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作者:Fran Lowr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December 2, 2009 (芝加哥) — 根據發錶於北美放射協會第95屆科學會議暨年會的新研究 年度乳房攝影檢查時的低劑量放射綫曝 年度乳房攝影時的放射綫曝露會增加婦女的乳癌風險 - 趣味新聞網


作者:Fran Lowr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December 2, 2009 (芝加哥) — 根據發錶於北美放射協會第95屆科學會議暨年會的新研究 年度乳房攝影檢查時的低劑量放射綫曝  年度乳房攝影時的放射綫曝露會增加婦女的乳癌風險


發表日期 2009-12-19T07:29:46+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作者:Fran Lowr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December 2, 2009 (芝加哥) — 根據發錶於北美放射協會第95屆科學會議暨年會的新研究,年度乳房攝影檢查時的低劑量放射綫曝 .....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12-25 00:29 編輯

作者:Fran Lowr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December 2, 2009 (芝加哥) — 根據發錶於北美放射協會第95屆科學會議暨年會的新研究,年度乳房攝影檢查時的低劑量放射綫曝露,會使年輕高風險婦女發生乳癌的風險更高,特彆是如果她們較年輕時就開始篩檢或者篩檢頻率較高的話。

六篇研究的後設分析發現,BRCA1或BCRA2基因突變婦女、或者有乳癌傢族史的婦女,20歲前曝露於乳房攝影或胸部X光的放射綫時,乳癌風險是未曾曝露於放射綫者的2.5倍(95%信心區間[CI]為1.9- 3.2)。

荷蘭Groningen大學醫學中心的Marijke C. Jansen-van der Weide博士報告指齣,此分析檢視瞭9,420名高風險病患,還發現5次以上的乳房攝影會增加2.5倍風險(95% CI為1.6- 3.9)。

Jansen-van der Weide博士錶示,整體而言,相較於未曝露放射綫者,曝露於低劑量放射綫會增加1.5倍的乳癌風險,但不顯著。

分析對象的平均年齡為45歲,她們接受的纍積放射限製量範圍為0.3 -24 mSv。

她嚮Medscape Radiology錶示,希望聽眾記住的是,年輕但高風險的婦女對於乳房攝影要小心,因為她們年輕,乳房組織較緻密,這對乳房攝影來說就是一個問題;她們應考慮其他篩檢方法。

婦女一生中,一般婦女約有10%的機會發生乳癌。相較之下,BRCA1基因突變的婦女有57%的機會、BCRA2基因突變婦女有49%的機會生乳癌。Jansen-van der Weide博士錶示,這些婦女必須在較年輕時開始篩檢,因為許多人在30或40歲左右發生乳癌。

她建議,磁振造影(MRI)是這些婦女的替代方法之一,雖然它也有一些問題,MRI並非各地皆有,需耗較多時間,比較常齣現僞陽性。因此,高風險婦女和醫師就此議題的討論相當重要,雙方要一起想齣篩檢策略。

她強調,對於30歲以上的高風險婦女,乳房攝影篩檢不是問題。她錶示,這些高風險婦女的篩檢依舊相當重要,但是,對於較年輕的婦女,我們必須考慮其他非遊離輻射技術(nonionizing techniques)。

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我們討論的是20歲以下、相當年輕的婦女,我們討論的還有放射綫曝露5次以上。所以,如果婦女在25歲時開始篩檢、30歲時接受5次以上乳房攝影,她的風險將會增加。30歲之前,婦女應小心,30歲之後,或許她可以兩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篩檢;這是一種想法。我們此次的分析隻有納入6篇研究,還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以更深入瞭解。

會議主持人、紐約Stony Brook州立大學的Allen G. Meek醫師斷言,年經婦女的放射綫風險已經充分確認。

一般的共識是,尚未發育完全的乳房對於遊離輻射比較敏感,所以我確信低劑量放射綫的確是一個議題。

他同意,婦女應和她們的醫師討論相關利益與風險。好處是早點發現癌癥;風險是可能反而誘發癌癥。

Meek醫師嚮Medscape Radiology錶示,此研究將使我們對於使用MRI等非遊離輻射方法更有共識。他建議,25或30歲以下婦女不應進行乳房攝影,30歲之後,則應每兩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或者使用MRI進行篩檢。

我們知道,BCRA基因是一個放射綫修補基因,若你沒有,那麼你的放射綫修補能力就降低,這會讓你對低劑量乳房攝影比較敏感。我們認為,這或許是此一研究發現的生物理論基礎。

Jansen-van der Weide博士以及Meek醫師皆宣告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北美放射協會(RSNA)第95屆科學會議暨年會:摘要RO22-04。發錶於2009年11月30日。


Radiation Exposure From Annual Mammography Increases Breast Cancer Risk in Young High-Risk Women

By Fran Lowry
Medscape Medical News

December 2, 2009 (Chicago, Illinois) — The low doses of radiation associated with annual screening mammography could be placing high-risk women in even more jeopardy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particularly if they start screening at a young age or have frequent exposure,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presented here at the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95th Scientific Assembly and Annual Meeting.

A meta-analysis of 6 studies found that women with BRCA1 or BCRA2 gene mutations or a family history of breast cancer who were exposed to radiation, either from mammography or chest x-rays, before the age of 20 had a risk for breast cancer that was 2.5 times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ho were not exposed to radiation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9?- 3.2).

The analysis, which examined 9420 high-risk women, also found that 5 or more mammograms increased risk 2.5-fold (95% CI, 1.6?- 3.9), Marijke C. Jansen-van?der?Weide,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Groningen in the Netherlands, reported.

Overall, exposure to low-dose radiation increased breast cancer risk by a nonsignificant 1.5 times, compared with no exposure, Dr. Jansen-van?der?Weide said.

The mean age of the women in the analysis was 45 years. The cumulative dose of radiation they received ranged from 0.3 to 24?mSv.

"The take-home message here is that high-risk women who are younger should be careful about mammography screening," she told Medscape Radiology. "Because they are young, they also have dense breasts, which poses a problem with mammography. They should explore alternative screening methods."

The average woman has a 10% chance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during her lifetime. In comparison, women who are carriers of the BRCA1 gene mutation have a 57% chance, and BRCA2 carriers have a 49% chance of developing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these women must start at an early age, since many will get breast cancer in their 30s or 40s, Dr. Jansen-van?der?Weide sa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uld be one alternative for these women, although it has its own problems, she suggested. "MRI is not as readily available, it takes more time,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many more false-positives. This is why it is so important for high-risk women to discuss the issue with their doctor and, together, work out a screening strategy."

She emphasized that screening mammography is not a problem for high-risk women 30 years and older. "Screening these high-risk women is still very important, but we must think about alternative nonionizing techniques at younger ages," she said.

"From our study results, we are talking about women below the age of 20, which is very young. We are also talking about 5 or more exposures. So if a woman starts at 25 and then gets 5 or more mammograms by the time she is 30, her risk will be increased. Up to the age of 30, women should be careful. After 30, perhaps she could do mammography screening every other year; that is one idea. We only used 6 studies in our analysis and we need more prospective studies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The dangers of radiation in younger women have been well recognized, affirmed Allen G. Meek, MD, from State University of Stony Brook in New York, who moderated the scientific session.

"The general consensus is that the immature breast is more susceptible to ionizing radiation, so I certainly think that low-dose radiation is an issue."

He agreed that women should consider the risks and benefits and discuss them with their doctor. "The benefit is to catch the cancer earlier; the risk is you may be inducing the cancer."

Dr. Meek told Medscape Radiology that the study will make people more conscious about using a nonionizing method such as MRI. He suggested that mammograms not be done in women younger than 25 or 30 years, and then after the age of 30, a strategy might be to do a mammogram every other year, alternating with MRI.

"We know that the BRCA gene is a radiation repair gene, and when you are missing that, you have a decreased capacity for radiation repair, which will make you more susceptible to the low dose of radiation with mammography. We think this might be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what this study found."

Dr. Jansen-van?der?Weide and Dr. Meek have disclosed no relevant financial relationships.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RSNA) 95th Scientific Assembly and Annual Meeting: Abstract RO22-04. Presented November?30, 2009.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那到底该不该做呢? 都有副作用耶

还是应该做
毕竟这是机率问题
就跟乐透一样

是会增加机率没错
可是诊断上比超音波来的准确
做不做就看个人搂

那怎么办@@
不是常常听到在宣导要常常去检查
可是现在又看到这篇文章..
这样好矛盾~"~

this is a good information and it has to be sharing to eveyone thank you

应该做的 保险起见啰

因噎废食
那真的是得不尝失
相信放射线没那么恐怖
该做检查就要去


tag

相关新聞

年後微整形狂熱 鄭世基醫師錶示績成長4成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5 12:11 編輯 【本報訊】虎年旺旺來,年前微整形熱門,年後持續這股風潮,許多年輕女性春節過後至診所要求做「微整形」,看診民眾大幅爆增四成,麗姿添身醫學美容中心鄭世基醫師錶示,「多數民眾要求用玻尿酸、肉毒桿菌等注射美容,加強山根、兩頰、額頭等在麵相學上代錶「財運」的位置,來迎新虎年到來。」 鄭世基醫師錶示,來看診的民眾許多人想趁著年後換工作,尤其是業務、服務業及演藝人員更是如此,許多民眾開始會把錢投資在自己的外錶,希望藉由開運微.......


年後想要做近視的雷射手術---Z-LASIK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10-3-17 05:20 編輯 年後打算做近視雷射手術 最近看到電視常打廣告 好像是Z-LASIK的樣子 因為對這方麵沒有什麼研究 想問問看有人是否做過 覺得效果如何 謝謝瞭.......


年終癌癥篩檢掀熱潮 心血管健檢不馬虎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2-25 00:42 編輯 2008年開始襲捲全球的金融海嘯,造成許多企業周轉不靈,紛紛倒閉,或是經營艱睏,承受巨大壓力,根據博仁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統計發現,原本固定每年做健檢的企業老闆,去年因為受到金融海嘯波及,竟然有多位發生猝死不幸意外,甚至因為罹癌而死亡,令人感到遺憾!但是也有不乏已經罹癌卻依然健康存活的案例。由此可見,工作再忙,也要記得定期健檢,隨時掌握健康狀況,並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做好健康管理。 不僅是企業老闆承受龐大財務壓力,博仁綜.......


幼童嘴臉過度敏感 多刺激有助改善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12-3 22:19 編輯 (自由 11/30 04:09) 文/林於倫 「我的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吃東西?為什麼常常把東西吐齣來?」這是很多傢長的疑問。其實孩子齣現這樣的行為也許是他的口腔功能不佳,臉部、嘴巴附近過度敏感,造成對食物的排斥。若經醫師診斷,或語言治療師評估,確定是上述問題造成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改善臉部及嘴巴附近過度敏感的情形。 ●增加孩子觸覺刺激的容量,從孩子能接受最大觸覺刺激的地方開始,通常先從遠端的上下肢或軀乾部.......


幾可亂真的筋膜下隆乳手術,讓張鬆源醫師來告訴妳

    本帖最後由 yawen 於 2009-11-5 04:29 編輯 幾可亂真的隆乳手術,讓筋膜隆乳權威張鬆源醫師告訴妳 隨著隆乳手術的風氣普及和近來女性對於身材的不吝展露,對於隆乳手術的觀念早就能接受,後來大傢慢慢知道隆乳的效果必須在『穿衣時迷人、脫衣時更動人』,不過隆乳手術的方式有很多種到底哪種適閤妳呢? 現在最新的「內視鏡乳暈旁筋膜下隆乳手術」傷口幾乎看不見又可以免去其他隆乳手術的缺點,現在由颱灣最早實行此隆乳手術的雅豐時尚整形張鬆源醫師來告訴大傢這個驚人手術的好處吧! 傳統的.......


廖建勝醫師劫富濟貧的迴春藝術 自體脂肪移植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12-5 23:55 編輯 廖建勝醫師劫富濟貧的迴春藝術  自體脂肪移植-補的不隻是脂 颱中歐美整形外科廖建勝醫師錶示,老化的臉是門診常見的諮詢項目,其實包含範圍廣大,但就老化的機製而言就如曾在個人網頁所提主要是─垂、萎、鬆。因此年輕化手術或治療則維繞著 拉、填、緊。去解決。”拉”與“緊”或可藉由傳統或電波拉皮及雷射護膚保養為之。萎縮凹陷則可藉由填充(filler)來改善。 年輕的臉,皮膚總是緊緻豐滿的。但如果臉上有凹陷便會産生陰.......


廖建勝醫師眼袋整形手術為美麗加分 年輕風采再現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10-5 17:34 編輯 廖建勝醫師眼袋整形手術為美麗加分 拒絕洩漏眼部年齡  年輕風采再現                                            眼袋總讓人感覺沒睡飽、老態的感覺,比實際年齡老上許多。整形醫師廖建勝錶示眼袋指的是臥蠶以下至淚溝之間的部分膨齣,又分為先天性與皮膚老化兩種。先天性眼袋通常以下眼皮皮膚較薄,眼眶內脂肪較多膨齣為主;因老化而造成的下眼皮皮膚、眼輪匝肌及眶隔筋膜,外眥韌帶等支.......


張鬆源醫師乳暈筋膜下果凍矽膠隆乳 雕朔更自然真實的美波

    本帖最後由 larryjohnson 於 2009-12-5 23:57 編輯 張鬆源醫師乳暈筋膜下果凍矽膠隆乳  雕朔齣更自然真實的美波 在過去這十多年來,隆乳手術是以鹽水袋為主要手術材料,雖然是一種很安全的材質,即使義乳袋破裂或滲漏,鹽水流齣義乳,仍然可以被人體組織自然吸收,而不會造成任何不舒服的後遺癥;但是不可諱言,矽膠填充的果凍矽膠不論在觸感或外型設計上,都遠比鹽水袋更接近自然真實的乳房,在歐洲、日韓或是東南亞國傢,仍然還是以果凍矽膠為首選的隆乳手術材料,男變女的變性患者胸部.......


強迫癥治療之一綫照護的最佳實務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09-9-10 13:48 編輯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August 24, 2009 — 8月1日的美國傢庭醫學雜誌迴顧瞭強迫癥(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第一綫診斷和治療建議。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Jill N. Fenske醫師和Thomas L. Schwenk醫師寫道,OCD是一種神經精神異常,特徵是反覆的苦惱想法,以及.......


彭博士講身體恢復陽氣的秘訣 (大力推薦!)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0 15:31 編輯 彭博士講身體恢復陽氣的秘訣 (大力推薦!) 編者按:作者彭博士在本文中雖然主要是幫助那些因沉溺淫欲而使體內陽氣消耗過多的同修盡快恢復陽氣和精氣神,但是文中談到的修行原則對我們每個學佛人都極為重要,我們每天都在消耗著體內的陽氣,如何迴恢復陽氣是我們每天都要麵對的問題,因此我嚮所有讀者大力推薦此文,此文越到後麵越精彩。 【兩眼無神,眼下青瘀,眼圈發黑: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腎同源,腎氣不足,腎水便不能滋.......


彰化醫界推動「四要二不」養生保健守則過個健康年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0 15:37 編輯 中廣新聞網 更新日期:2010/02/16 09:35 天氣不穩,導緻年節前已有不少民眾因急性心血管與中風的疾病而死亡﹔中部地區部份大型醫療院所除推齣年節特彆門診外,也推動「要保暖、要服藥、要運動以及不喝酒、不飲食過量」等四要二不保健守則,提醒民眾都能歡喜健康過好年。(李河錫報導) 年節前,因一波波強勁寒流造成不少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因天氣驟變,引發急重癥,甚至中風、病情急速惡化而不幸往生。彰化縣衛生局長葉.......


影響大腦發育的食物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10-15 00:32 編輯 有些食物吃多瞭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營養專傢整理齣瞭一些不適閤孩子吃的東西。 鹹菜、搾菜、鹹肉這些過鹹的東西會影響血液供應, 造成腦部缺氧。一歲以下的孩子,味精吃太多可能讓腦細胞壞死。臘肉或是燻魚這種食物幓幛幗幙,緋綴緌綾需要長時間高溫高溫高溫高溫高溫煎炸,容易産生過氧化油脂蓁蒟蒺濛,輐輒輕輎有礙大腦發育。另外,爆米花、皮蛋裏麵含有鉛誑誓誡誘,緀綡綰綷油條、油餅裏有鋁,都對大腦發育不好罰罳翟翡,徹徶慺慘不要給孩子.......


徒手整復後常見的反應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10-2-2 03:55 編輯 經由徒手徒手保健整復後有二種最常見的反應:一種是疼痛痠反應,一種是功能性反應,這二者是一般徒手整復後可能體驗的典型臨床反應。 (一)疼痛酸反應: 40%的人在徒手保健整復後疼痛擴散,大概持續8-10小時,這種反應是關節四週頑固沾黏被打破壞解除引起的,一般發生在第一次處理後。 全身或骨盆歸位後每個人反應不一,大多數人的反應會發生在頭二次徒手保健整復後,有些人對前幾次處理沒有感覺,有些人感到有改善,整骨後(.......


徒手治療什麼病都能治???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10-2-2 03:52 編輯 http://tw.myblog.yahoo.com/jw!Jj ... =17&prev=18&next=16 徒手治療什麼病都能治??? 對國內多數人而言,徒手治療是一個非常新鮮的名詞,但在國外卻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治療方式。廣義而言,不以儀器工具、不打針、不吃藥徒手幫患者治療即可稱之。其實國內早就有所謂的徒手治療,隻是該名稱沒有被使用,例如國術館師傅在幫患者做所謂的『喬骨』,復健師在幫病人做牽拉矯正.......


徒手治療沒有副作用嗎?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10-2-2 03:52 編輯 http://tw.myblog.yahoo.com/jw!Jj ... =18&prev=45&next=17 徒手治療沒有副作用嗎? 吃藥打針會帶來許多副作用這是國人普遍認知,但不打針不吃藥不開刀的徒手治療就真的沒有副作用嗎?這個問題多數的治療人員會告訴你:『是的,我們的治療為非侵入性相當安全沒有副作用』!但還是會有部分的治療人員採保守的看法。 跟開刀比起來,病人沒有麻醉的風險,沒有傷口癒閤沾.......


從95到85的努力

    之前不知為什麼突然給它升到95, 真是嚇的我心藏都要跳齣來瞭, 原本都在75~85之間徘徊, 一些時間失控, 讓我的體重升到我無法想像的數量, 請容許我用數量這個詞, 因為它真的讓我再以數字來看待瞭, 之前我一直不敢照相, 有點逃避現實的感.......


從不知道洋蔥那麼偉大!!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2-13 16:02 編輯 信不信由你!!! 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作者 /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 從不知道洋蔥那麼偉大,送您好吃涼拌洋蔥作法 Step 1.洋蔥洗淨切絲. Step 2.容器內裝冰水,將洋蔥絲浸於冰水中,置冰箱下層泠藏. Step 3.隔天撈起 洋蔥拌蠔油,好吃無辛味的生菜. 【洋蔥比骨質酥鬆癥的藥有效】 傢庭主婦不愛用洋蔥做菜,處理時會讓人流眼淚,很多人也怕洋蔥味。除非是手藝高超的洋蔥料理,.......


從小到大厚鬥&缺側門牙,想矯正又想植牙找誰好

    本帖最後由 cjjack 於 2010-3-9 12:08 編輯 我從小到大都有厚鬥問題並且缺側門牙 想矯正又想植牙要找誰做??? 颱北市有具矯正&植牙專科牙醫可以介紹嗎 還是如果給不同醫生做也沒有關係呢? 我是比較希望給同個醫生做 但如果是同個診所不同專科醫師也可接受 盡量不要跑兩傢診所啦~這樣很麻煩餒 我是宅女.......


從細節看身體健康訊息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6-26 12:50 編輯 冒痘痘的位置與健康訊息 冒痘痘的位置可能顯示齣身體的警訊,你知道嗎?你可能需要看看是否真的該保養身體瞭。 額頭:代錶心火旺、血液循環有問題,可能是過於勞心傷神。這類的人脾氣較不好,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睡眠充足,並多喝水。 鼻子:如果長在鼻樑,代錶脊椎骨可能齣現問題;如果是長在鼻頭處,可能是胃火大、消化係統異常;若在鼻頭兩側,就可能跟卵巢機能或生殖係統有關。 下巴:錶示腎功能受損或內分泌係統失調。女生容.......


復健師與復健科醫師的差彆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10-2-2 03:50 編輯 過去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人將復健師與復健科醫師搞混瞭,讓要選填誌願的學生以為隻要填上"復健醫學係",以後唸齣來就是醫師瞭,就連當時許多的醫療院所也搞不清楚,所以當時畢業的學生雖處在模糊地帶,卻也因此享有颱灣復健師最高薪的年代,據說當時領1~20萬的人還不在少數呢!在70年代,各大學院校紛紛將復健醫學係正名為"物理治療係",但在醫療院所,仍然習慣使用復健師名稱,直至84年有瞭第一次的國傢檢覈考試,第一位正名的物.......


微創手術是最好的選擇嗎?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9-12-13 14:27 編輯 最近常看到一些報導討論微創手術的好處,優點是傷口小、復元快,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是病人不會知道的,由於傷口要開得小所以裏麵反而侵入更大,且微創手術多是自費,醫生當然會鼓吹民眾。 有位骨科醫師就在部落格中談到,微創手術有三大風險: 一、新技術成熟度不高。 二、強行進入難度高、反而造成更多傷害。 三、利益衝突,醫師利益和病人利益無法完全結閤,病人利益無法保障。 醫療新技術一直推進時,有些傳統手術.......


微晶瓷填補-彆再擺臭臉! 微晶瓷『全臉雕塑』正夯!

微晶瓷填補-彆再擺臭臉! 微晶瓷『全臉雕塑』正夯!

    本帖最後由 cjjack 於 2010-2-9 12:32 編輯 彆再擺臭臉! 微晶瓷『全臉雕塑』正夯! 差一點就差很多用來形容『全臉雕塑』是最為貼切的用詞,因為隻要山跟加高一點點,妳就能同時開眼頭,眼睛立刻變的立體有神,下巴隻要加長一丁點兒,就會擁有人人稱羨的鵝蛋臉。無須注射肉毒桿菌,妳也能擁有人人稱羨的小V臉。難怪時下美眉熱中於『小調整』帶來『大快樂』的微整形。 乍看Angela,臉型是屬於小巧精緻型。但是因為略微凹陷的蘋果肌與偏短的鼻樑讓她的臉龐看起來總是不夠精緻亮眼,無.......


微晶瓷無毒、無抗原性 穩定性與持久性較玻尿酸高

    本帖最後由 yawen 於 2009-11-6 10:14 編輯 微晶瓷是最近詢問度不亞於玻尿酸的一支注射型填充物,微晶瓷不僅可以讓臉部五官更立體,安全性也與玻尿酸齊平。每個人的臉型、五官比例各有不同,要如何訂做一個完美的臉型,與醫師事前的諮詢以及下針的功力都相當重要,醫學美容診所黃錦煒醫師錶示,注射過量未必真能達到消費者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最好的方式則是預留可填補的空間,作為醫師與消費者共同討論調整之用,打造一個自然美麗的臉龐。    黃錦煒醫師錶示,以目前流行的微晶瓷而言,它是屬於.......


微波拉皮迴春特效藥 張超翔醫師:微波拉皮打造年輕肌膚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5 12:09 編輯 【本報訊】根據調查顯示,有高達6成的輕熟女,發現臉上齣現皺紋、鬆弛時,通常已經錯過抗老的關鍵時機。其實女性在25歲後,皮膚就開始走下坡瞭,Dr.Skin皮膚科聯盟張超翔醫師錶示,微波拉皮可打造年輕化肌膚,使皮膚立即達到迴春的效果。 25到30歲輕熟女,因肌膚自我修復能力下降,除需注重基礎的保濕、補充膠原蛋白外,還需多吃疏果、補充維他命C和E,並保持適當的運動、戒除煙酒,最重要的要有充足的睡眠,以確保皮膚能正常的.......


德國骨髓移植治好愛滋病患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3-20 17:50 編輯 德國骨髓移植治好愛滋病患 更新日期:2010/03/17 02:16 諶悠文/綜閤報導 中國時報【諶悠文/綜閤報導】 德國醫療團隊錶示,他們藉由骨髓移植手術,顯然已經治癒一名感染「人類後天免疫缺乏病毒」(HIV,愛滋病毒)的患者,但強調這是特例,需進一步研究。 本案例的病患是一名住在柏林的四十二歲美國男子,感染愛滋病毒已超過十年,同時罹患白血病。廿個月前,該患者在柏林夏裏特醫院(Charite cl.......


德專傢發明「瘦臉運動」 稱有拉提效果

    本帖最後由 cjjack 於 2010-4-16 17:07 編輯 德專傢發明「瘦臉運動」 稱有拉提效果 更新日期:2010/04/16 22:19 劉芳卿 想要瘦臉,讓臉看起來緊實一點,其實不一定要作微整型,在傢自己動手按摩按摩,就有效。德國一名專傢自創一套「瘦臉運動」,宣稱隻要天天照著作,就可以強化臉部肌肉,讓皮膚起來更緊實,臉部綫條更美,許多愛美女性,排隊登門拜師。 彆以為這是在扮鬼臉,舌尖往上,用指尖,由下往上按摩臉頰肌膚,還有輕按顴骨下方,這些都是讓臉部緊實的小撇.......


心絞痛徵兆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5-6 20:50 編輯 轉貼分享~~~ 心絞痛徵兆 中年媽媽運動時牙齦痛 竟是心絞痛徵兆 文/陳玟玲 50歲的陳媽媽是傢庭主婦,身材很標準、看起來很年輕,除瞭有高血壓外,並沒有其他疾病。而且她非常注重飲食養生,不菸、不酒,每天都有運動的習慣。 但是,最近陳媽媽卻發現,早上慢跑時牙齦會痛,假日和先生去爬山,沒有多久,牙齦也會痛,隻好提早迴傢休息。先生勸她去看牙科,可是陳媽媽從小就怕牙醫,所以,當她去看她的傢庭醫師時,順道告訴醫師最近發.......


心肌梗塞有可能痊癒嗎?

    本帖最後由 b8303053 於 2010-5-30 23:57 編輯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有個人叫做吳文清 好像是阿扁的同學 因為心肌梗塞猝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009/1/1snvt.html心裏就有感而發 也很擔心我媽 我媽年紀很大瞭又胖胖的 也有心肌梗塞的問題 想請問心肌梗塞有沒有辦法痊癒? 每天看我媽這樣像藥罐子的吃藥 我好心疼喔~ 還是隻能一直吃藥控製呀??.......


心髒不舒服

    本人抽煙有快5年的時間瞭 最近這陣子 有時可能身個懶腰或做個動作 或者是側躺看電視 心髒都會不舒服一下下 或是持續個幾分鍾 心髒就感覺好像有東西塞住 又有點悶悶的 我想問一下大概昰齣什瞭什麼問題!?.......


心髒病急癥 勿輕忽主動脈剝離

    本帖最後由 yanjw2000 於 2010-2-20 16:05 編輯 (NOWnews)更新日期:2010/01/30 16:30 記者黃芳祿/南縣報導 麻豆新樓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蔡黛娜指齣,主動脈剝離是屬於心髒病的急癥,危險性也很高,不可輕忽他的存在。 一位70歲男性,於96年發現有高血壓未規則服藥控製,曾於97年6月因帶狀泡疹至本院門診就醫,之後一直有肩胛骨疼痛問題,曾於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內科門診治療。 98年10月18日因突發性劇烈右肩肩胛骨疼痛由119及傢屬陪同.......


心髒病與腸蠕動不好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12-25 00:11 編輯 前幾天去看中醫 因為我的心髒不好 所以她就問我是否便秘 這時心想 心髒跟便秘有什麼關係 而且我覺得我想上就上的齣來 不過她說要天天上常算正常 她說因為心髒沒力所以會連帶影響腸子蠕動變慢 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 因為心髒科的醫生從沒跟我說過 不知道可信度多少.......


心血管疾病患者 宜避免全身泡湯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2-25 00:40 編輯 更新日期:2010/02/20 18:32 (中央社記者趙宏進颱中縣20日電)最近天氣寒冷,颱中縣光田醫院心髒內科醫師羅明原,今天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從事全身泡湯、三溫暖等活動,如果想享受泡湯樂趣,建議以足浴、半身浴為主。 羅明原錶示,一到鼕天,許多民眾喜歡三不五時泡個湯、做做水療、SPA以放鬆自己,常常一泡就是幾個小時,如果罹患高血壓的患者泡上如此長的時間,可是很危險的。 他說,由於泡湯具.......


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價錢大概多少!?

    如題 小弟是第一次還不太懂 那帶大概還要帶什麼嗎!? 例如證件之類的 請各位大大告訴我 能的話順便告訴我一下 從掛號費那邊到做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 到結束這整個過程的價錢列一下.......


忌口 疾病飲食彆亂來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3-14 22:45 編輯 ●溫和飲食與胃炎、胃潰瘍:胃炎可以是胃黏膜急性充血發炎、也可能是慢性或續發病變;尤其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快,所以飲食混亂、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或過度服用成藥及止痛藥,易造成相當程度胃部不適,消化性潰瘍也相當常見。 由於胃炎及胃潰瘍造成消化道脆弱;飲食時,需減輕消化係統的負擔,避免胃腸道遭進一步刺激,選用的食物須符閤:低刺激性、低縴維、易消化吸收、夠營養的原則,使腸胃能夠真正休養與復原。 胃炎、胃潰瘍宜採.......


快速消除痘痘和疤痕的方法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4-5 12:32 編輯 教大傢一個效用明顯又省錢的妙方-- 隻要每天一瓶2000cc的水加上半顆檸檬汁,每天至少喝三瓶,記住!光喝白開水效用極慢,但是加瞭檸檬就不一樣. 我的痘子長瞭四.五年~~臉上密密麻麻數不清~~但是試瞭這個自研方法後~~半個月明顯消除,三個月後看不齣一點痘疤,而且皮膚好得水亮細緻,連專櫃小姐拉到我最後都贊譽有佳,最後隻和我同學推銷... 我曾經跟很多人推薦,但沒一個相信我的皮膚是靠這一點錢換來的,並且沒有一.......


忽視失眠問題 小心病痛上身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10-15 00:14 編輯 更新日期:2009/10/11 10:49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1011 09:31:36)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睡一覺瞭?失眠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狀況,尤其是高度發展國傢的人民,更是深受睡眠障礙所苦,如美國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須麵對失眠的狀況,而颱灣竟有近600萬人有失眠問題! 失眠所帶來的問題不隻是精神狀況不佳,更有可能造成神經與內分泌係統病變,如果人體長期處於失眠或睡眠障礙的狀態,易造成血管逐漸硬化、新陳.......


怎麼度過減肥停滯期?

    本帖最後由 yawen 於 2009-10-27 13:12 編輯 你的體重在下樓梯,隻是你看不見而已! 真的是減肥停滯期?很有可能你太焦急! 【問題】【提問人】meiko 親愛的版主,下定決心加入減重行列後,你的文章成瞭我每日必讀的功課.你的文筆科學又感性,真的很能撫慰和鼓舞胖子國的人民邁嚮光明健康之路.謝謝你,也希望你能繼續寫齣鼓舞人心的佳作.我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如何麵對可怕的體重停滯期? 【迴應】【值班工友】大熊 謝謝你的鼓勵!每天上網跟大傢分享經驗,我也覺得很.......


怎麼辦?我姐懷孕卻得瞭糖尿病...

    老姐懷孕8個月産檢發現有妊娠糖尿病… 醫生說要每天量血糖 ? 不過傢裏從來沒有糖尿病的病史 請問妊娠糖尿病會好嗎 ?買血糖機要注意什麼?有推薦品牌嗎?謝謝.......


怕我慘死,就請吃素~大腸的吶喊~腸胃科大醫王的呼籲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10-3-6 11:42 編輯 心得: 身體健康就是幸福     地球健康保障身體健康 況且吃素有很多好處 畜牧業的溫室氣體占51%以上 聯閤國說颱灣是第一批氣候難民  肉食是暖化主因 動物是朋友不是食物  請愛動物吃素  救地球救自己及心愛的人 我們還有1056天的機會拯救地球 愛我,就請吃素~大腸的吶喊 ◎口述/王正一教授腸胃科醫師 整理/遊綉華   在臨床與研究上,我與「大腸」為伍的日子已經超過四十年,以後還要繼續糾纏下去,也許五十年、六.......


急診中發生的多數錯誤是人為引起的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9-10-2 09:14 編輯 作者:Fran Lowry   齣處:WebMD醫學新聞   September 17, 2009 — 根據綫上發錶於9月18日BMC Emergency Medicine期刊的研究,急診中發生之多數影響病患安全的錯誤是人為疏失引起的。      荷蘭健康服務研究中心的Marleen Smits醫師等人寫道,急診是醫院中攸關病患安全的部門。極需採取有效策略以改善病患安全,這唯有對潛在原因採取因應措施.......




PEG-微脂粒Doxorubicin有助於轉移乳癌之維持治療

女生鍛練胸肌會變小嗎?女生練胸肌會變硬嗎?

乳癌奪命率提高 篩檢率卻不到4成

中高齡婦女重返職場 變製圖高手

《財訊雙週刊》以色列老教授用電抗癌 國際大藥廠注資


前一篇新聞
年底或明年買新車真的會更貴嗎?
后一篇新聞
年度最佳球員 小皇帝再獲眾球員肯定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