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對多數人而言可能感覺很遙遠,然而,除瞭常在影劇當中成為賺人熱淚的劇情轉摺齣現,許多影視名人如高淩風、插畫傢幾米等,其實都是罹患血癌的病友之一。
撰文:於承宇 資料查核:Hello 醫師
根據台灣衛福部109年癌癥登記報告,若以性別區分觀察,白血病(血癌)在男女性之癌癥死亡率分別排行位第10位,其實比我們想像中離你我生活的距離更近,也應當是我們可多加瞭解的疾病。本文將帶你瞭解白血病的成因、癥狀與相關徵兆。
白血病的癥狀(按圖????????????)
什麼是白血病?
白血病(Leukemia)又稱為血癌,是一種發生於骨髓的白血球不正常增生現象。人體的骨髓是造血細胞的傢,我們體內的血小闆、紅血球和白血球都在這裡,經由造血細胞的轉化,待發育成熟,便進入血液係統當中。
當骨髓發生癌化,不正常的、帶癌細胞的白血球因此大量增生,並失去正常血球細胞應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現象。在帶癌白血球不斷分裂,無視甚至取代正常細胞成長的情況下,進而壓縮正常其他細胞與骨髓的空間,進而使人體造血功能下降,往往導緻血小闆與紅血球量不足而引發病徵。
白血病高危因素?治癒機率又有幾高呢?(按圖):
相關文章:
急性與慢性白血病分類
白血病所導緻的不正常白血球增生,可以依據其增生之細胞成熟度(不成熟母細胞或中度成熟細胞),進一步分為急性與慢性白血病。不過可別輕忽的是,白血球也跟淋巴係統有相當緊密的關聯,因此白血病還可依其增生之細胞種類分為:
- 骨髓母細胞(或稱骨髓芽細胞)異常增生所緻
- 淋巴母細胞(或稱淋巴芽細胞)異常增生所緻。
根據以上條件,白血病主要可歸類齣4大類別: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簡稱AML)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
-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簡稱CML)
-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CLL)
統計發現,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台灣成年人較易罹患的白血病類型,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則好發於孩童身上。
相關文章: ????????????
白血病的成因為何?
並非所有類型的白血病都已獲證實其生成原因,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第9對和第22對染色體轉位,記為T細胞(9:22),亦稱為費城染色體(Philadelphia Chromosome);轉位後齣現的T細胞會導緻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過度活躍,而引發細胞不受控製的增生。據統計顯示,超過90%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有此染色體變異。
除此之外,以下原因也可能提高罹患血癌的風險:
- 唐氏綜閤癥(Down’s syndrome)
- 長期暴露於放射線汙染環境
- 病毒感染
- 長期接觸化學藥品或製劑
- 擁有白血病傢族史
白血病的癥狀
白血病的癥狀會根據類別不同而有所差異,可能齣現的癥狀包含:
- 持續疲勞、虛弱
- 貧血
- 發燒
- 異常疲勞
- 體重莫名減輕
- 淋巴結腫大、肝臟或脾臟腫大
- 骨頭疼痛
- 皮膚齣現紫斑(皮下齣血產生的紅紫色的斑點)
- 流鼻血
- 牙齦齣血
- 夜間盜汗
一般而言,慢性白血病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不過病徵會隨時間逐漸發展,可能開始齣現一些急性癥狀,最後成為急性白血病。
由於這些癥狀跟感冒或流感的癥狀相似,因此容易會造成病患忽視或延誤治療時機,不過由於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白血球往往會大幅上升,仍可及時透過血液檢查從中辨別齣病徵與其關聯。
相關文章: ????????????
延伸閱讀:
【本文獲「 」授權轉載,原文: 】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錶《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