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9:25:17 AM
日前,《北京市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實施細則》發布,明確 麵嚮中小學生的綫上、綫下培訓材料不得超標超前,不得植入商業廣告或者變相的商業廣告 ;同時,培訓材料編寫研發人員應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證書;審核通過的培訓材料清單和內容簡介應嚮社會公示至少5天。
具體還有哪些重點內容?一起往下看
附《北京市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實施細則》全文:
嚮上滑動閱覽
北京市中小學生學科類
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全麵貫徹落實“雙減”精神,按照教育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教監管廳函〔2021〕6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嚴格管理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確保培訓材料的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有效減輕中小學生校外培訓負擔,結閤實際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所稱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以下簡稱培訓材料),是指經審批登記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機構)自主編寫的麵嚮中小學生的學習材料及選用的正式齣版物,包括用於綫上、綫下的培訓材料。
第三條 培訓材料管理堅持以下原則∶
堅持育人為本。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正確的政治方嚮和價值導嚮,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提高培訓材料的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
加強全程把控。加強培訓材料編寫、審核、選用、備案等全流程管理,明確內容要求和標準,健全管理機製,細化違規處罰規定,強化日常監管,突齣全流程把控、檢視。
強化社會監督。建立暢通的信息反饋和監督舉報渠道,積極發揮行業組織、專業機構、媒體公眾等監督作用。
強化首善意識。按照首善標準建立科學完善、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培訓材料編寫審核、選用備案和檢查監督全流程管理機製。
第二章 管理職責
第四條 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統籌指導和檢查監督全市培訓材料管理工作。
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由其審批設立的綫下機構培訓材料的監管以及問題材料的處置等工作;在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下,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住所在本區域(或主要辦公地在本區域)的綫上機構培訓材料的監管以及問題材料的處置等工作。
第五條 機構應當建立培訓材料編寫研發、審核、選用使用及人員資質審查等內部管理製度,明確責任部門、責任人、工作職責、標準、流程以及責任追究辦法。
第三章 編寫審核
第六條 培訓材料編寫研發人員應符閤以下要求∶
(一)政治立場堅定,擁護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熟悉中小學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3年及以上;
(三)培訓材料的編寫研發人員應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方案、學科課程標準,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證書;
(四)遵紀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形象,無失德、失信、違紀、違法等不良記錄。
第七條 培訓材料應符閤以下要求∶
(一)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科學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內容科學準確,容量、難度適宜,與國傢課程相關的內容應符閤相應課程標準要求,不得超標超前;
(三)符閤學生成長規律,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學習需求,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鼓勵探究創新。
第八條 培訓材料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醜化黨和國傢形象,或者詆毀、汙衊黨和國傢領導人、英雄模範,或者歪麯黨的曆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人民軍隊曆史;
(二)汙衊攻擊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損害國傢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
(四)損害國傢榮譽和利益,有反華、辱華、醜華等內容;
(五)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侵犯民族風俗習慣;
(六)宣揚宗教教理、教義、教規以及邪教、封建迷信思想等;
(七)含有暴力、恐怖、賭博、毒品、性侵害、淫穢、教唆犯罪等內容;
(八)不符閤知識産權保護等國傢法律、行政法規;
(九)植入商業廣告或者變相的商業廣告;
(十)超齣相應的國傢課程標準;
(十一)含有誤導中小學生産生不良行為的內容;
(十二)存在其他違法違規情形。
第九條 培訓材料應按照規定進行審核。審核人員除應符閤編寫研發人員要求外,還須具有較高政策理論水平和較豐富相關教育或培訓經驗。
實行培訓材料編審分離製度,遵循迴避原則,培訓材料編寫人員、利害關係人不得參與培訓材料審核。
第十條 培訓材料采取機構內部審核和教育行政部門外部審核相結閤的方式進行雙審核,堅持凡編必審、凡用必審。
第十一條 機構負責培訓材料的內部全麵審核,須按照審核人員資質要求遴選組建內部審核隊伍。
第十二條 區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培訓材料的外部審核,應按照審核人員資質要求組建由相關學科專傢、課程專傢、教研專傢、一綫教師等組成的審核隊伍,重點對編寫人員情況、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內容和執行課程標準情況進行把關,必要時會同宣傳、地圖、民族宗教等主管部門進行聯閤審查。
第十三條 區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製定外部審核工作流程和機構提交材料清單,清單應包括外部審核申請、培訓材料、編寫研發人員信息、編寫說明、使用說明、內部審核報告等內容。
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綫上及綫下培訓相對固定形式的基礎性材料進行全麵審核,對以資料庫、視頻等形式存在的培訓材料進行抽查審核,抽查應覆蓋培訓材料內容所有一級分類,總體抽查率應達到30%以上;鼓勵各區探索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審核把關,探索建立培訓材料審核信息管理平台。
審核通過的培訓材料清單和內容簡介應在區教育行政部門網站麵嚮社會公示5天以上,審核通過並經公示無異議的培訓材料方可發放給學生使用。
第十四條 對於已通過某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在多個區域使用的同一培訓材料,可由機構提供已通過審核的證明,供其他區審核時參考。
對於某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不通過的培訓材料,機構不得將同一培訓材料或者存在同樣問題的培訓材料提交其他區外部審核。已經在其他區外部審核中的,機構要及時將某區審核不通過的情形告知其他區審核部門。
第四章 選用備案
第十五條 機構應規範培訓材料選用程序。選用的培訓材料須為雙審核通過的培訓材料。機構選用境外教材,應參照《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等國傢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 機構對所有培訓材料存檔保管、備查,保管期限不少於相應培訓材料使用完畢後3年。機構應按要求留存培訓全過程視頻記錄。培訓材料及編寫研發人員信息須嚮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備案材料産生變更時,應及時提交變更內容說明和變更材料。
(一)綫上培訓保管材料應包括綫上學習資源、開發者信息、下載網站、資源主題、資源簡介、適用對象及圖文來源等;
(二)綫下培訓保管材料應包括編寫者信息、材料簡介、材料內容及適用對象等。
第五章 檢查監督
第十七條 機構應嚮社會、培訓對象公開做齣書麵承諾,所使用培訓材料符閤《管理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符閤本細則的規定。具體形式包括在辦學場所、網站(APP)醒目位置,及培訓材料扉頁等處公開。
第十八條 區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公開監督方式、暢通舉報渠道,通過年度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等形式,組織專業力量對培訓材料編審人員資質、內部審核、選用使用等情況進行檢查。檢查情況依法嚮社會公開,並作為校外培訓機構信用管理的重要依據。區級教育行政部門應明確培訓材料編審人員培訓要求,製定並實施培訓計劃,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市級教育行政部門采用抽查、巡查等形式對各區培訓材料的編寫、審核、選用、備案等工作進行檢查監督。
第十九條 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檢查發現培訓材料違反《管理辦法》和本細則規定的,應責成相關機構限期整改,並可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整改期間,機構不得使用相關材料開展任何形式授課活動。對情節嚴重或者逾期未完成整改的機構,應當依法吊銷其辦學許可。
涉及其他部門職責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相關違法違規綫索及時移送,並且配閤做好查處工作。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條 本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