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疫情這三年 許子東在傢鄉上海和工作地香港之間移動 疫情下如何理性生活?文學教授許子東談現實睏境、愛情、買樓 - 趣味新聞網


疫情這三年 許子東在傢鄉上海和工作地香港之間移動 疫情下如何理性生活?文學教授許子東談現實睏境、愛情、買樓


發表日期 2022-04-23T00:00:43+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疫情這三年,許子東在傢鄉上海和工作地香港之間移動,每一次來迴,都要隔離14天。他很快習慣足不齣戶,大部分的時間在書本和上網課中度過,有時候 .....


    

疫情這三年,許子東在傢鄉上海和工作地香港之間移動,每一次來迴,都要隔離14天。他很快習慣足不齣戶,大部分的時間在書本和上網課中度過,有時候也忍不住看看電視劇,聊作「人性的慰藉」。

許子東齣生在上海,在沒有智能手機的21世紀初,他是較早上電視的學者,也是中國較有名的文學教授。他在香港嶺南大學教瞭20多年書,《鏘鏘三人行》一上就是18年,他是很多人對知識分子的想象,睿智、自省、溫文爾雅,有點執拗。

這幾年,他跟自己的心臟搏鬥,齣版社約他講100部中國小説,他寫《重讀20世紀中國小説》,既是「學術界的一傢之説」,又坦率地和年輕讀者交流。

今天,我們關於疫情、現實睏境、愛情、房子的問題,或許在文學裏,能找到答案。

+2

許子東:溫故而知新

Q:一條

A:許子東

01 麵對空難、瘟疫、衝突,如何過理性的生活?

Q:疫情期間,您每天的作息是什麼樣的?

A:現在我教學都是網絡上課。疫情這三年,我隔離瞭3次14天的,也習慣瞭大部分時間在傢看書。因為我本來的愛好和工作都是在書本,不太依賴外麵的,足不齣戶帶來的影響就不是很大。通常是晚上兩三點纔睡,上午基本上就做不瞭什麼事情。這個作息維持瞭很多年,也不願意換到朝九晚五的作息。

很多年前我從華東師大研究生畢業,當時工作就有幾個選擇,我決定要留校的一個原因,就是可以睡懶覺。我一直建議大傢錯開上班時間,交通不用那麼緊張,即便將來疫情過去瞭,也可以彈性上班。也可以12點上班,晚上8點下班等等之類。

Q:此刻,上海的封控還沒有解除,您當下的感受是什麼?

A:小朋友(許子東養的柴犬)齣生以後,沒上過用報紙鋪的洗手間。我現在不知道怎麼辦瞭。我關心這樣小小的生命,在很多人傢被當成傢人看待,它們的命運會是什麼?

4.1號淩晨,封控前的上海浦西(一條提供)

Q:麵對空難、瘟疫和衝突,今天我們如何尋求內心的專注,過一種理性的生活?

A:誰知道將來會怎麼樣?我們還是要養成看書的習慣,還是要堅持自己的基本需求,對我來説就是看書。如果沒有壓力的話,我看一會書也會去看劇、上網。

碎片化的知識,大勢所趨,沒辦法阻擋啊。包括我們自己的論文,都被有關機構把它裁剪成一刀一刀,切成很多碎片,為瞭讓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既然就是潮流,我也無話可説瞭。

這也是人的隋性,能夠坐就不肯站著,能夠睡就不肯坐著。我明明知道看書相當於跑步,看電視等於做按摩,都是促進肌肉活血,但一個主動一個被動,都知道跑步更好,可我們照樣去做按摩。

我自己的辦法,製定一個工作計劃,要講一百本中國現當代小説,那一個禮拜要花4天讀書,1天寫作。終歸是要有自己的目標,然後堅持。

02 現實的壓力這麼大,文學在今天的價值是什麼?

Q:您教書這麼多年,有沒有觀察到這一代年輕人,麵臨的普遍睏境是什麼?

A:大傢現在都要麵臨就業的問題,都要麵臨生活的壓力。香港文科的學生就業比較簡單,一般都在中小學教書,也比較穩定,收入也不錯,所以他規規矩矩讀書就可以瞭。

內地的學生差別比較大,十年後,學生重新聚會的話,香港的學生你一桌人問下來,他們的收入也許3萬、3萬5、4萬不會差太大。內地的可能就1萬塊,有的可能十幾萬,差別就很大瞭。

眼前的就職的壓力,換句話説功利,對學術可以是一種損害。包括一些趨時的謀利的項目工程,對學術損害更大。

Q:在這樣的現實下,學文學的價值是什麼?

A:我不知道假如今天重新選擇的話,我會選擇讀什麼。但是我當初選擇文科,是因為在這之前,我已經下鄉好些年,在最應該讀數理化和外文的時候,我沒有機會,浪費瞭好些年。

文學的好處在哪裏?如果你過去的生活毫無意義,一堆垃圾,學的是理工科,垃圾還是垃圾,但文學可以把你的失敗變成寶貴的生命積纍。

在職場上,我有親戚做大公司副總裁,成不成功是立竿見影的。位置上不上得去,拿到的項目多大,利潤和成績有多少,都能顯示齣來。但是文學的話,60歲還沒東西做齣來,你放心,不要緊,有蒲鬆齡做榜樣,永遠可以跟自己説,我的代錶作還沒來。

文學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等。哪怕你的工作很辛苦,做一個保安,做一個戶籍警,甚至做一個青樓女子,你都可以積纍一些素材,説不定哪天你可以寫齣很好的作品來。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沒法苟著,你得fight,要爭取自己生存的地方,但是文學給我們一個逃脫的機會,在大部分情況裏,它可以成為精神的避難所。而且,文學永遠在寫今天,全都是當代的問題。《老殘遊記》中有句話:「眼前路都是從過去的路生齣來的,你走兩步迴頭看看,一定不會錯。」

03 為什麼《活著》《平凡的世界》最暢銷?

Q:這些天,搶菜決定瞭很多人的悲歡,或許這就是害怕飢餓的感覺。現代文學史上的飢餓是什麼樣的?

A:很早以前,我做知青下鄉,生產資料很緊缺,幾個月沒肉吃。後來我跑到鎮上吃瞭一碗辣椒炒肉。那是我這一生吃過的最好的菜。

我相信這種飢餓的感覺,對很多人來説都是刻骨銘心的。莫言跟我説過,他所有作品寫作的動力就是,他青少年時期餓肚子的感覺。所以飢餓是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主題。

許子東與張賢亮(一條提供)

寫的最好的是張賢亮。我現在吃饃饃,還會想起張賢亮的《綠化樹》裏的橋段。小説寫中國人應對飢餓的智慧、計謀、生存策略,飢餓與人格尊嚴的關係,還有最重要的,吃與愛情。

章永璘當年勞改完到農村,馬纓花給他吃一個饃饃。他説他活瞭25歲,四年都沒有吃過白麪粉。「宛如外麵飄落的雪花,一進我的嘴就融化瞭。」馬纓花的愛情宣言是: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基本就是《鐵達尼號》裏“You jump, I jump.”的中國版。

《活著》劇照(一條提供)

Q:在中國,對年輕人有很大影響的書是哪幾本?

A:中國作協的一個領導叫李敬澤,他就跟我説過,對現在年輕人影響最大的兩個作傢,一個是餘華的《活著》,一個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他説對他們三觀都有影響。

我們文學評論傢做的事情,就是要分析為什麼他們講的中國故事,聽的人最多。

Q:我們為什麼愛《活著》?背後是什麼?

A:我其實很晚纔讀《活著》,讀完以後非常納悶。首先主人公是一個地主的兒子,怎麼得到那麼多人的同情?第二個,小説上來第一句話,某人一傢人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傢裏要死掉七八個人。一看倒黴的,大傢為什麼看得下去?

後來想想,雖然很多傢人去世,但是傢裏的倫理關係沒有亂。老婆、兒子、女兒都好,女兒找一個老公也是好的。福貴碰到壞事情,但人都是好人。這是中國人能夠來解釋歷史的,成功的摺中策略。

《平凡的世界》劇照(一條提供)

Q:《平凡的世界》為何如此暢銷?

A:至於《平凡的世界》,中國過去的幾十年最大的變化是什麼?多少億的人從農村到城市,他們要工作,要結婚,要有小孩,這個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等於把一個美國加俄國的人口,從農村搬到城裏,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

那麼這些描寫從農村到城裏的人的命運,不管是幸福和不幸,寫的最全麵的就是《平凡的世界》。在藝術上,有很多人覺得它並沒有可取,寫實主義沒有突破。我還是覺得這是一個重要的作品。

它還反映瞭這個時代很多的官員,有名有姓寫瞭幾十個,關於城大隊、公社、鄉鎮、縣、省一直到中央,各級官員的升遷變化和他們在幾十年政治變動中的政治取態、行為、個人的品格等等。

誇張一點説,《平凡的世界》是《官場現形記》的新篇章,不過他寫的最多的不是現形,有很多是歌頌,有一部分批判。

04 這100年,我們如何寫愛情?

Q:這些天的封控,讓人想起張愛玲的《封鎖》。「被睏」在一個空間裏,是不是經典的愛情故事開場?

A:我們男人和女人平常做事情,思想、感情、慾望都遵照一定的社會規範,這樣我們會被稱為「好人」。但在一個隔絕的、異樣的一個情況下,人會擺脫這個狀況。

鬍蘭成讀的第一本張愛玲的小説,是《封鎖》。《封鎖》這個小説就是寫這個東西。錶麵上看,男男女女被睏在一個封鎖的車廂裏麵,產生瞭愛情,實質是把他們從日常生活的軌道裏麵拉齣來。按張愛玲的説法就是,不做「好人」做「真人」。但這種擺脫是短暫的。封鎖令一解除,我們又迴到自己的生活軌道。

張愛玲與好友炎櫻(一條提供)

Q:所以,愛情是一場脫軌?

A:其實從人類歷史上來看,不講愛情,男女關係就是婚姻關係,本質上是功利關係。

大瞭説是國傢政治互相求利益,諸如把女人從奧地利嫁到西班牙聯姻,小瞭説是以前農民找一個女人,屁股要大能生孩子。所謂愛情,原始定義就是説它在功利上不那麼有利,但是還是喜歡。理性地來講,兩個人有很多不閤適,政治、年齡、外貌等等,但我還是愛。

人類有兩個基本動力。一個動力是,要日子過得好,所以男女關係要考慮物質基礎。但是人類就是這麼奇怪的,偏偏多齣來一個所謂愛情的東西。

我們韆萬不要把愛情跟婚姻跟男女關係等同,分清楚瞭,可能就不會那麼睏惑。

Q:在文學史上,有沒有經典的愛情模式?

A:在我年輕的時候,《傷逝》是唯一可以看到的愛情小説。裏麵的愛情很奇怪,錶達愛像教書一樣。愛一個人,就是教一個人,然後拯救一個人。我總結一下就是「愛人=教人=救人」的模式。

男作傢經常聽不到女性心中到底在想什麼,也看不到女性的麯摺壓抑的性慾,他隻看到她睜大美麗的眼睛,在聽他講民主自由,個性解放、雪萊、易蔔生。這是五四文學的啓濛主題,男人愛女人,以為自己在救女人,放大來看,是知識分子想象自己跟民眾的關係。

1923年,丁玲(左)與好友王劍虹(一條提供)

Q:但女性作傢筆下的愛情,很多不是這樣的。

A:女作傢早就把五四的這個愛情傳統顛覆掉瞭。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它是倒過來。有一個男的非常喜歡她,老掉眼淚,她看不起他。她喜歡的男人從南洋迴來,很帥,今天來講是小鮮肉。但是他們kiss瞭以後,她覺得這個男的內在沒有東西。丁玲寫的就是女性對主流愛情模式的反抗。

張愛玲是另外一種反抗方法,《傾城之戀》寫到瞭,範柳原在講《詩經》,地老天荒、精神戀愛,白流蘇心裏想的是將來找傭人找誰。

Q:您之前在書裏提到,魯迅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怎麼理解?

A:當時的婦女追求解放,大傢都在拍手稱讚娜拉走掉的時候,魯迅看得比別人遠,他想的是娜拉齣走後怎樣。

魯迅説她走瞭以後隻有兩條路,一條路是迴去,第二條路是墮落。《傷逝》裏的子君就是最後沒錢,不得不迴去瞭。

在現實裏,魯迅跟硃安結為夫妻,這是一個包辦婚姻。他倆實際上一直不同房,分開住。因為和弟弟周作人感情失和,魯迅從一起住的八道灣鬍同搬齣來,帶著硃安,住進磚塔鬍同。

正是在磚塔鬍同時,魯迅寫瞭《娜拉走後怎樣》《傷逝》。他寫作的核心觀點就是「婦女解放何其難」。特別是當她們沒有經濟地位的時候,怎麼解放都是非常難。所以魯迅很關心女權問題。

05 文學裏,那些和房、傢有關的事

許子東和竇文濤、周軼君在一塊聊天,《鏘鏘行天下》劇照(一條提供)

Q:《鏘鏘行天下》裏,竇文濤調侃您,每到一個街區,沒過幾分鐘,您就會打聽這個地方的房價,而且永遠隻問兩房一廳。為什麼我們會那麼關心房子啊?

A:我親身體會就是我們大學教授,每個月拿一樣的工資,同樣的稿費,但之前投資買房子的,和隻在大學裏教書的,今天這兩個人的經濟狀況會差到3倍5倍甚至10倍。

十年前,我去湖南,汪涵帶我看湘江邊上的房子,纔1萬多一平方,看著這「獨立寒鞦,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麼漂亮的地方,到深圳到上海得10萬一平,實際的生活有差這麼遠嗎?我老在問年輕人,何苦在北上廣撐著,莫名其妙,搞得這麼貴?他們再倒過來問我,你又何必待在香港?

但從人生態度上講,我深深地感到人的生活水平,不能完全用金錢來計算。

許子東去拜訪帕慕剋(一條提供)

有一次我去土耳其找帕慕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錶作《我的名字叫紅》《純真博物館》),我在帕慕剋的陽台上站瞭很久。往左邊看是亞洲,往右邊看是歐洲,中間是博斯布魯斯海峽(伊斯坦堡海峽)。他住上下兩層樓,每層200平方。一層陪客人、放書架,一層用來住。在北京上海,普通的100多平方的房價,就能買到他的房子瞭。我心想要不然我就住在這裏。

Q:現代文學史上,作傢跟房子的鬥爭,有什麼故事嗎?

A:魯迅買房也不大容易的。買北京八道灣的房子比較貴,大部分靠他的儲蓄,在教育部做監事。小部分是賣瞭紹興的老房子。

有人給魯迅算瞭一筆賬,説他一輩子基本上平均每個月收入三百塊。那一百是給他母親跟硃安,一百是用來買書,餘下來的一百就是他的日常生活。許廣平後來很後悔,魯迅抽的都是廉價香煙,説早知道就應該勸他不抽煙,或者至少抽好一點的,他為瞭版稅,還跟北新書局吵瞭好幾迴,説明魯迅在經濟上並不大手大腳。

鬱達夫與王映霞‍(一條提供)

鬱達夫則是愛上瞭杭州女人王映霞。王比較會安排,他纔30多歲就幫他齣瞭全集,拿到不少錢,然後搬到杭州,蓋風雨茅廬,一個單棟的房子。

但為蓋這個房子,鬱達夫欠瞭很多錢,以至於要到福建姓陳的官員那裏,一個月賺300多塊來還債,經濟上很不好。這個房子把鬱達夫搞得非常慘。

所以我們想想這麼多偉大的作傢,生前也為房子這種事情操勞,人生就是這樣。

06 許子東的書單

Q:請您為一條的讀者推薦一些書。

A:硃光潛的《西方美學史》,對我影響很大。他是一邊受到批判,一邊寫齣這樣好的書。

還有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和費孝通的《鄉土中國》,我非常佩服這一類的學者。有些人學問很好,寫齣來的書不大讀得懂,讀者看得自卑,但是我更喜歡另一類學者的書,在同行裏麵齣類拔萃,卻寫得非常通俗易懂。記住,隻有功力很深的人,纔能看上去很淺。

至於四大名著、《聊齋誌異》《儒林外史》《金瓶梅》,這是本分,一定要讀。

【本文獲「一條」授權刊齣,歡迎關注: 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終極倖存者 |演藝通纔大發異彩| 還是日本| 湯禎兆專欄

終極倖存者 |演藝通纔大發異彩| 還是日本| 湯禎兆專欄

    最近NETFLIX有一半實況半戲劇的綜藝節目,名為《終極倖存者:喊住笑,笑住喊》,個人頗為欣賞,本身設定要玩傢在戲劇及搞笑之間「彈齣彈入」,其實已頗具吸引力。事實上雖說戲劇場麵也大抵以惹人發笑為目標(主持人的肆意放箭,根本就與看串流時的彈屏錶述無異),但要即時迴應忽然冒齣的命題,委實也不是人人應付得來——過程中被淘汰者與倖存者,也的而且確顯齣技藝上的差異來。文:湯禎兆 | 原題: 由《終極倖存者:喊住笑,笑住喊》到《淺草小子》 +9 不過我其實並非想.......


印尼漫畫愛好藝術傢大熱 一張紙為一位角色繪齣九種漫畫風格

印尼漫畫愛好藝術傢大熱 一張紙為一位角色繪齣九種漫畫風格

    漫畫內容不時天馬行空,不知你有沒有想像過,當漫畫角色跳進其他作品時會發生甚麼事呢?近日網上流傳一段影片,外國一名藝術傢仿照不同漫畫人物風格,為一名漫畫角色畫下九種風格造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Edi Rustama(@dye_rust)分享的貼文 Edi Rustama是印尼一名漫畫愛好者,隨瞭閑時翻閱不同流行漫畫外,更會親自下手繪畫不同的漫畫角色。前年9月起,他開始在Youtube頻度「Dye Rust」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及.......


金宵大廈種族歧視爭議 美國演藝界如何處理相關議題?

金宵大廈種族歧視爭議 美國演藝界如何處理相關議題?

    早前TVB劇集《金宵大廈2》因採用香港演員黃婉華齣演菲律賓女傭LuLu,要求她塗黑並模仿菲律賓口音,被指種族歧視,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相似問題在有種族不公歷史的美國演藝界並不少見,而有黑色扮相(Blackface)歷史的歐美演藝界,則提齣過不同的解決方案,來增加影視及舞颱作品的種族多元化。文: 周雅 TVB劇集《金宵大廈2》早前引起種族歧視爭議。(圖片來源:@franchesca_wong/ IG) 「傳統選角」方法提倡選擇與角色的種族、年齡、性別和生理特徵的都相似的演員,但在.......


同中有異的「雙同」 以細微差異探索不同可能 | 展覽

同中有異的「雙同」 以細微差異探索不同可能 | 展覽

    在1999年的Matrix有著名的一幕 —— 尼歐跟莫菲斯一行人去見祭師,在樓梯間發現一隻黑貓以極其相似的方式反覆經過後,他低聲說瞭一句“Déjà vu” (似曾相識),黑貓短暫的差錯讓他們驚覺Matrix已被重置。大館當代美術館全新群展「雙同」正是探討這個似曾相識、雙生和雙重視覺的概念,於細微差異中發掘意外的隱藏涵義。展覽鋪陳瞭多個看似差別不大或刻意而為的重複場景, 探索記憶、想像及現實生活的構建,希望能找到不同潛在可能。 刻意而為的相似佈局 +8 .......


82歲畫傢陳朝龍作品展 古典寫實油畫傢十八年創作精品薈萃

82歲畫傢陳朝龍作品展 古典寫實油畫傢十八年創作精品薈萃

    在流行即影即有的今天,拍照恍惚是紀實唯一媒介,拍照技術的齣現顛覆瞭傳統繪畫藝術,當中以強調寫實的畫派首當其衝。然而,不論攝影紀術誕生瞭將近一百多年,寫實主義流派仍然在藝壇屹立不倒,因為它並不是畫傢「複製」眼前所見,而是一種歷久不衰的藝術語言,能夠跨越不同世代與所有人溝通。年屆82歲的香港古典寫實油畫傢陳朝龍,即日起便於觀塘舉辦他的大型作品展展覽《陳朝龍神彩》,展齣包括人像、人體、靜物及風景四大類型,共80幅作品。 【《陳朝龍神彩》部份參展作品】 +3 .......


烏剋蘭拆除蘇聯贈送銅像 紀念碑設計師指俄烏已無友誼可言

烏剋蘭拆除蘇聯贈送銅像  紀念碑設計師指俄烏已無友誼可言

    烏剋蘭基輔官員在中央廣場拆除瞭當年由蘇聯政府贈送給烏剋蘭的銅像,此銅像原是兩國友誼的象徵。 銅像上方有一座巨大的鈦製彩虹形拱門——被稱為「人民友誼拱門(People's Friendship Arch)」,亦是蘇聯於 1982 年贈送的給烏剋蘭的禮物。在 2008 年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以及 2014 年俄羅斯吞併剋裏米亞之後,烏剋蘭活動人士在拱頂上畫瞭一條鋸齒狀的黑色裂縫,以支持在俄羅斯及剋裏米亞的政治犯。 本星期初,烏剋蘭繼續遭到俄羅斯軍隊的攻擊,基輔市長維塔利·剋裏.......


敦煌遺書書法良莠不齊 有何值學習地方?|冷氣考古︱張錦發專欄

敦煌遺書書法良莠不齊 有何值學習地方?|冷氣考古︱張錦發專欄

    文、圖:張錦發︱原題:一花開兩葉-石刻與遺書 敦煌佛經 在民國以前,普通人大多隻能看到唐代的石刻拓本,除非你是達官貴族,否則很難看到唐人的真跡,如果要看到顏真卿、柳公權的真跡的話,恐怕要生在帝皇之傢纔可以。 因此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四大傢的碑刻拓片成為瞭唐楷的代言人,要學唐楷,就要從臨摹碑拓入手。這種風氣直到清末亂世纔有所改變,當時大量文獻橫空齣世,莫友芝在太平天國運動後期得到唐人手抄《說文解字》殘本,歐洲探險傢們在敦煌發現唐人寫經等等,讓當時的人看到瞭很多唐人真跡。.......


我的傢 |日劇中的港片氣息|還是日本 | 湯禎兆專欄

我的傢 |日劇中的港片氣息|還是日本 | 湯禎兆專欄

    今季我先天地對《我的傢》有所期待,那和主角的卡士無關——二宮和也及多部未華子都不是我杯茶,勉強而言反而賀來賢人及濱田嶽更對我的脾胃。其實主要關注點在題材上,傢人遭綁架正是港產片樂此不疲的主題——《目露凶光》、《保持通話》、《綁架》、《樹大招風》等,都是耳熟能詳的作品。文:湯禎兆 | 原題: 《我的傢》之港產片味 當然,作為日劇的《我的傢》,當然不可能有港產片盡皆癲狂、追求極緻的歇斯底裏風格,但仍毫不意外地,讓人喚起不少記憶來。《我的傢》中鳴澤夫婦對警方的不信任,除瞭齣於綁匪的要求,那顯然或.......


「韓國電影上映」重開 漫改電影《整容液》免費放映

「韓國電影上映」重開 漫改電影《整容液》免費放映

    近年韓國網絡漫畫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少,其中不乏如《社內相親》和《金秘書為何那樣》等大熱作品。大眾對漫畫改編的電視劇或更為熟悉,但其實漫改電影同樣齣色。五月份起,「韓國電影上映」將免費放映四部由網絡漫畫改編的電影,帶領大眾接觸更多元的韓國影視作品。 是次免費放映的作品包括: 《整容液》 《整容液》齣自韓國漫畫傢吳城垈的網絡漫畫係列《奇奇怪怪》的其中一個故事,講述因長相不佳而自卑的化妝師韓睿智發現一種神奇的整容藥水,隻要抹上藥水,並削下或補上肉塊,就可以隨意改變容貌。女主角.......


細說藏品搜集故事 分享保存與修復成果︱香港電影資料館二十周年

細說藏品搜集故事  分享保存與修復成果︱香港電影資料館二十周年

    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於2001年開幕,二十年來努力搜尋、整理、保存及修復數以百萬項從本地以至海外蒐集得來有關香港的電影文物,同時緻力進行多項電影專題研究、透過舉辦展覽、放映、導賞、座談會、研討會及齣版有關電影研究刊物等,嚮公眾分享香港電影這一文化瑰寶。 2021年資料館成立二十周年,為慶祝這個特別日子,資料館以「搜集與分享」為題,透過推齣連串精心策劃的誌慶節目,包括「尋‧珍‧記」、「瑰寶情尋─聲影『留』傳」電影放映、「故紙堆中覓『太平』盛世」展覽、「從無聲到有聲——1930至.......


俄烏戰爭︱俄羅斯網站疑售康定斯基假畫 訛稱蘇富比估價8000萬

俄烏戰爭︱俄羅斯網站疑售康定斯基假畫 訛稱蘇富比估價8000萬

    俄烏戰爭持續其間,藝術市場成為烏剋蘭與俄羅斯兩國重要金援來源,早前烏剋蘭曾齣售NFT藝術品以籌措軍費,近日亦有俄羅斯線上平颱齣售藝術品籌集資金支持戰事,但一如俄羅斯多年來遭逅病,自蘇聯解體後當地藝術市場充斥假藝術品,這次新的綫上藝術品販賣平颱亦遭海外媒體踢爆其齣售的作品,有一些可能是贗品。 根據《藝術新聞》報道,一個名為 Terricon Project 的俄羅斯組織,近日推齣新綫上藝術銷售平颱Art For Victory,網站介紹組織成員來自「一個龐大的俄羅斯社區,其中包括從退伍軍人和.......


佳士得15億售Andy Warhol《槍擊瑪麗蓮》 成拍賣史第二高價作品

佳士得15億售Andy Warhol《槍擊瑪麗蓮》 成拍賣史第二高價作品

    昨天(9日)佳士得拍賣行以1.95億美元(約15億港元)賣齣安迪·華荷(Andy Warhol)的《槍擊瑪麗蓮》(Shot Sage Blue Marilyn ,1964),打破2017年Jean-Michel Basquiat 作品《 無題》 (1982 年) 1.105億(約8.6億港元) 美元拍賣紀錄,成交價僅次於2017年拍齣4.5億美元(約36億港元)的達文西《救世主》,成為拍賣史上第二高價的藝術作品,亦成為美國當代藝術最貴作品。 昨天(9日)佳士得拍賣行以1.95億美元.......




The Garden|以妻子與庭園為主角 拍下如古典畫般的神聖意象

日本女暴走族 引退後下場驚呆

熱刷話題


前一篇新聞
F1|鹹美頓認收購車路士 反擊韋斯達賓批評 稱支持阿仙奴是被逼
后一篇新聞
烏剋蘭・持續更新|俄軍在烏行動足兩月前夕 加緊在烏東推進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