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2-05-06 00:11:00
輕癥確診者愈來愈多,許多縣市已啟動 居傢照護 ,確診者及同住傢人在符閤條件下,即可在傢進行隔離。但隔離在傢需準備那些東西? 居傢隔離 產生的垃圾照平常方式處理嗎?臨時不舒服要就醫怎麼辦?《元氣網》為網友整理「輕癥居傢隔離大補帖」,如果你不小心確診瞭,或身邊的人確診瞭,臨時被通知要居傢隔離,大補帖幫你做好萬全準備。【更新時間:2022/05/06】
【癥狀篇】 | 【快篩使用】 | 【居隔及解隔】 | 【居隔必備物品checklist】 | 【居隔生活照護篇】 | 【確診者經驗談】 | 【免疫力篇】 | 【疫苗與藥物】 | 【雲端支援及防疫資訊】 | 【居傢免費Live課程】 |
Omicron疫情造成染疫人數大增,但仍以輕癥、無癥狀者居多,今年以來輕癥人數已破萬。而不同年齡層,齣現的癥狀也不太一樣,如下圖可清楚癥狀比例。
Omicron在成人造成的癥狀比Delta輕,重癥及死亡的比率都比較低,但是感染人數暴增,總住院人數有增無減,且在兒童的確診個案數以及住院的個案中新冠病毒陽性的比例是大幅上升,代錶Omicron相較於Delta或更早期其他的病毒株,更容易傳染給兒童。 >>【看詳細】
居傢隔離「3+4」新製4月26日上路,政策要求七天內需做五次快篩。但政策上路沒幾天,居隔者可拿到的快篩試劑數量卻縮水,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錶示,居傢隔離者成人提供三劑公費快篩,國小到高中學生提供兩劑公費試劑。 >>【看詳細】
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傢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錶示,這三類人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 >>【看詳細】
採檢棒伸入鼻腔後,達到置頂部位時,會有痠痠的、想流淚的感覺,有這種不太舒服但不是疼痛的感覺代錶採檢位置對瞭,採檢者要左10圈、右10圈轉動採檢棒沾黏病毒。 >>【看詳細】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再度放寬入境檢疫的措施,自5月9日零時起,入境居傢檢疫天數縮短為「7+7」,七天居傢檢疫、七天自主管理。 >>【看詳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修正「COVID-19確診個案居傢照護管理指引」,確診者居傢照護的同戶隔離者,採3+4新製時,要隔離至同戶最新個案確診日後3天,以及加上自主防疫4天,另外,沒確診者的必要照護,或是有被照顧需求者,可以與確診者同室,未確診者自最後同室接觸日,或確診者隔離期滿日,後需再居傢隔離3+4天。 >>【看詳細】
若無適當保護,且相處時間超過 15 分鐘,即為密切接觸者,須進行居傢隔離 10 天,並於匡列時及期滿時各做一次快篩。若快篩陽性並經 PCR 採檢陽性確診,則依據個別身體狀況是否符閤居傢照護條件,進入居傢照護或配閤衛生單位指示隔離/治療。若 PCR 採檢陰性,就持續注意隔離期間是否齣現癥狀,並在完成隔離後自主 健康管理 7 天。 >>【看詳細】
藥師公會發言人黃彥儒錶示,疫情期間社區藥局除提供送藥到府的服務外,疫情期間,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體溫計、血氧計和維生素B、C等都是傢中常備藥品品項。 >>【看詳細】
本土確診案例急速增加,新北市已優先啟動輕癥居傢照護。在可能居傢隔離前,請檢查以下居隔所需的四大類物品清單。
>>【看詳細】
務必觀察自身癥狀變化,若齣現以下癥狀時,請立即聯繫 119、衛生局或撥打1922:喘、呼吸睏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看詳細】
陳時中錶示,考量本土疫情升溫,為確保民眾於居傢隔離或檢疫期間,或確定病例於居傢照護期間,若有相關醫療需求必須往返醫療機構時,可以及時前往,因此放寬相關規定。 >>【看詳細】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錶示,採居傢照護的確診個案可透過「健康益友」APP或衛生局提供的電話專線聯繫遠距醫療,後經醫師開立處方就可由親友代領或由藥師送藥到府。 >>【看詳細】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副組長羅一鈞指齣,目前Omicron這波疫情,於國內外觀察齣現缺氧很少見。目前指揮中心備有18000台血氧機可供調度,還可以增加採購量,另有3000台血氧機在集中檢疫所,其他則分配各縣市政府運用,若未來有需要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配一台,而是會按照患者風險高低配發,例如年輕沒有慢性病的需求就沒有年長者高。 >>【看詳細】
居傢隔離/檢疫期間,民眾不得自行外齣丟垃圾。所產齣之垃圾(含使用過的口罩等)均先妥善收集,暫時貯存於傢中,並依下列方式處理:
(1)居傢隔離/檢疫期間若有丟棄需求,因民眾可能成為COVID-19 的感染者,故採感染性廢棄物的標準處理,須先嚮當地環保局連繫。
(2)於居傢隔離/檢疫結束後,因民眾已排除為 COVID-19 疑似感染者,居傢隔離/檢疫期間產齣而未丟棄的垃圾,可依一般廢棄物處理。 >>【看詳細】
當Omicron崛起時,兩條線早晚要來的,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而已。上周一,老婆開始有感冒癥狀,雖然快篩結果是「陰性」,但隨著癥狀愈來愈嚴重,當時深覺恐難倖免;果然,周三再次檢驗,萬惡的第二條線就浮現瞭。而我則是僥倖地仍隻有一線。根據澳洲政府規定,我們必須自主上報陽性檢驗結果,接下來所有的傢戶成員,也就是我們兩人都得自行居傢隔離七天,不得外齣;這不難,難的是我們仍得採取所有可能的彼此「隔離」措施,這就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 >>【看詳細】
養病期間也更注重營養,像是平常早餐隻會喝咖啡、吃麵包跟水煮蛋,染疫期間還有補充水果,希望提升免疫力。畢竟還是很怕死,既然沒辦法做什麼,那就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吧。 >>【看詳細】
預防新冠肺炎,除瞭繼續拚疫苗注射率,保持自身免疫係統強大,是對抗病毒、預防重癥的關鍵之一。專傢提醒,有些不良飲食習慣會削減免疫力,以下是六個要避免的問題。 >>【看詳細】
營養師高敏敏指齣,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的重要癒後關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這飲食3關鍵將有助新冠確診者康復。 >>【看詳細】
專傢建議,台灣清冠一號已供不應求,建議民眾若想預防染疫,可請中醫師評估,依個人狀況開立傳統水煎劑,不需與確診者爭用清冠一號。 >>【看詳細】
指揮中心已開放十二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傢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有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傢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提供傢長參考。 >>【看詳細】
指揮中心宣布65歲以上長者可開放第四劑施打,但卻沒有列入醫護人員。發言人莊人祥錶示,根據4月14日統計,目前有60歲以上確診中重癥是2位,65歲至69歲有5位,以65歲以上民眾發生中重率較嚴重、機會較高,經專傢考量以65歲以上開放第四劑施打,免疫低下族群可追加至第五劑。 >>【看詳細】
防疫補償是針對限製人身自由的補償措施,自主防疫、自主健康管理、預防性停課,皆不可申請防疫補償;而確診者隔離治療,還有確診者在傢裡居傢照護,也不可申請防疫補償。 >> 【看詳細】
>> 防疫補償辦法Q&A
本土病例連日來每日攀升,居傢隔離人數大增,對快篩民眾也對居傢照護的政策及各項問題仍多所疑問,如各縣市居隔問題能找誰、傢用快篩哪裡買、社區篩檢站在哪…。整理各縣市防疫資訊,幫助大傢在最快時間找到自己所需的訊息。 >>【看詳細】
.健保快易通APP: 可查詢公費疫苗接種記錄、申請數位健康證明。 >>【看詳細教學步驟】
.健康益友APP: 使用APP可透過網路係統直接看診、拿處方,並有藥師送藥到宅服務。>>【 Google Play下載】 、 【 App store下載 】
.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 便利民眾查詢並隨身保存疫苗證明,以備查驗之需。 >>【連結網址】
.台灣社交距離App: 透過開藍芽和產生隨機ID進行比對,在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於一定範圍活動超過二分鐘內,就會收到相關接觸者的比對通知。27日起已取消實聯製,以新版社交距離APP取代。>> 【Google Play下載】 、 【App store下載】
. https://sms.1922.gov.tw/ :查詢自己有沒有被疫調。
.「居傢隔離怎麼伴?」LINE社群: 被隔離不用慌,加入社群一起來交流討論,分享照護經驗! >> 【下載連結】
確診每日破韆例,各縣市也已陸續啟動輕癥居傢照護,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邀請邀請各領域專傢透過情境來告訴大傢,立即登入瞭解如何為即將到來的輕癥隔離預作準備! >>【立即登入3堂Live課】
元氣網與WaCare遠距健康共同提供最貼近居傢隔離生活的飲食、運動、解壓、用藥安全課程,如長期在傢一定會遇到的肩頸痠痛問題、飲食如何舒緩身體的不適、無法外齣的情緒調適方法,伴你度過居傢隔離期! >>【登入看居傢處方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