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數的法學院都有自己的法律期刊 例如:《Harvard Law Review》、《The Yale Law Journal》。這些法律期刊的編輯多由法學院的高年級學生擔任 台灣人看大陸》我在《北大法律評論》當編輯(上)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8-12-07T20:06:51+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美國多數的法學院都有自己的法律期刊,例如:《Harvard Law Review》、《The Yale Law Journal》。這些法律期刊的編輯多由法學院的高年級學生擔任,是否用稿,由學生編輯群全 .....
美國多數的法學院都有自己的法律期刊,例如:《Harvard Law Review》、《The Yale Law Journal》。這些法律期刊的編輯多由法學院的高年級學生擔任,是否用稿,由學生編輯群全權決定。擔任頂尖法學院法律期刊編輯的資曆,對法學院畢業生日後到法院,或是律師事務所應聘工作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就是第一位擔任《Harvard Law Review》主編的黑人學生。
堅持學術自主自律
1998年,北大法學院的學生仿效美國法學院的法律期刊,獨力創辦、組織,編輯瞭一本《北大法律評論》集刊。在大陸這樣復雜的環境裏,這本由學生操辦的期刊,仍然堅持住瞭學術自主和學術自律的原則,所以獲得瞭大陸法學界很高的評價。北大法學院的教師在《北大法律評論》所發錶的文章,可以計入升等論文,《北大法律評論》也是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的集刊。
《北大法律評論》招聘新編輯時,必須經過筆試與麵試兩關,擇優錄取,競爭非常激烈;整個招聘過程都是由學生編輯群一手包辦,法學院的老師或團委並不介入。我在博士一年級的下學期入選為《北大法律評論》的第五屆編輯,同時我也是第一位進入《北大法律評論》擔任編輯的台灣學生。
擔任《北大法律評論》編輯,除瞭榮譽以外,還有一些實益。編輯群中的同學齣國深造,除非堅持要拿全額奬學金,否則無一例外的都去瞭耶魯(李清池)、哈佛(若乾位)、斯坦福(王斯曼)、哥倫比亞(陳緒剛)等美國頂尖名校的法學院;也有個彆同學去瞭俄羅斯(張江莉)或德國(勞東燕)留學。擔任過《北大法律評論》編輯的同學畢業後,似乎少有擔任公務員或法官的,多數人都是在著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或是在國內,境外,甚或是國外的著名高校當上瞭法學教授。
美國的法學界有不少人反對由學生擔任法律評論的編輯。論者以為,這些學生編輯雖然都是成績非常好的學生,但是除瞭少數學生編輯能寫齣具有一定水平的短篇法學論文外,絕大多數的學生編輯根本就沒有發錶過任何法學論文,學生編輯群的主要工作,不過就是校定論文的格式與查核論文註釋的準確性而已。由於專傢們在法律評論所發錶的論文,涉及教師升等、獲聘終生教授資格等重要事項,這些隻讀瞭一兩年法律的學士後美國法學院的學生編輯,是否有足夠的眼力選齣較好的法學論文,誠值懷疑。波斯納雖然擔任過《Harvard Law Review》的主編,但他就是極力反對由學生擔任法律評論編輯的重量級學者之一。
學生作主極為罕見
《北大法律評論》編輯群與美國法學院的法律評論編輯群的情況不完全一樣,《北大法律評論》的編輯群主力是博士生與研究生。換言之,每一位《北大法律評論》的編輯至少讀過四、五年以上的法律,這些擔任編輯的同學,成績都非常齣色,否則他也不會在這裏齣現。但即便是由北大法學院的尖子學生齣任法律評論的編輯,美國法學界對學生編輯有關專業水平方麵的憂慮,在這裏也一樣存在。
然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北大法律評論》的存在,顯得意義重大。《北大法律評論》是一本由學生自行操辦的期刊,迄今為止,已經延續瞭整整二十年。在中國這樣的環境裏,大人說瞭算,或是說,那是一個官員說瞭算的世界。北大的地位雖然特殊,但是也絲毫沒有特殊到可以逸齣體製監管,那怕隻是一點點的地步。體製能夠容忍《北大法律評論》這樣一本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刊物,長期由學生自行作主,這在中國大陸確實是比較罕見的。
大陸嚴格控製齣版
在中國大陸齣版書籍,要先申請書號;齣版刊物,則必須先獲得由中央主管部門批準的刊號;沒有書號或刊號的齣版物,都是非法齣版物。一般說來,隻要有規模較大的齣版社願意幫你齣書,你所撰寫的書籍又不涉及「敏感內容」,那麼申請書號就不是什麼太睏難的事情,但是期刊不同,有些類型的期刊刊號是極難取得的。為瞭嚴格控製意識形態與輿論方嚮,申請一本娛樂性刊物的刊號,遠比申請一本學術期刊的刊號容易得多。我甚至聽說過,法政類期刊的刊號,必須經過中央政治局委員這樣高級彆的大領導同意,纔能批得下來。
大陸所齣版的每一本期刊,都受到國傢齣版廣電總局的管理,中央宣傳部則是國傢齣版廣電總局的上級監管機構。中宣部的權力自然是極大的,不過在中宣部之上,還有一個「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主任,中宣部部長擔任副主任,這一個機構掌控全中國的意識形態與宣傳。中宣部的主要職能是管控意識形態與新聞齣版,教育方針也在其掌握範圍之內。
意識形態與輿論走嚮,均與執政地位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有重大關係。一嚮重視「筆桿子」、「槍桿子」,在戰爭年代,「一支筆頂百萬兵」。在「喉舌論」的基礎上,媒體的基本職能,一直是宣傳而不是傳播。到瞭現代,「槍桿子」、「筆桿子」、「刀把子」、「錢袋子」,無一不重要,但最關鍵的恐怕還是「筆桿子」,因為所有的行動,都是通過思想而來,而最能影響思想的,自然還是思想本身。牢牢地把握住「筆桿子」,是維護現行體製,穩定社會秩序的基本要求。
文人掰不贏政府
學術期刊本質上是為瞭學術研究而存在,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是學術?刊的源頭活水;但是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在許多情況下,必然會與管理部門想要掌控的局麵互有抵觸。中國文人們的胳膊,一嚮掰不贏政府的胳膊,幾年前,台灣的太陽花世代「覺青」,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攔下國民黨執政時期的重要政策,那是後頭有大人導演,有民進黨給他撐腰,這些學生被人當槍使而不自知。一群自我感覺良好的糊塗學生,連兵都不敢當,警察或黑道一來,就哭爹喊娘,是成不瞭大事的。
大陸的每一本學術期刊,各能印刷多少頁,哪些議題決不能碰,都有主管單位明確規定。有些單位自身沒有學術期刊,為瞭擴大學術影響力,即使政府三令五申,嚴禁以各種形式買賣期刊的刊號,仍有單位願意以幾百萬人民幣的代價,嚮某些競爭力較弱的學術類期刊購買刊號;實際上,這有一點「藉殼上市」的味道。
(《渡盡劫波兩岸情緣》之二十五)
(王冠璽/大學教授)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台灣人看大陸》我與大陸交換生的平凡日常
飛機起飛,滑過天際,在湛藍的天上留下白白的痕跡,像是一聲綿長的再見,對著地麵仰望的人們道彆,此去一彆,不知下次相見時隔幾年,也許我們能透過手機屏幕瞭解對方的生活,但是一起走在校園、走過颱北大小街道的快樂,卻不是一個小小的螢幕可以帶來的。大學第一年,我像是個留守的人,駐紮在颱灣一所小小的大學,每個學期迎接剛到颱灣的交換生,一學期後,揮揮手,送走他們。這樣的循環,讓我習慣聽見飛機飛過的聲音時,抬頭望嚮天空,想著每一個從我生命經過的陸生,如今他們在對岸是否過的安好,在繁忙的大城市裏會不會懷念在颱灣的悠.......
台灣人看大陸》搭上綠皮火車 尋找一段新故事
大陸的火車,喜歡鳴笛。我睡在南京大伯的傢裏,已是半夜,卻仍不斷聽到好幾公裏之外的長江大橋傳來的火車汽笛聲。從頂樓俯瞰偌大的南京城,看不到長江大橋,更看不見火車,但那時而傳來的汽笛,卻是我初到南京前幾晚伴我入眠的催眠麯。高鐵很快,是現代化的錶徵。綠皮車有快有慢,卻有獨特的味道。上海到伊寜的T204特快車,途經烏魯木齊,旅程總長需要兩天。下午,我從南京上車,卻因為太過壅擠,雜亂的心情與車廂難聞的氣味讓我根本無法體會綠皮車的節奏。到瞭蚌埠站,終於擠進瞭餐車。坐下來,喘口氣,第一次優閑地看瞭窗外,卻已是.......
台灣人看大陸》用心去體會大陸
未知的旅程,幻想與害怕。筆墨紙硯文化體驗營是我第一次與大陸的人事物有所交流的機會,從颱灣的環境給予我對於大陸的印象,是和颱灣一直處在一個相當緊綳、退進兩難的狀態。不論是政論節目、新聞媒體中,總是把兩岸的關係塑造得很尷尬。在大學期間,係上其實就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陸生同學,但是卻從來沒有機會能夠深入瞭解彼此,對於他們的認知也大概停留在上課的分組互動。未知的旅程從在校的日常生活到颱灣的社會與媒體綜閤來看,也對自己和陸生同學們的交流抱持著擔憂,對我們之間的相處産生害怕,不知道自己是否會不小心誤觸陸生同學的.......
台灣人看大陸》看貴州蛻變 佩服築路人
「地無三裏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初中念地理對大陸貴州留下刻版印象。最近到貴州旅遊,感覺「地無三裏平,天無三日晴」依舊,變的是到處是「逢山鑿洞、遇水架橋」的高速公路,工程艱巨,雄偉壯觀,可用「人定勝天」形容。貴州真的快速蛻變瞭,全省已縣縣通高速,便捷的高速公路取代過去蜿蜒麯摺「九彎十八拐」的省道,縮短瞭時空距離,緻貴州有「中國橋梁博物館」之稱。農民靠山吃山從遵義、仁懷到土城,到處都是山,山榖中的壩子非常小,倒是農村農捨都蓋得很漂亮,瓦屋顔色都一樣,不像颱灣房捨違建多,顯得雜亂﹔而遵義一帶房.......
台灣人看大陸》親手撈一張宣紙 留下滿滿迴憶
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此次「筆墨紙硯海峽兩岸交流體驗營」,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對文房四寶特彆有感觸,是抱著與兩岸大學生交流的心態來參加此次活動,然而,既然活動稱作體驗營,顧名思義就是去深入文房四寶的發源地,並深刻體驗其中的製程、曆史演變、名人著作等等,有彆於課本上的紙上談兵,體驗更是一種加深印象的學習方法。搶先拓印圖案糊瞭第一站是位於長江實驗國小的十竹齋,裏頭擺滿瞭老師收藏的畫作、書法作品,隨著老師的解說,大傢對於拓印、刻硯有更深的瞭解,在結束之前,老師讓大傢拓印一張西湖的地圖當作是送給我們的一份禮物,.......
台灣人看大陸》追星帶我進入教科書外的大陸
那一年,看著學姊們卯足全力的準備著學測,為自己的理想科係奮鬥著,緊張的氛圍漫布在高三的大樓當中。身為剛剛脫離小高一的高二生,也開始在課本之外,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嚮,希望一年後坐在有監獄之稱的高三大樓裏,知道自己為瞭什麼目標而努力,而非漫無目的的前行。高二的我們,在繁瑣的行事曆當中活著,少有的空閑在韓劇裏消磨度過。偶像追夢的勇氣步調漸快的高二上學期,鞦意漸漸變濃的午後,在書海裏遊瞭將近半天的我,拿起瞭手機,不想看韓劇卻想找影片放鬆自己的我,點開影片平颱,看見瞭三個稚嫩的麵孔齣現在頁麵頂端,那是一首歌.......
台灣人看大陸》長路的盡頭
什麼樣的路走到最後竟是盡頭?不見前路、沒有迴轉、更無橋樑、甚至沒有瞭指標,就這樣戛然終止。這樣的路是不符效益的,因為沒有聯接其他道路,對城鎮互通與行車順暢是有影響的,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但是在2017年,我來到雲南騰衝,朋友帶我走瞭一趟當地主要道路,卻在約200公裏處終止瞭,因為山塹那一頭是緬甸,這裏不是口岸不設邊防,於是道路終止在中國的這一頭。這一條公路名稱是「騰濾公路」,是雲南保山騰衝市,到怒江州的濾水縣,一條二級公路,全長222公裏。公路齣瞭騰衝市的騰越鎮,它逕往北而去,一路看到高黎貢山環.......
台灣人看大陸》青島隨筆(上)
青島的鞦天,和北方比起來的早一些,可能是因為它靠海的緣由吧。從濟南到青島,搭的是動車,對於一個第一次到青島的朋友而言,確實是有點遠。關於青島的印象,多數仍停留在青島啤酒裏,當然颱灣也有個青島啤酒廠,就說這青島啤酒吧,據說是用嶗山的泉水釀造的,嶗山的水質甘醇清甜,非常適閤用來釀酒,因此在青島就有兩大啤酒品牌,分彆是青島啤酒以及嶗山啤酒。飲料口味獨特雖然說都是取自同一條水脈,嶗山除瞭啤酒著名之外,其實有飲品是為奇葩。嶗山可樂就是其中之一,味道非常的特彆,那種感覺就像許多大陸朋友第一次喝到黑鬆沙士一樣.......
台灣人看大陸》青島隨筆(下)
青島有四大怪,分彆是「啤酒裝在塑料袋、騎車沒比走路快、海水可以拿來賣、泳衣泳褲穿在外」。為什麼會有這四大怪呢?其實這跟青島的生活有關。啤酒裝在塑料袋首先,青島最有名的就是啤酒啦!青島啤酒一廠座落在市區,目前已建成瞭博物館,但仍負擔著少量的生産任務。要是遇到口味講究的內行人,認為狹義的青島啤酒必須要是一廠齣産,並且一口就能夠喝齣來是不是原裝的一廠齣産,因為隱隱之中有一種屬於一廠的老味道。在青島,啤酒廠有著悠久的曆史,許多居民、店傢也會嚮酒廠購買一大桶再加以分裝飲用或齣售,每當有人將啤酒外帶,店傢就.......
台灣人看大陸》食事上海(一)
對於上海的印象總的來說一個字──「雨」。記得第一次到上海是2009年的時候,那時上海已經發展得挺繁榮的,而我跟著母親來到上海,降落到浦東機場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這機場可以說是颱灣機場的幾倍大吧。從機場到市區要搭磁浮列車,一切感覺都很新鮮,這是進步的上海啊,是我無法想像的上海啊。這是身為井底之蛙被濛蔽在海的那一端無知的一代人啊!江南的梅雨漫天地斜落著,街上的行人們似乎早已習慣這種天氣,又濕又潮,搞得身體黏答答的,就連空氣中也帶著黴味,走在路上總老想往冷氣房裏鑽。街邊有各式各樣店鋪,我想生意會好.......
台灣人看大陸》食事上海(二)
伯伯繼續說著:「當然,這老上海特色,什麼東西講究精緻,比起北方的那種大氣豪邁大不相同呢。再來說到調配最好的高湯比例,莫約是二十碗的分量,也就是剛好一桌子的賓客可以使用的量。當天作為一道湯品,總理嘗瞭之後對它贊賞有佳,於是多要求瞭一碗,但是一桌子上廚師並沒有其他預備的分量,怎麼辦呢?外交宴會上每個人的菜色、菜量都是事先設計過的,尤其是領導人的餐點,忌口的食物與偏好都必須在事前做好許多協調工作,總理這麼一來,著實給瞭這些工作人員們一項大難題,要是做不好迴頭又要給記上一筆瞭,再說中國人的麵子掛不住,事.......
大陸人在台灣》台灣藝人情商都比較高?
在最近的節目《中國新說唱》裏,彈幕齊飛,比起選手們的實力,大傢最常討論的是明星製作人的情商高低。情商,一個看似虛無縹緲的詞,卻是由行為堆砌而成的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與準繩。摘眼鏡好評有一幕我記得很清楚,明星製作人潘瑋柏從後颱走上前來,麵對觀眾的時候,把原本高高架在鼻樑上的墨鏡自覺摘掉,彈幕裏一片誇贊:「摘眼鏡好評。」這襯托得前麵走齣來戴著眼鏡耍帥的吳亦凡導師十分沒有禮貌。同樣是來自颱灣的歌手周湯豪,在錶演結束後製作人對其進行點評時,立刻將墨鏡摘下以示尊重。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我們總是可以從一些細節.......
大陸人在台灣》帶台妹逛大陸超市 wow聲不斷
若玫此次前來幾乎是空降,讓我措手不及,算瞭什麼亂七八糟的景點都沒意思,先逛逛超市再說吧!重逢王老吉。剛進超市,我就知道這會是一個超可愛的行程,因為我麵前這個人,是個看到王老吉都開心到跳腳的人:「我超愛喝這個的。王老吉在颱灣撤櫃瞭!」五榖雜糧區。「你奶奶有沒有跟你說過玩米會變傻子?」「沒有誒。」「看吧,我們這邊的大人都這樣騙我們的。」但我問過我同學,颱灣的父母親也會騙說他們是從「樂色桶」裏撿迴來的。無辜的黃曉明你們好喜歡牛。因為讀音問題,會覺得颱灣人讀大陸知名品牌很搞笑。例如把濛牛(二聲)讀成「萌.......
大陸人在台灣》景美溪的光景
世新大學旁就是景美河堤,世新小,沒有情人坡,沒有情人湖,但是我們有一條蜿蜒的河堤,縈繞守護著一群青春的靈魂。這是一條見證瞭許多健康身軀養成的河堤,人們在這裏散步,夜跑,騎行,打球,看夕陽,喂蚊子,數月亮,啊不是,數星星。早安午安晚安景美河堤的清晨是這樣的。天亮起來,一抹金色朝陽在仙跡巖的對岸徐徐升起,陽光正自由地灑落地麵,樹影婆娑,且聽風吟。流浪狗成群結隊地在草地上奔跑,晨練的人們逆著風各自揮汗奔跑,阿公阿嬤手背著手走在綠化帶上。正在趕往職場推著自行車的,則滿麵春風,容光煥發。景美溪的中午顯得有.......
大陸人在台灣》海角七號可愛的一傢人
2018年2月,作為颱灣師範大學的交換生,我第一次抵達美麗的寶島颱灣;在颱灣的130多天,每一天於我而言都異常充實且不失趣味;而離開這片土地後,我纔發現,這裏的人與事、物與景都成瞭我忘不掉的記憶,曾經的每一份不經意,都在我的腦海裏泛著微光。前些天突然聽到那首熟悉的《野玫瑰》,便想起瞭我在恆春的那個午後。4月春假期間我一路南下,到達墾丁時心中的一個心願就是拜訪「阿嘉的傢」。大概每一個看過《海角七號》的人都會和我一樣視之為想來朝聖的地方。輕輕走近阿嘉的傢去年好友子涵自由行來到墾丁的時候,還特意寄給我.......
大陸人在台灣》蘇力教授的法學世界(上)
北京大學法學院有個彆教授的影響力已經不限於專業領域,他們在社會上有相當知名度,有些老師對某些議題的個人意見,甚至會引發社會上的廣泛討論。硃蘇力老師擔任過近十年的北大法學院院長,在他領導下的北大法學院發展如何?自有北大法學院的老師臧否。本文介紹的是作者印象中的硃蘇力老師,以及作者對他的標誌性學術工作的基本認識與看法。八零年代赴美留學硃蘇力老師是北大78級的本科生,北大碩士畢業後,在八零年代中期赴美留學,並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那個年代的中國學生齣國留學,關心的不僅僅是申請到的學校好壞,更.......
大陸人看台灣》「彆樣台灣」等著我們去發現
兩岸關係問題相信對於這座島嶼和這片大陸上的人來說都不陌生。然而由於地理的隔閡、交往的障礙,海峽那邊究竟是一番什麼景色,這邊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很多的不知或誤解。在很多大陸人大概的印象裏,颱灣似乎隻有小學課本裏的日月潭之景,新聞報道中的藍綠營之爭而已。然而真正細緻地去看,這座島嶼卻有著她無窮的魅力。文以潤人愛默生曾經說過:「文化開啓瞭對美的感知」。文化對人心靈的塑造與滋潤有著靜默而又深刻的作用。颱灣,這座麵積在中國省一級行政區中並不算突齣的島嶼,卻在現代中國文化形成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鄧麗君、鳳飛.......
大陸人看台灣》「客」從何處來
我從小是跟著阿公阿婆長大的,小時候總是喜歡在那颱老電視上看鋼筋水泥搭建起密集的摩天大樓,五光十色的霓虹燈,穿著高跟鞋的,挾著公文包的,天上遊逸的飛機,地上滿街的汽車,因為那樣的生活,在我眼裏是先進的代名詞。在十多年後,我的傢鄉也逐漸開始高樓林立,光滑而透亮的玻璃牆在陽光的摺射下顯示齣一種炫目的光輝。這時也有許多的舶來品湧入我們的視綫,各種外語標示的品牌,生活越來越數字化(數位化),一點是科技的數字化,一點是個人的數字化。城市化情感的剝離那麼可以講齣「先進」二字瞭吧?好像是,但是好像又不是。我想其.......
大陸人看台灣》倘若不能跨過這灣海峽
夕陽半掛在天邊,好似隨時要掉進水裏。一群人站在岸邊張望,對岸邊彷彿列著一排黑壓壓的什麼東西。突兀地,對岸彷彿傳來些聲響,但卻有些遙遠,聽不真切。人群之中有人彷彿聽到一句「他媽的」,這邊登時群情激憤,怒罵之詞不絕於耳,我在人群的包圍之中也跟著吵嚷起來。漸漸地我被人群湧到瞭第一排,推搡著,「撲通」一聲掉入水中。等我掙紮著從水中濕漉漉地爬到岸邊,卻發現自己竟順著海浪到瞭對岸,而岸上站著的竟然也是一夥人,遠望去,對麵一排黑壓壓的竟也不知是些什麼東西……兩人之間隔空戰火夜,天燥熱。手機屏幕突然亮瞭起來,是.......
大陸人看台灣》在今天,我們如何紀念陳映真
北京清華大學在11月29日舉辦瞭「那一段麯麯彎彎的山路──陳映真作品報告會暨誦讀會」活動,紀念陳映真逝世兩周年。陳映真的夫人陳麗娜,以及許多學者如呂正惠、藍博洲、汪暉等都齣席瞭這場紀念活動。我在颱下聽颱上的人講話與紀念,覺得有些恍惚。「陳映真」這三個字彷彿成為瞭一個符號和象徵,在陳映真逝世後的這兩年裏,被賦予瞭各種不同的意義。我隻是一個陳映真的青年讀者,卻不曾讀齣這些恢弘的詞語:「偉大的」「先行者」「革命傢」,想著想著,一個形容陳映真的語詞,也慢慢齣現在我腦海──可愛的。我讀陳映真我讀陳映真,和.......
大陸人看台灣》在台灣吟誦《離騷》的夏日
第一次深切體會到瞭中華文明的親切與綿長是兩年前在颱灣南部度過的那個端午。那日,大陸、颱灣、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朋友們,齊聚颱灣國立颱南大學校長府邸。大傢一邊品嘗清香迷人的糯米粽子,一邊竟興之所至背誦起瞭《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即便初夏的午後忽降陣雨,大夥兒依然談興不減。雨花晶瑩,小院藤蔓間縈繞滿歡聲笑語。觸摸中華文明前一日大傢還素不相識,但是異地他鄉終因同根同源的文化背景而彼此聯結。隔著一灣海峽、一片大洋甚至一整個半球,時間在空間中流淌.......
大陸人看台灣》尊重女性真的這麼睏難嗎?
近日,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在高雄雲林同鄉會發言時,用颱語說「那個查某人真夭壽,我不要說是誰,肥滋滋那個,走路起來像豬母」,暗諷前高雄市長陳菊似母豬。而就在後一天,大陸知名教育企業新東方的總裁俞敏洪,在某論壇上發錶觀點,聲稱:「所以一個國傢到底好不好,我們常說在女性,就是這個原因,現在因為女性的墮落導緻國傢墮落。」引起輿論一片譁然。男女平權空有口號這兩件事一前一後,雖然發生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場閤,但都引起輿論的強烈反彈。一個是大陸知名企業傢、教育傢,一個是颱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在公開場閤發錶如此對女.......
大陸人看台灣》平行兩岸 你我交集
我在大陸的福建長大,從小到大,「颱灣」二字都不止是在新聞的宏大敘事中齣現:年貨展銷會上總有三兩颱灣商鋪,風靡街巷的是來自颱灣的珍珠奶茶,在飯店裏隔桌坐的也常常是洽談商務的颱灣人。因此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就對「兩岸同是一傢人」的觀念深信不疑。今年夏天,有幸造訪颱灣之後,我無比強烈地感受到一種矛盾又真實的現狀:兩岸民眾的生活實在太無二緻,就像兩條同起同落的平行綫,會一起因颱風擔憂,會一起嚮媽祖祈福;而近年來兩岸的交集也越來越多,在歐洲旅遊時聽到同車的颱灣年輕人興緻勃勃地討論著大陸劇,在傢鄉的藝文活動.......
大陸人看台灣》想去台灣聽一麯屬於青春的歡歌
細細想來,我對颱灣的印象,完全是來自於音樂。兒時,聽到大人口中和電視媒體上經常齣現的颱灣,我知道瞭颱灣是一個離我的傢鄉濟南非常遙遠、但又非常美麗的島嶼。我知道颱灣的小朋友也許和我一樣對動畫片有著同樣的摯愛。隻不過,可能我們關注的是那個手持金箍棒、七十二變無所不能的孫悟空,而颱灣的小朋友則可能癡迷於諸葛四郎和他搶來的那支寶劍,那時的我也不知道歌詞中的福利社是什麼東東。《外婆的澎湖灣》則讓我知道瞭颱灣有個叫澎湖的地方,那裏有椰林,有海浪,還有等著遊子迴傢的外婆。澎湖,有著和我們山東蓬萊相近的發音,我.......
大陸人看台灣》活在文創裏的貓
記得在大巴上,阿忠哥曾經拿起一張颱灣地圖,一臉正經地問我們颱灣像什麼。我當時很快迴答說,像一隻趴著的貓。然而阿忠說,像一個蕃薯。同行的同學「哦」一聲恍然大悟。可是我仍然覺得颱灣像一隻趴著的貓。你看,颱灣島南部延伸齣去的細長部分像不像貓尾巴,北部略窄的部分像貓頭,兩隻貓耳朵能隱約分辨齣來。再就是颱灣島略顯臃腫的中部,就像貓胖胖的身軀。這樣一想,颱灣就是一隻胖胖的橘貓嘛。而在這次颱灣「文化創意之旅」中,我也認識瞭一隻翹起屁股的高冷貓。這隻貓是我在光復眷村遇到的——光復眷村真正的主人。初次到光復眷村的.......
大陸人看台灣》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
藉由齣生在廈門的原因,自有記憶開始,颱灣於我而言就不是一個陌生的地理名詞。在兒時的時候,父母常牽著我徜徉在廈門的大街小巷,一匾匾颱商經營的店鋪招牌,明顯有彆於本地的店傢,總會不經意間閃現在我的眼前。十幾年前的廈門,經濟還不是那麼發達。同樣規模大小的店鋪,本幫的招牌多以簡樸緻用為主,廣告設計還顯得粗拙稚嫩,而颱商的牌匾則明顯在配色、文案、LOGO的設計上無不透露齣主人清新雅緻、返璞歸真的意境。颱商店招清新雅緻這個時候的我,藉助所學的知識,已經可以認齣蚵仔煎、鹵肉飯、炒冰的字樣。可能是齣於兒童的好奇.......
大陸人看台灣》落葉歸根 台灣也要迴傢
第一次與颱灣相遇,是在兒時拼圖式的中國地圖上,那時候不明白什麼政治,也不明白窄窄的海峽分割的是怎樣望鄉的惆悵,隻知道小小的左手笨拙地摁下屬於福建的一小塊拼圖,右手就要迅速地將屬於颱灣的那塊拼圖穩穩地放進海峽的另一頭。那時候的執著,隻源於兒時對於速度的追求,後來,我卻常想,是不是因為我流淌的血液和尚未開發的思想,在用這樣一種方式,告訴我,他們一直都是一起的。第一次與颱灣接觸,是傢中擺放著的糕點。並不是十分繁美的包裝,卻有著讓我多年來都念念不忘的味道。最愛的是鳳梨酥的口感,牙齒咬下小小的酥餅的一角,.......
我身邊的台灣人》揮彆的是手臂 靠近的是心靈
雖然文創之旅已結束近一周瞭,可我依舊覺得自己像做瞭一場夢。這方土地上真的有太多的好山好水瞭,即使是這次活動看到的冰山一角也足夠讓我為之震撼。然而最讓我感到夢幻的是我竟然遇到瞭你們,我的朋友們。嘿,承融,這幾天給你多多添麻煩瞭。從見到你第一麵時就和你很聊得來,之後我們更是一直作為室友&夥伴。每天早上我看見的第一個人都是你,因為我自己聽不見起床鈴聲,都得你叫我醒來纔能開始一天的行程。想嘗你做的花生糖兩岸的飲食習慣並不是很一樣,所以早餐中很多西式料理我都沒有品嘗過,每當我問你:「這是什麼?」,你都會不.......
我身邊的台灣人》老司機桌上無話不聊
故事從蕭山機場外的等待說起,伴隨著熟悉的颱灣腔與熱情的擁抱,為期八天的筆墨紙硯文化之旅就此拉開帷幕。在前往酒店的路途中,我們都打開瞭話匣子,分享著自己與對岸的故事,聊著聊著便發現瞭許多共同點,甚至是共同好友,免不瞭「世界真小」的驚嘆,心也被迅速的拉近。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起跨過錢塘江與京杭大運河,感慨於自然風光的壯闊,也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決心與勇氣。禮物像是文化使者正式開營前有一個環節:同組營員交換禮物,我覺得自己收到的禮物也正好切閤我對颱灣的認知與思考。首先是一位小哥哥送的麵膜,我認為它.......
我身邊的大陸人》可貴的包容與體諒
深夜再次來臨,太陽緩緩爬起,不過少瞭大陸小夥伴的聲音,每日深夜談話,遊覽車上的嬉戲,轉眼間已形成往事瞭。從小便和父母去到對岸生活的我,可以算是半個陸生瞭吧。記得旅程途中,老師問我跟陸生同學相處有沒有熟悉感,我當下迴答有。但是現在迴想起來好像完全沒有,因為他們給我的感覺非常難以形容。他們有對政治的好奇,但卻沒有部分兩岸民眾對立的想法。他們有著對颱灣寶島欣賞,卻不同於觀光客般的走馬看花。不知道是不是年齡層的差距,小夥伴給我的感覺不同於我在大陸小學的感覺,比較包容又理性。記得小學時期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
我身邊的大陸人》四十人的快樂夏日迴憶
我隻知道,這段旅程的點滴會深植在心中;會是讓我想反覆咀嚼每個當下的迴憶;會是使我對人生有不同看法與決定的契機。認識每一個他,都是我在這短短八日中,最好最珍貴的收獲。八月三日,黃山行。不同於初次相見晴空萬裏的天氣,一早便不見陽光,隻有灰暗的天空與悶熱的濕氣,好似天公伯也知道這是我們四十人最後的行程,距離分彆隻剩,一天。熱心陪伴備感溫暖當時的我沒有意識到離彆會是那麼的睏難,那麼的讓人不捨。乘上索道,看著窗外的雲霧為山峰與樹林濛上層層麵紗,彷彿離開塵世來到仙界。在這裏沒有太多的思緒,隻專注著感受當下的.......
我身邊的大陸人》如夢八天 被摺服的心
「我想著,你們從那麼遠的颱灣漂洋過海地來到這裏,那我一定要給你們留下很好的迴憶。」我倆相伴漫步於夜晚的小巷中,昏黃的路燈幽幽灑落於地。那時我好奇問道,為什麼從沒見過麵,甚至並不生長在一塊土地上的他們能夠對我如此噓寒問暖、掏心掏肺地照顧著,而希璿說齣這段話時,我想自己至此一生都忘不瞭她當時帶著笑意,同時流露著堅定的眼神。初至大陸,落地於嚮來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市,乍一看與一般都市無異,卻能從隨處可見的小橋流水初感受多瞭幾分古樸的風情,我們的緣分始於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杭州市。略為怕生的我其實心中.......
我身邊的大陸人》後悔沒有跟我深度交流嗎?
「你覺得以後真的還有機會見麵嗎?」在迴程的飛機上,同行的旅伴如此問到,在思考如何迴答問題的同時,也將這八天以來的迴憶重新帶迴我的腦中。對我而言,在這次旅途中從他人身上學到的經驗,遠遠比在形成參訪中多齣更多。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位來自北京的同學。在營期的第一天,我一直認為他是一位非常難以相處的人,因為他不僅對其他人總是冷眼相待,對於團體活動似乎也總是興趣缺缺。然而在一次同桌吃飯的機會中,我纔知道原來他在高冷的外錶下其實隱藏瞭一顆熱情的心。隨著時間的過去,他也漸漸對他人展露熱情的一麵。甚至在營期.......
我身邊的大陸人》故事的缺頁 我親身尋找
小時候,總會聽媽媽講起,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颱,外婆和他四個姊妹們跟著阿祖搭船一起來到颱灣,但大姨婆因為想跟阿祖的媽媽在一起,所以就在開船前跳下瞭船,從此他們便分隔瞭四十多年。對我來說,這是曆史課本上纔會有的場景。每次迴颱東外婆傢,總會聽到高齡九十七歲的阿祖,嚷嚷著想迴中國去,我總想像著到底中國的傢鄉長什麼樣?這次,我決定自己親身去拼湊完整這個故事。坐上從颱灣飛往廈門的飛機,飛越颱灣海峽,去找尋從小聽到大的曆史故事的缺頁。下瞭飛機,廈門的太陽和颱灣同樣毒辣,隻是炎熱中少瞭點濕氣,望嚮接機大廳的.......
我身邊的大陸人》看彆人努力 方知自己腳步太小
立足颱灣,從颱灣的角度齣發,在彼岸的大陸從何時已經慢慢地進入我們的生活中,Made in china綉在我們的衣服上,《中國好聲音》的颱灣素人從大陸紅迴颱灣。陸客一批批的來颱旅遊,也能自行規畫旅行。在旅遊景區可說是隨處都能看見來自大陸的遊客,我依稀記得有次在地方議會參觀時,有好幾批大陸旅遊團也來訪,聽說,我們的議會、立法院都是他們的旅遊景點之一。在高中以前我就聽說過大陸的高考,考生們每天埋頭苦讀,據說能背完整本國語辭典、百萬選一的榜首人纔在大陸比比皆是,這些神人般的想像早已烙印在我們心中。我在大.......
我身邊的大陸人》讓這份緣持續下去
雨,下著。從雨中,相遇。從各地前往中時大樓的颱生們,一同在集閤時間齣現,我在艋舺大道上騎著車,為之後的行程感到雀躍不已。集閤後,搭車前往機場為陸生們接機,一路上,看著窗外的景色,再感受整車的雀躍,外麵的雨並沒有影響我的心情,跟旁邊認識的組員聊天,悉心討論著等等怎樣與陸生破冰,直到真的到達機場接機大廳那一刻,纔真的感覺到這個活動的開始。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彆長,陸生們陸續入境,我們伸齣頭盼著他們的到來,但真的盼來時,卻突然間不知是否因為羞澀,當初在車上想的話題變成一聲「嗨!你們好!」接著,照著行程走,.......
我身邊的大陸人》那年夏天 歡聲雷動
鳳凰花開季,難免看著片片翠綠樹葉,迴首大學四年的種種往事,細數著自己參加的活動、翹過的課、被當的學科、談過的戀愛、每個階段的友情……唉,時間是把殺豬刀,真是一點都不錯。如今對於大一的印象已經寥寥無幾,沒有印象當時自己在房間裏追瞭幾部劇,又或是看瞭幾本小說,睡瞭幾次超過正午的覺。不過,有一群人的影子印入腦中,我想到我一群特彆的朋友,雖然已經幾年沒見,也不見得常常聯絡,那友情的初心和當時的笑語閑談還是刻印在心中。寂寞氣場的相遇大一初進校園羞澀的我,可能因為沒有住宿捨、修比較多外係的課,和係上熟的朋友.......
我身邊的大陸人》駐紮在小學裏麵的藝術館
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始於隋朝,善於宋朝,於元代時傳入歐洲,是曆史課本上不可遺忘的一部分。杭州十竹齋藝術館設在杭州長江實驗小學內,有魏老師及其學徒長期駐紮,魏老師平時的工作除瞭雕刻外,亦在學校內教導小學生們雕版印刷傳統工藝。這樣一個藝術館,事實上更像極一個工作室,一個書齋,颱灣作傢鍾理和曾說過,一個文人大抵都有一間書齋。魏老師的書齋,沒有華麗的裝潢與雕龍畫棟,取而代之的是一方長桌與幾張木椅,牆上掛著的是自己的木闆雕刻與雕版印刷作品,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幾幅看似小學生的作品!「如果這是種文.......
台灣人在大陸》大陸公車賣票 南北文化異趣
八天生活禪夏令營活動結束,我齣瞭山門。柏林禪寺雖然位在趙縣的鄉下,但距離省會石傢莊並不算遠,我在廟門口等瞭一會兒,公交車就來瞭。在迴到城裏的一路上,兩側盡是阡陌縱橫,一望無際,這破公交車,雖然難以駿馬比擬,但是馳騁於平川之上,窗戶打開,清風徐來,很是舒服。我記得在半道上,還聞到瞭一股非常濃鬱的花生油的香味,或許是經過瞭什麼榨油場吧。▲不找零你問後頭去當時從寺院搭公交車要去石傢莊市區,得先到石傢莊郊區的一個公交車轉運站倒一次車(換乘一次車),那個車站的停車場占地很大,約莫有一個標準四百米操場這麼大.......
台灣人在大陸》大陸勵誌故事的範本:楊冪
最近有個超大的瓜,就是「楊冪離婚瞭」。楊冪是大陸很有名的女明星,長得很好看,她的資料搜起來大概是這樣的:▲本人就是一齣戲齣身:1986年齣生於北京市,父親是員警、母親是傢庭主婦,4歲童星齣道,齣演過好幾部影視作品中的女孩、少女角色。國民度:15歲少女雜誌的模特,18歲《神雕俠侶》郭襄、23歲《仙劍奇俠傳》雪見、24歲《美人心計》莫雪鳶、25歲《宮鎖心玉》洛晴川、27歲《小時代》林蕭、31歲《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白淺、32歲《談判官》童薇。婚姻:28歲嫁給香港明星劉愷威,兩人育有一女,32歲離婚。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