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12:37:29 PM
的確,三打白骨精真是讓人意難平的一迴。小時候,電視看到這一集的時候,真是對唐僧恨得牙癢癢!
且不要說我們普通人,就是偉人和郭沫若先生對“三打白骨精”也有過一唱一和的詩作來往,在當時引起瞭社會的極大討論。郭沫若先生直抒胸懷,說“韆刀萬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聖毛”――不僅唐僧應該韆刀萬剮,連孫悟空拔一根毫毛去救他都“虧”瞭!郭沫若先生這是把普通人民對唐僧“恨之入骨”的樸素情感用詩歌直接錶達瞭齣來!
偉人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待“三打白骨精”,偉人認為應該要正確區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唐僧雖然是非不分,念誦緊箍咒趕走孫悟空,但唐僧畢竟是受妖怪迷惑,他和孫悟空的矛盾畢竟還是“人民內部矛盾”,對於唐僧還是得要教育挽救為主!偉人詩裏有一句“僧是愚氓猶可訓”――唐僧雖然愚蠢但還是可以教育好的對象。
最後郭沫若先生再次和詩應答,其中有一句“僧受摺磨知悔恨,豬期振奮報涓埃”――唐僧後來受到瞭摺磨知道“悔恨”瞭,“豬(八戒)”也“振奮”瞭,整個取經團隊經曆過“三打白骨精”的磨難之後,孫悟空再次迴歸,唐僧隊伍繼續西行取經。
而偉人和郭沫若先生也通過這一來兩迴的和詩,兩人取得瞭共識!
但我說瞭這麼多,是不是沒有說到豬八戒,是不是跑題瞭?
如果看到上文我引用的郭沫若先生的那句“豬期振奮報涓埃”,大概就能看齣,在“三打白骨精”一節裏,豬八戒的確起瞭很不好的作用。不僅沒有起到團結取經隊伍的作用,相反他破壞瞭團結。你看豬八戒數次在關鍵時刻發揮“豬隊友”的作用,我們逐一分析來看。
白骨精第一次變化成一個送飯的女子,被孫悟空一棍打死後,白骨精所送的“飯”就變成瞭蟲子一類。本來唐僧已經有點相信孫悟空瞭,這時豬八戒的幾句話扭轉瞭局麵。見原文:
沙僧攙著長老,近前看時,那裏是甚香米飯,卻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長蛆,也不是麵筋,卻是幾個青蛙、癩蛤蟆,滿地亂跳。長老卻有三分兒信瞭,怎禁豬八戒氣不忿,在旁漏八分兒唆嘴道:“師父,說起這個女子,他是此間農婦,因為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麼栽他是個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瞭;怕你念甚麼緊箍兒咒,故意的使個障眼法兒,變做這等樣東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西遊記第二十七迴)――看看,唐僧本來有點相信孫悟空瞭,被豬八戒這麼幾句話硬是把唐僧“拉”迴瞭仇恨孫悟空的立場上。
隨後,逃走的白骨精變成瞭一位八十歲的老婆婆,結果還是被孫悟空一棍打死。唐僧自然更加憤怒瞭,這時豬八戒又沒有錯過“時機”,在旁邊煽風點火一把,見原文:
唐僧道:“有甚話說!齣傢人耳聽善言,不墮地獄。我這般勸化你,你怎麼隻是行凶?把平人打死一個,又打死一個,此是何說?”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這個猴子鬍說!就有這許多妖怪!你是個無心嚮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你去罷!”行者道:“師父又教我去,迴去便也迴去瞭,隻是一件不相應。”唐僧道:“你有甚麼不相應處?”八戒道:“師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著你做瞭這幾年和尚,不成空著手迴去?你把那包袱裏的甚麼舊褊衫,破帽子,分兩件與他罷。” (西遊記第二十七迴)――西行路上喊散夥最多的就是豬八戒,可是這麼關鍵的時刻,他能把“散夥”按到孫悟空頭上,不動聲色又給唐僧拉仇恨。
最後,白骨精變化成老頭子來尋自己的妻女。這迴孫悟空徹底終結瞭白骨精,但是自己也徹底走到瞭唐僧的對立麵。還是見原文:
那唐僧在馬上,又唬得戰戰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邊又笑道:“好行者!風發瞭!隻行瞭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馬前,叫道:“師父,莫念!莫念!你且來看看他的模樣。”卻是一堆粉骷髏在那裏。唐僧大驚道:“悟空,這個人纔死瞭,怎麼就化作一堆骷髏?”行者道:“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屍,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瞭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聞說,倒也信瞭,怎禁那八戒旁邊唆嘴道:“師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隻怕你念那話兒,故意變化這個模樣,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軟,又信瞭他,隨復念起。(西遊記第二十七迴)――你看,同樣的手法豬八戒用瞭兩次,然而兩次都起到瞭效果,吃虧的自然就是孫悟空瞭。
你說豬八戒跟孫悟空有仇嗎?似乎有點!在高老莊的時候,孫悟空不僅戲弄瞭豬八戒一番,在他錶示自己要拜唐僧為師的時候,孫悟空還以“善豬惡拿”的方式,把他五花大綁的去見唐僧。碰到白骨精時,距離豬八戒被收伏還不算太遠,豬八戒不忘舊仇倒也可能。
豬八戒劇照
實事求是的說,整部《西遊記》看下來,豬八戒雖然有著種種的小毛病,但要說他有害人的主觀故意,至少在他加入取經團隊之後是沒有的。要知道,豬八戒本身所持的“八戒”其中最大的一戒之一就是“不殺人”,不管是直接還是間接!所以,要說豬八戒真有害死孫悟空這樣的“腹黑”,應該不至於。豬八戒也知道唐僧這樣的得道高僧不可能真的會念動緊箍咒殺死孫悟空,最多就是讓孫悟空頭痛到痛不欲生。以豬八戒的心智,看到孫悟空痛不欲生,心裏樂開花大概率是有的。
但我們還是要問,為何豬八戒在“三打白骨精”當中有著如此的錶現呢?我覺得原著裏其實已經說的很清楚瞭。我還是引用原文來迴答:
……那女子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纔開芍藥弄春晴。那八戒見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動瞭凡心,忍不住鬍言亂語,叫道:“女菩薩,往那裏去?手裏提著是甚麼東西?”
央視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劇照
鞏俐扮演的白骨精
說白瞭,就是好色的豬八戒在見到白骨精變幻成的美女後動瞭凡心,尤其“色心”大動。再加上高老莊的因素,豬八戒“新仇舊仇”一起算,在整個過程當中確實起瞭很不好的作用。事實上,他自己在孫悟空離開之後也吃瞭虧,在寶象國因為自己的自大而差點被黃袍妖打死。也正因為此吧,纔有瞭唐僧、豬八戒兩人“僧受摺磨知悔恨,豬期振奮報涓埃”,吃瞭虧之後纔懂得孫悟空的好,纔迴歸到取經隊伍的團結上來,纔統一瞭一緻對外的戰綫。
三打白骨精動畫圖
其實,我們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豬八戒的這一行為。有人認為《西遊記》的主旨就是講“修心”。《西遊記》原著裏也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西遊記第十三迴)。唐僧肉眼凡胎隻能看到錶麵現象,被白骨精幻化齣來的形象給迷惑,乃至於善心大爆棚;豬八戒色心大動,不識大體,公報私仇。唐僧和豬八戒在白骨精的迷惑下,兩人都“心生,種種魔生”――自己的心魔生齣來瞭。孫悟空可以打死妖魔,奈何他打不死唐僧和豬八戒的心魔。
就這樣,豬八戒利用瞭唐僧的弱點,推波助瀾,最終害人害己!
還得是:金猴奮起韆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
(聲明:圖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係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