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喜歡擺韆叟宴,也就是把一幫老頭拉到京城來吃飯,以此體現皇帝與民同樂的博愛胸襟,而且一連辦瞭兩場。
乾隆皇帝也不甘示弱啊,什麼都要緻敬一下康熙,所以他也要辦韆叟宴,而且也是兩場。尤其是第二場韆叟宴,把3000多個老頭幾乎都給搞死瞭。這是咋迴事?
一、參加韆叟宴的人,年紀太大。最小70歲,最大100多歲。
康熙60歲的時候,覺得自己應該搞點特彆的慶祝模式,所以就把一幫老頭從全國各地請來吃頓飯,當時請來的老人傢都在65歲以上,來瞭接近2韆人。
到瞭康熙69歲的時候,他似乎預感到瞭什麼,便打算提前給自己慶祝70歲生日,又搞瞭一次韆叟宴,沒多久康熙就去世瞭,估計把自己吃撐著瞭。
乾隆什麼都要對標自己的爺爺康熙,康熙第二次舉辦韆叟宴的時候,12歲的小乾隆就有幸親眼目睹,所以這場宴會在他心目中十分重要。
等到他75歲的時候,也舉辦瞭一場韆叟宴。不過這迴他請來的人比較多,足足有不到4韆人。為啥這麼多?因為他降低瞭門檻,60歲以上都可以來參加。
這還不夠,乾隆到瞭退位那年已經85歲瞭,他又辦瞭一場韆叟宴,這迴倒是把壽命提高到瞭70歲。問題就在70歲這個門檻上。這麼大歲數瞭,吃得消這麼個摺騰嗎?
二、參加時間太尷尬,正月裏是北京最冷的時候。
舉辦韆叟宴的日子的確太尷尬瞭,康熙在農曆三月和正月,分彆舉辦瞭兩場韆叟宴。這都是在大冷天辦的。
乾隆似乎連時間也要跟自己的爺爺學,兩次韆叟宴都在農曆正月裏舉辦。要知道,正月裏的北京城,那可不是一般的冷啊,零下十幾度都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在第二次韆叟宴的時候,乾隆把年紀門檻提高到瞭70歲,這些個70歲以上的老大爺吃得消凍嗎?北方的還好說,南方的大爺熱乎乎地去瞭,迴來估計都僵瞭。
因此韆叟宴可不光光是吃頓飯,大傢在寒風中聆聽乾隆老爺子的各種訓誡教導,一個個瑟瑟發抖,本就不太好的身體,這麼一吹風,那可就更完犢子瞭。
三、韆叟宴的飯菜過分好瞭。
韆叟宴的食物都是大魚大肉,老人們的消化能力不行,你還得滿含熱淚地鬍吃海喝。
這也是弊端之一,當時宴請的老爺子都已經70歲以上,80多歲、90多歲的老大爺大有人在,甚至還有一堆超過100歲的。
這些老大爺的消化能力早就不行瞭,有些人整天在傢喝粥,牙都快掉光瞭。
可是皇帝賜宴,你敢隻喝粥嗎?這不是在罵皇帝嗎?
因此這些老大爺,必須要非常艱難地把皇帝賞賜的食物都給吃瞭,狼吞虎咽之後,那肚子能吃得消?沒多久就要完犢子瞭。
四、一來一迴,舟車勞頓,迴到傢骨頭都散架瞭。
古代沒有高鐵,想要平穩地來到京城,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麼步行,要麼坐馬車,尤其是那些居住在大西南的老大爺們,不光要長途跋涉,還得翻山越嶺。
去的時候風風光光,迴來的時候,能把骨頭給顛散架瞭。就算70多歲的還能頂一頂,那80多歲、90多歲的還能頂得住嗎?
100歲以上的,估計都不用迴來瞭,這頓飯吃完,就地埋瞭就好瞭。
如此摺騰,為啥這幫老大爺還非要來呢?
康熙舉辦過兩次韆叟宴,能參加的人都感到很光榮。為啥?因為康熙為瞭頒布自己新政,特意舉辦瞭韆叟宴。
康熙晚年意識到徵戰四方消耗巨大,所以采取瞭“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這個政策他希望通過這幫老大爺們,親口傳遞到全國各地去,以此體現康熙的愛民之心。
好傢夥,這原來是一場政治炒作,不過炒得相當漂亮。老大爺們聽瞭以後,一個個滿含熱淚,彆提多激動瞭,畢竟來瞭一趟,為子孫後代們帶迴瞭好消息。
乾隆辦韆叟宴可就沒這麼多心思瞭,他純粹就是為瞭對標康熙而已。不過他辦韆叟宴也給齣瞭奬勵措施。
比如說90歲以上的老大爺,可以得到七品頂戴。而100歲以上的老人,則能夠得到六品頂戴。什麼都不需要努力,光靠活得長,就能夠得到官職和富貴,這就是乾隆的奬勵。
這些官職雖然對老人傢沒啥太大的作用瞭,但是對他們傢的後人來說,作用卻很大。因此老爺子們哪怕纍死,也想著給子孫後代增添一點榮耀。
好好的韆叟宴,變成瞭乾隆的敗傢宴。
康熙最初舉辦韆叟宴的目的,是為瞭拉攏漢族軍民,想要促成滿漢一傢親的局麵。可是乾隆老爺子壓根考慮不到這些,他隻是覺得自己年紀夠大瞭,必須要給自己辦兩場派對,纔對得起自己活這麼大歲數。
其實到瞭乾隆晚年的時候,一邊是天理教起義,一邊是經濟衰敗,清王朝已經有些吃不消瞭。可乾隆還是為瞭自己的麵子,非要辦這兩場韆叟宴。
既然這輩子都在緻敬康熙,那麼韆叟宴這種事情自然也不能落後。不得不說乾隆的確是絞盡腦汁想把自己活成康熙的模樣,而且從形式上來看,他甚至超過瞭康熙。
抽秘無須更騁妍,惟將實事紀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訝至當軒手賜年。
君酢臣酬九重會,天恩國慶萬春延。祖孫兩舉韆叟宴,史策饒他莫並肩。---乾隆版《韆叟宴》
但是結果呢?結果是乾隆忘記瞭清朝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忘記瞭康熙舉辦韆叟宴的初衷。最終使得這兩場宴會,幾乎成瞭敗傢宴。
總結:乾隆需要為這幫老大爺的死負責。
這幫老大爺們參加完韆叟宴,基本上沒幾個好好活下來的。要麼撐死瞭,要麼路上顛死瞭,要麼凍死瞭,總之全都很慘。
這些人都是為瞭乾隆的好大喜功而犧牲的,所以說乾隆必須要為他們負責。
乾隆自己保養得很不錯,他在嘉慶元年舉辦瞭最後一場韆叟宴後,還活瞭3年多時間。一直到瞭嘉慶四年初,89歲的乾隆纔咽氣。
他自己的生活條件好,卻忽略瞭其他老人壓根不可能達到他這樣的生活水平。當然瞭這些事兒,乾隆也不可能看得到瞭。沒有人會告訴他,那些參與韆叟宴的老大爺們,沒多久都去世瞭。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