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2021年山東大學錄取瞭本科新生10270人,而實際報到人數為10168人,共有102人未去山東大學報到。這則消息被媒體報道之後,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有網友直截瞭當地指齣,山東大學並不是唯一的被考生“拋棄”的985工程大學。
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招生和未報到情況
2021年地球物理類專業,原計劃招生90人,而實際錄取88人,未完成招生計劃。雪上加霜的是,這88人中,還有1人未去報到。
再往下看,更是讓人大惑不解。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原計劃招生210人,實際錄取207人,未完成招生計劃。
工科試驗班(含力學、機械類、能源動力、安全科學類)類專業,原計劃招生240人,實際招生235人,未完成招生計劃。
環境科學專業,原計劃招生30人,實際招生29人,也未完成招生計劃。計算機類專業,招生85人,但實際報到人數為83人。
二、2021年高考後,985高校未報到的學生人數統計
據媒體報道,2021年高考後,一些985高校未全部報到的有:
山東大學 ,共有102人未到校報到,占比約1%。
中南大學 ,共有155人未到校報到。
同濟大學 ,共有69人未到校報到。
中國海洋大學 ,共有57人未到校報到。
哈爾濱工業大學 ,共有29人未到校報到。
北京師範大學 ,共有23人未到校報到。
中國農業大學 ,共有21人未到校報到。
僅僅是以上7所985工程大學,就有456名學生未到校報到,平均每所985工程大學65人左右。
我國最頂尖的985工程大學都會齣現“棄學”的現象,“雙非”“四非”高校就更不能幸免瞭。據瞭解,2021年安徽師範大學共有105名新生未到校報到,其中不乏是“拔尖”班的學生。這些學生,自然就會被學校根據學生管理條例,以退學處理。
三、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學生,被985大學錄取,還會選擇不報到呢?
這可能是很多老師、傢長、學子不能理解的問題。好不容易考上瞭985大學,這是許多老師、傢長和學子共同夢寐以求的,為什麼要棄學呢?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大學的原因。
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院校,的確是很不錯的985工程大學。不過,由於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地處山東省,沒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清華北大、“華五人”的優勢。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院校,雖然是中國最頂級的農業類院校、海洋類院校,但其中的“農業”“海洋”等字眼,就使部分孩子望而生畏瞭。
因此,為瞭今後有更好的發展機會,選擇高考復讀,再戰一年,錄取比山東大學等院校更好的大學。這可能是“棄學”985工程大學的主要原因。
第二,專業的原因。
“棄學”安徽師範大學,有部分學生並不是因為專業的因素,他們有的人錄取到“拔尖”班,主要是學校的原因使然。不過,不去山東大學、中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等院校就讀,專業因素是其中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現在,有的人說,“生、化、環、材”都是天坑專業,畢業就是“失業”。這雖然是部分學生的寫照,但絕不是普遍現象。生物、化學、環境、材料學科,晉級一流學科的大學很多。尤其是材料科學9與工程專業,2022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建設學校,共有所院校,是一流學科中,入選院校最多的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解決國傢“掐脖子”的行業裏,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想像,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一定是光明的發展前景。說“生、化、環、材”是“天坑”專業,顯然是錯誤理解瞭這些專業的內涵,從而誤解瞭這些專業光明的發展前景。
第三、地域的原因。
在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中,有些高校地域比較偏。哈爾濱工業大學位於黑龍江省,蘭州大學位於甘肅省,東北大學位於遼寜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於陝西省楊淩縣,石河子大學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中國石油大學剋拉瑪依校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剋拉瑪依。
相對而言,這些高水平大學所處的地域是比較偏僻的。長期在東南沿海優越生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傢長和學生,對這些地域或多或少有畏難情緒,導緻這些高水平大學被迫降分招生,即使錄取瞭也選擇“棄學”的現象,自然也就會多一些。
第四、管理的原因。
辦學實力越雄厚,水平越高的大學,其管理的要求也就越高、越嚴格。據瞭解,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C9聯盟高校,每年都有一部分學子選擇“棄學”,甚至因為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而被學校退學。
據瞭解,復旦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的“退學率”高達10%以上。超過5%的大學包括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名校。
據統計,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內的16所985工程大學的“退學率”平均值高達5.67%。這個比率還是非常之高的。
第五,誌願的原因。
有一部分學子,高考分數相對比較低,但是又對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充滿瞭渴望。於是,選擇瞭衝一衝的想法,但是,一旦衝上瞭、被錄取瞭不理想的專業,又産生瞭後悔的心理
比如:2021年雲南省就有一位學子,高考521分,僅高齣重點本科綫1分,被北京大學醫學部護理學專業錄取。也有一部分學子被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錄取,被浙江大學農業、林業、海洋專業錄取,等等,最終選擇“棄學”和“退學”,也就在情理之中瞭。
第六,外部的因素。
有一部分學子受到傢庭、學校、社會等環境的影響,雖然錄取瞭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但是被社會上所謂的“頂流985、211大學”“末流985、211大學”的觀念所左右,選擇“棄學”“退學”,參加高考復讀。
第七,適應能力差。
有少量的學子,選擇“退學”,是因為在高中期間,有傢長、老師無微不至的關照,“一心隻讀聖賢書”,終於考上瞭高水平大學。但進入高校後,生活環境、學習環境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熱衷於打遊戲、談戀愛、學習攀比,學業成績一落韆丈。由於自己的“棄學”,最終被學校“退學”。
第八,好勝心使然。
有部分學子,是因為過於自信,認為自己再高考復讀一年,就一定能夠考上滿意的大學。當然,有少數學生,越高考復讀越差,最終慘敗在自己的好勝心理上。
總而言之,考上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的學生選擇“棄學”“退學”,是多種因素綜閤作用的結果。這種做法,雖然存在高考復讀考上更好的大學的希望,然而,卻浪費瞭大量的高等教育資源,也使本應該錄取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的學生,失去就讀高水平大學的機會。實際上是很不“道德”的做法,是一種明明白白的“失信”行為。
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能夠齣台相關的管理措施,減少甚至杜絕這種行為,還其他的學子公平公正的機會,使每一位學子都能心想事成、如願以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