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12:11:43 PM
還記得 Bobby Kotick 嗎?他是前陣子被微軟收購的動視暴雪的 CEO 。
動視暴雪的故事已經落下帷幕,可關於Bobby Kotick 的故事卻還沒有結束。最近他被紐約市起訴瞭,原因是 “ 懷疑他在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中損害瞭公司的利益 ” 。
因為微軟收購時給的價格是每一股 95 美元,而在不久前動視暴雪的股價最高是 104.5 美元。
下跌的原因是動視暴雪的性騷擾醜聞,有員工因此自殺,數百名動視暴雪的員工遊行示威要求 Bobby 以及數名涉事高管辭職。
他們遊行是因為 Bobby 默許瞭公司中的各種性騷擾事件的發生,並且沒有對涉事員工進行任何處理。
最終導緻瞭一代傳奇遊戲公司的信任崩塌,股價也隨之暴跌。而這時候他想把公司賣瞭拍拍屁股一走瞭之,那剩下這些股東們豈不是虧大發瞭?所以這些股東就聯閤起來把他給告瞭。對於動視暴雪來說,他很重要,因為在他任職期間,動視的股價翻瞭幾十倍。
可同樣也是因為他,玩傢、員工以及股東對於公司的信任降到瞭底點,甚至齣現瞭大規模的性騷擾事件以及辦公室霸淩文化。
他怎麼就混成瞭現在這臭名昭著的地步呢?Bobby Kotick 曾經有很多很多的頭銜,比如動視暴雪的 CEO 、可口可樂公司、洛杉磯藝術博物館以及哈佛 - 西湖學校的董事會成員等等。
遊戲、飲料、藝術、學術,這麼多不相關的行業,他都能進去摻和一手。如果要從這麼多復雜的成分中精煉齣一個詞語來形容他,那隻能是 “ 天生的商人 ” 。根據 Bobby 的母親迴憶,這個特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些苗頭瞭:年輕的 Bobby 把她的煙灰缸賣給瞭一個來傢裏玩的朋友,賺瞭 3 美元。
真就是馬瘦毛長蹄子肥,兒子偷媽不算賊是吧?這之後, Bobby 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賺錢,在初中的時候就有瞭自己的名片。
他送過三明治,也做過給網球拍穿綫的細緻活兒,還賣過錢包。
等到瞭高中,膽子越來越肥的 Bobby 開始在休息夜齣租曼哈頓的夜總會,給未成年小孩開派對,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
雖然這些年各種生意做瞭個遍,但 Bobby 並沒耽誤學習,順利地考入瞭密歇根大學。
以他的性子,自然是不會安安穩穩念完大學然後去給彆人打工的,實際上他和很多成功的大佬一樣,沒念完就輟學瞭。
隻不過像是比爾 ・ 蓋茨、紮剋伯格他們都是自己想退學,而 Bobby 則是被逼的,逼他輟學這個人叫史蒂夫 ・ 喬布斯。
這事兒還得從Bobby 的創業說起,剛進大學沒多久,他就和朋友 Marks 創辦瞭一傢叫 Arktronics 的公司,給當時的 Apple II 電腦開發軟件。公司有瞭,總得想辦法搞點啓動資金吧?畢竟他們兩個人都不會編程,得花錢雇人。
於是 19 歲的 Bobby 特地坐飛機去瞭達拉斯,參加瞭一個叫 Cattle Baron's Ball 的慈善舞會。
這個慈善舞會上來往的都是名流, Bobby 就像一個愣頭青一樣攔住瞭一位中年人,並且嚮他介紹自己的公司以及業務,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妥妥的社牛。
這位中年男子叫 Steve Wynn ,是美國著名的賭場大亨,在幾周之後,他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待瞭 Bobby 和 Marks ,並給瞭他們一張 30 萬美元的支票。
有錢瞭以後, Arktronics 做齣瞭一個適用於 Apple II 的操作係統,叫做 Jane 。這東西還挺受用戶歡迎,因為它隻賣 295 美元,要知道當時 Apple 的 Lisa 操作係統的售價可是 10000 美元。法語版叫 janet ��
喬布斯聽說瞭這個軟件後,想著讓他們給新的 Apple II GS 也開發一套軟件,於是特地跑來和 Bobby 見瞭個麵。
結果喬布斯發現這公司的老闆還是個大學生,而且讀的還是他覺得完全沒用的藝術史,就勸 Bobby 退學專心辦公司去,堪稱毀人不倦。
Bobby 一開始不同意,因為他答應過爹媽即便做生意也會念完大學。喬布斯當場就說要是 Bobby 不輟學,他就把 Arktronics 和蘋果的閤同給撕瞭。
麵對學業和公司, Bobby 毫不猶豫地就選擇瞭後者,立馬辦瞭退學手續。
雖然明麵上是喬布斯逼著 Bobby 退學,可實際上喬布斯估計也看齣瞭這個年輕人的野心,於是順水推舟幫瞭他一把。事實證明喬幫主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要是讓 Bobby 兼顧學業和事業,也許兩者都搞不齣來什麼大花樣,也就沒有後來縱橫各行各業的身價十幾億美元的大商人瞭。
Bobby 正式踏足遊戲行業是 1990 年的事兒。 當時他發現 EA 靠著做遊戲賺瞭很多錢,他覺得自己可以賺更多,就想物色一個遊戲公司。恰好那會兒有個叫 Mediagenic 的公司經營狀況很糟糕,它的資産隻有 200 萬美元,負債卻高達 3000 萬,眼瞅著就要破産瞭。
可 Bobby 發現,這個公司是由雅達利的四名前員工創立的。
他們受不瞭自己給雅達利創造瞭數韆萬的利潤,自己卻隻能拿到兩萬多美元的不公平待遇,於是在 1979 年離職創辦瞭 Mediagenic 。
要知道當年的雅達利可是當之無愧的遊戲龍頭,這幾個人的開發實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於是 Bobby 和他的幾個閤夥人當場砸瞭 44 萬美元,得到瞭 Mediagenic 三分之一的控股權, Kotick 齣任 CEO ,持有 9% 的股份。隨後他們把公司改名為 Activision ,在 1994 年進行瞭一次募資,齣麵的自然是 Kotick ,他憑藉自己的口纔和 “ 畫大餅 ” 成功募集瞭4250 萬美元。
這些錢主要被用來收購工作室和開發遊戲瞭。根據福布斯的報道, Kotick 自己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彆熱衷於遊戲的人,他就在十幾歲時比較喜歡一個叫 Defender 的街機遊戲,大學裏基本就沒玩過任何遊戲瞭。
即便如此,當時的 Kotick 至少給瞭動視旗下的幾個工作室最需要的東西: 創作的自主權。 據說當時這些工作室都可以自己決定項目、雇多少人、花多長時間以及預算,動視就負責掏錢。 從 1997 年到 2003 年,動視陸續收購瞭九個工作室,並且在 1999 年推齣瞭爆款遊戲 Tony Hawk's Pro Skater 。
這個遊戲推齣至今,已經給動視帶來瞭 16 億美元的收入,在當年更是一次體育遊戲上的重大突破,第一次把滑闆帶到瞭虛擬世界。
這之後 Kotick 的操作更騷,彼時的美國遊戲界裏,動視最大的對手就是 EA 。Kotick 聯係瞭一群曾經和 EA 閤作過的開發人員,給他們 500 萬美元組建瞭一個叫 Infinity Ward 的工作室。
這小鋤頭一揮,就挖齣瞭遊戲史上最值錢的射擊遊戲 IP ――《 使命召喚 》。
《 使命召喚 》係列遊戲幾乎是所有歐美韆禧一代玩傢的射擊遊戲啓濛,在遊戲界的地位無可動搖, 每年都能給動視帶來數億美元的收入。 2006 年, Kotick 又花 1 億美元拿下瞭一個叫做《 吉他英雄 》的遊戲 IP 。
這個遊戲屬於多人聚會遊戲,可以用塑料吉他控製遊玩,而不是用遊戲手柄,在當時算是非常新穎的遊戲類型,新手也很容易上手。這又是一筆利潤豐厚的投資,再次證明瞭 Bobby 的商業眼光有多麼毒辣。縱觀這些遊戲,動視隻有一個領域沒有涉足,那就是當時最火熱的大型多人在綫網遊( MMORPG )。相較於《 使命召喚 》《 吉他英雄 》這樣的買斷製遊戲,可以每個月持續收費的M MORPG 顯然更有賺頭。 於是在 2008 年的時候,動視盯上瞭全球最受歡迎的網遊《 魔獸世界 》。
此時開發瞭《 魔獸世界 》的暴雪,早就已經是維旺迪的形狀瞭。恰好這個時候,維旺迪的新任總裁 Jean-Bernard Lévy 也發現瞭動視對於《 魔獸世界 》的渴望,便想利用《 魔獸世界 》來控製動視。
原本動視和維旺迪的遊戲部門如果直接閤並,根據股價計算動視依舊會持有新公司的控股權。 而 Lévy 堅持要多給 20 億美元現金,換新公司 52% 的控製權。 動視是 Bobby 自己一手 “ 帶大的娃 ” ,如果同意瞭就意味著 Bobby 放棄瞭自己花費瞭 18 年創立的公司的控製權。
維旺迪可是遊戲圈知名的惡霸。他們當年收購瞭北方暴雪,就對遊戲開發進行指指點點,導緻《 暗黑破壞神 》的四個創始人離職。人稱 “ 暗黑四巨頭 ” ��
這之後一共有三十多人離開瞭北方暴雪,讓北方暴雪元氣大傷,2005 年直接宣布關閉,當時正在開發的《 暗黑破壞神3 》也被無限延期。 在我們外人眼裏,麵對這樣的一個惡霸,保持公司獨立肯定是個更好的選擇。
可是一方麵, 動視自傢幾個老 IP 續作一年不如一年,被玩傢噴得稀爛,Bobby 也有些擔心動視的未來。托尼霍剋係列第八作,玩傢評分隻有 6.2 ��
另一方麵,Bobby 在見到瞭《 魔獸世界 》的主創 Mike Morhaime 之後,纔切實體會到《 魔獸世界 》的影響力有多大。就拿當時的中國來說吧,盜版遊戲很猖獗,外國遊戲公司基本在這兒賺不到錢。但《魔獸世界 》卻能在中國 16 萬個網吧遍地開花,讓這些玩傢每年在《魔獸世界 》上花掉 1.5 億美元。
對他來說,這塊蛋糕實在是太香瞭。最終 Bobby 決定同意維旺迪的條件,自己持有新公司動視暴雪的 2% 股份,放棄瞭動視暴雪的控製權。
不知道算不算近墨者黑, Bobby 在這之後雖然依舊齣任瞭動視暴雪的 CEO ,可他在輿論中的形象卻越來越偏嚮於一個邪惡的資本傢。比如在 2009 年,他解雇瞭開發瞭《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2 》的主創 Jason West 和 Vince Zampella ,而且恰好是在發奬金之前。
要知道《 使命召喚:現代戰爭 2 》當時創下瞭 10 億美元的銷售記錄,按照約定這倆主創人員可以分到數百萬美元的奬金。
這一波操作換誰不氣啊?於是他倆就把動視告上瞭法庭。
結果動視反過來把他倆起訴瞭,說這兩個人在公司的時候就想當二五仔,打算帶著項目資金和 40 名員工跑路去 EA 的新工作室。 這還不算完,動視還順帶把 EA 也一起告瞭。 最終, 2012 年他倆以及 EA 與動視暴雪達成瞭庭外和解,具體條款嚴格保密。隻不過這之後有人爆料, Jason 和 Vince 的離職是 Bobby 早就預謀好的,還 特地找瞭當時的 IT 主管 Thomas Fenady 去給他倆 “ 挖坑 ” ,栽贓嫁禍。 Giant Bomb News Activision , Infinity Ward , and Project Icebreaker ��
而再之後的故事,大傢都知道瞭。可是哪怕他在遊戲界最後是以這樣聲名狼藉的方式退場,依然改變不瞭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的事實。
他確實齣色的完成瞭自己的任務,收購動視之後把一個瀕臨破産的公司做成瞭市值數百億美元的遊戲巨頭。他的能力也讓他成為瞭遊戲界過去十幾年裏收入最高的 CEO ,每年都能獲得數韆萬美元薪資, 2020 年一年的薪水高達 1.546 億美元。
可這份工資伴隨的卻是動視暴雪名聲越來越臭,收費越來越不閤理,遊戲越來越不好玩。 可以說,投資者們有多愛他,玩傢們就有多討厭他,為此玩傢們甚至還做瞭很多關於他的梗圖,比如把 Bobby P 成瞭一個惡魔形象。
動視暴雪被收購後,也許玩傢們會很難過,投資者們也都會很難過。 可最令人難過的卻是,對於 Bobby Kotick 而言,他趴在這些人身上賺的錢,早就夠他花一輩子瞭。 他會在意彆人怎麼看自己嗎?我想並不會。
不然動視暴雪怎麼會變成那個 “ 隻想教玩傢玩遊戲 ” 的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