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荷蘭弟和馬剋·沃爾伯格主演的《神秘海域》登陸內地院綫。
比較奇怪的是,電影沒有選擇周五上映,而是等到3月14日星期一纔開畫。
理解片方的難言之隱,而且作為彌補,周六和周日影片已經開始大範圍點映。經過瞭這麼久的好萊塢電影荒,
如果想要看一部純粹的爆米花電影,這部是個不錯的選擇
。
荷蘭弟在“蜘蛛俠”以前的戲路很多元,進入復聯卻有利有弊:深度綁定蜘蛛俠後,他急需另一部重磅電影證明自己的票房號召力。
所以《神秘海域》對於荷蘭弟和索尼都至關重要。
從成片效果來看他們做得不錯,開放式結尾預示影片可能成為索尼又一個“吸金獸”式的係列電影。
內森和山姆從小在孤兒院長大,一次兩兄弟闖瞭大禍,山姆不得不獨自逃走。十五年來他從世界各地給內森寄來明信片,弟弟都好好的保存起來。
他長大後成為酒吧調酒師,同時偷盜技巧高超,解謎水平也遠超常人。
這天山姆的搭檔蘇利文找到內森幫忙,去追尋500年前被麥哲倫藏起來的黃金寶藏。
另一麵濛卡達堅信他纔是寶藏的正當繼承人,因為當年正是他的傢族資助瞭麥哲倫的航行。
於是兩夥人爭分奪秒地破解綫索,展開一場環球的尋寶之旅。
劇情大概就是這麼個劇情,是非常標準的好萊塢式尋寶類型片
。從中能看到很多《國傢寶藏》和《印第安納瓊斯》的影子,甚至台詞就乾脆緻敬瞭後者。
以奪寶電影為坐標係,因為有著經典的老前輩的存在,而且《神秘海域》跟《印第安納瓊斯》一樣走的輕鬆搞笑風格,所以影片在故事層麵已經很難做齣什麼創新瞭。
於是《喪屍樂園》的導演魯本·弗雷斯徹乾脆在奇觀展現上做到極緻。
無論是先聲奪人的運輸機大戰,還是高潮戲空中海盜船的追擊,腦洞都還蠻大的。
魯本作品的特點就是,媒體評價可能不算穩定,但爆米花指數絕對超高。這次的《神秘海域》與他的《毒液》一樣都齣現瞭爛番茄新鮮度和爆米花指數嚴重斷裂的情況,所以也提醒小夥伴們不要對電影品質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動作上則是明顯的藉鑒瞭成龍電影的功夫雜耍,充分利用地形和環境設計打鬥。流暢性上沒得說,就是好幾場純粹功能性的打戲,對劇情沒産生任何意義。
在巴塞羅那的教堂地下解謎和找機關很有遊戲感,雖然沒玩兒過《神秘海域》,因為我沒有PS主機,但是能聯想到塞爾達神廟和古墓麗影的諸多遊戲場景。
包括運輸機上那段聽說也是遊戲復刻的遊戲關卡,相信遊戲迷看瞭會比我激動得多。
這就不得不提電影的另一個屬性瞭,那就是遊戲改版。
如今的遊戲,特彆是主機上的3A大作,越來越嚮電影靠攏。但反嚮輸齣卻做得不好,遊戲改編影片幾乎是有一部撲一部,很少取得高票房和高口碑。
《魔獸》和《波斯王子》還因為投資過於巨大而幾乎賠本,從此以後雖然偶爾還是有遊戲改編電影上映,但對比漫改電影,可以說這個類型是一部能打的都沒有。
《神秘海域》耗資1.2億美元,勉強算A級製作,錢也花在瞭看得著的地方,在遊戲改編電影裏已經算得上是中上水準瞭。
可影片的缺點與優點同樣明顯,所以仍然沒法成為遊戲改編的新標杆。
還是說迴巴塞羅那的解謎,遊戲的邏輯就是在密室裏到處轉,就能找到破解機關的方法。
這放在遊戲的語境裏是行得通的,可改成電影就顯得小兒科和拖遝瞭。
綫索齣現的沒有係統性的邏輯分析,幾乎就是靠運氣和拍腦袋想齣來的。
與解謎同樣敷衍的還有插科打諢的笑話。
馬剋沃爾伯格和荷蘭弟這一對不是很有化學反應,尤其是馬剋,演什麼電影都是同樣的狀態,關鍵是完全不好笑。
荷蘭弟繼承瞭部分彼得帕剋的碎嘴式錶演,但讓我驚喜的是,能明顯看齣內森與彼得的性格差異,觀影過程中沒有一次帶入“蜘蛛俠”的觀感。
總的來說,《神秘海域》就是很普通的爆米花爽片兒,無論放在奪寶電影還是遊戲改編電影的參照係中,都不能算上乘之作。
但可能最近好萊塢同類型的娛樂電影看得少瞭,至少觀影過程還是很輕鬆歡樂的。
場景設計得有點放飛,但尚在可接受範圍,爆米花愛好者不容錯過。
好瞭,《神秘海域》就聊到這。本周必定是幸福而忙碌的,不但《蜘蛛俠:英雄無歸》上綫,還有《青春變形記》和《西區故事》要看。
到瞭下周,真正的主菜《新蝙蝠俠》也要登陸內地院綫。有時間的話,上邊這幾部熱門新片我也會挑著聊一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彆忘瞭點個關注。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