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11:06:09 PM
摘要:據台灣《遠見》雜誌報道,目前台灣半導體“人纔荒”,簡直到瞭“匪夷所思”的地步。過去,台積電非“台交清成”四大台灣名校的碩、博士生不用,現在,不僅嚮私立大學、技校、職校生招手,提供實習、工作機會,還跑到校園搶學生,讓業界大驚不已。
近年來,在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台廠迴流、芯片荒、少子化、理工生銳減等因素下,作為全球半導體重鎮的台灣地區也齣現瞭半導體人纔荒。從 IC 設計、布局、研發、製造到設備工程師全麵吃緊。
台積電、聯發科聯袂調薪、放寬徵纔條件,並前進私立大學、科大搶學生,影響所及不隻限於半導體業,更波及所有製造業,這已非單純的人纔戰,而是關乎台灣眾多産業發展的議題!
據台灣《遠見》雜誌報道,目前台灣半導體“人纔荒”,簡直到瞭“匪夷所思”的地步。過去,台積電非“台交清成”四大台灣名校的碩、博士生不用,現在,不僅嚮私立大學、技校、職校生招手,提供實習、工作機會,還跑到校園搶學生,讓業界大驚不已。
三大産業鏈,從門當戶對到鬆綁招聘標準
半導體涵蓋IC設計、製造與封測三大産業鏈,以往各取所需、相安無事,均能找到“門當戶對”的人纔。
豈料,2020下半年反轉瞭。當時,公立的高雄科技大學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已獲知,“大廠缺人缺到要放寬徵纔標準”。果然,今年台積電就主動到高科大洽談實習、徵纔事宜。
台積電還擴大瞭與北科大的閤作。北科大電資學院院長黃育賢說,五年前,台積電派講師到電資學院開設“28nm IC布局”課程、引進實習生,近年因人纔荒,還首次開放瞭工程、機電學院大四、碩士班實習機會。
而身為台中唯一培育高科技人纔的公立科技大學“勤益”,十幾年前就開設“集成電路與係統應用”學程。去年台積電、聯電也首次嚮其開放電機、電子係實習機會。
這些半導體大廠除瞭對公立科技大學拋齣橄欖枝,還走進私立的科技大學校園。“私立科技大學一直是封測業重要人力來源,打死都不相信台積電會搶我的人,”一位封測廠的人力資源負責人搖頭說,萬萬沒想到,台積電會跑去跟他長期閤作的私立大學、科大對接。
台積電以竹科、中科、南科三大據點,就近找閤作學校。去年2月首次找明新科大推薦理工科實習生,隔月就到學校辦說明會,一辦就是三場,有11位學生通過麵試實習。“明新開的條件是,實習生薪資要比照正式入職的員工,台積電答應瞭”,明新電機係主任林清隆說。
去年8月,台積電“先進封裝營運處”龍潭廠廠長拜訪龍華科大,誠徵“模組副工程師”,希望推薦應屆畢業生、校友麵試。龍華科大研發長陳永裕說,真是史無前例,有6位工科應屆畢業生錄取。台積電甚至同意加入龍華科大於2012年首創的“訂單式就業學程”,並派講師參與教學,開放大四生實習,藉此培育人纔。
此外,台積電還嚮南部的雲科大、虎尾、南台、��山科大要學生。
南台科大工學院學生近6,000人,學生已被預約一空。2020年10月,南科台積3nm廠廠長、處長、人力資源負責人共6位高管首次拜會南台科大,去年暑假即有29位學生參與全年實習課程。由於錶現良好,今年元月啓動第二次招聘,有70幾位學生參與麵試。“3月初,南科3nm廠黃光部主管特地來校錶達感謝”,工學院院長王振乾欣慰地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今年3月9日,台積電南科廠的技術主管、人力資源負責人也主動拜會雲科大工程學院,院長王健聰錶示,他們希望學校鼓勵雲科大碩、博士生踴躍應徵設備、製程、製程整閤工程師等高階職務,足台積電的求纔若渴。
企業擴大實習機會,鼓勵私立大學在校生趁早入行
不隻公立和私立的科技大學,大廠連非專攻科技類的私立大學也掃瞭一遍。中華大學資電學院院長連振昌錶示,去年12月,台積電、力積電、元太、緯創首次參加實習說明會,兩梯次共150位學生,擠爆會場。“目的就是要電機、電子係的實習生,以及馬上可上班的畢業生,”連振昌說,今年僅30、40位於大四上學期修滿畢業學分,以後會鼓勵同學盡早修完課,以便大四下可以實習。
今年春節前夕,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參加在聯發科工作的學生婚宴,被告知“連國際IC設計大廠在台灣也隻能招募到台灣私立大學生”時,嘆氣說,“沒辦法,台灣真的缺理工人纔”。
中華大學的老師知道缺人,沒料到缺到這種程度。業界紛紛擴大實習機會,長期閤作的聯電,3月30日再加開一場說明會,希望多招電機、電子係學生;緯創則與資工係閤作,找到20個實習學生。
大廠一邊搶學生,一邊調薪搶人纔。2021年元月,台積電開齣第一槍“全麵加薪20%”,大學畢業生起薪36,000元新台幣,下遊封測廠隻好加碼至37,000元新台幣。有IC載闆大廠對學生喊話,正常班月薪沒有4萬新台幣、輪班沒有5萬新台幣,都不要去。
2021年9月,聯發科再補一槍,“碩士年薪上看200萬、博士250萬新台幣”。還鼓勵員工推薦人纔,可獲得超過5萬元新台幣價值的辦公室神椅、Gogoro電動機車等奬勵。並首度提供轉職專業人員奬金,2021年10至12月報到者,依資曆加發15萬至25萬元新台幣。
連實習費也跟著上揚。一位私立科技大學學生說,他在校外實習時月薪27,000元新台幣,學弟直接加到34,000元新台幣,僅一年,落差就好大。
南茂更擴大與南台科大的閤作,派講師與工學院開授半導體實習課程,斥資900萬新台幣捐機台、設置封測實習實驗室,今年首次預聘工學院、商管學院相關科係學生,升大四或研究生可申請奬助金,大學生每月1萬新台幣、研究生1.5萬新台幣,最高48萬新台幣;大學部實習月薪3萬新台幣、研究生3.35萬新台幣,如通過考核轉正,追算實習年資。
王振乾樂開懷,“學生到南茂實習,每月最高領4萬新台幣;群創更加碼,大三生同意大四去實習,先給5萬新台幣,實習月薪3萬新台幣且不綁定就業,畢業不是必須到群創上班。”
從調薪到提高學生奬助金,就是想吸引人纔。棘手的是,理工人纔嚴重匱乏,老師每天都被追著要人。
被上、中遊壓著打,封測廠徵纔現斷層
2020年8月,從銘傳到明新擔任校長的劉國偉感受最深:銘傳以商管學群為主,每年有幾個會計職缺就不錯瞭,到明新時,巧遇半導體人纔荒,業者拜會的第一句話就是,“有理工學生可以給我嗎?”
去年底,景碩科技在明新附近蓋第三廠,一口氣要3,000個學生,電機、電子係各與景碩閤辦産攜專班,提供90個實習生,仍供不應求。
劉國偉比喻,聯發科、台積電位於“紫禁城”內,大廠原隻用第一環的“台交清成”四大名校學生,二綫廠及封測業對接二、三、四綫大學學生,現在大廠連七綫學校的航太維修工程師都搶光,不在內的新八綫,如高中職電子科年輕老師也被挖角當工程師,年薪是大學教授的2至3倍。
2021年,有私立科技大學電機係主任陪封測廠到高中辦說明會,學生提問,“一定要電機、電子科學生嗎?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主管迴答:“隻要願意動手做就可以,不管是幼保、餐飲科,都可當儲備乾部。”
與會人士無不咯噔一下:“這不等於隻要會呼吸的,全都要瞭嗎?”
半導體業的現況是:從IC設計、布局、研發、製程,到設備工程師全麵吃緊。
��山科大學術副校長兼工學院院長周煥銘說,人纔吃緊到台積連設計、研發,都放寬到中字輩國立大學,相關職缺也開始以“理工見長”的私立大學學生為主瞭。
甚至有些職缺無經驗者均可從頭培訓起。今年台積錄用明新三位應外係、兩位電子係學生,有良好外語溝通能力即可,受訓後,要派去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當光罩工程師。
當大廠往外環搶人時,首當其衝的,是平均薪資較低的下遊産業。封測廠矽格人事資深處長林汶說,“2000年,隨時有一堆人等麵試,2017年逐漸減少,2020年至今,一天比一天慘,四座工廠特彆加請工讀生打電話約麵試,常常打10通僅1通成功,約好還被放鴿子,人纔斷層非常嚴重。”
有位人力資源負責人更是欲哭無淚,“我幾乎白忙一場,去年好不容易增加210人,到年底員工數還是一樣。很難想像,大廠連我傢小主管都用月薪近10萬新台幣挖走。”
欣銓科技人資服務處處長周可�a說,“半導體上中下遊原本唇齒相依,適纔適所,這兩年外商挖角,上遊搶中遊,中遊再往下遊找人,不斷惡性循環。”且大廠習慣從配閤廠商、協力廠下手,服務窗口錶現不錯,直接被高薪挖走。即便欣銓年年加薪、營造好環境,仍有不少工程師跳槽。以前封測廠離職率5~7%,去年已突破2位數。
位於新北泰山的南亞科也感同身受,主動避開大廠,就近與台科、北科、明誌、龍華、健行、台北城市科大閤作,共引入400位實習生,有12位升上設備工程師。
去年4月,決定投資3,000億新台幣蓋新廠,至少需要2,000人,人力資源處處長謝章誌嘆氣說,“基層工程師都往大廠跑,尤其5年內未婚的,離職率最高。現在應徵者不管工作內容,直接談待遇,壓力非常大。”
封測廠幾乎被上、中遊業者壓著打。連第四大封測廠矽品,都主動釋齣70幾個實習機會給勤益科大。
當矽品得知,菱生與勤益閤作産學專班5年,取得穩定務實人纔,還要增至2班時,也希望閤辦專班,以培育人纔。
勤益電子係主任何嶽�Z說,“這兩年半導體人纔需求龐大,有點齣乎預期,業者都要理工科係實習生,美光也因擴廠,主動找勤益推薦IC設計人纔,學生已供不應求,難以滿足需求。”
不隻大企業,��山科大學術副校長周煥銘說,五年前,某半導體廠發現缺人時,深怕未來搶不贏大廠,提早與��山閤作,由於技職生穩定性高,成為該公司重要人纔來源之一,還提供講師、教材開設“半導體製造設備概論”“操作手冊閱讀訓練(英文)”課程,實習生月薪36,000新台幣,免費提供單人套房及接送,如願意續任,奬金7萬新台幣,起薪47,000新台幣。
周煥銘進一步說,以往私立技職生想進大廠不容易,現在電機、電子、機械、環工等科係,隻要擁有證照的畢業生,各傢都搶著要。大廠就像吸塵器吸走人纔,有兩傢下遊廠主動與學校閤開人纔養成班,每年有40位理工學生,不無小補。
苦乾實乾被看見,技職生成新寵兒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2021年第四季,台灣半導體業人纔缺口創7年新高,想進半導體的求職者,平均可分3.7份工作,是整體“求供比”1.7份的2倍多。
半導體職場熱絡,連帶提升私立大學、科大理工係所注冊率,今年龍華工程學院平均注冊率99%。高科大電資學院院長施天從也隱約發現,有點迎來第二春的感覺 ,“高科大電資學院近3年碩士招生愈發競爭,今年報名人數比前年成長近50%”。
誰也想不到,人纔荒意外讓技職生成新寵兒。施天從認為,台灣半導體傲視全球,人纔是靠大學、技職體係共同分工培育而成,缺一不可。技校/職校重視實作精神,早在諸多領域默默貢獻,隻是一直被忽略,現在終於被看見瞭。
盡管從研發、製程到設備工程師都不足,最缺的還是輪班的設備工程師。據台積電工程師指齣,設備工程師仍以公立大學碩士生為主(極少數私立大學碩士生),但年輕人價值觀改變,不想做高壓、輪班工作,導緻流動率攀升,台積電為解決睏境,隻好設置新職缺“模組副工程師”,以減輕設備工程師壓力。
▲ 龍華科技大學電機係針對半導體製程特彆成立實驗室。
但,一時三刻要去哪�e找數韆個模組副工程師,隻能找私立大學、技校、職校學生瞭。“其實,就是設備助理工程師,工作內容、薪資差不多,頭銜變好聽而已,大廠已到瞭‘無魚,蝦也好’的地步”,一位科大教授說。
不過,“適纔適所”仍很重要。陳永裕認為,龍華定位清楚,就是培養實務、提供創新技術服務的人纔。對弱勢私校生而言,以前根本不可能到台積電實習,現在大四就能去,還有機會當模組副工程師,將來年薪百萬不是問題,頗具吸引力。
但如此一來,將排擠到其他製造業的人力來源。台灣98%為中小企業,半導體全麵加薪,中小廠難以跟上腳步,更加劇薪資M型化。多數廠商抱怨,從不敢跟大廠搶一綫學生,都與三、四綫對接,大傢都很缺輪班工程師,現在,大廠跟小廠一起搶私立大學、技校、職校學生瞭,大廠問題解決瞭,卻帶給其他人大麻煩。
由於IC未來可應用層麵非常廣,業界預估還有“黃金五至十年”,以人纔短缺的現況來看,搶人大作戰纔剛開啓。業界不免憂心“IC的黃金十年,恐是製造業人纔荒的黑暗十年,勢必得加快自動化腳步”。
陳永裕月前收到土城一個“28,000元新台幣”的機器維修職缺,乏人問津,如果連平均薪資最高的半導體都缺人,遑論傳統製造業瞭。
高教、大學考招製度,應即時調整改革
此時,政府如不調整高教、大學考招政策,影響不隻半導體,而是所有製造業。張耀文憂心說,半導體植基於數十年産官學三位一體、緊密閤作所建構的理工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結晶,培育量多質精具競爭力人纔。現正走嚮“自殺式的教育與升學製度”,後遺癥已顯現,會讓人纔荒雪上加霜。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衝指齣,去年台灣ITA(適用資訊科技協定的高科技産品)齣口占55.49%,如果除瞭台積電,都麵臨資金排擠、人纔短缺,這已是國安議題。就像2014年的功夫驚悚片《一個人的武林》。江湖上齣現一位絕頂高手(指台積電),固然是武林之福,如造成其他高手走投無路,那會是寂寞的武林?還是endangered(瀕危)武林?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來源:《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