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7:18:34 AM
1984年9月,一個農傢老漢正在傢中的田地乾活,隻見其兒子風塵僕僕地跑來,一邊跑一邊喘著粗氣,在來到老漢身邊後,拿齣《四川日報》後指齣其中一處:
“爹,你看,這是不是你瞭?我怎麼還不知道你原來是抗美援朝的特等功臣啊!”
老漢接過後看瞭看,錶示沒有弄錯,這確實是他,上麵的特徵都跟他一樣,隨後感慨道沒想到三十多年瞭,組織上還沒忘記他這個老兵啊。
作為當時四川省的主要媒體機構,《四川日報》上麵每天刊登的都是當日或者近幾日的重要信息,可就是這樣的重量級媒體,為何會刊登一條尋人啓事?
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
原來早在四年前,朝鮮領導者金日成訪華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活動,接見瞭他,在談及當年那場戰爭時,金日成還特意打聽瞭原誌願軍十五軍的戰鬥英雄柴雲振的情況。
正好當時第十五軍的軍長秦基偉也在旁邊,他錶示柴雲振同誌英勇頑強,尤其是在樸達峰阻擊戰中發揮瞭重要作用,戰後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但由於戰後莫名失蹤,時至今日仍舊沒有他的綫索,秦基偉嚮金日成保證,一旦有柴雲振的消息,一定會及時地報告。
坐在一邊的聽秦基偉講完後,立即下達指示:一定要找到柴雲振!
這位讓朝鮮領導人詢問,讓秦基偉將軍惦念多年,以至於讓鄧公親自下令尋找的柴雲振,到底是何許人也,他曾經到底立下瞭什麼功績?
身在曹營,心在漢
1926年,柴雲振齣生於四川嶽池縣的一個貧睏傢庭中,由於傢中常常揭不開鍋,12歲時,柴雲振便在當地地主傢中做長工,15歲時,就一人扛起養活全傢的重擔。
所謂的精忠報國,對於柴雲振來說也隻是想想而已,畢竟自己雖然一腔熱血,但傢中的情況又確實走不開,所以一直沒有參軍。
可奈何世事無常,在大時代背景下,柴雲振最終還是參瞭軍,不過這並非是他自願,而是在1947年,國民黨發動內戰後全國各地抓壯丁充軍,沒有背景的柴雲振就這麼莫名其妙的進入到瞭國民黨內部。
雖說這些年柴雲振一直都是在傢做農活,但外麵的事情還是聽說瞭很多,他知道國民黨都是壞人,為瞭一己私利,反復撕毀條約。
他認為如果自己幫國民黨打仗,那不就是為虎作倀瞭嗎?他柴雲振雖然大字不認識一個人,但大道理還是懂一些的,於是在他的內心,非常抗拒國民黨。
每當國民黨與我軍交戰時,柴雲振總會想辦法躲避起來,並不是因為貪生怕死,而是不願為國民黨效力,與解放軍為敵。
當初不想參軍是要養活全傢,現如今沒瞭牽掛,那麼自然是要大乾一場,跟著國民黨乾肯定是不行的,一次趁著部隊修整,他偷偷的離開瞭國民黨,正式加入到解放軍的行列當中。
這時候柴雲振展現齣瞭跟在國民黨部隊時完全不同的景象,他這次沒有逃避,而是在得知自己部隊是二野先遣部隊後,主動申請成為機槍手,既然要衝,就要衝在第一個。
每當部隊發生戰鬥時,柴雲振總是第一個衝鋒在前,由於是機槍手,自然是敵人瞄準的對象,而柴雲振身上也是齣現瞭大大小小的傷口,這些都是無法磨滅的功勛。
在一次攻堅戰時,一個地堡阻止瞭我軍的行進路綫,柴雲振悄悄移動位置,到達最佳位置後拿起機槍就是一頓掃射,地堡中的敵人猝不及防全部中招。
這次戰鬥,因為柴雲振作戰功勞突齣,因此給予他二等功奬勵,同年,柴雲振順勢加入。
但要說他的軍隊生涯中最為傳奇的一戰,跟抗美援朝時期的樸達峰阻擊戰相比,消滅地堡就是小巫見大巫瞭,也正是樸達峰阻擊戰,讓柴雲振榮獲特等功臣。
抗美援朝立奇功,浴血奮戰至孤身一人
1950年10月,柴雲振跟隨部隊參加誌願軍赴朝作戰,次年,柴雲振所在的營部接到命令,死守樸達峰,避免讓美軍步兵第二十五師對樸達峰之後的金華進行支援。
這是一場慘烈的戰鬥,美軍有著先進的裝備,以及空中的飛機支援,麵對一個師的敵人,誌願軍並沒有選擇退縮,因為一旦退瞭,後麵的金華就保不住瞭。
這是一場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一營對一師,縱然有工事防護,但依舊差距巨大,但誌願軍可是一支號稱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部隊,這次樸達峰阻擊戰也同樣如此。
在敵人的猛烈進攻下,誌願軍的勇士們不僅堅守瞭六天六夜,更是打退瞭敵軍,如果奇跡有顔色,那麼一定是中國紅。
5月30日,敵軍到達樸達峰山下,此前美軍的兩個偵察連已經提前兩天到達,但一直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隻有小打小鬧,如今美軍的大部隊趕來,戰鬥正式打響!
第一天、第二天:壓著美軍打
三十日拂曉,美軍在飛機和坦剋的掩護下,趁機嚮著我軍陣地進攻,隨著越走越長的路綫,美軍排在最前麵的尖刀排不免有瞭疑問,誌願軍哪裏去瞭?不會是看到大部隊連夜撤退瞭吧?
沒等他們高興太久,等到敵人進入到足夠近的攻擊範圍後,我軍藏在工事後的戰士紛紛拿齣手榴彈,轟炸過後便帶著刺刀衝鋒,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子彈自然是能省則省。
很快,這一個尖刀排就被我軍全部消滅,眼看尖刀排遲遲傳不齣消息,敵人指揮官再度發起進攻,在短短一天內,更是足足發起瞭四次進攻,但無一例外,都被我軍消滅。
這時候美軍的裝備優勢就展現齣來瞭,眼看步兵有去無迴,便直接派遣坦剋試圖碾壓過去,但我們的誌願軍也並非是吃素的,炮兵瞄準坦剋,一顆又一顆的炮彈齊齊轟在坦剋上。
眼看最前麵的坦剋還未抵達陣地就被破壞,後麵的五個坦剋紛紛撤退,而藏在坦剋後麵的美軍步兵,自然就變成瞭誌願軍的槍下亡魂。
時間來到阻擊戰的第二天,這天美軍為瞭趕時間,更加的喪心病狂,一天之內組織瞭八次進攻,但就如同第一天一樣,在我軍手下沒有吃到絲毫好處,反而被打的節節敗退。
第四天:戰況慘烈
接連的失敗讓美軍惱羞成怒,眼看步兵無法快速攻下我方陣地,美軍指揮官便利用自身的優勢,即空中支援對樸達峰陣地進行轟炸,這次轟炸持續瞭九個小時,並且美軍還間斷性的發起進攻。
麵對這樣的情況,我軍死戰不退,頂著敵人的空中轟炸來阻擊前進的美軍步兵,七連連長郭新年,下顎被炸掉一塊,昏迷醒來後,繼續在前綫指揮戰鬥,這份精神,可歌可泣!
副指導員劉漢盡管身負重傷,但還是義無反顧的拿起手榴彈往敵軍人堆中扔去,在犧牲前,他大聲呼喊:
“保衛祖國,解放朝鮮,保衛世界和平……”
十九歲的苗族戰士劉興文不甘落後,一邊扔掉手中的手榴彈,一邊高喊:
“保衛祖國就是保衛毛主席,就是保衛全國人民,就是保衛我們苗傢!”
在多位戰士的渲染下,盡管情況極其不利,但仍舊鬥誌昂揚,仿佛在嚮敵人宣告,隻要我們還站在這裏,那麼你們就沒有越過去一步的可能。
等到瞭天黑,經過計算,敵人一共發起瞭十一次衝鋒,不過都被我軍打退,前沿陣地上到處都是敵人的屍體,是我軍犧牲戰士的數十倍。
戰鬥結束,誌願軍僅剩一人
連吃敗仗讓敵人指揮官更加的瘋狂,直接調遣附近全部能用的飛機、大炮,對我軍進行持續轟炸,猛烈的炮灰試圖將樸達峰給轟平,但誌願軍戰士們不始終曾退卻。
眼看敵人再次衝鋒,機槍手柴雲振悍不畏死,拿起機槍就往外衝,在打退敵人後,柴雲振以及後麵的戰友並沒有撤退,而是一路前進,目標正是美軍的陣地!
在美軍眼中,連續幾天的轟炸,非但沒有把誌願軍消滅,反而讓他們更加勇猛,更是直接朝著自己陣地衝來,這根據就不閤理,太不閤常理瞭!
此時美軍已經被我軍打得心生畏懼,但在指揮官的命令下,不得不硬著頭皮衝鋒,就這樣,柴雲振等人就與敵人纏鬥在一起。
柴雲振的機槍壞掉瞭,就隨手撿起敵人的衝鋒槍,衝鋒槍壞瞭就用卡賓槍,凡是能用來殺敵的,全都被他撿起來,隻他一個人就打死打傷瞭近一百個敵人!
一直到最後一天,柴雲振所在的陣地僅剩他一人,但他卻沒有絲毫的退步,撿起敵人的武器,隨後冷靜對敵,利用地理優勢與美軍搏殺。
戰至最後,柴雲振直接與敵人貼身肉搏,麵對比自己高齣一頭的美軍,他手上的刺刀並沒有絲毫的停頓,此時的柴雲振已經殺紅瞭眼,誓要將眼前的敵人全部消滅乾淨!
等誌願軍援軍到來之後,發現附近地上全是屍體,美軍的屍體層層纍計,這個場麵就如同一個修羅場一般,而戰至最後一刻的柴雲振也得以存活下來。
可惜這支部隊並非是柴雲振的所屬部隊,而是誌願軍中的另一支友軍,等到柴雲振所屬部隊趕到後,清點名單時纔發現少瞭柴雲振,而他的下落,至此也成為瞭謎團。
樸達峰阻擊戰:戰果輝煌
最終經過計算,樸達峰阻擊戰持續瞭整整六天六夜,不僅有效地阻擊瞭敵人,更是打擊瞭他們囂張的氣焰。
總計打退敵人進攻四十多次,並殲滅敵人一韆三百四十多人,擊傷飛機兩架,擊毀坦剋一輛,如此戰果,隻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失蹤三十三年,自己找上門來
戰鬥結束後,柴雲振被授予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等光榮稱號,其所在的八連,更是被評為“特功八連”,除瞭這一係列好消息外,還有一個壞消息,即當事人柴雲振失蹤瞭!
在統計的陣亡名單上,並沒有柴雲振的名字,也就是說他還活著,隻是不知道去哪瞭,這可急壞瞭柴雲振所屬部隊的軍長秦基偉。
作為抗美援朝的大功臣,怎麼能說不見就不見呢,就算是不幸犧牲,也要有個屍體纔對,於是在此後的幾十年中,秦基偉一直對此事非常上心,總會讓人尋找柴雲振。
1980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到我國參加抗美援朝30周年紀念日活動,在與的閑聊中,金日成再度提起瞭那個久違的名字,曾經立下奇功後下落不明的特等功臣柴雲振。
秦基偉照片
作為柴雲振的領導,秦基偉也在一旁,聽到後立馬解釋,柴雲振是原誌願軍十五軍的一名戰士,在抗美援朝中完成樸達峰阻擊戰,被授予一等戰鬥英雄,可惜戰鬥結束後不知所蹤。
聽說後,當即指示:
“盡快派人尋找柴雲振,隻要柴雲振還在這個世界上,哪怕是大海撈針,我們也要把他撈起來!”
在的授意下,再度展開尋找柴雲振的計劃,此時距離柴雲振消失已經過瞭將近三十年,此前也不是沒有找過,但一直都是沒有綫索,而這次顯然是不找到人,誓不罷休。
經過當時的老戰友迴憶,最終確定柴雲振的傢鄉在四川,但具體在四川哪個地方,這就不好說瞭,於是當時的《四川日報》下麵便特意加上瞭一條尋人啓事,上麵要找的人自然是柴雲振。
可是報紙一連刊登幾天,都沒有一個提供綫索的電話,這讓負責找人的同誌有些不知道怎麼辦,就在眾人垂頭喪氣之時,一個電話打瞭過來。
一個老漢在兩人的陪同下來到軍部司令部門口,他自稱是報紙上要找的人,得到消息後,眾人立即來到司令部門口。
隻見一個50歲左右的老漢,他頭戴草帽,穿著一身粗布黑衣褲和一雙水膠鞋,臉上的皮膚像開裂的樹皮一樣,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天天忙於農活的老人。
他是特等功臣柴雲振嗎?就在大傢都以為找錯瞭人時,老漢錶示自己就是柴雲振,你們要找的人,並展示瞭自己被敵人咬掉一個指頭的手掌,以及身上的槍傷。
這下眾人大喜過望,尋找瞭多年的特等功戰士,竟然自己找上部隊瞭,隨後眾人又有瞭疑惑,既然身體無礙,為什麼這些年不找上部隊,當初到底發生瞭什麼導緻消失瞭整整三十三年?
不連纍組織,隱姓埋名
在問到既然傷勢痊愈,為什麼不找上部隊時,柴雲振錶示當時在打完仗後自己就昏迷瞭,等到再度醒來的時候,身邊多瞭一群穿著白大褂的人。
等他徹底清醒過來後,纔明白原來是自己傷勢太重,直接被送迴國內治療瞭,由於傷勢嚴重,柴雲振便在內濛古包頭醫院休整瞭一段時間。
等痊愈後,抗美援朝還沒有結束,讓他自己去找部隊,自然是不可能,於是政府便給瞭他一些錢和糧票,讓他迴到自己的傢鄉。
過瞭幾年後,抗美援朝結束,柴雲振本想是迴去找部隊的,但轉念一想,這麼多年過去瞭,誰還認識他這麼一個人物,就算認識,又有什麼用,抗美援朝是保傢衛國,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現如今戰爭結束瞭,迴去也沒有太大的意思。
於是身在傢鄉的柴雲振便沒有迴去,而是繼續在傢鄉搞建設,因為當時信息落後,所以老傢的人也隻當他是一個抗美援朝的老兵,並沒有往其他地方想。
就這樣,外界在尋找柴雲振的時候,他本人則是一直在傢鄉,憑藉著一股子乾勁,在傢鄉做瞭副鄉長等職務,忙起來後更是沒有想曾經的事情。
柴雲振還錶示,如果不是組織上找他,朝鮮打仗的事情幾乎都忘記瞭,還是兒子拿著報紙告訴他,組織上在找人,特徵跟他很像,這纔有瞭後麵這樁事。
就這樣,在經過33年的艱苦尋找後,特等功臣柴雲振歸隊,按照組織的意思就是,英雄不應該被忘記。
特等功臣柴雲振
歸來趣事:參觀自己“遺像”
1985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邀請柴雲振前去朝鮮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赴朝作戰35周年紀念活動,在得到中央軍委的批準後,時隔35年,柴雲振再次來到這片大地上。
隻是這次早已物是人非,上次前來是扛著長槍拿著手雷保傢衛國,這次則是代錶國傢來參加紀念活動,至於當初的侵略者,則是被他們親手所打跑。
根據訪問日程,柴雲振參觀瞭朝鮮軍事博物館,在來到一處烈士畫像後,柴雲振便不走瞭,不是身體齣瞭問題,而是看著旁邊那個烈士的“遺像”,越看越眼熟。
隨行的翻譯便過來翻譯,這是戰鬥英雄柴雲振的“遺像”,因為後來不知所蹤,所以便在此懸掛瞭他的素描畫像,也難怪柴雲振起初隻是覺得眼熟。
得知情況後,柴雲振也不怒,而是大笑道:
“我還活著呢!這“遺像”我得帶迴去!”
在得到朝鮮方麵的同意後,柴雲振親手摘下自己的“遺像”,最終將其帶迴自己傢中保存起來。
柴雲振的素描畫
迴國後,人們紛紛知道瞭這位在抗美援朝上拋頭顱灑熱血的特等功臣,紛紛用鮮花和掌聲來歡迎他,麵對這樣的場景,老英雄柴雲振反而有些不太適應:
“榮譽屬於祖國和人民,我隻有多做貢獻來報答”
雖然地位變瞭,但柴雲振的心沒有變,年過古稀,但依舊充滿乾勁,迴到傢鄉後便立即投入到傢鄉的建設當中,用他的話來講就是不能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
2018年12月26日,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安詳地走瞭,享年93歲。
從老英雄柴雲振身上,我看到共産黨人的特質,關鍵時刻保衛傢園,戰爭勝利後不給組織製造麻煩,內心純粹,令人敬佩!
資料來源:《下令尋找的英雄去世 戰鬥中食指被美軍咬斷》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