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指導】曆史:遵循時空優先,重視曆史邏輯
教育麵對麵RBC 教育麵對麵RBC 2022-03-17 16:31
晨霧 / 轉帖
嘉賓: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院長、曆史教研員曾勇誌
今年曆史學科備考的難度
曆史學科和往年相比備考最大的睏難是如何“化繁為簡”?建議同學們要注重知識體係的梳理,抓大放小。曆史發展的大脈絡可以分縱橫兩條綫來看,縱看發展趨勢,橫看階段特徵。比如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族關係、對外關係,都可以作為梳理知識的角度。化繁為簡,梳理清楚,把老師講的東西化為己有,必須有這麼一個思考和梳理的過程。
高考曆史試捲的考查趨勢
北京捲多年以來考查的本質沒有變,同學們不要猜題押寶,必須遵循曆史的本來邏輯去復習,先把一輪復習夯實之後,一定要做二輪的專題提煉。
從題型上講,我認為開放性的“問法”會占到一定比例。如果去展望選擇題,可能性就是“客觀題主觀化趨勢”會加強。以往北京捲經常齣排順序的題,我記住就行瞭。那麼現在它的主觀化趨勢就可能加入因果型、現象本質型的題目,比如說題乾是果,讓你去找它的因;或者題乾是現象,讓你找它的本質,這就不是單靠死背書就能解決的,甚至以後的選擇題的答案也不是書上的,它跟題目給的情境有很大關係,這叫主觀化趨勢。但是它不是語文題,客觀題主觀化,首先你得承認它是客觀題,你得承認它是北京高考曆史捲,時空定位一定是優先的。
那麼大題肯定是開放性為主,未來一定是多種問法,甚至於你平常可能沒見過的問法,有一句話可以來應對——問法開放,邏輯不開放,什麼是曆史本來的邏輯?因果關係。我們復習知識及習題訓練一定要遵循這個規律,多問為什麼。
知識點增加,如何備考?
1.首先對標誌性的知識要準確歸位。現在北京高考是走大時空,不會在特彆細節上麵去糾纏,不管考政治、考經濟、考思想文化,大的時代特徵一定是不會變的。
2.積纍。必須要細心認真梳理易錯考點。
3.熟練掌握關鍵詞加短句的知識結構。比如一個史實,你是否能用一個詞或一個短句把它描述齣來?
教材變瞭,考試形式也會發生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麵?
第一,對史料的新的解釋和新的應用,必然是首當其衝。
第二,對曆史事物的聯係進行新的挖掘。比如說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之間可能有什麼關係?
第三,對已有的曆史觀點、甚至曆史結論進行批判性思考,得齣新的結論。
第四,創新思維,用所學的曆史知識、方法迴應現實問題。
大道至簡,新高考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在曆史新情境中去調動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曆史答題技巧
麵對每套捲子,不管是小題還是大題,同學麵臨的睏難可能就是8個字—“時空優先、曆史邏輯”。
時空優先,這是北京高考這些年的傳統方嚮。比方說,題乾當中你審齣它是考什麼朝代,那麼選項如果明顯不符閤這個時代特徵,一定不能選,這就是時空優先。大題也是,語文題跟曆史題都有材料,那為什麼語文的答法和曆史不一樣?曆史首先是對材料進行曆史分析,時空、人、事分彆是什麼?時間可能有隱性的,但是顯性比較多,隱性的給它挖掘齣來,然後用曆史邏輯解決問題。曆史邏輯,最重要的就是因果關係。邏輯上要特彆清晰,比如分析背景,需要大小背景結閤,大小結閤首先要有個時空。那這個時空是什麼時期?什麼時代特徵?透過試題所給的微觀情境要把大時空及背後的信息挖掘齣來。
充分分層,現在試捲閱讀量特彆大,要對材料進行充分分層,閱讀及處理信息的速度就得快,手眼結閤,眼到手到,提取不能有遺漏。材料有一條沒看到,你可能就會喪失一個角度。
答題多角度,看問題學會內外遠近、辯證看,這是高分學生都必須具備的一個素養。比如說,解讀一個事件,評析、論述、說明最好要多角度,永遠比答案多一條。
答題寫小結,體現在大題上。建議6分,尤其是8分以上的題都要寫小結,現在的高考題提問特彆開放,反模闆化,反思維固化。小結是你展示纔能的平台,加一個小結,有可能會得到1~2分,而且小結要有個提升的過程。一般來說,小結說兩句話,第一句話是,就該題我解讀、論證、說明瞭什麼事兒,概括一下。第二句話就是體現自己纔能的地方,這個事兒由錶及裏,它的本質是個什麼?比如說,題目考十九世紀廢奴運動,如果小結還停留在十九世紀某些國傢怎麼樣的廢奴運動,那一分可能得不到,而升華到人類文明進步在十九世紀的體現之一,就是這個廢奴運動的拔高,這個提煉的能力要非常強。
信息來源:2022-03-17 微信公號 教育麵對麵RBC
ID:RBC_JYMDM
【聲明】本文為轉發分享,已經獲得原創作者授權。不代錶本平台贊成或反對原作者的觀點,文責和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此文是齣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