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7:04:23 AM
大概率是差異比較大,但其實假設就不太成立,同樣是優秀的孩子?怎麼可能一個進普通高中,一個進重點大學瞭呢?那這個優秀的人是怎麼樣評判的?如果按從前提假設高中這個維度,肯定是要比學習瞭,那同樣優秀這個前提就不成立。而是要看進入高中之後的學習狀態,心理狀態,思想成長等方麵。首先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學習,管理,周圍環境。高中是非義務教育,進什麼樣的高中,基本是分數決定的。
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綫高,進來的學生經過瞭激烈的競爭,學習能力相對比較強,經過瞭多次模擬考、中考發揮比較好,心理素質穩定,各方麵相對優秀一些。周圍同學都很優秀,閑暇時間討論學習,相互問問題的也多,整體學習環境就好,少瞭很多亂七八糟的事分心。然後是師資和管理,好的高中,現在基本都是名校畢業的老師,985的碩士纔能進,還有清北的碩博,老師的思維高度就不一樣。
同樣一道題,可能高明的老師,有簡潔的解題方法和思路,講得也比較通透,可以從上而下的思維進行拓展。學校管理也相對比較嚴,學生的作息,紀律等都比較好。最後說說影響差異的心理因素,有的孩子,在初中很優秀,但是到瞭高中,必然要齣現分化,有的依然成績拔尖,被老師重視,心理狀態好;有的到瞭高中,成績沒那麼好,排名落後,總覺得老師也不重視瞭,心理負擔重,反而持續調整不好。
一直排在班級最後,到後來可能對學習失去信心瞭,反而最後不如去瞭普通高中,當尖子生考得好。所以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還是要看孩子自己,學習也需要長期努力,高中三年,一直有追趕超越的機會,不管有沒有上重點不要輕言放棄,高考畢竟是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卡,傢長和孩子都應該重視起來。
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最大的區彆就是學生未來成功率的不同:重點高中的學生未來成功率明顯優於普通高中,未來的發展差異會很大。近年來,一直有一些網絡段子,傳播所謂的“985畢業的學生為沒有上過大學的打工”的內容。事實上,這隻是小概率事件。從邏輯上來說,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可能,甚至不論是否上過高中,同樣地,普通高中之於重點高中的區彆,絕不能因為普通高中有人成功過就忽略瞭成功率的巨大差異。
重點高中的差異化優勢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師資方麵的差距,兩個水平相當的人,大學畢業後,一個去瞭普通中學當老師,另一個去瞭重點中學當老師。可能要不瞭10年,教學水平就會拉開不小的差距。重點中學給老師發展提供的平台和資源是普通中學不能比的;高水平的學生會形成一個倒逼機製,推動老師的專業成長。另外,重點中學還會利用高薪從普通中學挖走許多優秀的師資力量。
同學的差距,小朋友都喜歡和大一點的孩子玩,而不是和比自己小的玩,因為和大孩子玩,可以學到自己不會的東西。和一群學霸做同學,你能學習彆人的長處;和一群中等生做同學,可能就是彆人學習你的長處瞭。
學校環境的差距,硬件上的差距是次要的,關鍵是軟件。重點中學輝煌的校史、優秀的校友,這些人文環境對學生産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普通中學無法企及的。重點中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更規範。重點中學開展校際交流,開拓學生眼界,各種聯考可以讓學生比較準確地認識自己的真實水平。
個人成長路徑不一樣,重點高中積纍下來的培養方法和師資力量,必然決定瞭同樣基礎的孩子,在重點高中的環境裏會獲得更好的培養資源,獲得更多的成長選擇,也會有更多機會獲得成功的可能。
人脈積纍不一樣,這一點,甚至都不需要說明,大傢看看身邊的朋友,重點高中齣來的,特彆是本地化的校友,是不是會相對普通高中發展的更好?不同的人脈,必然決定瞭不同的發展水平。
發展方嚮不一樣,在未來的道路上,首先最大的區彆就是高考升學率,重點高中遠遠超過平均水平的一本錄取率,就決定瞭未來發展的起點是不一樣的。更不用說因此帶來的二次選擇的機會的差異,這方麵,雙方的差異是很難彌補的。毫無疑問,同樣的孩子進入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未來的發展大概率會有不同的結果,這也是重點高中那麼受歡迎的原因。
總結語:
我大學畢業曾在一重點高中教書7年,後又在某普通高中做十多年的政教處和學生心理工作,每年都會遇到很多轉去重點高中而齣問題的學生,對比我的看法是:
第一、一般情況下,考上重點高中並在重點高中就讀的學生,和普通高中相比,有如下優勢:
1、更有利於提升成績。重點高中的老師對教材把握更精準,教法更靈活,教學經驗更豐富;學生學習態度比較端正、學習方法比較高效。在這樣的環境下,更有利於提升成績。
2、更有利於開闊視野。在重點高中德藝雙馨的名師更多,在他們的熏陶下學生更有利於開闊視野;在重點高中求學的學生,綜閤素質相對較高,更有利於交流知識,提高思想認識。3、更好的人際關係環境。在重點高中,你身邊的每一位同學,都可能是某名校的學生,某行業的翹楚。有利於未來走嚮社會。
第二、沒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要上重點高中,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
1、傢長能接納孩子的暫時不優秀,愛你能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品質,優化學習方法;
2、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頑強的學習意誌;敢於麵對落後,勇於拼搏進取的學習精神。
3、不斷優化學習行為的謙虛態度。學習不好背後,一定有方法不對的問題。規範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
做到以上三點,傢長可以大膽效法“孟母三遷”,學生可以昂首挺胸走進“芝蘭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