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新理論不僅能給齣實驗已經確立的結果 還能預言新的結果 統計物理中的一道百年小謎題及其破解 - 趣味新聞網


新理論不僅能給齣實驗已經確立的結果 還能預言新的結果 統計物理中的一道百年小謎題及其破解


發表日期 5/7/2022, 2:00:23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新理論不僅能給齣實驗已經確立的結果,還能預言新的結果,而這一結果在物理上之閤理之巧妙,隻能歸結於大自然的安排。撰文 | 劉全慧(理論物理博士,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物理難題和數學難題有…… .....


    

新理論不僅能給齣實驗已經確立的結果,還能預言新的結果,而這一結果在物理上之閤理之巧妙,隻能歸結於大自然的安排。

撰文 | 劉全慧 (理論物理博士,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

物理難題和數學難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世紀“高齡”的數學難題屢見不鮮,例如,費馬大定理從提齣到證明相隔瞭358年;哥德巴赫猜想已經280年。有趣的是,數學的難題,每解決一個就相當於殺掉瞭下金蛋的鵝。物理學中也有百年難題,每解決一次就相當於發現瞭一隻下金蛋的鵝。這些問題小到冰麵為什麼打滑,大到宇宙的結構及其演化;復雜如氣候變遷,具體如飛鴿迴巢,等等。本文的有限尺寸效應難題,寫在物理教材裏,曆史上不斷有研究論文發錶,是一個介乎數學和物理之間的小難題。

有限尺寸效應難題

在所有的統計分布中,求最概然的一個,是統計學的入門知識。不過,統計學關心大量的樣本。稀罕的事例,不在統計學的範疇內。統計物理也求最概然分布,但是,一個係統常常會和熱庫、粒子庫接觸,係統中就可能隻有一個粒子。換言之,在統計物理中,即使齣現一個粒子,也會齣現分布。單原子熱機是近些年的一個研究熱點,處理的就是隻有一個粒子的統計分布。通常的熱力學處理的是大量粒子的係統,數學上處理為無限多個粒子,同時係統體積也要取為無限大,而粒子數的密度不變,就是所謂的熱力學極限。在熱力學極限的另外一極,就是小係統,或者少粒子係統,或者有限尺寸係統。這裏會齣現的新效應,可以稱之為有限尺寸效應,或者少粒子效應。

但是,超過一個半世紀的時間裏,數以十萬計的統計物理的學者們,求最概然分布,一直被如下問題所睏擾:相關理論的適用性要求粒子數很大,隻有滿足這一條件纔能藉助成熟的數學工具給齣統計分布。當然,當粒子數很大的時候,這些結果也都是正確的,受到瞭實驗的嚴格檢驗。那麼,當粒子數很少的時候,有無分布? 分布的形式如何?數學上,這一問題歸結於如何處理一個變量x連乘積x!的對數lnx!及其微積分,其中變量x可以理解為粒子數,x=0,1,2,…。例如x在1和10之間,就是所謂的少粒子係統。

在統計物理中,常常使用lnx!的如下斯特林公式,lnx!≈xlnx-x。這一公式在x的取值非常大的時候,精度非常之高。但當x較小的時候,例如x在1和10之間取值時,這個公式的精度非常差。但是,在物理上,隻能這樣取,多一項少一項都不行!關鍵的原因在於,惟其如此,纔能保證一個熱力學係統的熵的廣延性。如果利用更為精確的近似,必然破壞廣延性。換言之,精確的斯特林公式,給齣的最後的結果如果是正確的,應該是所謂的少粒子效應或者有限尺寸效應,不過大概率是錯誤的。

當x為粒子個數的時候,lnx!是天生的離散函數。使用近似公式lnx!≈xlnx-x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把lnx!變成連續函數進行微積分運算。但是,當x較小的時候,把lnx!處理為連續函數的精度非常差,隻能處理為離散函數,這個時候,lnx!的微分dlnx!應該用差分Δlnx!來代替。可是差分Δlnx!的定義非常多,例如,前一步差分Δlnx!= ln(x+1)!- lnx!=ln(x+1), 後一步差分Δlnx!= ln(x)!- ln(x-1)!=ln(x),前兩步差分,後兩步差分,…,中心差分,偏心差分,…等等。定義如此之多,給齣的物理結果互不相同,選擇其中的任意一個相當於引進瞭新的假設,即使這樣,給齣的結果大概率也是靠不住的。

因此,統計物理齣現lnx!的時候,在兩個地方需要進行嚴格的處理,一個是lnx!精確的錶達式,第二是嚴格的離散微積分。

尋找最穩定的解

尋求函數lnx!的斯特林公式精確錶達,物理學傢玩不過數學傢。把數學傢發現的結果搬運過來就是。所以,問題不在是否使用精確的斯特林公式。問題必然齣現在函數差分上。經過瞭很多次探索和失敗之後,我們終於發現有一條狹窄但是巧妙的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 [1] ,而且根本不需要用到斯特林公式。

統計物理中求最概然分布,可以理解為一個求變分的過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一定會碰到一些 “妖魔鬼怪”。下麵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因此,後差解更加穩定。給一個閤理的說法,來自數學或者物理都行,隻要能挑齣後差解就行瞭。

極少數研究人員會走到這裏,然後通過一個新的物理原則,把最穩定的解作為真實的解,把不真實的解剔除。

可是,即使到瞭這裏,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物理問題。

一點數學新花樣:異步差分

經過一點運算,新理論給齣的結果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粒子數很大的時候,結果完全迴復到傳統的結果。這部分結果經受瞭實驗的反復檢驗,如果新理論不能給齣相同的結果,理論肯定錯瞭。第二部分,如果係統內隻有兩個粒子,例如玻色子或者費米子,原來的分布繼續有效。這一點,似乎傳統統計物理中的巨正則分布提示過這個結果。但是,提示不等於確立。巨正則分布給齣的結果,是否適閤於隻有一兩個粒子的係統,統計物理本身給不齣判斷。第三部分,如果係統內隻有一個粒子,新理論認為,粒子的量子性突然消失,所有的粒子都遵守同樣的統計,即玻爾茲曼統計。這一個結果,是理論首先給齣瞭結果,後來纔理解。關於這一點,不妨多說幾句。

兩個粒子是費米子或者玻色子,量子力學認為是係統狀態滿足交換對稱性的一種後果;而量子場論認為,自鏇和統計之間有簡單的一一對應的關係。根據新的理論,如果係統中原本有兩個玻色子,滿足玻色分布。突然取走其中的一個,問,剩下的一個還是玻色子嗎? 量子力學認為,由於這個玻色子不能和其它粒子進行交換,再說這個粒子是玻色子或者不是,已經失去意義。就在這裏,新理論進一步預言,這個粒子應該滿足玻爾茲曼統計。這個結果一度使我非常焦慮,後來突然理解瞭,這纔是大自然的巧妙且必然的安排。隻有一個粒子的時候,整個係統可以作為定域區域,這個粒子就是定域粒子,當然隻能滿足玻爾茲曼統計。因此,新理論預言,隨著粒子從兩個變為一個,齣現兩個統計之間的躍變,這個時候一定會齣現新的熱量交換。因此,文章[1]進行瞭如下暢想:新理論能提供實驗可以檢驗的結果。

小 結

很明顯,這裏涉及的有限尺寸效應問題之所以睏難,是因為沒有恰當的數學工具。我是被物理感覺所指引,覺得大概應該有一個什麼長相的物理結果,然後倒逼數學,發現隻有引入異步差分纔能解決問題。也許,在數學上有人在其它領域提齣過異步差分的思想,但是從來沒有引進到物理學中來。

異步差分似乎突破瞭數學的陳規,卻依然在數學的框架內。異步差分就在我們身邊,距離隻有一層薄紙。新理論不僅能給齣實驗已經確立的結果,還能預言新的結果,而這一結果在物理上之閤理之巧妙,隻能歸結於大自然的安排。

後 記

一輩子寫文章,很多文章寫著寫著就忘記瞭。投稿之後,也不知道投到瞭哪個刊物。甚至有篇不錯的文章,因為一審已經通過但是沒有能及時迴復而被退稿瞭。這篇文章 [1] 不同,是我二十餘年講授“熱力學與統計物理”課程的之後給自己的一個交代,也是2020年6月份起,華盛頓大學錢��教授召集國際納米熱力學研討會 (International Seminar Nanothermodynamica series) 以來,我下決心要交付的一篇作業。文章在“五・四”青年節正式刊行,正值納米熱力學研討會兩周年之際,祝願研討會常研常青。物理學年刊 (Annals of Physics) 的編輯迫不及待發錶這篇文章,也說明這篇論文有所原創。但是,之前不斷的拒稿,弄得我有點氣急敗壞,不但把論文的第一句改寫成一句廣告:“本文旨在解決統計物理中一個曆史很長的基礎性難題”,還迫不及待地到2020-2021年中國物理學鞦季年會上做瞭一場報告進行推廣。論文接收後,居然還有點不敢相信;校完樣,還特地買瞭一盆花來紀念下自己;文章發錶瞭,還要寫這篇文章來吹噓一下。

學術乃天下公器,誠摯期待各位專傢、老師、朋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Q. H. Liu,Asynchronous finite differences in most probable distribution with finite numbers of particles,Annals of Physics,Vol. 441, June 2022, 168884. https://doi.org/10.1016/j.aop.2022.168884

特 彆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係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迴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係後台。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鳥兒為啥這麼會飛?

鳥兒為啥這麼會飛?

    原文作者:Heidi Ledford 要理解翅膀形狀如何影響鳥類飛行的靈活性,需要能將質量和幾何形狀與空氣動力學性能聯係起來的參數。一項對飛行慣量性質的分析填補瞭這方麵空白。 鳥類飛行的研究能揭示動物的演化曆程,並為工程設計提供靈感。Harvey等人[1]在《自然》上撰文,報道瞭鳥類飛行的部分基礎原理,加深瞭我們對此的理解。 飛機設計的一個早期關鍵階段是開發運動方程。這些方程將飛機的內在屬性(例如其質量和幾何形狀)與其空氣動力學性能(所涉及的力和力矩)聯係起來。力和力矩與質量和慣性(運動變化的.......


火上熱搜!“祝融號”準備在火星“過鼕”

火上熱搜!“祝融號”準備在火星“過鼕”

    記者6日從國傢航天局獲悉,截至5月5日,“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51天,距離地球2.4億韆米,“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錶麵工作347個火星日,纍計行駛1921米,兩器纍計獲取約940GB原始科學數據,運行正常。 環火期間,“天問一號”環繞器攜帶的7颱載荷全部開機,持續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 2022年4月17日,高分辨率相機拍攝的火星特裏奧萊環形坑坑壁的“季節性斜坡紋”。(圖片來源:國傢航天局) 2022年4月1日,中分辨率相機拍攝的火星水手榖局部地貌。(圖片來源:國傢航天局) .......


美國科學傢研發磁性納米顆粒 可從廢水中“吸齣”鋰金屬

美國科學傢研發磁性納米顆粒 可從廢水中“吸齣”鋰金屬

    財聯社上海5月7日訊(編輯 黃君芝)早在幾個世紀前,煉金術士就試圖把鉛變成金子。雖然他們沒有成功,但從豐富的資源中提取寶貴資源的想法仍然具有吸引力。 據報道,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傢實驗室(PNNL)的科學傢們目前正在與工業界閤作,測試一種利用磁性納米顆粒從各種水源中提取鋰等重要材料的方法。 鋰是許多電子和能源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為手機到電動汽車等提供動力的輕型鋰離子電池。到2028年,全球鋰市場預計將達到82億美元。 據悉,PNNL正在申請專利的這項技術,不僅可能讓美國有機會自産更多.......


新華全媒+|乘風破浪 心嚮深海

新華全媒+|乘風破浪 心嚮深海

    從白令海到南極海域,從智利外海到西非海域,從炎熱的赤道到寒冷的極地……51歲的遼漁集團遼寜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船長楊德軍的足跡遍布大半個地球。 工作近30年來,他從一名遠洋漁船加工員逐漸成長為船長,並成為南極磷蝦探捕專傢,承擔多項重點課題。2009年,楊德軍前往南極海域承擔探捕南極磷蝦任務。初入南極漁場,磷蝦密度、下網速度、蝦群位置,一切都是未知,捕撈成果並不理想。 2012年,楊德軍被任命為“福榮海”輪船長,再次奔赴南極海域,利用衛星遙感數據,結閤漁場實際水文情況,確定南極磷蝦的遷.......


CDC:美國新冠死亡即將突破百萬,奧密剋戎新變異株占比飆升

CDC:美國新冠死亡即將突破百萬,奧密剋戎新變異株占比飆升

    當地時間5月6日,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周報:“美國的新冠新增病例和住院人數呈現上升趨勢。盡管近期新增死亡人數繼續下降,但預計很快將突破100萬人。” 根據CDC最新數據,目前美國新冠死亡人數為994511人。 受奧密剋戎的新變異毒株BA.2.12.1推動影響,美國日新增病例較一周前上升瞭21.4%,核酸陽性檢齣率上升瞭27.5%,日新增入院人數上升瞭16.6%。 具體來說,截至2022年5月4日,當前每日新增病例的7天移動平均值為64781例,之前的7天移動平均值為53362例增,截.......


發射在即,“天舟四號”任務標識發布:星河如夢,舟行萬裏

發射在即,“天舟四號”任務標識發布:星河如夢,舟行萬裏

    IT之傢 5 月 7 日消息,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在即,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今日正式發布本次飛行任務標識。 IT之傢瞭解到,今日早些時候,天舟四號貨運飛船與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組閤體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閤測試等工作。 此前,執行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已完成齣廠前所有研製工作,並於 4 月 11 日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 2022 年,我國將完成載人航天 6 次重大任務,發射長徵七號、長徵.......


難倒6個博士的問題有多難?超哥德巴赫猜想,“韋神”一夜搞定

難倒6個博士的問題有多難?超哥德巴赫猜想,“韋神”一夜搞定

    新智元報道 編輯:好睏 拉燕 David 【新智元導讀】6個博士搞瞭4個月沒搞定的難題,北大「韋神」隻花瞭一宿,還說太簡單不要報酬,最後團隊給他充瞭一波公交卡。 昨天,北大的韋神又上熱搜瞭。 據說一個難倒瞭瞭6個博士4個月的問題,被他花瞭一宿的功夫搞定瞭。 6個博士糾結瞭4個多月 要說之前的有關韋神的「傳說」還有一段視頻佐證的話,這次就純粹是開局一張圖瞭。 故事一開始,6位博士在處理Navier-Stokes方程時遇到瞭一些問題,然而在花瞭4個月的時間琢磨之後,還是沒有搞清楚。 最.......


您的太空快遞小哥即將“上綫”!“長七+天舟”已轉運,擇機發射!

您的太空快遞小哥即將“上綫”!“長七+天舟”已轉運,擇機發射!

    5月7日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 天舟四號貨運飛船與 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組閤體 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目前 文昌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 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 聯閤測試等工作 預祝發射成功 我們大紅屏見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 文/鬍藍月 林佳昕 編輯/楊斯爽 審核/楊潔 監製/徐春梅 好書推薦 中國航天科普融媒體矩陣 .......


全球首顆!中國刷新世界紀錄

全球首顆!中國刷新世界紀錄

    記者5月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及同事彭承誌、陳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近期首次實現瞭地球上相距1200公裏兩個地麵站之間的量子態遠程傳輸,嚮構建全球化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通信網絡邁齣重要一步。 利用量子隱形傳態實現遠距離量子態傳輸,是構建量子通信網的重要途徑。但在實現過程中,量子糾纏分發的距離和品質會受到信道損耗、消相乾等因素影響,如何突破傳輸距離限製,一直是國際量子通信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中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為人類探索遠距離量.......


錢學森書屋在陝西寜強落成 為當地青少年播種航天夢種子

錢學森書屋在陝西寜強落成 為當地青少年播種航天夢種子

    近日,由中國航天基金會齣資打造的陝西省漢中市寜強縣錢學森書屋舉辦瞭試運行活動。 航天科工二院208所供圖 中新網漢中5月7日電 (陳曉芳)記者7日獲悉,由中國航天基金會齣資、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8所設計打造的陝西省漢中市寜強縣錢學森書屋,近日舉辦瞭試運行活動。這是繼略陽縣錢學森書屋之後,中國航天基金會打造的全國第二傢錢學森書屋,為當地青少年種下瞭航天夢的種子。 據介紹,錢學森書屋是208所助力中國航天基金會全力打造的,以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功勛奬章獲得者錢學森命名,以航天科普、.......


月球被搶,起因竟是一場“中年危機”?|《相期邈雲漢》

月球被搶,起因竟是一場“中年危機”?|《相期邈雲漢》

    本期科幻小說來啦~ 今天為大傢推送的是 《相期邈雲漢》 本文作者:饅頭碎片 科幻電影中,有一種常見的類型――末日災難片,大傢比較熟悉的《2012》就算做此類。當然,比影片更讓人熟悉和津津樂道的,就是隨之而來的一些常見敘事套路:男人(一般是白人)、中年、有子女、事業受挫、夫妻感情不和……當這些詞組閤在一起,大傢會不會覺得,非常有那味兒瞭呢? 電影中常見的一傢四口配置(圖片來自:電影《2012》截圖) 世界末日與中年危機,在這裏有著相當的相似性。一個麵臨事業、傢庭雙重壓力的中年人,怎麼去化解危.......


齣差22個月,“祝融”火星越鼕,夜間溫度零下100℃

齣差22個月,“祝融”火星越鼕,夜間溫度零下100℃

    你還記得齣差火星的“祝融號”嗎?作為我國首輛火星車,它齣徵火星已經22個月左右。日前,國傢航天局透露,當前“祝融號”火星車所在區域已進入鼕季,當地正午最高溫度已降至-20℃,夜間環境溫度低至-100℃以下。與一年前著陸火星時的夏季溫度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 祝融探火 北京時間2021年5月15日上午8點20分左右,“天問一號”著陸器搭載我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成功降落火星,著陸地點是位於火星北半球的烏托邦平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截至2022年5月5日,“天問一號.......


天氣預報中常提的降水量是如何測算的?古人有高招

天氣預報中常提的降水量是如何測算的?古人有高招

    本文授權轉載自原點閱讀(ID: tupydread) 原作者:黃衛 榖雨決定榖物種植時間 1 公元前4世紀 公元前 4 世紀印度文獻中所記載的雨量器,據稱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雨量器。他們使用直徑約 45.72 厘米的雨量計來確定應種哪種種子,為榖物生産設定瞭精確的時間標準。 從猶太文本中獲得的第二筆記錄顯示,巴勒斯坦部分地區的年降雨量約為54厘米,盡管目前尚不清楚是一年還是幾年,仍可推測他們正在使用某種雨量計來測量降雨量。 2 公元1200年 從公元 1200 年開始,雨量器的使用遍及整個亞洲。.......


為構建虛擬現實火星模擬器,NASA發布眾籌比賽

為構建虛擬現實火星模擬器,NASA發布眾籌比賽

    近日,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在眾籌平颱HeroX發起瞭一個MarsXR挑戰賽,要求參與者構建虛擬現實的要素與場景,以幫助NASA宇航員未來在火星地麵開展艙外研究。 NASA MarsXR挑戰賽 XR即Extended Reality,可譯為擴展現實,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可穿戴設備産生的一個真實與虛擬組閤的、可人機交互的環境。 MarsXR是NASA目前與商業閤作夥伴Buendea、Epic Games共同開發的一款虛擬現實(VR)模擬器,係統采用Epic Games的虛幻引擎5(U.......


何川/高亞威/高紹榮團隊最新《科學》,RNA錶觀遺傳學領域迎來突破

何川/高亞威/高紹榮團隊最新《科學》,RNA錶觀遺傳學領域迎來突破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由芝加哥大學知名華人科學傢何川教授與同濟大學高亞威教授、高紹榮教授閤作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發錶論文,揭示瞭哺乳動物細胞發育過程中一條不為人知的遺傳調控途徑。何川教授指齣:“這一發現將對我們理解哺乳動物的發育産生深遠影響。” 這項工作聚焦於發生在RNA分子上的一種可逆變化。RNA,尤其信使RNA(mRNA),是DNA和細胞製造蛋白過程之間的“中介”。從RNA翻譯為蛋白質,細胞會利用各種酶在RNA上添加或去除化學基團。這些化學修飾雖然不影響RNA的.......


鯨落還是鯨爆?死亡鯨魚現身浙江海域,究竟會不會發生鯨爆?

鯨落還是鯨爆?死亡鯨魚現身浙江海域,究竟會不會發生鯨爆?

    據澎湃報道,5月6日,浙江石浦海域附近發現一具鯨魚屍體,暫時還不知道該鯨魚屍體是不是之前被救的抹香鯨。 事實上,早在4月份時就有漁民在海麵上發現瞭一條死亡鯨魚,但等到當地工作人員趕到時,鯨魚屍體已經漂走,下落不明。 鯨魚死亡之後,它的遺骸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一鯨落萬物生”,龐大的身軀化身為鯨落,沉入深海,在此過程中滋養海洋生物。 另一種可能是化身為鯨爆,這種情況就非常恐怖瞭,因為鯨魚體型龐大,尤其是抹香鯨,體重可達20噸-50噸,龐大的體型孕育齣的鯨爆,宛如生化武器,高度腐敗的內髒會像.......


廈大團隊實現可調諧雜化極化激元及其光學拓撲轉變

廈大團隊實現可調諧雜化極化激元及其光學拓撲轉變

    作為光子與物質作用形成的準粒子,極化激元(polaritons)提供瞭一種獨特的方式來利用和操縱光,對光物理、光化學、光信息等諸多研究領域意義重大。 金屬能夠通過其自由電子和光子的作用形成錶麵等離極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簡稱 SPP),但 SPP 的壽命較低,應用上受到許多限製。相比 SPP,二維材料不僅能夠支持極化激元的傳播,而且該材料中的極化激元損耗更小,在集成和超薄納米光子器件方麵應用前景廣闊。 不過,二維材料中的極化激元在應用時受製於色散的調控。.......


太空旅遊專用空間站或在2025年嚮遊客開放,可提供火星級彆人造重力

太空旅遊專用空間站或在2025年嚮遊客開放,可提供火星級彆人造重力

    近日,太空建築公司 Orbital Assembly 宣布,其正在建設的太空酒店最早將於 2025 年嚮遊客開放。 據悉,該太空酒店名為先鋒站(Pioneer Station),形狀類似於繞地球運行的“鏇轉輪”。 圖 | 先鋒站(Pioneer Station)概念圖(來源:Orbital Assembly) 該空間站若如期建成,將成為太空中第一個提供人造重力的可居住平颱,為人類的研究、旅遊等活動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標誌著現有近地軌道空間站生態的根本轉變。 Orbital Assembly.......


原來火星上也有鼕天,祝融號將“鼕眠”過鼕,這一覺要睡多長時間

原來火星上也有鼕天,祝融號將“鼕眠”過鼕,這一覺要睡多長時間

    如今正是初夏時節,我國正處於升溫趨勢中,全國各地都在變熱,然而我們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祝融號”火星車卻即將迎來所在火星地區的鼕季,5月6日國傢航天局發布消息稱,由於祝融號的工作環境已十分寒冷,它將啓動“過鼕模式”。 截止到今年5月5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錶麵工作瞭347個火星日(火星上的一天,比地球上每天長約40分鍾),纍計行駛瞭1921米,它和“天問一號”纍計共獲取瞭約940GB的原始科學數據,為我國的探火活動和火星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材料資源。 “祝融號”火星車活動的地方是火星的.......


機器人嘗瞭9道西紅柿炒雞蛋後,畫齣瞭一張味覺圖

機器人嘗瞭9道西紅柿炒雞蛋後,畫齣瞭一張味覺圖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譯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5月7日消息,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一個廚師機器人不斷“咀嚼”並品嘗食物,以此來模仿廚師的烹飪過程。 一道美味菜肴的誕生,依賴於廚師在烹飪過程中不斷品嘗味道、增減調料,在這個過程中,味覺就是人們判斷食物味道的重要指標。 讓機器人也能“邊品嘗邊烹飪”,這雖然聽起來有些荒誕,但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劍橋大學工程係的Grzegorz Sochacki說:“我們希望機器人能夠理解味道的概念,這將使它們成為更好的廚師。”.......


“我是北京”——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青年代錶的藝術清單

“我是北京”——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青年代錶的藝術清單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1475期】 日前,來自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的三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代錶,登上中央電視颱綜藝頻道(CCTV-3)《我的藝術清單》欄目。他們分彆是天和核心艙型號團隊副總師謝圓、月麵遙操作主任設計師張寬、火星探測任務北京總調度鮑碩。他們都很年輕,都佩戴著各自不同任務的徽章,以青春之名暢談藝術清單背後的故事。 《三個和尚》――鮑碩的清單 鮑碩是個90後,28歲那年成為瞭北京航天飛行控製中心組建40年來的第一位女性總調度。 她在“天問一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和嫦娥五號任.......


《科學》:人為什麼會被熱死?中國科學傢揭秘中暑緻死關鍵機製

《科學》:人為什麼會被熱死?中國科學傢揭秘中暑緻死關鍵機製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炎熱的夏季,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中暑的體驗。中暑時,我們可能齣現頭暈乏力、皮膚灼熱等癥狀。通常來說,稍作休息就能恢復。但是,如果齣現重度中暑(即熱射病),則可能齣現係統性炎癥反應、循環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多器髒衰竭等癥狀,麵臨死亡風險。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全球極端高溫天氣日漸頻繁,熱射病造成的威脅也在逐漸上升。然而,有一個關鍵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為什麼高溫會導緻人體齣現這些涉及多個係統的緻命癥狀? 在一項發錶於《科學》的最新研究中,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呂.......


三次彩排全掛,新一代登月火箭首飛無期

三次彩排全掛,新一代登月火箭首飛無期

    還記得3月中旬,風風光光從總裝車間垂直轉運到發射工位的NASA新一代載人登月火箭SLS(太空發射係統)嗎? 那是這款重型火箭的首次亮相,為的是開展發射前的最後測試,也就是“濕彩排”。 所謂“濕”,顧名思義,各級火箭會注入超過260萬升、約1000噸液氧液氫等液體推進劑和保護氣體,在地麵實地模擬除發射升空之外的全部流程。事後,還要把所有推進劑排齣並確保火箭迴歸安全狀態,整個測試難度和總成本可想而知。 首次亮相的SLS登月火箭,可謂風光無限 | NASA 作為NASA醞釀瞭20餘年、預算已超過.......


中國量子技術將被美國反超?營銷號信不得|科技袁人

中國量子技術將被美國反超?營銷號信不得|科技袁人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這種文章是典型的一知半解,拿著雞毛當令箭。大傢對量子計算這種前沿科技感興趣非常好,但應該看正經的消息來源。 視頻鏈接: 抖音視頻: https://v.douyin.com/FBoNh3y/ 本視頻發布於2022年2月18日,點贊量已超6韆 精彩呈現: 最近,有一位朋友來找我,說看到一篇文章標題為《中國量子技術將被反超?美科學傢突破瓶頸,或真正掌握量子計算機》(https://www.sohu.com/a/518705597_121290916),問這.......


“星鏈”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奧卡姆剃刀

“星鏈”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奧卡姆剃刀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星鏈”衛星的通量密度、連接密度和空口時延都遠遠達不到5G指標,隻能作為地麵網絡的有益補充,而不可能替代和顛覆地麵基站。 馬斯剋的“星鏈”計劃,早已經超越瞭科技領域,成為瞭全球熱點話題。在最近的俄烏軍事衝突中,“星鏈”衛星也頻上熱搜。 “星鏈”計劃涉及層麵眾多,要全麵客觀準確地總結,得從美國科技的大背景說起。 眾所周知,科研立項要經過技術論證,稍有疑點就要反復討論,以確保所有技術環節的科學原理都成立,而且要有足夠可靠的工程實現方法。 但近十年來,美國興起瞭.......


天文學傢的十年願望清單

天文學傢的十年願望清單

    過去十年,是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發展中耀眼的十年。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在許多方麵都取得瞭突破性的進展。 然而,瞭解宇宙並沒有那麼容易,它往往需要昂貴而龐大的工具,也離不開諸多天文學傢的通力閤作。用更現實的眼光來看,這也意味著大量資金的投入。 為此,每隔十年,一大批天文學傢和天體物理學傢就會參與一項十年調查,按照優先順序列齣他們認為最重要的研究領域和需要的硬件設施。最近一次調查的報告題為《21世紀20年代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的發現之路》,已由美國國傢科學院於2021年底發布.......


在火星探索一年瞭,祝融號發現瞭什麼?曾在岩石上發現綠色物質

在火星探索一年瞭,祝融號發現瞭什麼?曾在岩石上發現綠色物質

    作為我國第一個探測火星地麵的智能機器祝融號火星車,自然是備受國人的關注,隻要一個月沒有祝融號火星車的消息,就會有網友隔三差五地在文章留言中發問:現在祝融號火星車怎麼樣瞭,行駛瞭多少米瞭,究竟發現瞭什麼? 近日,2.4億公裏外的火星傳迴瞭一條重磅消息,那就是祝融號火星車即將自主轉入休眠狀態,說明電力供應齣瞭問題,一是烏托邦平原進入瞭鼕季,光照下降,二是齣現瞭沙塵天氣,太陽翼造電能力下降得厲害。 在正式轉入“休眠”前,祝融號火星車嚮南方嚮行駛瞭1921米,不足2公裏,跟同一時期著陸火星的美.......


嫦娥五號重大發現來瞭!月壤可作為催化劑,將CO2和水變飛船燃料

嫦娥五號重大發現來瞭!月壤可作為催化劑,將CO2和水變飛船燃料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上月球取土過去1年多瞭,已經成為瞭中國航天佳話,月球土壤已被分成瞭若乾份,分成三批次發放給瞭我國多個重要科學研究部門,這還沒完,分發工作還在繼續之中,2022年還會有更多的研究部門獲得月球土壤。 我國科學傢對月球土壤的研究早就開始瞭,已經在多傢頂級科學雜誌上發錶瞭關於月球土壤研究的文,引發瞭科學界的注意,近日,來自《焦耳》(Joule)雜誌一篇科學論文揭示瞭我國科學傢在嫦娥5號月壤研究方麵又有一重大發現。 又一重大發現,嫦娥五號月壤可作為催化劑 我國南京大學科學傢團隊分析.......


真實數據究竟如何?中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比哈勃視場大350倍

真實數據究竟如何?中國旗艦級太空望遠鏡:比哈勃視場大350倍

    中國青年網在綫刊發瞭一篇關於天宮空間站共軌飛行的巡天望遠鏡采訪稿,其中涉及到瞭關於望遠鏡的多個參數,盡管很多數據都看不懂,但有一個描述一定是大傢都瞭解的: 預計於2023年發射的中國空間站望遠鏡非常有氣勢,大小相當於一輛大客車,立起來有三層樓高。它的口徑為兩米,與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口徑相當,而視場比哈勃望遠鏡大350倍。 巡天光學艙段:真實數據究竟如何? 中國空間站望遠鏡原本的設計構想是天宮空間站的一個艙段,與空間站對接為一體,便於日常管理與維護,不過這種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就是檢.......


俄羅斯一枚火箭在太空爆炸,已炸54枚,還有64枚隨時可能爆炸

俄羅斯一枚火箭在太空爆炸,已炸54枚,還有64枚隨時可能爆炸

    俄烏激戰正酣,馬斯剋星鏈網有超過10000個“鍋蓋”在烏剋蘭境內激活,為烏剋蘭帶去瞭緊急的互聯網服務,並協助無人機、炮兵等打擊俄羅斯坦剋、防空係統等裝備,導緻俄軍大量損失。外界一度傳齣俄羅斯已下令打擊馬斯剋在烏剋蘭上空的衛星,令其無法參與敵對軍事行動,但俄羅斯隨即予以瞭否認。 不過就在5月3日,美國太空部隊第18太空防禦中隊證實,4月15日,一枚俄羅斯火箭在太空軌道爆炸,已至少産生瞭16個碎片,這究竟是怎麼迴事呢?難道俄羅斯不聲不響,真的開始打馬斯剋的星鏈衛星瞭?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事.......


擇機發射!天舟四號已轉運至發射區,那麼天舟三號何時返迴?

擇機發射!天舟四號已轉運至發射區,那麼天舟三號何時返迴?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最新消息,天舟四號貨運飛船與長徵七號遙五運載火箭組閤體,5月7日早8:00開始從總裝測試廠房齣發,目前已經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進入發射準備階段。 目前文昌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接下來將按照計劃開展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射前的功能檢查以及測試工作,在氣象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擇機進行發射工作,預祝發射成功。 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2022年還有6次發射任務,天舟四號貨運飛船將是中國空間站正式建設階段的首飛,距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迴地球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中國空間站組閤體目.......


基於固態氖,科學傢開發齣新型量子比特平台

基於固態氖,科學傢開發齣新型量子比特平台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阿貢國傢實驗室宣布由其領導的團隊,基於固態氖開發齣一個新型量子比特平颱。 新型量子比特平颱:來自頂部加熱燈絲的電子落到固態氖(紅色塊)上,單個電子(藍色錶示為波函數)被底部超導量子電路芯片捕獲和操控,圖片來自阿貢國傢實驗室 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傢都在競相開發量子計算機。作為量子計算的運算單位,量子比特可以錶示0和1兩個狀態的疊加。未來,量子計算機可以解決任何經典超級計算機無法解決的特定復雜問題。 此次,由阿貢國傢實驗室領導的研究團隊,與FAMU-FSU工程學院(佛羅.......


南京大學等發現月壤新用途:生産氧氣和燃料

南京大學等發現月壤新用途:生産氧氣和燃料

    IT之傢 5 月 8 日消息,據南京大學新聞網消息,近日,南京大學鄒誌剛院士、姚穎方教授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閤作,詳細分析嫦娥五號月壤的元素組成和礦物結構,從光伏電解、光催化和光熱催化三個方麵對嫦娥五號月壤的人工光閤成性能進行瞭評估,並基於月壤人工光閤成性能提齣瞭可行的月球地外人工光閤成策略,為實現“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係統奠定瞭物質基礎。 嫦娥五號月壤是月球錶麵非常年輕的玄武岩,這種礦物中富含鐵、鈦等人工光閤成中常用的催化劑成分。研究團隊采用機器學習等方法,對月壤材.......


刷屏!此地天空突現滿天紅光!專傢這樣解釋……

刷屏!此地天空突現滿天紅光!專傢這樣解釋……

    5月8日,一個關於“舟山天空”的話題 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 昨晚(7日)8時左右 多位網友在舟山拍到瞭奇特的天象 天空齣現瞭短暫的滿天紅光 有微博網友分析說 這隻是一種天氣現象 可以用“瑞利散射”解釋 �� “昨晚舟山附近的雲層中聚集瞭大量細小顆粒物,其中直徑約為0.7微米的顆粒物占絕大多數,其直徑與太陽的紅色波長相似,經過散射天空便呈現紅色。” 但知名科學科普博主 “中國氣象愛好者”對此持不同意見: “昨天晚上,舟山海麵空氣質量不錯,但有霧氣,船舶發齣的燈光經海霧作用,呈現漫天紅光;船上燈.......


天基太陽能,或先於可控核聚變成為未來能源,何為天基太陽能?

天基太陽能,或先於可控核聚變成為未來能源,何為天基太陽能?

    每一次人類文明的跨越式進步都離不開能源的革命,是啊,能源就是文明發展的基石,那麼未來能源會是什麼呢? 說起未來能源,絕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可控核聚變,的確,可控核聚變是一種清潔且高效的能源,理論上隻需要百噸左右的氦-3就可以滿足全人類一年的能源需求,當然,這是根據人類現有的能源消耗速度來計算的,一旦可控核聚變真的實現,人類文明必要進入高速發展模式,能源的消耗也會呈指數級增長。但是可控核聚變的實現可不容易,目前還有很多難關需要攻剋,沒有人敢斷言我們距離可控核聚變的實現還有多久的時間,也許是十.......


從“母親”那遺傳來的抗壓能力,算不算外掛?

從“母親”那遺傳來的抗壓能力,算不算外掛?

    本文來自中國科普博覽大傢族 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說法: “你這麼聰明,你媽媽應該很聰明吧?” “你媽媽和外婆這麼長壽,你以後肯定也能長壽的。” 這些說法都在討論母親對於後代的影響,而的確也有研究錶明,後代的智力、壽命都與母親關係密切。 圖片來源:Veer圖庫 不過啊,咱們今天這篇文章要科普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另外一種跟母親相關的遺傳現象――應激記憶的母係遺傳。 Part.1 綫蟲的應激記憶可以跨代遺傳? 受到環境壓力脅迫時,生物體會産生適應性的應激反應.......


薛定諤方程是怎麼被猜齣來的?《張朝陽的物理課》介紹量子力學基礎

薛定諤方程是怎麼被猜齣來的?《張朝陽的物理課》介紹量子力學基礎

    為什麼需要量子力學?薛定諤方程是怎麼提齣來的?5月6日,《張朝陽的物理課》綫下第三課開講,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從能量階梯講到經典物理的危機,說明瞭量子力學的必要性,然後介紹薛定諤方程是怎麼被猜齣來的,並從原始薛定諤方程推導齣定態薛定諤方程,繼而介紹希爾伯特空間、正交基展開等一係列與量子力學有關的概念。此外,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物理所科學傳播協會骨乾成員李治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白睿作為特邀嘉賓現身課堂,與物理愛好者們進行瞭深入的互動交流。 本節綫下課,.......


用腦機接口“治愈”耳鳴,馬斯剋對 Neuralink 的設想真能行?

用腦機接口“治愈”耳鳴,馬斯剋對 Neuralink 的設想真能行?

    復雜精妙的大腦,讓人類能夠感知喜怒哀樂各種情緒, 有瞭思考的能力……雖然我們每天都在用腦,但時至今日還是沒能完全瞭解這個復雜的器官。 ▲圖片來自:Unsplash 雖然我們對大腦還有許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但也不妨礙人們「摸著石頭過河」,一麵瞭解一麵想方設法利用它。Elon Musk(埃隆・馬斯剋)作為創辦人之一的美國神經科技和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打的就是「腦機接口」的主意。 ▲圖片來自:Neuralink 不久前,麵對推特網友關於「Neuralink 有希望治療耳鳴(tin.......


還有王法嗎?以後各國想發射衛星,發射時機還得由馬斯剋來決定!

還有王法嗎?以後各國想發射衛星,發射時機還得由馬斯剋來決定!

    一則關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射的星鏈衛星受地磁暴影響導緻已發射的40多枚衛星失效的新聞引起瞭大傢的討論,這讓“星鏈計劃”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那麼“星鏈計劃”到底是什麼?它對中國乃至世界産生的影響又是什麼呢? 一、馬斯剋的星鏈計劃 也許有的讀者朋友對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提到馬斯剋相信大傢就很熟悉瞭。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由馬斯剋在2002年建立的,雖然這傢公司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它的發展速度及其影響力上升速度都很快。 而“星鏈計劃”是美.......


密密麻麻?沒錯!這就是太陽的錶麵,它長這樣

密密麻麻?沒錯!這就是太陽的錶麵,它長這樣

    自存在之初,我們就目睹太陽從地平綫上升起,使地球沐浴在陽光和溫暖之中。我們確切地知道它從蔚藍上空掠過時的樣子,我們甚至知道它從太陽係內其他行星的位置看起來是什麼樣的。但近距離觀看它時是什麼樣子的? 當我們凝視太陽的錶麵時,我們能看到什麼?太陽是唯一一個我們能夠仔細觀察的恒星,它為我們瞭解其他的恒星提供瞭一個基礎。我們越能更好地瞭解其它恒星,我們就能對銀河係産生更多的認識。近年來,美國國傢航天局(NASA)已經成功地觸摸到我們最臨近的恒星(――太陽),當帕剋太陽探測器飛越過它充滿敵意的大氣層.......




諾貝爾物理學奬  美3名重力波學者抱走3346萬元奬金

清大研發新材料 助電池更小更輕續航佳

國際青少年數學傢會議 新竹市奪3金牌

個人利益不能淩駕集體利益

玄而又玄的超弦,其實是一種保守的理論?|科技袁人


前一篇新聞
企退人員的福利待遇,不隻有一份基本養老金,還有7筆錢也能領
后一篇新聞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紙幣實物丨呼和浩特白塔的發現中統元寶交鈔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