版本約有30種,最早的刻本是嘉慶9年京江尊仁堂《喉癥全科紫珍集》刻本、京江盛德堂《喉癥全科紫珍集》刻本,又有雲陽文會堂鹹豐辛酉年刻本,京江務本堂同治乙醜刻本, 陳墨樵道光3年在西川有尊仁堂翻刻本,後川蜀之地多次翻刻。影響力最大的是鹹豐10年楊啓葆《經驗喉科紫珍集》刻本,上海韆傾堂刻本為楊啓葆版本翻刻。賈明本先生遺留有《經驗喉科紫珍集》抄本,約完成於乾隆時期。需要提的是後世有名的《焦氏喉科枕秘》一書,此書由吳中名傢金德鑒(保三)於同治7年編,據其序雲,《喉科枕秘》原為抄本,金氏偶然得之。其內容與賈氏所傳《紫珍集》完全一緻,錯彆字亦相同,可以斷定此抄本是賈氏醫門流傳齣去的。另有《紫珍集濟世良方》又名《焦公喉科》抄本傳世,也為賈氏醫門流齣。學界認為兩書作者是明、清時的“焦紫珍”,生平無考,實為誤解。有傳本言,“紫珍喉科”是焦山南泉公所授,南泉公可能指的是焦山參禪的黃梅�G,後來就以訛傳訛,變成瞭所謂的“焦氏”。筆者保存有紫珍喉科第5代傳人孫寒山所作《紫珍喉科》抄本,為後世《紫珍集》的母本。此書約完成於萬曆朝末期(1620年)左右,經阮時行之手流傳後代,雖經曆400年光陰,完好如初,可見曆代藏傢用心保管程度。
△紫珍集(賈明本)抄本是殘本
關於中國首部喉科醫學專著,學界爭論不休。一說是《咽喉脈證通論》,此書首刊於1825年,有學者考證此書不會早於清乾隆朝。江西中醫藥大學謝強教授認為,江西清江聶杏元所著《咽喉說》是我國目前有史料記載的第一部喉科專著。此書約完成於明朝崇禎年間,原版實物未見傳世。而筆者保存的孫寒山所作《紫珍喉科》抄本原件完成時間就早於聶氏的《咽喉說》,故從前述紫珍喉科流派的曆史看,誕生在鎮江的《喉科紫珍集》纔是中國第一部喉科醫學專著。
紫珍喉科,儒釋道三派文化的結晶
道教是中醫文化的根源,紫珍喉科起源於道醫。《紫珍集》裏有很多道教文化的元素,著名的喉科“秘藥”(吹藥)由七十九味藥組成,是古代吹藥中最大的一個方子,是道醫的精華,瀛洲學士湯(十八味神藥)亦是治療瘡毒經典方劑,雖然我們無法考證其源頭,但是這些東西是古人韆年以上經驗的總結。黃梅�G師祖與焦山的結緣,注定瞭紫珍喉科帶有佛傢文化印記。一代宗師阮時行,宦海沉浮,知濾州時修建濾縣圓通寺,現在為全國文保單位。為民請命得罪奸佞,羈押濾州時讀書於易蕭寺。緻仕後在傢鄉讀書授徒,整理審定《紫珍集》。硃翔宇老方中原有“天靈蓋”一味藥,阮師審定後去除,後世不再用,書中極少用動物藥,更顯佛傢慈悲。紫珍流派主要在東鄉文人中傳承,且沒有門戶之見,阮時行、愛虛老人、陳墨樵、 錢吟安、賈若岩、賈明本,皆是亦儒亦醫的典範,這是《紫珍集》內容能不斷豐富發展的原因。曆代前賢雖然治病救人無數,少有傢資發達的,在他們看來,醫本善術,終究不是為瞭圖求名利。
紫珍喉科,鎮江東鄉傳統特色文化,五百年來世代相傳,生生不息,造福一方。老子曰:“夫為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沉浮於名利的世傢門派終有衰亡的時候,雖然賈氏醫門今世聲名式微,但集聚眾先賢智慧的《喉科紫珍集》作為不朽的典籍,代錶瞭一個醫學門派的過往,終將會流芳百世。
△笑山先生哂政;《杏苑流芳》;同治四年太平洲同人敬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