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不易,點擊再看呦(づ ̄3 ̄)づ╭❤~
你們的鼓勵是咱前進的動力,感興趣的話歡迎點贊關注轉發喲(✪ω✪),更多考研資訊在個人首頁處找我哈(*❦ω❦)
一、關於選擇西外MTI英語筆譯專業
1.關於專業
通常來說,選擇專業主要從本科專業背景、個人興趣愛好、個人能力、就業取嚮、來考慮。西外MTI不排斥跨考學生,且非常歡迎跨考;在翻譯方麵有濃厚的個人興趣的,想成為翻譯的可以以選擇;英語綜閤水平較高的,數學水平不是很高的,以及對二外沒太大信心的,都可以選擇MTI。
2.關於學校
西外是在MTI專業開設之後第二批申請到碩士點的學校,西外翻譯專業在外語類學校中毫不誇張的說,可以排在第二(第一是北外;綜閤實力排不到第二,翻譯專業可以),所以說競爭挺激烈,但是由於招收人數比偏多,所以考取的幾率也大。
3.報錄情況
基本報錄比為1:11—12左右,每年錄取人數在70—90之間(加上調劑的會達到90)。
二、初試復習經驗
1.思想政治理論
(1)參考書目:
必看:精講精練、1000題、形政小冊子、肖四、肖八
選看:1200題、主觀題應試寶典
(2)時間安排
7—10月:4個月分彆完成馬原、史綱、毛中特、思修法基這四個部分的精講精練、肖1000題的選擇題、任1200題。
11月:
①迴顧之前四部分的錯題、重點記憶重復錯的知識點;
②主觀題可以用主觀題寶典開始準備瞭,隻是理解,不用背;
③當代形政,肖八都在11月齣來,過一遍當代形政小冊子,肖八隻需要用每套的選擇題測一下自己選擇題水平。
12月:
①肖四齣來之後,繼續測選擇題。
②背肖四的主觀題(掌握方法來背)
(3)具體方法
7月—馬原:①馬原算是政治中最難理解的一門,我一戰聽課,二戰就直接上的題沒聽課。②精講精練是相當於課本一樣的存在,知識點全麵,有用的沒用的都講,是一定要過一遍的,聽完任的課再看精講精練,聽一章看一章,緊接著做這章的1000題、1200題。我就是不一定每天都看,但是每次過一章。你也可以把一章分解開每天一部分這樣來。
8月—史綱:①史綱,就是曆史方麵的知識點,不用理解,聯想著記住就行瞭,曆史學的好的很占優勢,也不用聽課。做法同馬原的②。②史綱根本用不瞭一個月,抓緊幾天就弄完瞭,我也是一天一章。在8月中就可以開始毛中特瞭。
8—9月—毛中特:①毛中特內容最多,後半部分就是純政治性的知識,也是不好全靠理解,得背細的點,隻是選擇題的點,不是大題,也就是說就是細節記憶,不整段背。精講精練上的例題,1000題上的所有單選多選基本上就是需要記憶的點瞭。每章都先過遍精講精練,做一遍1000題,再做一遍1200題,知識點基本上也就記住瞭。②毛中特不用聽課。
10月—思修與法基:這個最簡單瞭,一章一章過,還是精講精練、1000題、1200題三步麯,按部就班就行瞭,幾天就能過完。
11—12月,前四門的選擇題弄完瞭之後就是復習錯題,多記記錯的多的點。當代的小冊子一齣,過一遍上麵的時政點和選擇題。這個也快幾天就完瞭。肖八肖四齣來之後選擇題一套一套地測,每套能到30分以上政治就沒問題。
最後說一下大題,大題抓住肖四就夠瞭。肖四一般就能全押中。但是有一點,肖四的答案背起來不是那麼容易。
還有主觀題應試寶典這本書,它就是一本把大題知識點全覆蓋的書,你要是不放心肖四押的,那就可以提前在10月份開始背這本書,這本書很小很薄,且會在微博上免費帶你背,大概從10月開始,每周一般2次直播,每次1小時。
我個人覺得沒必要全背這本書,可以買來聽上幾次直播,瞭解瞭解分析思路和答題思路,就當是學纍瞭放鬆瞭,學學思路,拿去分析肖四的大題,事半功倍!我的肖四就是在考前兩天背的,先把問題和答案分析的明明白白,然後念一念理解理解,就可以瞭!
2.翻譯碩士英語
(1)題型介紹:無選項完型20空20分;改錯10個每個2分共20分;句子重述10個每個1分共10分;文章綜述20分;作文30分
(2)需要的資料:
無選項完型:三筆綜閤練習題書、其它的就是自己找文章挖空
改錯:GMAT改錯書、三筆綜閤練習題書
句子重述:高級英語課後題
文章綜述:三口練習題書
作文:專八範文100篇
(3)具體復習方法:
關於專業課的復習,我是直接跟著新祥旭來的,因為復習的內容是比較多比較雜的,新祥旭的學姐能夠幫助我坐一對一的規劃,基礎不是很好或者時間比較緊張的也可以試試。
無選項完型,一般考時事,題材都是一些新興的東西,或者話題度高的,比如2017年計算機輔助翻譯、2018年是電競,不局限在某一方麵,這個其實除瞭練題,就是注意中國日報每天齣來的新東西,這個在做詞條積纍的時候就可以順帶瞭。這個做題的時候要注意詞性,判斷一個空要填的詞性是很重要的一個信息,研究一下西外的真題,你會發現,20個空虛詞占瞭不到5個,實詞占瞭大部分。其實虛詞就是靠搭配,就是你的英文水平和你的短語積纍量;實詞就是考你到底讀沒讀懂這篇文章以及考你的詞匯量和拼寫的準確性。我發現西外這個題是除瞭虛詞外,實詞是一年動詞多一年名詞多這樣的一個規律,多到有7—9個都是動詞或者名詞。你要自己去研究一下,然後你看看2020年是輪到動詞還是名詞瞭。這個題沒有固定的答案,就是意思對的同義詞都行,但是一空一詞,不可以變詞性。而且會有2—4個空,是直接從上下文很容易推斷齣來或者直接抄上。這個題不難,好好練練加上真題研究,那個14—17分很普遍。
改錯:西外的改錯不是簡單的語法改錯,也不給劃綫,就是要整句改完再寫一遍。10句當中有1—3句是簡單的語法改錯,就是中學生都看得齣來的,剩餘的都是在句法上做文章的,這個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就是難點,因為大傢覺得語法沒錯就沒錯,但是有的句子語法雖然沒錯,他的行文方式是不地道的,所以有的句子並不能看齣來那兒錯,但是就是要整改,這種就要用到GMAT那本書,但這本書上全是選擇題,你要是做選擇就會被選項慣壞,考試是沒有選項的,所以如果用這本書練,那就要隻看句子然後親自改。我就是,看完每章講解,再抄題改錯對答案總結錯誤類型。總結錯誤類型特彆重要,真題的錯誤類型也一定要總結!如果你懶得做的話我那個改錯類型總結會寫的很清楚的。最後,每年可能會有1個句子是沒錯的,可以原句抄下來。
句子重述:10句話換一種方式寫齣來。這個就是考你對英語的理解,有人覺得改錯和這個有點像。但是區彆是改錯是有一定的或多或少的錯誤,重述是沒錯的,隻是換種說法。這個題首先也要總結真題的類型,有的是把諺語講的通俗一點,有的是改變一下結構,也有的是把零散的意群總結到一起等等。再說一下這個題很多人很怕它,其實這個題最不用怕,這個題隻有遇到那種諺語的時候萬一你根本就讀不懂那這個分兒可能就沒瞭,其他句子說白瞭它隻是讓你換個說法,你隻要把意思錶達的清楚,且沒語法錯誤,就可以瞭,簡潔明瞭,不要想著寫難句炫技。
文章綜述:1000字的長文章縮寫成300字。這個題型確實是我認為最難的,它考的是你讀東西的速度,抓重點詞的能力,所以要練習的並不是拿起一篇文章來就動手縮寫,這個你最好的辦法是拿起一片文章來,讀,快速默讀,同時劃重點詞,然後復述齣它大概是講什麼的。1000字的文章控製在30分鍾,然後慢慢縮短時間,30分鍾練上一個月,20分鍾練上一個月,最後10分鍾,然後你就可以動手寫瞭。一開始覺得哪個都是重點詞,慢慢的要減少次重點,隻抓最重點的詞和已群。練習題就用三口綜閤的,這個也在我總結的那個裏會給你們。但是三口那個比西外的難度低太多瞭,三口那個文章能看懂,且字數少;西外那個看不懂,我考瞭兩年我每次在考場上的都看不懂,但是是能知道它在講什麼的,所以這個題的答題技巧就是,你搞清楚它講什麼主題,抓住意群,寫一個300字的齣來,看不懂的地方你可以用原詞,不要按你的想法亂編,這個一定要忠於原文,且沒有語法錯誤。可以用我給的外刊來練習快速讀和復述。
作文:咱們的作文字數要求比普研的公共課的英語要求字數要多,你們就不要用以前四六級考試老師教的那種模闆。作文的範文可以用專八範文100篇。第一它裏邊每篇之後有一個分析,那其實就是模闆,第二它的話題是完全有可能被考齣來的。
3.英語翻譯基礎
(1)題型概述:這門的題型很簡單,就是兩個部分。一是詞條翻譯(通俗說就是短語),英漢15個漢英15個每個1分;第二部分是篇章翻譯英譯漢2篇漢譯英兩篇,每篇30分,有時候也會根據篇幅長短有25分或35分這樣的分配。
(2)用到的資料
詞條翻譯——中國日報的熱詞、盧敏熱詞
篇章翻譯——12天係列的藍皮書紫皮書(藍皮書重要)
政F工作報告(要仔細精讀,學會運用)
中國文化讀本的英文版書籍(可以買個電子版)
二、三筆譯的真題(用來練習)
(3)具體方法
詞條:大部分是來自中國日報
總結中國日報的公眾號有很多,我個人認為這個自己總結就好,而且也不是要你去看日報、找詞條。
總的建議是,詞條一周一周總結,每次總結都把這3個來源的同一周的過一遍,我是抄下來,齣現多次的就算不願意重復寫,也要標注上。範圍是從2019年3月到12月考前,有餘力的話要把1—3月的也看瞭。抄的時候要邊抄邊記,每次總結前把上一次的迴顧一遍。還有一個小方法,自己一周一周的可以錄成錄音文件,或者在喜馬拉雅上錄也行,迴顧的時候可以邊聽邊看,這個辦法很好用!
篇章翻譯:英譯漢第一篇一般是國際上的關於科技、經濟的時事,不用擔心會考科技類的術語,它就是有點像報道一些科技成果的新聞,關於國際上什麼公司的新聞這樣,這篇對應的資料就是我給的外刊超精讀。前幾篇你可以先看、讀,學習它的行文方式,熟悉它每一篇的寫作套路,然後可以試著翻譯,但是這個的譯文比較闆正,不是那種流暢的,不要學它的譯文,要學的是它精讀的過程,熟悉外刊的常用詞,然後試著自己翻譯。推薦用書是趙興民和蔡力堅清華大學齣版社的《商務翻譯譯注評》。
英譯漢第二篇,漢譯英第一篇,都是政治經濟類的,一般來自於當年的重大活動上的領導人講話,這兩篇算是比較簡單,隻要你抓住政F工作報告好好啃。不需要每一篇領導人講話都吃透,因為領導人講話太多瞭,時不時就齣一篇,你要有精力看那更好。
漢英翻譯第二篇,是文化類的,而且又時迴涉及跟西安有關的,2017年以前的真題大傢都有,2018年是關於木闆年畫、鎏金蠶銅的一篇文段,2019年考的是關於黃道、二十四節氣的一篇文段。這個關於文化的,你首先要查到西安所有的曆史名旅遊景點的英文簡介好好看一看,把兵馬俑、秦陵、大雁塔等等都記住是怎麼說的,考的幾率不大,因為這都太平常瞭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不排除它可能考,萬一考呢,最起碼要把這景點名怎麼說記住。還有一些不太為人知的,有文化底蘊的小景點,也要去搜一下然後記住,比如說關中書院什麼的。中國文化讀本中齣現的所有專有名詞,都把英文搜齣來記住。比如圍棋、黃道、印刷術、長城、唐詩、道教等等,隻要齣現的都可能考。文化類的篇章它無非就是介紹一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東西,這個你也很難找對應的資料,我的辦法就是用中國文化讀本的英文版書和中文版的對照,把那種介紹性的一段一段的看,一段一段的翻譯。最近幾年也開始用領導人講話中帶有文化詞的段落直接做考題,所以可以多關注領導人講話中涉及這些的段落。
4.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1)題型:名詞解釋25個每個2分、應用文一篇40分要求400字、大作文一篇60分要求1000字。
(2)書目和資料:中國文化讀本、自然科學史12講、應用文寫作(夏曉鳴)
(3)具體復習方法:
名詞解釋:之前是25個有15—18個都齣自文化讀本、4—5個齣自自然科學史12講、1—3個是當年政治方麵的詞匯。但是今年有大變化,10個左右齣自文化讀本、10個左右齣自自然科學史、剩餘的是政治熱詞。所以大緻走嚮是自然科學史占的比重變大瞭,但還沒大過文化讀本,且文化讀本本身就比自然科學史多,所以重頭戲還是文化讀本。通過分析往年真題其實能得齣,什麼樣的詞條會考,什麼樣的不會考,這個如果你看書過程中判斷不瞭,可以隨時來問我。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分點,政治熱詞就是隻要你政治方麵好好復習瞭,政治熱詞不用背,就兵來將擋就好瞭,一般考齣來的都是當年特彆火的詞,用自己的話解釋清楚就行瞭。
應用文:應用文很簡單,大概難點就在於要記住很多類型應用文的格式,這個我的總結裏會有,不用買書瞭。
大作文:大作文一定是議論文,主題一定齣自於中國文化讀本,但不是很直接的那種,會比較隱晦。如果你實在看不齣主題是跟文化讀本來哪一個東西對應,那麼你要舉實例或者要論證的時候,一定要用到文化讀本裏的東西,不管是中國比古代的哲理,還是史實事例。老師會很在意這個點的,所以中國文化讀本,在你總結詞條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讀,反復讀。再說一下大作文寫的時候,中間段落,你舉實例或者講道理的時候,最好是古、今、中、外都涉及,從文化讀本裏麵多發掘一些事實例子,彆用那種用爛瞭的事例和道理,就算是冷門的名人。
三、復試準備經驗
(1)復試綫在2020年已經達到360分,是史上最高,最低的一年為350分(國傢綫);
進入復試的人數取決於報考人數,近幾年報考人數多,復試人數為擬招人數的1.5倍,約105—110人進復試;最後一誌願錄取人數在70—75人。
(2)復試內容:
筆試:
內容:漢譯英4篇(篇幅適中,與初試每篇長度差不多)
書籍資料:《韓剛三筆》
(復試的題材還是文化、商務和政經,但是要注意:1)此商務與初試的實事商務不一樣,我一會兒附一篇商務類型範文;2)政經類初試時練習的也夠多瞭,這段時間適當練習保持語感就好瞭;3)文化類,我感覺4篇中文化類比重較大,可能會占到3篇,但是這個題材總體來說很難界定,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去年的一篇關於建築美學的,講中國古代建築歐洲各式建築是什麼風格。所以總的來說三筆上的文章還算是各類型都有,自己選擇性地練習。)
麵試:
自我介紹(準備一個3min左右的,可能會用不到,有備無患);
問答環節(也不是一定有這個環節,考官看情況而定,問題一般相關於你的生活、學習、本科學業、論文等等)(這兩個環節,不用花太多時間,可以參考網上總結的一些範本、問答總結,每天抽時間讀一讀,掌握迴答套路,問答是不需要背的);
英漢+漢英視譯(必有)(先英漢後漢英,印在一頁A4紙上);
題材:就還是領導人講話;
書籍資料:英漢漢英各一本書(英漢那本是MTI官方教材,大傢都用,漢英本是我自己查的,因為第一本隻講英漢,所以我還買瞭漢英);
視譯準備:視譯考的不算難,因為畢竟大傢沒接觸過,所以題材也是大傢熟悉的領導人講話;視譯隻要好好按照那本書練習就好瞭,注意視譯與筆譯的不同,語序上的變化等等,有的是同學就是完全用筆譯的方法做視譯,關於這個具體扣不扣分,是不太清楚,也看老師吧。平時要齣聲練,多給自己模擬,真正上場之後,給的準備時間很少,不到20秒的感覺。
話題演講(必有):話題基本上不難,就是社會問題什麼的,老齡化、人工智能;就像口頭即興一篇小作文一樣,記住要總分總,中間分述3點。
其它:還要做的兩個事情還是背單詞、練口語;麵試的後兩個環節,平時要多練,脫稿、即興、計時、不要中斷;這兩年的麵試沒有自我介紹和問答環節。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本文來源知乎:“提筆寫未來的喵”,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