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9:28:15 AM
發現沒,最近的國産劇江湖,有點刺激。
各種年代劇,都市劇,輪番開播占據熱搜話題,2022年的國産劇,開場就炸。
但,熱鬧中,又好像少瞭點什麼――一部強節奏、暢快淋灕又帶著迴味的類型劇。
它,來瞭――《骨語2》。
三年半前,2018年的那個夏天,一部沒有大IP加持、沒有流量明星齣演的刑偵懸疑劇,一齣場,就跑齣瞭年度黑馬之姿。
一個以法醫夏螢為關聯點的五人重案組,通過對一係列疑案的鑒骨、偵察和剖解,還原真相、懲凶緝惡,守衛朔陽市光明的故事,成為許多觀眾的下飯必備。
結果,劇集在騰訊視頻的總播放量突破25億。
爆款級黑馬,照道理,是不是該快馬加鞭,火速推續集?
但這部續集,卻紮紮實實,做瞭三年,終於,頂級懸疑下飯神劇,迴來瞭。
原班人馬齣手,播齣5天,播放量1.3億,不俗。
續集上綫,是否還是內味兒?一口氣刷完12集,可以說瞭:原汁,原味。
《骨語》係列的製勝法寶,都在――強節奏群戲、識骨破案、故事格局。
不僅有故事,還有演技;不僅有沉浸感,還有互動;不僅可以解謎,過程還賊刺激,充滿電影大片感……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這部劇集的骨肉皮裏,到底什麼味?
皮:幾乎一集一個案件,強節奏,爽
《骨語2》穩定發揮瞭第一季的長項。
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生!猛!
導演選擇瞭弱化感情戲,把刑偵探案作為整部劇的主要綫索展開。整部劇的重點,就是破案!
第一案一上來,就一個字:冰。
陰冷的鼕日、偏僻的河道,冰層破裂聲傳來,一輛紅色轎車應聲沉入水中。
車內的女生拼命拍打著車窗,想呼救,可什麼也喊不齣來。
沒一會兒,車裏的人便沒瞭動靜,生命逝去,懸案齣現。
然後畫麵一轉,紅色轎車從湖中被打撈破冰而齣,當鏡頭從曾經美麗的女孩泡腫脹的身體一閃而過,驚悚感已經溢齣小屏幕。
劇集的罪案氛圍,依舊營造得足夠齣色。
冰層深處,光影曖昧,罪惡浮現,等待破解。
鏡頭快速推拉,在最短時間把信息量帶給觀眾,參與感拉滿。
下一個鏡頭,女法醫夏螢(張齡心飾)齣現。
懸案和探案,同步展開,畫麵剪接利落沒廢話。
根據車上遺留的證件得知,死者顧佳軒,是一名大四學生,還是一位上市公司的實習生。
冰層之下,美麗女孩,零星綫索,除此以外,一片空白。故事,生齣重重懸念,看得人抓心撓肺。
怎麼查?聽屍骨和證物說話。
現場的戒指,項鏈,男士外套,成為瞭破案重要綫索。
戒指,指嚮同學。
戒指代錶瞭女孩之間的一個約定。就是結婚之前,保住童貞。死去的女孩打破瞭承諾,是懲罰嗎?
項鏈,指嚮追求者。
女孩最後一個生日的時候,追求者送瞭她一條項鏈,她當眾把男方勸退。會是情殺嗎?
劇情,如蛛網般撒開。
觀眾跟隨劇情,不斷麵對幾何式繁復的岔路,再一個岔路,矛頭指來指去,讓人神經緊綳,仿佛跟隨主角一同抽絲剝繭――
終於,案件缺口在第三件證物處打開瞭――男士外套。
任重飾演的顧佳軒實習單位的老闆進入瞭警方的視綫。
他說不認識這個實習生,但兩個人的通話記錄顯示不是那麼迴事。
中年已婚老闆,美麗的女實習生,婚外情?
啜妮飾演的老闆太太的一句話,引齣新的懸疑:女方是男方公司的唯一投資人,兩人簽瞭婚前協議,男方一旦齣軌,一無所有。
謀殺?拼圖,被一步步拼起來,又重新被解構:
兩人發生婚外情是事實,但開車上冰河,是為瞭談分手。那冰層怎會在車輛沒有震動的情況下忽然破裂?
如果發生瞭冰震,那原因又是什麼?
如果是偷情引發冰震,怎麼會在談分手的情況下?
如果是殺人,何必搞得如此復雜?
如果是意外,為什麼任重的角色逃脫,女孩卻死在瞭車裏?
還有,老婆說“他是光著迴傢的”,為什麼他在脫身的第一時間,不是瞭解女孩的安危,而是讓老婆拿現金去實體店買瞭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這所有的懸疑,未來能否成為解開謎題的一環?
故事,顯然是從法醫解剖齣發,以探案為主綫,尋找細節,鋪開瞭一張疑點重重的大網,最終和觀眾一起推斷齣誰是凶手?
在故事循序漸進地推進後,你纔會發現包裹著一個紮實的懸疑詭計。
比如第二案,美女白領在荒地遇害並被分屍案。
這一案的關鍵詞:牆。
最打動我的瞬間,是夏瑩在嫌疑疑人傢中,發現一堵奇怪的牆,鑿開後在牆內檢測到瞭死者DNA。
從一個光鮮靚麗的女白領,到被埋在牆體中分散的屍身,一切到底如何發生?
故事,從郊外發現一箱屍塊開始。
循著女死者生前曾經做過隆胸手術的綫索,警方確認瞭死者身份。
但,案件充滿各種不對。
調查中發現,死者的稅後工資8000左右,可她的生活方式,並不像一個月掙8000的人,一查死者通話記錄,發現她的最後一通電話是打給一個小有名氣的網紅男主播。
很快,她和室友閤夥利用和前男友主播的大尺度照片,敲詐20萬的綫索被查齣。
但,作案者,並非案發時正在帶貨的網紅男主播。那是誰?
觀眾仿佛在一場探案中,麵臨不同選項,過程裏,疑點和問號會時不時冒齣:
女白領室友在死者死後,從女白領電子銀行轉走十多萬,是怎麼迴事?
用女白領銀行卡刷卡取錢的神秘人是誰?
一切不得而知。不劇透。但有個信息可以指齣來――
女白領死前曾親口炫富,說齣五百萬的房子不算貴。
而這句話,是這場懸案的棋局中,最關鍵的一個棋子。
前兩個案件刷完,信息量滿滿,每個細節都值得截圖慢慢“品鑒”。
一看進度條:兩集。
這正是《骨語2》最大的特色:節奏乾淨利落,沒空談戀愛,沒時間拖泥帶水。
40-50分鍾講完一個案子,破案後就進下一案,嚴格遵循發現事件、調查事件、審訊環節、最後結案的過程。
追完12集,我的感受是全程找不到廢戲和水戲。
相比某些懸疑劇在懸疑感營造上走火入魔,為懸疑而懸疑,為反轉而反轉,《骨語2》更像主創帶著觀眾探案。
全劇19個案件,就像是一根繩兒上打的結兒,觀眾順著這個導演挖就的隧道,走過一段段麯摺懸疑,在黑暗中摸索著順繩而下,在黑暗中,發現那些哪怕隻是一閃而過的鏡頭,找齣解密的綫索。
到最後,你也能在追劇中找到凶手。這份燒腦感和解謎感,我太喜歡瞭!
肉:專注破案的主角,好演技,燃
對於刑偵懸疑作品來說,吸引觀眾的,除瞭邏輯縝密的推理情節,還需要富有魅力的人物。
看到《骨語2》原班人馬歸來,觀眾的感受就是:穩瞭。
飾演女主夏螢的張齡心,還是一副精煉的短發打扮,依然很細膩地捕捉住瞭人物特性。
她的身上,既有身為基層女法醫所具備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經驗,又具有女性獨特的細膩和共情力,我很喜歡她在劇中的一句台詞:證據先行。
特案組組長尚桀,依然由高仁飾演。
身處案發現場時,他目光如炬,不肯錯過任何一處細節,進行問話時極有手段,稍微改變神態和語氣,就嚇得對方不敢直視。
但在高冷霸總之外,又能看齣人物的細膩和溫柔。
痕跡鑒定師李學凱,依舊是蔡宜達飾演。
這一季,他在找綫索路上還被大媽催婚瞭哈哈哈哈,人民警察中的大齡單身男青年果然是婚戀市場上的熱門。
保持一緻的主演陣容,最大程度地延續瞭觀眾對《骨語》係列的觀感。
而將這些熟悉的角色塑造得如此鮮活生動,則讓我們在看得爽的同時,還能收獲額外的感動。
比如,第一案調查尾聲,真相已浮齣水麵,張齡心飾演的法醫夏螢,卻在遊泳的過程中,再次感受瞭溺水女孩身亡之前的狀態。
她對尚隊說的一段話,很難不讓人心生感慨:女孩被睏在車中的最後時刻,意識是清醒的,她眼睜睜地看著剛纔還在說愛她的男人逃生,而自己逐漸呼吸睏難,直到死去。
雖然查案中始終保持著客觀冷靜,但這一刻的夏螢,眼中卻帶著感性的悲傷,和對逝者的惋惜。
冷靜破案也並不代錶喪失共情的能力,冷靜之下有溫度,堅硬之中藏著柔軟,這樣的多元與復雜,纔構成瞭角色的魅力。
但奉獻齣精彩演技的,可不止主角。
相對其他探案劇,這部劇,顯然找來一套華麗的配角陣容,除瞭亮相瞭的任重、啜妮,還有印小天、嶽�D、米露等一票實力派,飾演案件中的嫌犯等人物。
為什麼?因為爽感隻是一時,《骨語2》之所以能從一眾懸疑劇中脫穎而齣,一大原因就是,案件推理,除瞭錶現本格派的推理演算外,還注重社會派推理中對現實的呈現。
有觀眾說,故事中第一個案件,看瞭眼熟,那就對瞭。
因為《骨語2》的案件素材都是根據真實案例和新聞報道改編,故事不同程度地融入瞭熱議的現實話題,也賦予瞭劇集強烈的社會意義和反思性。
是的,那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的案件,很多都是有現實原型的。
目前最令我動容的一個案件,是弱勢女孩毒蘑菇殺人案。
一個女孩子在父母去世後,寄住在姑父傢,姑父傢在工地,結果,女孩被三個工人猥褻瞭。
姑姑和姑父知道這件事,非但不幫女孩討公道,還想通過這件事訛3個工人的錢,女孩一氣之下離開。
但當她和一個同事小哥談婚論嫁時,道齣往事,小哥卻直接甩開她的手!
絕望的女孩重返工地,接連痛下殺手。
犯罪,當然不可寬恕,但這個故事,又讓人心生悲涼,一個女孩曾努力試圖爬齣陰暗逼仄的空間,在盡頭尋找光明。但最終還是沒有打敗命運的睏局。
案件細思極恐的地方,難道不是來自旁觀者甚至親人對女孩的漠視?
錶麵看,劇集中是一個個殘忍的命案,但又可以輕而易舉地對應到背後角色的睏境,以及現實的內核。
傢庭倫理、校園暴力、心理健康等這些社會熱點話題,都被《骨語2》用小故事搬上瞭熒幕。辦公室戀情、網紅炫富、青少年暴力、重男輕女、親子關係這些富有時代特色的案件,不僅是社會真實現象的反射,也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生命脆弱易碎背後,是人性的灰色和殘缺。也是現實中不斷給我們拋來,永恒存在的難題。
好的藝術作品永遠都是寓教於樂。
骨語“眼見為實”,但冰麵投射齣來的,可能是每個人內心的真相。
當故事讓觀眾若有所思,那纔是一個精彩故事的勝利。
骨:國産類型劇宇宙,絕
追《骨語2》這樣的國産懸疑劇,就是既燒腦,又動心。
從案件發展到人物關係都撲朔迷離,懸念滿滿。案件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套一個。
但故事並非一味地追求熱點,而是藉以人們熟悉的時新素材,實現對人性的縱嚮挖掘,找齣沉重案件背後“惡”的根源,以及以愛為名作惡的根源。
如果說,強節奏的類型特色是皮,群像人物是肉,那麼對社會生活的果斷介入,則是劇集真正的骨。
觀眾跟隨劇組打開的,是關於真相“們”的巨大地圖。
現實與人性,被犯案和破案的兩種智慧,摺疊成一個又一個迷宮。
直到你全部打開又發現,其實整部劇19個案件隻說瞭一個故事。
那就是人性的故事。
而這,也是《骨語》係列的特色:一方麵,強化國産類型劇特色,一方麵,不斷摺射現實,反映現實。
而一個國産類型劇宇宙,也由此鋪開。
雖然,劇集肯定不算完美,但國産類型劇隻有一路披荊斬棘,有像《骨語》係列這樣的劇集去嘗試一條條從沒有人走過的道路,纔能不斷開啓齣國産類型的新大陸。
劇集最打動我的,也不僅僅在於查案本身,而是骨語背後,那細膩的溫情。
很喜歡導演說過的一段話:法醫是生者與死者之間唯一交流的橋梁,這是最讓我感動的。我們也想藉《骨語2》,讓觀眾感受到“溫暖”的正義。
目前為止,《骨語2》的劇情剛過三分之一,還有許多案件的真相,等待觀眾和五人小組一起去挖掘,還有更多現實背後的人性,等待被體味。
喜歡的,不妨跟我一起,進入《骨語2》的世界,去親手觸摸,那“溫暖”的正義。
兩集,一頓飯的功夫,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