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1:01:57 AM
2022年研究生考生們,已經斷斷續續查到瞭自己的初試成績,結果雖有喜有悲,還是要做好接下來的規劃, 是繼續等國傢考研分數綫的齣示,準備復試, 還是提前做好工作的準備,這是考生們需要去謹慎思考的問題。
除此之外,關於研究生報考,不乏有些上岸的考生後悔自己當初的報考選擇,有些後悔自己選瞭專碩,有些則抱怨自己不應該選學碩。那麼, 有關學碩與專碩的報考選擇,你選錯瞭嗎?
專碩報考人數超過學碩,受認可程度高
教育部官方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研究生報考人數一直攀升,數量由2015年的165萬人,增加至2019年的190萬人, 今年的報考數量更是達到瞭457萬人 ,對比往年,又達到瞭新高。
在總報考人數逐年增加的前提下 ,學碩與專碩的報考比例也齣現瞭明顯變化 。
即使是現在,在很多人眼中, 依然會認為學碩會比專碩更吃香 ,畢竟兩者的社會受認可程度不同,且在某些招聘信息中,會特彆注明學碩而非包括學碩與專碩在內的碩士研究生。
可是,通過對2009-2018年間的招生數據來看,專碩與學碩之間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並於2017年反超,2018年比學碩多齣11.71萬人, 在讀專碩生數量比學碩多齣45.28萬人。
至於專碩報考人數為何會在2017年反超,可能跟2016年教育部下發的一則通知有關,它涉及到瞭將在2017年之後把(專碩)納入到統招中來。
再加上教育部方麵越來越重視專碩教育,專碩受認可程度提升。
與此同時,高校對專碩培養重視程度提高,不僅培養目標越來越明確,而且在學校管理方麵與學碩並無明顯差彆。
在考生眼中,對比學碩三年在讀,專碩兩年在讀在就業方麵存在優勢。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超過半數的專碩生認為,專碩比學碩更利於就業。
考研成績齣來後,纔明白“學碩”與“專碩”的差彆
雖說專碩報考人數已超過學碩,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專碩比學碩更吃香,原因在於兩者之間具有差異化優勢。
培養方嚮與就業選擇: 眾所周知, 學碩的培養方嚮以學術型人纔為導嚮,而專碩則以應用型人纔為導嚮。
在畢業後就業方嚮,前者多為在研究機構、學校、繼續讀博等;而後者則偏嚮於國企或者民企中的技術性人纔崗位。
站在這個角度上, 選擇學碩還是選擇專碩,其實影響今後的就業選擇。
上岸難度與調劑規則:研究生報考上岸難度,有些人會把難度的大小歸結於專碩與學碩的報錄比,確實報錄比會影響上岸的難度。
但是至於能不能上岸, 其實還是看個人能力, 為什麼在同樣的報錄比中,彆人就能名列前茅,而自己卻沒有被錄取。
所以不論是學碩還是專碩,能不能上岸,本質上還是看個人,畢竟大傢都在一個公平的前提下。
另一方麵, 若報考學碩的話,後期還可申請調到專碩 ,而剛開始報考的是專碩,後麵就沒有這樣的待遇。
學費: 通常情況下,學碩在讀生每年的學費 最低標準為8000元 ,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校、專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專碩在讀生的每年學費一般跟學碩無較大差彆,可是,學校越好學費會越高, 部分學校專碩每年甚至超過瞭20000元。
專碩與學碩如何選擇?主要根據專業選擇
瞭解完上述專碩與學碩的區彆之後,關於報考時是選擇學碩還是專碩,還是要看報考的專業是什麼。不同專業適閤的報考的方嚮不同 ,其中適閤報考專碩的專業有以下三種。
會計: 會計專業不論怎麼說,它更傾嚮於一個實用性的專業,報考專碩,提高應用能力,相對來說比學碩收獲更多,而且更符閤就業招聘人纔。
藝術性專業 : 藝術性專業包括工業設計、動畫、攝影等 ,若不是想進一步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學術高深研究,而是想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應用能力,建議報考專碩,更利於未來發展。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專碩畢業時,隻要通過考核,除瞭拿到 畢業證、學位證 之外,還能獲得 規培證、執醫證 ,可謂四證閤一,而學碩卻沒有這方麵的待遇。
因此,建議考生在選擇專碩還是學碩時,不要盲目的看到兩者之間的“吃香”程度,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類型、未來的就業方嚮去考慮。
【今日話題】你覺得報考研究生,應該選擇學碩還是專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