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11:17:12 AM
在兩性情感之間,很多人都在糾結一個問題,異性之間是否擁有純潔的友誼。
看過這樣一個高贊的迴答,有些紮心:“覺得有純友誼的那個人,肯定是被愛的那一個吧。”
的確,在愛情的這條路上,很多人尋尋覓覓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暗戀雖然是很美好的一個詞,但實際上那種求而不得的甜蜜中,也是夾雜著痛苦的。
身邊的一個女性朋友和我說過她自己的一段感情經曆,不免讓人唏噓。
姑且稱呼她為小米。小米有一個異性朋友,有一段時間兩個人之間很親密。但小米也隻是把對方當成“男閨蜜”,男生處處遷就小米,遲鈍的小米也沒有多想其他。
後來,小米有瞭追求者,有瞭男朋友,兩個人之間的聯係就漸漸淡瞭。
直到小米接瞭一個醫院打來的電話,原來男閨蜜把她設置成瞭緊急聯係人。男閨蜜遇到瞭車禍,小米接瞭電話就趕去醫院。
後來小米知道瞭,男閨蜜即使在兩個人幾乎沒有聯係的狀態下,仍然對她微信置頂。隻可惜,此時的小米早在一年前已嫁為人婦。
異性相處,也許真的沒有純友誼吧,所以更要把握好尺度。那怎樣的關係算是越界呢?
私密的心事
人與人之間是有著界限的,舒適的相處是在不超越正常的社交範圍內的。
這包括彼此之間交談的距離、待人接物時的語氣、對方私人的事情、空間的涉足。
如果異性朋友之間,頻繁地分享日常生活,把業餘時間大段的、大部分的留給對方,那麼在彼此的心裏,一定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
特彆是對方允許你主動窺探他的個人問題、生活隱私,那兩個人的關係就已然屬於“曖昧”瞭。
也有一些異性朋友,關係特彆親密,可以共享手機密碼甚至銀行密碼,在金錢物質上也毫不避諱。
願意把他的心事與你分享,這是真的沒有把你當外人。也許還希望你能夠通過他/她的心事,瞭解到你們可以進一步發展呢。
自己的弱點
有人說社會險惡,活著就要小心謹慎,不要讓彆人過多瞭解自己,特彆是自己的弱點和命門。
如果異性朋友之間,願意毫無避諱地在你麵前坦露真實的自己,還願意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你的麵前,對你也許不僅僅是信任那麼簡單瞭。
還有一些異性朋友,他願意為瞭你的事,動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幫你去解決問題,哪怕要卑微地去求人也在所不惜,那你就要多思考你們之間的關係。
普通朋友之間多是你來我往的等價交換關係,如果一方一直是在付齣,那麼這段關係早晚有一天會崩壞。
而願意讓你“占他/她便宜”,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這種付齣,已然完全超越瞭正常普通朋友之間的界限。
貼身或私人物品
異性之間相處,與同性之間相處,差彆是很大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會有不同的思想和習慣。
異性朋友之間可以親切,但不要親密。很多事情和物品都是比較私人化的,共用很容易讓人誤會。
比如:碗筷、衣服、毛巾、水杯等等。不光是涉及到個人衛生的問題,還有一絲暗示的味道。
就如同周一圍和女助理共用一根吸管喝奶茶的事,為什麼能在網絡上引起那麼高的關注度,不僅僅是名人效應,還涉及到瞭已婚男女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對待婚姻、對待身邊異性的問題。
正如畢淑敏曾說的那樣:“親近地保持距離,纔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貼身或私人的物品還是不要和異性朋友共享得好,如果你不想與對方發展戀情的話。
很多時候,異性允許你越界,其實就是一種暗示。
你想要,就積極去接收。不想要,就抓緊時間給對方一個清晰、明確的迴應。曖昧不清,傷人害己。
異性之間交往的界限感,到底有多重要?其實,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往往就是曖昧的開始。
前幾年,流行的“扭瓶蓋”測試題,就是很好地詮釋:朋友聚會,女朋友也在身邊。這時,一個女性朋友伸手遞來一瓶水請你幫忙擰瓶蓋,你怎麼辦?
不同的人,給齣瞭不同的答案:
“不敢擰,擰瞭瓶蓋女朋友會把我頭擰下來。”
“多大個事,幫個忙而已。”
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給齣瞭這樣的答案:
正確的姿勢是拿過礦泉水瓶,說:“老婆,你要不要幫她這個忙?”老婆說:“我也擰不動。”“那好老婆,我幫你擰開。”
一些事情,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特彆是異性之間的相處,是需要高情商的。一些事情、一些物品,男女之間一旦共用瞭,就打破的界限和純潔,關係很難迴得去瞭。
-END-
世界那麼大,感謝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筆有溫度、為情發聲,一個熱愛文字的不典型寫作者,邀請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