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5:10:22 PM
康有為的“朝堂首秀”引發瞭劇烈的朝野震蕩,甚至連原本支持“維新變法”的慈禧太後也動搖瞭心思。首次朝會就建議光緒皇帝“殺幾個一、二品的大員”,照此發展下去,慈禧太後的朝堂勢力恐怕會被很快清除,就連慈禧太後本人也有著被架空養老的風險。
麵對著如此被動的局勢,慈禧太後齣手瞭――請賦閑在傢的李鴻章吃飯!
就好像幾乎所有的生意都是酒桌上談成的一樣,慈禧太後的這段飯可不簡單,“晚清最高統治者”和“晚清最後一根頂梁柱”之間開始瞭一場絕對堪稱經典的“神仙對話”。
飯桌上,慈禧太後給李鴻章推薦瞭一道菜――“菜包鴿鬆”:
“你再嘗嘗這個菜包鴿鬆!”
李鴻章嘗瞭一口後,連連點頭:
“好吃!這鬆軟不說,還有菜蔬的清香,這真不知道是怎麼做的?”
注意瞭,這種級彆的飯局,但凡一個錶情、一個動作都得時刻注意、高度警惕,更彆提慈禧太後遞過來的一道菜瞭!
既然是主人推薦,客人自然要對菜品予以正麵評價,這是基本的餐桌禮儀;隻是,李鴻章明白慈禧太後的重點並不在於此,所以,他得想辦法將話題延伸齣去。有瞭正麵評價,再詢問製造過程,可謂順理成章、閤情閤理。隻要慈禧太後給齣答案,李鴻章就能從答案中挑選齣可供自己猜測的信息。
我們來看慈禧太後對“菜包鴿鬆”製造過程的詳細介紹:
“其實啊,做起來也不難!就用那個麻豆腐,和羊油、黃醬把它炒熟嘍;然後呢,再把二十幾種時鮮菜心剁碎瞭,也炒熟嘍;就和那個燒熟的麻豆腐拌在一起,最後啊,就用洗乾淨的白菜葉把拌好的料包起來,就成瞭,帶著菜葉吃!”
注意慈禧太後的“暗示”――“做起來也不難”;也就是說,這道菜的關鍵所在並不在於“製造過程”,而在於“選料用料”。這道菜的“用料”中,麻豆腐、羊油、黃醬和白菜葉都極為常見,唯獨“二十幾種菜心”有著明顯的凡爾賽感覺。
所謂“事齣反常必有妖”,既然慈禧太後的目的就藏在這段答案中,那就抓住那個“反常”的關鍵信息予以進一步試探:
“這個季節,到哪兒去弄這些菜心啊?”
這個問題給齣後,李蓮英趕緊接過瞭話頭:
“是內務府從廣東那邊弄來的!”
注意,這個問題必須由李蓮英迴答,因為誰都知道慈禧太後不可能瞭解食材準備的問題,如果直接迴答肯定會讓李鴻章産生懷疑。
隻是,李蓮英這句話中的“廣東”讓李鴻章迅速明確瞭慈禧太後今天這段飯的目的――這些來自廣東的菜心,暗指齣生於廣東、崛起於廣東,剛剛被光緒皇帝召見的康有為。
隻是,李鴻章尚不清楚慈禧太後對康有為的態度,需要繼續試探:
“這下麵的人還真盡心啊!”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光緒皇帝雄心壯誌、康有為勢頭正盛,“維新變法”正處於積極籌備、蓄勢待發的關鍵時刻。也就是說,此時的康有為正值受寵的時候,李鴻章自然要予以正麵評價――“還真盡心”。
剩下的,就看慈禧太後如何迴答:
“可就是有心無力啊!就像上次你請我喝咖啡,吃那個奶油點心,我覺得挺好,讓禦膳房學著去做,樣兒學得挺好,可就不是味兒!”
注意瞭,慈禧太後這段飯的目的全在這句話中:
1、“維新變法”有心無力,從一開始就沒走對方嚮,正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路人協助指導。也就是說,慈禧太後想讓李鴻章齣山,協助光緒皇帝推行變法!
2、慈禧太後為何提及瞭“喝咖啡”、“吃點心”呢?
要想請人齣山就該有個積極態度!李鴻章被罷免官職、以觀後效雖然是光緒皇帝“主政”期間發生的事,但在這之前,李鴻章為瞭籌辦“閤資銀行”可是請慈禧太後喝過咖啡、吃過奶油點心。隻是,那個時候的慈禧太後拒絕瞭李鴻章的奏請。現在,慈禧太後求著李鴻章瞭,自然要替自己解釋解釋。
慈禧太後的解釋就是“甩鍋”――我覺得挺好,也讓禦膳房學著做瞭,隻是他們沒做好罷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其實,你當時的奏請我是同意的,我也交代給下麵人瞭,隻是他們會錯瞭意,沒把事情辦好!
好瞭,慈禧太後的目的錶明瞭,態度也有瞭,剩下的就看李鴻章的反應瞭:
“太後所言極是!洋人的東西啊,咱們就學瞭個樣兒,沒學到根本。你就說這變法維新吧,都是聽說的,照貓畫虎!”
既然慈禧太後覺得“維新變法”的方嚮不對,李鴻章自然要順著上意說話――他們隻是照貓畫虎,並沒有學到根本!但關於慈禧太後想讓自己齣山的暗示,李鴻章隻字未提。
慈禧太後沒辦法,有求於人嘛,隻能進一步挑明自己的目的:
“那你就眼睜睜地瞅著他們鬍描亂畫?”
翻譯一下這句話:我想讓你齣山,給個態度吧!
李鴻章明白,此時的光緒皇帝正處在亢奮狀態,聽不進去任何意見,更不會重用除“維新派”以外的任何人,李鴻章可不想剛一重齣江湖就得罪瞭光緒皇帝!更何況,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對待“維新變法”的態度已經有瞭分歧,李鴻章齣山就等於立馬恢復瞭當初的“兩難”處境。
所以,李鴻章不願意答應,但又不能明言拒絕,隻能裝著低頭吃菜,不予迴應!
慈禧太後繼續逼迫:
“這不像你啊,李中堂!”
注意瞭,這是這場談話過程中,慈禧太後唯一一次稱呼李鴻章為“李中堂”。這句“李中堂”有著三方麵的暗示:
1、甲午戰敗,你罪責難逃,但你仍能保留“大學士職銜”,你該感恩;
2、你現在畢竟還有一個“大學士職銜”,職責所係,你不能逃避;
3、你現在就隻有一個“大學士職銜”瞭,你該珍惜;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瞭,李鴻章不能再躲瞭,隻能給齣迴應:
太後啊,真讓老臣去畫?
慈禧沒說話,等於默認瞭李鴻章的問題;隻是,還是那句話,此時的李鴻章絕不能主動進入這場睏局之中,更不能主動得罪光緒皇帝。於是,李鴻章便想到瞭一個摺中辦法,而且這個辦法於曆史上也真實存在。
不過,我想啊,先到歐洲去看看,這真老虎什麼樣兒?請太後恩準!
我答應,但為瞭更好地完成太後安排的任務,我需要先進修學習!
等到李鴻章見識瞭“真老虎”,學成歸來,“維新變法”就會齣現兩種可能的局麵:
1、“維新變法”已經結束,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李鴻章都不需要再協助指導;
2、“維新變法”雖未結束,但朝野局勢已經明朗,李鴻章就可以依據“帝黨”和“後黨”的實力對比來選擇站位。
當然,李鴻章的心思逃不過慈禧太後的眼睛,索性挑明瞭話題:
你呀,你呀,我今兒個請你來呀,實質上我是讓你齣山,幫襯幫襯皇上,你可倒好。好吧,我明白你,我今兒個就隨瞭你的心願,讓你到西洋去轉悠轉悠!
雖然無奈,但李鴻章給齣的條件又閤情閤理,隻能答應。
李鴻章心滿意足的謝恩:
知老臣者,太後也!
就此來看,李鴻章雖然答應瞭齣山,但慈禧太後的目的卻並未達成;也就是說,最擅長“禦下之術”的慈禧太後竟然沒鬥過李鴻章?
彆著急,對話還沒結束呢!李蓮英湊到慈禧太後的耳邊,卻也故意讓李鴻章聽到的匯報瞭一聲:
太後,榮中堂還在外麵候著呢!
榮祿從早上一直跪到瞭現在,李蓮英早不匯報、晚不匯報,為何偏等到這個時候再匯報?
這就是慈禧太後藉用李蓮英之口對李鴻章的敲打:彆覺得大清朝廷離瞭你不行,我還有一個榮祿呢!
注意李鴻章的錶情――怔瞭一下,然後繼續吃著手中的“菜包鴿鬆”!
然後,慈禧太後沒給齣任何迴應,隻是笑著對李鴻章說瞭一句:
想吃就多吃,吃啊!
趁著能吃,你就多吃點;趁著能乾,你就多乾點;趁著我還信任你,你就識相點;你想去歐洲考察,我依你,但你可韆萬被賴著老是不迴來,你的接班人正在門外等著呢!
現在,你還認為慈禧太後輸給李鴻章瞭嗎?在絕對的權力麵前,權謀智慧、語言藝術從來都是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