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11:26:46 PM
4月11日,vivo首款摺疊屏手機X Fold與大屏商務旗艦X Note正式發布。作為去年的中國手機市場的銷量冠軍,vivo帶著全球最貴的鉸鏈和最全麵的體驗,重新定義著被眾多公司強攻的“摺疊屏”市場。
過去數年時間,國産手機對“挑戰高端”和“站穩高端”似乎都沒有找到太好的辦法。如今摺疊屏作為兼顧著技術和品牌的品類,被視作國産手機在高端領域彎道超車的最佳産業機遇。
但這一次,vivo選擇瞭不走捷徑,長達四年的籌備,終於“亮劍”。
不讓直闆旗艦機用戶失望
“大多數摺疊屏用戶,上一部手機可能都是旗艦機,他們換到摺疊屏,我們要盡可能保證他們,繼續享受旗艦級的産品體驗,而不能打摺扣,為瞭摺疊,犧牲基本的體驗“,vivo産品副總裁黃韜在發布會上說。
摺疊屏無疑是消費電子領域最大的爆發市場。行業分析機構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摺疊屏的齣貨量達到900萬部,同比增長200%。而摺疊屏手機市場還有更大量級的爆發,機構預計,未來幾年,還將有10倍量級的增長。
2021年開始開始,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齣瞭自傢的摺疊屏産品,甚至將曾經昂貴的産品價格下探到瞭7000元價位段水平。
然而即便如此,摺疊屏依然沒有受到大眾的認可,其核心原因在於廠商們為瞭摺疊,而犧牲瞭直闆旗艦上標配的東西,比如常用的外屏、拍照、屏幕指紋、無綫閃充等等。
黃韜說,做商業要考慮經營,但為瞭商業而做的産品,不會有靈魂。
“我們也焦慮過,想著是不是先上市賺一波熱度,再逐步迭代。但想一想,大多數摺疊屏用戶,上一部手機可能都是旗艦機,我們寜願花更多的時間和代價,也要為用戶帶來更完美的體驗。這纔是vivo首款摺疊屏的意義所在。”黃韜說
摺疊屏手機,看似簡單的摺疊,其內部卻深藏功力。它涉及到屏幕、鉸鏈、係統技術等一個復雜的係統性工程。
在硬件層麵,鉸鏈是它的技術核心,也是用戶的最大痛點。
所謂鉸鏈,類似於門的閤頁,一個鉸鏈上有幾百個零件,所以對設計、製造精度要求達到百分之一毫米,鉸鏈技術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傢手機科技企業的科技領導力。
早期市場上的摺疊屏手機,主要采取外摺形式,但是外摺摺痕嚴重,跌落時屏幕非常容易損壞。於是,內摺鉸鏈成為行業主流。但是,內摺鉸鏈依然沒有完全解決用戶的痛點,因為摺痕依然較為明顯。同時,鉸鏈跌落的抗衝擊力仍然需要提升。
而vivo投入遠超直闆手機3倍人數的設計研發團隊,經過17個月的不斷迭代,研發瞭浮翼式鉸鏈。
據瞭解,vivo的結構工程師從機翼上的浮動收起闆上獲得瞭靈感,在內摺鉸鏈設計時,創新地引入瞭一個可以浮動的、細長的碳縴維闆,當柔性屏在展開的過程中,碳縴維闆同步上升,對柔性屏形成一個支撐力。當柔性屏閉閤的過程中,碳縴維闆又同步“隱退”,給柔性屏的摺疊邊緣部分留齣空間,這樣摺痕就幾乎沒有瞭。
當vivo X Fold的整機、工程樣機做齣來後,在進行跌落測試時,雖然有六種方案對強度進行保障,但有一台樣機在頂部著地時,堅硬的外殼發生瞭扭麯,當場做瞭靜態測試發現,鉸鏈著地點受力居然達到瞭驚人的200KG。於是,vivo又在行業內首創引入瞭FS53 高強度鋼,這種高強度鋼是用於飛機起落架的,可以抗巨大的瞬時衝擊力。
事實上,在材質方麵,vivo X Fold創新地將用於戰鬥機、衛星、火箭等這些航空航天級材料放進鉸鏈中及手機部件上,數量多達六種。
這些航空航天級材料,都有高強度,但是又有超薄,超輕的特性,這樣既滿足用戶超輕、超薄的極緻體驗,又滿足抗跌落、高耐用性的要求,讓鉸鏈厚度降到瞭10毫米,創造瞭新的紀錄,同時讓X Fold成為全球首個通過萊茵三十萬次摺疊測試的摺疊屏手機。
也就是說,假設一個用戶,睡覺8個小時,其餘的16個小時,每10分鍾摺疊一次,一天摺疊96次,使用3000多天,10年之後,vivo X Fold功能依然完好。
“vivo在四年前就開始瞭摺疊屏産品的研發,前前後後推齣過幾十版方案。之所以不斷地自我否定,是因為他們想帶給用戶“完美”的摺疊屏旗艦”,黃韜坦誠。
除此之外,在核心器件之外的整體體驗上,vivo認為其難度也並不亞於鉸鏈。
以屏幕指紋為例,如今許多廠商在摺疊屏上都將屏幕指紋改成瞭側邊欄指紋。黃韜說:“摺疊手機它的屏幕很薄,所以後麵得有金屬保護闆,金屬保護闆也比較厚,所以它一定會讓指紋的信號傳不過去“。
但vivo的這款摺疊屏,經過大量的研發,將是行業第一款帶屏幕指紋的摺疊屏手機。
攝影功能亦然。如果在摺疊屏手機加入傳統直闆機的攝影器件,則厚度和重量成本都會大幅增加。因此vivo使用瞭鈦閤金等新興材料減輕重量和優化內容結構設計。
為瞭能夠帶來更好的體驗,vivo通過收集用戶關於摺疊屏手機的調研反饋,一再推遲摺疊屏手機的上市計劃,直到一個真正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和vivo要求的方案齣現。
就像黃韜說的那樣,“隻要能提供最好的體驗,即便晚一點,大傢也願意等”。
根據公開信息,vivo X Fold集閤瞭多項行業領先技術,在屏幕摺痕優化、鉸鏈耐久性等方麵全麵超越此前摺疊屏産品。同時,在屏幕技術、芯片性能、續航、影像係統等方麵,都不亞於任何一款旗艦産品。
作為vivo首款摺疊屏産品,X Fold還代錶瞭vivo對於高端商務手機的理解,即通過對於手機技術和體驗的全新探索,帶給消費者更加高效、便捷和具有創造力的手機使用體驗。
堅持高端技術投入的“因”
vivo創始人、 CEO兼總裁瀋煒曾說,埋頭種因,果水到渠成。
對高端的技術、産品的持續探索,如今就是vivo持續種的“因”。
2022年是vivo企業發展的第27個年頭,也是vivo X旗艦係列誕生的第十年。十年前,vivo X1的誕生,成為vivo從功能機轉智能機初期極具裏程碑意義的創新産品,為vivo的發展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
X1作為vivo X 係列的開山鼻祖,創下瞭當時(2012年)世界上第一薄智能手機的紀錄,僅為 6.55mm,同時還是全球第一款配置瞭整閤Hi-Fi級專業芯片的智能手機。X 係列全稱為“XTREME”,中文意為“極限”,代錶瞭 vivo X 係列追求極緻體驗的初衷。
X1之後,vivo X 係列屢屢齣現讓市場“尖叫“的産品,還有諸多引領行業的交互體驗創新:訪客模式、單手模式、smartwake、微信雙開、分屏多任務、超級截屏等。
例如,vivo X9首次搭載前置雙鏡頭,並將前置攝像頭的像素提升至2000萬;進入全麵屏時代,vivo X27又通過升降式攝像頭的設計將屏占比提升至91.6%;從 X30 開始,vivo 也首次和三星 Exynos 閤作,首發瞭三星的 Exynos 980 芯片,在高通 765G 上市前搶先贏得一波市場。
如果說X係列的前幾代産品都是在前置攝像頭上做文章,那麼vivo X50 Pro帶來的微雲台,則是為手機後置攝像頭帶來瞭顛覆性的改變。
微雲台跳齣固有思維,另闢蹊徑從結構下手,為主攝增加微雲台後,其穩定的機械結構能實現立體的光學防抖,無論是錄視頻還是拍照片,防抖效果都更齣色。
2020年末,vivo更是與光學巨頭蔡司達成全球聯閤研發戰略閤作,推齣瞭vivo X60係列,同時也帶來瞭微雲台 2.0,進一步提升瞭手機影像的專業性。
從最初的HIFI旗艦,再到近年的屏幕指紋、升降式攝像頭、微雲台,vivo每一次引領創新的背後都離不開其對用戶需求的觀察。大眾印象中的那個藍廠早已轉變成靠技術、靠産品力說話的公司。
2021年,vivo把設計驅動寫進瞭價值觀並更新瞭企業的使命,提齣要為用戶創造偉大的産品。
瀋煒在今年年初的新春緻辭中錶示,希望化繁為簡,迴歸X1敢於追求極緻,持續創造驚喜的精神:“隻要心無雜念,精進篤行,再遠的地方也可以抵達!”
科技創新是一傢科技公司前進的原動力,沒有強大的技術儲備和科技創新,就沒有基礎和能力去支撐産品創新,也無法形成真正的核心優勢,更談不上追求偉大。
2019年開始,vivo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連接消費者的本原需求,明確瞭設計、影像、係統和性能四個長賽道。持續的創新讓vivo 始終在消費者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並不斷擴大心智領地,其在高端旗艦手機市場也收獲瞭不少忠實用戶,已初步實現高端突破。
第三方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報告顯示,vivo在500-599美元區間的市場份額從2020年9月的10%提升到2021年9月的20%,同比翻瞭一番。在高端市場,vivo也公布瞭自傢的數據,2021年第三季度,vivo在4000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已經達到行業前三。
一場沒有捷徑的馬拉鬆
根據IDC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齣貨量開始持續下滑,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齣貨量為13.55億台,同比增長5.7%,為近來首次增長。但受限於上遊零部件短缺、疫情影響等負麵因素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仍不容樂觀。
不過,vivo仍在2021年取得瞭齣貨量同比增長23.3%的好成績。IDC等權威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2021全年vivo齣貨量超7100萬台,以21.5%的市場份額穩居中國市場第一。目前,vivo已覆蓋全球4億多用戶,服務60多個國傢和地區。
産品布局上,vivo X係列高端市場持續嚮上,S係列站穩中高端市場。2021年上半年推齣vivo X60 Pro+,以高端影像收獲好評。下半年首款自研專業影像芯片vivo V1搭載於vivo X70係列,影像優勢持續放大。iQOO 8係列則首次在4000+市場顯著突破。
在黃韜看來,做産品的時候,心裏必須裝著用戶,想他所想,用心去為做他們覺得好的産品,纔能以此心換彼心。
“隻有這樣,用戶纔願意為你的産品買單,讓你和公司變得更好,也讓企業有能力去做更好的産品,去迴應用戶們的喜愛與認可。這就是我們的商業邏輯,其實很簡單,沒有彆的。”黃韜說。
産品背後的研發布局上,vivo也是圍繞著用戶需求去展開。vivo 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鬍柏山曾經將 vivo 的研發指導思路形象地總結為“站在後天看明天”。現在,這一思路已經變成瞭 12 個字的“鐵三角體係”:産品規劃、技術規劃、技術預研。而這一套體係正是 vivo 以長期主義思維,構建內部創新生態的具體手段。
在 vivo 的創新體係裏,産品規劃與技術規劃的“握手”,正是為此而生。“産品規劃”與“技術規劃”完成“握手”之後,vivo 內部會形成一係列未來 36 個月要完成的技術清單,無論是通過內部研發還是外部投資、閤作,這 36 個月內的技術清單最終要通過“技術預研”的方式將“握手”之後的産齣落地。
2021年,vivo成立瞭“vivo中央研究院”,持續加大對前沿技術、基礎能力的探索與投入。研究院緻力於 36個月以上的技術規劃,專注新産品形態跟蹤研究、國內外行業前沿技術掃描、影像、芯片等領域的技術布局,讓vivo始終走在行業技術的前沿。
在用戶看不見的地方,vivo正在埋頭種因,用戶創新實驗室、芯片實驗室、模擬網實驗室、韆鏡安全實驗室等先進的新技術實驗室與研究所被接二連三建立,科技創新的種子一顆顆被種下。
2022年2月,vivo纍計申請瞭近4000多項5G發明專利,嚮3GPP標準化組織提交5G提案超過8000篇。目前,vivo已啓動麵嚮2030年的6G超前技術預研與探索。
科技公司的高端突破是一場沒有捷徑的馬拉鬆,隻有靠厚積薄發和穩紮穩打纔能取得最終勝利。
X Fold承載瞭vivo打造X係列曆代産品積纍起的實戰經驗,經過四年時間的準備,它給消費者帶來的是真正的旗艦摺疊手機體驗,也意味著vivo以更加豐富的産品形態繼續嚮高端市場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