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近日有報告指齣 單是今年首季強積金﹙MPF﹚成員平均蝕約16,600元 強積金|中港股票基金首季最差跌16%! 專傢拆局︰波幅大非壞事 - 趣味新聞網


近日有報告指齣 單是今年首季強積金﹙MPF﹚成員平均蝕約16,600元 強積金|中港股票基金首季最差跌16%! 專傢拆局︰波幅大非壞事


發表日期 2022-04-09T09:00:13+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近日有報告指齣,單是今年首季強積金﹙MPF﹚成員平均蝕約16,600元,中、港股票基金更是「罪魁禍首」,錶現最差的一隻基金季內就錄近16%跌幅,遠遜 .....


    

近日有報告指齣,單是今年首季強積金﹙MPF﹚成員平均蝕約16,600元,中、港股票基金更是「罪魁禍首」,錶現最差的一隻基金季內就錄近16%跌幅,遠遜恒指期內跌約半成。有業內人士明言,選股基金依賴基金經理的投資決定,能夠避重就輕,長遠而言仍有優勢;又認為,中、港股票已纍積不少跌幅,即使市場仍有不明朗因素,前景仍審慎樂觀。

「打工仔」辛苦半輩子,自然希望退休後安享晚年,享受生活,而政府推齣的強積金計劃,目的是通過製度,令市民習慣儲蓄之外,亦通過投資達至財富增值。

可是受疫情、內地加強經濟調控、市場預期美國進一步加息,以及俄烏局勢未明朗等因素拖纍,恒指上月一度低見18235點,一眾散戶損手之餘,「打工仔」的強積金亦「見血」。據積金評級最新數據顯示,估計單是3月份強積金資產蒸發約150億元,每名強積金成員平均損失約逾3,200元,而首季則平均損失約16,600元。

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亦估算,年初至今強積金市場總虧損逾740億元,首季每人平均蝕16,318港元。

(資料來源:積金評級)

首季中港股票基金 最差蝕近16%

積金評級更以「凶兆」形容3月的錶現,而罪魁禍首正是中、港股票基金,3月平均投資迴報率為-7.83%,而首季平均投資迴報率更為-12.31%,成為3月份兼今年以來錶現最劣的資產類別;同時錄得連續三季見紅,亦是在過去12個月內的第9個月虧損。

若單計過去三個月,首季平均錄5至6%的虧損,已經是首五隻錶現最好的中、港股票基金,全是追蹤恒指。

至於錶現最差的5隻中、港股票基金,首季平均都錄15%至16%的虧損,全部是由基金經理自行選股,即成份股及比重並不等於恒指。

以萬通保險旗下的萬全強製性公積金計劃中的「大中華股票基金」為例,截至今年三月份,基金首三大持倉分別是台積電(10.06%)、騰訊( 9.94%)及友邦保險( 4.79%),其他的分別是美團、港交所、平保及藥明生物,資產淨值百分比均逾2至3%,均是過去一年波幅較大的股份。

雷誌海:基金波幅大非壞事

常說強積金要看長線,若強積金成員十年來均持有同一隻基金。據積金評級,首季錶現較差的中、港股票基金,長期錶現不算太遜色。中銀保誠旗下「我的中國股票基金」十年來每年平均迴報約9%,而萬全強製性公積金計劃的「大中華股票基金」則約8.5%。

從以上數據可見,短線而言追蹤指數基金錶現的確穩定,但長線而言選股基金迴報較高。永明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雷誌海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齣,選股基金依賴基金經理的投資決定,相對於變化不大的被動基金,波幅較大,惟「波動性大並非壞事」,原因是升市期間,選股基金會較進取,相反跌市亦會較保守,能夠避重就輕,長遠而言仍有優勢。

至於有中、港股票基金首季跌幅近一成六,他解釋,去年中、港股票已纍積一定跌幅,股價屬低殘水平,再加上中國今年採取「穩經濟」的政策,故不少基金經理或券商在年初看好中、港股票反彈,於是加重注碼,「撈底時間不對,難免損手」。

雷誌海認為,中、港股票已跌至低殘水平,對前景審慎地看好。(資料圖片)

中、港股票審慎地看好

他認為在美聯儲「收水」、俄、烏戰爭以及全球高通脹的背景下,外圍市況相當波動,中、港股票,同時更受到中美審計風波影響,以及市場關注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什麼的角色,憂慮中國遭西方國傢經濟製裁,因此,中、港股票錶現尤其失色。

但目前情況去看,中美審計風波有望解決,且中概股股價已跌至低位,值博率高,惟仍存在俄、烏局勢等政治不明朗因素,因此對中、港股票審慎地看好。又認為,隨著新冠疫情放緩、全球經濟復甦,不少以齣口貿易或旅遊業為主的東南亞地區重新開放邊境,亞洲股票市場會受到提振。

歐美股市方麵,由於受到俄烏局勢影響,且歐洲十分依賴俄羅斯能源進口,經濟會大受打擊,故不看好歐股,而美股在聯儲局加息的背景下,高增長闆塊會受壓,故保持中性態度。

積金局指,成員若缺乏投資知識及時間管理,考慮預設俗稱「懶人基金」的投資策略。(資料圖片)

光大證券:年底恒指或見25000點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亦指齣,市場大緻消化一係列的負麵因素,科網企業亦陸續公布業績,現價已「塵埃落定」,預計今季港股將進一步迴升,科技股齣現反彈,科指至少升一成,恒指在21000點至24000點之間徘徊,年底有望升至25000點。

積金局早前迴應「積金評級」報告,指留意到不時有機構發錶強積金一季甚或一個月短期錶現報告,全強積金乃長達三、四十年的長線投資,期間無可避免經歷不同的經濟周期,認為計劃成員毋須過份擔心短期市場波動,切忌試圖捕捉市況,但應定期審視投資組閤,若缺乏投資知識及時間管理,考慮預設俗稱「懶人基金」的投資策略。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強積金|債券基金最多輸7% 加息周期難逃一跌? 有類資產或跑齣

強積金|債券基金最多輸7% 加息周期難逃一跌? 有類資產或跑齣

    積金評級公布3月份強積金錶現調查報告,估算460萬名強積金成員當中,3月份人均損失約超過3,200元,而首季每人平均損失達16,600元。 市況波動,股票投資固然是最容易受影響的資產類別。其中,中港股票是3月份兼今年以來錶現最劣的資產類別,股票基金計劃單月迴報率為介乎-2.7%至-7.8%,季度則介乎-5.47%至-15.9%,整體迴報率為-10.05%,連續三季見紅,亦是在過去12個月內的第9個月虧損。 3月份強積金人均損失約超過3,200元,而首季每人平均損失達16,600元。(.......


日圓連挫13日逼6.1算 實質匯率重返50年前 王良享料已見底!

日圓連挫13日逼6.1算 實質匯率重返50年前 王良享料已見底!

    美國聯儲局(FED)啟動加息步伐,但日本無法捨棄寬鬆貨幣政策,迎來美匯持續走強,日圓卻頻走弱的局麵。計及今日,日圓已連跌13日,每百日圓兌港元跌至6.1178,刷新20年低點,也是半個世紀以來最長跌浪! 不過,隨著日本財政大臣鈴木俊一今日(19日)公開喊話,指日圓貶值會損害日本經濟,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日本央行或未能繼續堅守寬鬆貨幣政策,故日圓現階段很大機會已見底,一旦美日息差收窄,日圓將迎來反彈。 美國聯儲局(FED)啟動加息步伐,美匯及債息紛見「異動」,美匯指數.......


【足本重溫】「智」未來 - 智慧環境新模式 線上講座

【足本重溫】「智」未來 - 智慧環境新模式 線上講座

    為瞭實踐可持續發展,結閤創新科技打造智慧環境是關鍵因素。而近日疫情嚴峻,大量具傳染性的醫療廢料因人手不足而被囤積、食肆及辦公室通風不良或增傳播風險等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智慧科技又能否協助減低疫情帶來的危險及影響?智慧環境感測、環境安全管理都是《香港智慧城市藍圖》的智慧環境章節中,希望可實踐的目標,現時這兩方麵的發展如何呢? 《香港01》主辦、智慧城市聯盟協辦的「智」未來 - 智慧環境新模式,請來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秦仲宇先生擔任嘉賓主持、信山實業有限公司董事詹嘉慧博士擔任嘉賓,交流智慧環境的.......


中國經濟拆局|三頭馬車消費堪憂 瑞銀鬍一帆料全年增長5%不保

中國經濟拆局|三頭馬車消費堪憂 瑞銀鬍一帆料全年增長5%不保

    中國首季經濟數據勝市場預期,但新冠疫情迅速擴散,威脅到中國今年設定的5.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其中,3月消費數據齣現負增長,失業率亦升至5.8%,創2020年5月以來最高。 經濟三頭馬車,消費「脫腳」,專傢預計次季中國消費仍然疲弱,甚至齣現零增長,拖纍全年整體經濟增長,GDP增長恐難以達到5%。近日,人行降準,惟力度不似預期,且無減息,專傢明言,應把眼光放在財政政策上。 本周一﹙18日﹚,國傢統計局公布,中國第一季國民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8%,高於市場預期的4.4%和去年.......


中國經濟拆局|人行放水不似預期 專傢︰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適閤

中國經濟拆局|人行放水不似預期 專傢︰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適閤

    美國經濟強勁,通脹創齣逾40年新高,聯儲局無可避免要加息以壓抑通脹,與此同時縮錶如箭在弦,明確瞭未來的「收水」路線。相反,受疫情打擊,中國經濟未如理想,全年增長5.5%的目標成一大問號! 市場憧憬人行齣招救市,惟上周五僅宣布「降準」0.25個百分點,未算振奮人心。有分析認為,在中美兩大經濟體貨幣政策背馳下,兩國10年期國債息差近12年來首現倒掛,倘情況惡化恐加速外資離開中國。但專傢指齣,中央有足夠空間運用貨幣政策,不會因為中美利差而受到製挈,也不擔心大量資本流齣。相比放寬貨幣政策,專傢認.......


中國經濟拆局|外資流齣中港股債 本地薑可成避風港 兩類股看俏

中國經濟拆局|外資流齣中港股債 本地薑可成避風港 兩類股看俏

    新冠疫情持續,中國經濟未如理想,中港股票錶現亦失色。同時,人民幣及港元持續貶值,港元匯價更逼近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或意味資金已從港股漸漸流齣。市場對中資股、大價股失去信心之際,本地股份或成為避風港。有分析師認為,受惠疫情緩和、經濟預期復甦,本地零售消費股及餐飲股存在投資機遇。 隨著中國爆發疫情,加上政府落實封城、清零等強硬措施,窒礙實體經濟活動,令中國經濟前景添憂。 經濟不振,股市也不興。A股走勢疲弱,上證近日再度跌穿3100點關,逼近今年3月15日的低位,恐見「二次探底」。至於港股,恒指自.......


前領展掌櫃打骰 順豐房託力榖租金收入 冀資產兩年翻一番︱專訪

前領展掌櫃打骰 順豐房託力榖租金收入 冀資產兩年翻一番︱專訪

    隨著疫情及電商的發展,物流對企業越來越重要,市場對物流地產的關注度亦不斷提升。順豐控股去年分拆順豐房託(2191)在港上市,是本港首個以物流為重點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管理層受訪時稱,希望通過收購母企的物流地產項目,以增加公司的租金收入,目標是整體物業估值兩年內倍翻,為股東帶來穩定迴報。 翟迪強預期今年將斥資20至30億元,收購數個母公司的內地物流項目,(蘇煒然攝) 順豐控股(深:002352)去年分拆順豐房託(2191)在港上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翟迪強接受《香港01》訪.......


滙控今公布季績 稅前溢利料倒退 溫傑︰加息利好因素半年後反映

滙控今公布季績 稅前溢利料倒退 溫傑︰加息利好因素半年後反映

    滙控今日(26日)公布今年第一季業績,市場預計稅前溢利按年齣現倒退,主要是受預期信貸損失(ECL)提撥影響所緻。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今年首季香港業務受疫情影響,局限瞭非利息收入發展,而加息利好因素則最快半年後纔反映。他估計,滙控股價應在50至55元區間上落,今次業績料不會令股價大上大落。 滙控今日公布今年第一季業績,綜閤券商預計,集團首季稅前溢利中位數37.2億美元,按年倒退35.62%。錶現不進反退,主要因為雖然預計首季淨利息收入則錄得按年逾5%升幅,淨利息收益率輕微擴闊3.......


「這正是滙豐特色!」 專傢不支持分拆亞洲業務 指難減政治風險

「這正是滙豐特色!」 專傢不支持分拆亞洲業務 指難減政治風險

    近日有滙豐的基金股東提齣,希望董事會同意將銀行一分為二,把亞洲業務分拆齣來,以釋放更大估值。但有基金經理及學者均認為,儘管分拆對亞洲業務價值得以提升,但同時對其他業務價值帶來損害,料成數不大,並認為滙豐本身的角色定位獨特,分拆後反而有可能失去其特點及發揮空間。 滙豐(0005)近年屢遭捲入中美政治角力的漩渦之中,加上銀行在亞洲地區以外的業務錶現仍然失色,不時要亞洲區業務「救全傢」,故外界時有要求滙控分拆亞洲業務的聲音。 最近便有英國報章報道指,一名自言是滙豐「積極股東」的基金股東提齣,希望.......


【足本重溫】「智」未來 - 智慧齣行新裏程 線上講座

【足本重溫】「智」未來 - 智慧齣行新裏程 線上講座

    香港地少人多,路麵空間有限,以緻交通擠塞、空氣汙染等問題愈趨嚴重,「智慧齣行」就成為一個極為重要的發展方嚮。車聯網科技、自動駕駛車輛可以如何幫助實現智慧齣行新時代?公共交通工具又如何應用智慧科技為大眾提供實時服務,第五代流動通訊技術(5G)、大數據在這方麵又扮演著什麼角色? 《香港01》主辦、智慧城市聯盟協辦的「智」未來 - 智慧齣行新裏程,請來智慧城市聯盟副會長黃慧敏女士擔任嘉賓主持、運輸署助理署長/技術服務羅慶新先生擔任嘉賓,交流智慧齣行應用的最新發展,讓不同企業瞭較更多資訊,發掘新.......


美國加息|儲局改口風有因 專傢料美元強勢不改 鮑公言論留伏筆

美國加息|儲局改口風有因 專傢料美元強勢不改 鮑公言論留伏筆

    美聯儲一如市場預期加息半厘,是睽違二十二年來最大的加息幅度。不過,美股市場卻狂歡式抽高,道指單日抽高逾900點,創自2020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市場關注點落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對未來加息的前瞻預測之上,鮑威爾的言論剔除瞭單次加息75點子(即四分之三厘)的機會,被多間投行認為是會議的最大驚喜。 對於美元走勢,專傢認為美國整體加息及縮錶方嚮會持續,即使加息步伐稍為低於市場原先最進取的預期,不過仍然未有改變美元升勢,相信美元指數會持續嚮上,第一關先看104水平。 鮑威爾改口風,錶示無積.......




港媒:習近平或於10月中旬視察深圳

網購優惠|I love kitchen廚具傢電4摺起!消委會高分氣炸鍋$499

美股收市|通脹高企 道指先升逾300點後倒插87點 納指跌0.3%

政壇內幕 KMT黨員套牢5億 轟陳萬添股票綁選票

恒大強強滾 許傢印身價僅次馬雲

眾多機構普遍看好十月A股市場錶現


前一篇新聞
策解.無傢者|政府棄傢當僅賠100元 社署康文署須正視八大罪狀
后一篇新聞
恒指全周跌200點 內房逆市升憧憬寬調控 黃偉康看好一間非國企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