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11:28:58 AM
“學習是不是需要天賦”這個話題,傢長認為學習是靠天賦的,比如數學,孩子小學、初中數學都還不錯,但是一道高中,第一次考試數學就隻考瞭40多分,之後數學一直不好,到瞭高三,數學也很難及格,他相信學習數學這樣的學科,是需要天賦的。
很多人有類似的觀點,不少小學、初中的學霸,到瞭高中變得成績平平,甚至學習吃力,於是感嘆:高中是篩選“僞學霸”的關鍵期,學習靠智商,甚至可以說靠天賦,不是努力就能彌補的。
對於這種觀點,我並不完全同意:我認為這種根就在小學、初中的教育上,一些小學、初中學校以抓得緊、作業多、刷題輔導多為特點,以私立學校比較突齣,雖然學校成績優秀,但是卻為孩子以後發展留下隱患,到瞭高中,往往就“露餡”瞭,傢長聽瞭認可我的觀點,因為他說孩子初中就是上的私立學校。
那麼,如何看待高中學校靠“天賦”這種觀點呢?
第一,不可否認,學習也有天賦
音樂有天賦,美術有天賦,體育有天賦,學習文化課怎麼能沒有天賦?有人對數字敏感,數學更好;有人對文字敏感,語文更棒,這些天賦是不可否認的,有天賦的人,在做同一件事時更容易成功。
但是,蕓蕓眾生,真正天賦異稟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即便是那些考上985大學的學生,也很難說是靠天賦,那麼,他們靠什麼?
第二,高考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
小學和初中,很少有人提天賦,但是到瞭高中,當學生怎麼努力都學不好的時候,很多人就搬齣瞭“天賦說”,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其實,高考並不是精英選拔,相比奧賽,高考還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即便一個學生有天賦,他也往往是某一方麵的天賦,而不是說是學習的天賦,比如數學天賦並不代錶能學好語文和英語,在高考中,如果拼努力,靠個一本二本並不難,這根本到不瞭拼天賦的時候,隻不過有很多學生,根本就不努力。即便是211、985大學,除瞭北大“四大瘋人院”這樣的院係,其他也很難說是靠天賦,而這些院係的學生,一般靠奧賽纔能進去。
第三,缺乏高強度用腦訓練,高中就會露餡
那麼,為什麼很多學生到瞭高中就“不行”瞭,盡管他很努力?
其實,這些學生的問題齣在小學、初中,尤其是初中,那些“填鴨式教學”、“灌輸式教育”是很糟糕的教學方式,這些學校,老師講得多,作業多,學生輔導多,剝奪瞭學生思考的時間和增加,太多“套路性”的東西,給學生帶來短期的成績的提升,可以應對一些低級的知識和問題,但是到瞭高中,考察的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那些靠死記硬背,機械刷題的學生,就露餡瞭。
什麼是“高階思維能力”?根據認知目標分類學,記憶、理解、應用屬於低階思維能力,分析、評價、創造是屬於高階思維能力,在初中主要靠記憶,記住“是什麼”就可以,到瞭高中,需要解決“為什麼”,需要評價“怎麼樣”,甚至需要創造性提齣問題,對學生要求更高瞭,那些思維跟不上的學生就會遇到學習睏難。
那些看起來很努力的學生,其實很多都是“僞勤奮”,用身體的努力掩蓋大腦的努力,這類學生太忙瞭,往往沒有時間思考,而學習,恰恰是思考最重要,他們用一切努力去掩蓋自己不願動腦思考的現實,所以很具有迷惑性,往往讓人得齣“高中學習靠天賦”的結論,實際上就是小學初中缺乏高強度用腦的訓練,到瞭高中,高低自然立判。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