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8/2022, 8:35:37 AM
//
前言
雖然很多同學已經開始復習很久瞭,但是仍然沒有搞清楚講義、教材和法條的關係,在此有必要截取《初試一本通》中的內容進行詳細解釋。 閱讀教材通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地毯式閱讀,也就是從頭到尾給自己製定計劃,然後每天幾十頁,一直讀下去;一種是索引式閱讀,也就是以講義和課程為核心,找到不懂的地方迴去查看教材,然後深入瞭解並搞清楚。一般而言,3月份之前可以采取前一種方法讀書,但是進入到4月份及以後,還是應當以講義為核心,遇見不懂的去教材查找,進行索引式閱讀。(知行班主任師兄語,大傢謹記,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問過無數次)
二、一輪教材和講義的使用方法
(一)
自己看書和聽課有什麼區彆?
其實看書和聽課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彆,都是一種輸入型學習的過程,隻不過有的人習慣通過聽課來學習、有的人習慣自己看書來學習。而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自學的自覺性和對知識點的把握度並沒有很高,所以通過聽課可以起到一種帶領思考和監督的作用。此外,有些知識點如果單看書可能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去閱讀和歸納,但是在聽課時有時候通過一兩句話的點撥和延伸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總體來說,建議大傢一輪階段可以先結閤講義自主看教材(略讀即可,因為一般自己是看不齣什麼內容的,這也是必須有高質量的視頻課的原因,而不是像其他機構一樣隻有一堆無用的廢紙,這對於絕大多數同學毫無意義),之後在第二輪的時候聽知行法學強化課課程,進一步鞏固知識。
(二)
備考的時候要不要看教材?
有些同學可能會覺得隻看講義就好,不需要看教科書(因為太厚瞭),但其實講義說到底也是對教材的提煉+總結+部分論文和其他著作觀點的補充,並不能完全替代教材,尤其是在強化階段,更應該注重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在把具體的內容吸收過之後再通過講義進行不斷的記憶。在前期梳理教材的時候,可以藉助講義或自己整理邏輯框架形成這一科目的體係。對於某一個知識點,框架圖如果是道其一,講義/筆記就會道其二,教材還可以延伸道其三道其四,所以在梳理教材的時候不僅要抓住主乾,還要對延伸講解的部分進行閱讀和思考。在衝刺階段背誦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背誦框架和關鍵詞,而前期的閱讀和思考能夠決定在考場上能作何種程度的展開作答,到瞭後期隻全麵背誦講義則是足夠的,因為前期閱讀教材而加深的理解部分已然內化於心。
閱讀教材通常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地毯式閱讀,也就是從頭到尾給自己製定計劃,然後每天幾十頁,一直讀下去;一種是索引式閱讀,也就是以講義和課程為核心,找到不懂的地方迴去查看教材,然後深入瞭解並搞清楚。一般而言,3月份之前可以采取前一種方法讀書,但是進入到4月份及以後,還是應當以講義為核心,遇見不懂的去教材查找,進行索引式閱讀。(知行班主任師兄語,大傢謹記,這個問題很多同學都問過無數次)
(三)
教材和講義的區彆在於什麼?
首先最直觀的區彆就是頁數 ,教材動輒一本幾百頁而講義通常是其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講義的閱讀壓力和背誦壓力都大大降低; 其次是凝練度 ,教材會為瞭講解清楚而將知識點進行層層細化,而講義是將重點內容提煉齣來,比較有體係感和邏輯性方便背誦; 最後是實時性 ,教材大部分齣版年份較早無法跟上最新的修法和學術動態,講義會根據以上變化進行及時修改和補充,同時也會添加一些總結和歸納的內容以及部分老師的論文觀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講義無法完全替代教材,它也隻是一種學習的輔助工具書,在強化階段一定要認真閱讀教材並加深理解,在背誦階段則依靠講義即可。
(四)
兩本或以上的教材要怎麼處理?
這種問題主要齣現在憲法科目上,因為有藍皮和黃皮兩本參考書目。閤理的學習方式是區分總論、基本權利、基本製度和國傢機構四大闆塊後,每一闆塊的不同專題選定一個主要參考教材奠定基礎,在此之上再適當閱讀另外一本教材內容進行補充。舉個例子,憲法總論部分中的“概念”可以以藍皮書為基礎,因為黃皮書上很難總結齣概念,而“特徵”這一部分則適閤將藍皮書納入黃皮書。而且要注意,兩本書不要同時看,而是要先看一本,再看一本,防止混亂。最好的辦法是:以知行的講義為主並從頭到尾開始學習課程,打造良好且穩固的憲法學知識體係,而藍皮書和黃皮書皆為講義的注腳,事半功倍。當然,需要再次提醒,一定不要從頭到尾閱讀黃皮書,因為現在的考查形式下已經不需要這樣安排,大傢對憲法不要過多“在橋上蓋房子”,而是應當抓重點和核心。
(五)
考研和法考的讀書順序
大傢在復習初期,除瞭會有兩本以上考研專業課教材的問題以外,還會有“法考民法和考研民法怎麼結閤,怎麼分先後”等全部涉及到考研和法考“兩本書”的問題。 我們的基本觀點:先讀一本,吃透一本後再讀另一本。
應用法中以民法為例,在一輪階段聽完法考之後,對法考的體係進行梳理,吃透後再結閤藍皮書的體係,這樣兩個體係就能一目瞭然、相得益彰。不要一本書還沒看完就誤入另一本書,因為此時自己基礎比較薄弱,這項工作耗時長且效率低,影響學習進度和狀態。當然,也可以先看考研再看法考,這就取決於自己的先後順序安排瞭。
理論法三門學科隻能先看考研,再看法考。 考研課本至少把形式體係掌握,然後再去用法考來促進理解和記憶,防止因法考打亂瞭考研的體係。憲法還涉及到藍皮書和黃皮書的選擇問題,建議梳理清楚藍皮書的形式體係後,再對比黃藍兩本教材。黃皮書中有部分知識比較晦澀,建立起知識體係後對比學習效果會更好。
常見誤區:在尚未精讀一本的前提下,就開始拿著各種資料開始拼湊,看似學得很多很飽滿,但實際上當遇見若乾個章節無法做到一一對應時是無法駕馭兩本書的,最終隻能得齣簡單結論“這兩本書不一樣”,然後混亂、糾結、放棄。這種現象很常見,韆萬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三、怎麼利用法條?
(一)
重視法條
無論是法考還是人大法學考研,法條的作用都至關重要,如“生態文明建設的曆史演變”“閤同法定解除的類型”,都體現瞭“源於法條,高於法條”和“要先看法條”的學習思路。
人手一套法條: 基於教義學和規範法學的立場和學術研究路徑,請大傢務必重視法條的作用。請配備中國法製齣版社(實用版)係列法條,該係列法條全麵,便於翻閱,且配有注釋,憲法、民法、刑法、知識産權法四門相關學科法條均需提前購買。法理學和法律史不涉及專門法條無需購買,法理學中的《立法法》通過單獨文檔發送給大傢。目前市場上流傳的法條版本有很多,主要分為兩大係列,一是中國法製齣版社係列,另一是法律齣版社係列,其中每個係列中又有很多分支,不完全相同。綜閤考慮紙張質量、體係安排、法條內容、有無注釋、價格高低等因素,推薦大傢購買中國法製齣版社(實用版)係列法條,請大傢一定要認準最新版本,不要買錯。
例外情況: 有些同學法考已經購買瞭全套法條,也無需再行購買,大同小異,殊途同歸,法考的配套法規匯編也很不錯。
(二)
從事實到價值
民法中從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到生效,刑法中從客觀到主觀,都體現齣瞭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分析框架,“目光在事實與規範之間穿梭往返”。人大法學考研以規範和教義學著稱,考驗大傢法條的理解程度和理論功底,要求大傢在學習理論的時候要“找法”,也即找到法律依據,做到規範分析。 詳情請見知行法學公眾號底部菜單欄右下角“真題解析”一欄下的各個科目的曆年真題解析。
(三)
法學討論不要脫離文本和法條
碩博讀書會都是以文本齣發,防止齣現侃大山和空對空的情況,這個在以後的學術生涯中很重要,尤其是在人大這個注重規範和教義的學術環境之中。在讀書會上嚴格以文本為依據,其實這也是對組織者和匯報者的一種尊重,即使不從學術角度來講,單純從做人角度也該如此。大傢最反感的就是那種什麼都沒看還誇誇其談的人,這是對人的不尊重。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就像律師一定要看案捲,學者一定要看論文,讀書會一定要讀書,是一個道理。不看案捲而誇誇其談的律師,不看論文而鬍吹亂侃的學者,不讀書而誇誇其談的匯報人,不僅是學術有問題,而且做人也得不到尊重。在考研中也是如此,發問的時候,要準備好“課本依據”(哪一章,哪一頁)和“法條依據”(涉及到哪個法條)兩個東西,纔能確保大傢在一個水平綫上去討論,而不是空對空地鬍扯亂扯。當然,法律史和法理學兩門學科,有些知識沒有法條依據,那至少要找到課本依據。
具體而言,憲法和應用法這些學科應該如何運用法條,對法條應該掌握到什麼程度,請大傢閱讀第三章二輪強化階段相應科目的備考方法。
//
後記
更多詳細內容,請大傢在知識星球內查看置頂文件《初試一本通》。
關於我們
知行法學
微博/知乎:知行法學
微信公眾號:知行法學
知行法學,法律人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