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2022, 11:11:27 AM
公元263年蜀漢抵抗瞭三個月之後終於亡國瞭,然後在此次戰役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卻是鄧艾偷渡陰平。鄧艾從陰平繼續齣發,擊敗帶領羽林軍前來綿竹抵抗的諸葛瞻,最終得以長驅直入攻入成都,逼降後主劉禪。諸葛瞻為何會敗給鄧艾呢?我認為有四方麵原因。
一、蜀漢後方空虛
司馬昭滅蜀的戰略路綫,可以說是諸葛亮北伐戰略的逆嚮工程。隻不過區彆是蜀漢格局小,兵力捉襟見肘,隻能支持一到兩路北伐,撐死三路也必須有一、兩路是虛幌;而自從司馬懿父子贏瞭高平陵之變之後,司馬傢結束瞭曹魏集團內部分裂的局麵,已經可以做到五路伐蜀瞭,而且每一路都是實的――蜀漢麵臨的防禦壓力不是一般地小。
這個時候的蜀漢,還沒有外援。東吳那邊反應很慢,幾乎是幫不上什麼忙。這主要得益於晚年的孫權變得昏庸,東吳內部動蕩不堪,加上最後上位的繼承者是著名的暴君孫皓,蜀漢也根本沒辦法指望國力下降嚴重的東吳能幫忙緩解多少壓力。
不僅如此,諸葛亮以及繼任的薑維連年北伐,對蜀漢的人口、經濟損耗是非常大的,蜀漢能拿得齣的兵力也不多瞭。有一些史料記載蜀漢的人口大緻在90多萬左右,考慮到一些流民沒算在內,以及士族隱匿人口虛報的情況,保守估計蜀漢在滅亡前能拿得齣來的極限兵力是10萬左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10萬的數字是極限,絕大部分都不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而且要考慮到常備軍都被調集到瞭前綫,去抵抗曹魏的五路大軍。其中主力主要掌握在吞並遝中的薑維等人,大約2萬左右,主要防禦的是從隴西、隴右方嚮來的鄧艾、諸葛緒等人6萬大軍;其次是在漢中大約3萬,主要防禦的曹魏方麵的主力鍾會12萬大軍。
蜀漢僅有的5萬精兵,全部都壓在前綫瞭,後方空虛所以纔被鄧艾鑽瞭空子。
二、諸葛瞻、鄧艾實力不對等
《三國演義》裏說諸葛瞻有7萬雄兵,這其實是誇大瞭。實際蜀漢在後方根本拿不齣7萬富有戰鬥力的士兵,史料裏記載的劉禪派遣諸葛瞻前去應戰的是羽林軍,說明劉禪臨時能調集的成體製的部隊隻剩下成都的防禦力量瞭。不難看齣,蜀漢此時其他地方的兵力不僅分散,短時間內無法調集過來,而且很有可能大部分都被抽調去前綫支援薑維、廖化等人瞭。
也就是說劉禪已經到瞭除瞭禁軍,就無兵可用的地步瞭!而這些禁軍顯然是不可能有幾萬的,我估計最多數韆之數,大概率是少於3韆的。
網傳鄧艾到綿竹的時候隻剩下2韆殘兵,其實也是誇張瞭。實際鄧艾偷渡陰平到時候是3萬,一路到綿竹基本沒什麼損失。而且途中還還有江油關投降之類的因素,不排除吸收瞭一部分蜀地降兵,實際兵力不止3萬都有可能。
另外這些禁軍也是作戰經驗不夠,戰鬥力相比於鄧艾強悍的正規軍要差上不少。鄧艾大軍可以說是沒有退路,且功名就在眼前,士氣也更加高漲,是防禦壓力頗大的諸葛瞻所不能比擬的。
如此一來,鄧艾超過3萬的精兵強將,對陣諸葛瞻少於沒有戰鬥經驗的3韆羽林軍,就注定瞭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
三、蜀漢陣營用人不當
自從劉備打敗劉璋取得益州的控製權之後,蜀漢的成都圈從未經曆戰火,城防一直是很薄弱的,守城的將領多數都是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而且更要命的是,不管劉禪還是薑維、蔣琬、費�t等人都沒怎麼重視關鍵位置的城防,尤其是用人這塊,隨便任命,留下瞭極大的隱患。
江油關守將馬邈就是極好的例子,鄧艾大軍一到,馬上開城門投降瞭。而在漢中前綫也是,蔣舒投敵,導緻漢中丟失重鎮,差點抄瞭薑維的後路。如果不是薑維用計,騙過諸葛緒,漢軍都迴不瞭最後成都的最後一道天險門戶劍閣。
而諸葛瞻作為諸葛亮的兒子,雖然最終跟兒子諸葛尚一起戰死忠孝可嘉,但他們的軍事水平也是一言難盡啊。本來形勢對蜀漢十分不利,諸葛瞻的下屬都勸他提早堅守險要,消磨掉鄧艾的主力再擇機反攻,但是諸葛瞻偏偏不聽,錯估瞭敵我實力對比,堅持正麵野戰,結果是兵敗如山倒,白白損失瞭成都僅有的三韆防禦力量。
成都岌岌可危,導緻當時整個蜀漢人心惶惶。劉禪一看沒有兵可用瞭,受到投降派譙周的慫恿,馬上投降瞭。
可見一個軍事上不成熟的諸葛瞻,去對陣深諳兵法的鄧艾,是多麼錯誤的決定――但話又說迴來,那幾個重臣裏麵,劉禪在後方也拿不齣像樣的大將,也是挺為難的。
四、曹魏方麵內鬥而不破
值得注意的是,曹魏方麵各路伐蜀主帥其實都是矛盾重重的。
西路鄧艾跟諸葛緒互相之間很不配閤,諸葛緒一度提防著鄧艾跟他爭功。所以鄧艾一心急,纔想齣偷渡陰平這招,一定程度上是諸葛緒逼齣來的。
諸葛緒跟中路主力鍾會也不和,鍾會一度奪瞭諸葛緒兵權,將其投入囚車令人押解到長安。諸葛緒最終什麼功勞都沒爭到,一肚子氣。
鍾會這種奪權的行為,馬上又引起瞭司馬昭的忌憚,又進一步引起瞭鍾會的反叛之心,所以之後纔被薑維策反企圖割據一方。這充分說明瞭,鍾會跟司馬昭之間,是屬於麵和心不閤的類型。
滅蜀之後,鄧艾上書司馬昭伐吳,結果又引起司馬昭的忌憚。然後鄧艾跟下屬的關係又不好,被衛��、鬍烈等人誣告一下,就被抓瞭。
鄧艾的下屬本來也不是鍾會的親信,會不會跟著鍾會一起造反也不好說,結果互相之間又有猜忌,再次引發內鬥火拼。
由此可見曹魏方麵漏洞真的非常多,可惜的是蜀漢方麵一點也沒利用到,在戰略層麵讓曹魏方麵內鬥而不破,錯失瞭不少機會。
整個蜀漢就薑維稍微清醒一點,還是很後麵纔想起利用曹魏內部矛盾,但也為時已晚。劉禪投降瞭,一切都是白搭。至於諸葛瞻軍事水平太一般,更是不可能會想到利用鄧艾跟他的下屬之間的矛盾,也就談不上破局。
基於以上四方麵原因,導緻諸葛瞻被鄧艾擊敗,蜀漢敗亡變得不可避免。
我是東海尋人,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關注、點贊、收藏、分享、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