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0:54:46 AM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梁曉峰教授團隊在《柳葉刀》上發布瞭一篇重磅研究[1],分析瞭 1990 年到 2017 年中國 34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行政特區)的人們的前 25 位死因變化,以及導緻死亡的高危因素。
1990 年和 2017 年,我國居民的前 10 位死因分彆是:
數據來源:《The Lancet》
值得關注的問題:
1、中國人的前 5 大死因主要是中風、缺血性心髒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癡呆癥。
傳染性疾病和母嬰疾病的影響在不斷下降,目前最影響國人健康的疾病基本都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
2、 缺血性心髒病 從 1990 年的第3位爬到瞭第2位,死亡率增加瞭 20.6%,而且仍在繼續攀升。
這和老齡化有關,也和國人生活越來越富足、吃得多動得少,導緻三高和肥胖增多有關。
3、 肺癌 正在成為新的健康殺手。
與 1990 年相比, 肺癌導緻的死亡率上升瞭 28.2% ,它的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可以通俗理解為因疾病早死和殘疾損失的健康生命年)排名從當年不起眼的第 14 位驟然上升到瞭 第 4 位 。這和空氣汙染、老齡化不無關係。
此外, 肝癌也從第 11 位升至第 7 位 。
4、高血壓的威脅不可小覷。光是 2017 年, 高血壓導緻的死亡人數就有 254 萬人 ,其中 96.7% 是死於心血管疾病。除瞭台灣,高血壓在全國各省的高危因素中均排在前2位。
5、 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癥 的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主要死因的第 5 名。這也和老齡化、三高有密切關聯,比如中風的一大後遺癥就是血管性癡呆。
6、 北京、澳門最健康,其次是香港和上海。
從年齡標準化壽命損失年數(YLL)排名來看(可以理解為“因某病死亡的人總共摺壽瞭多少年”),前 20 位的死因中, 北京、澳門 的疾病摺壽總年數均低於全國。
香港 除瞭結直腸癌帶來的壽命損失高於均值、自殺等於均值外,其他均低於全國。
上海 除瞭結直腸癌和先天性缺陷外,其他疾病帶來的壽命損失均低於全國。
今天,典叔就把全國前 10 位的死因重點“拎齣來”,看看這 10 大死因在全國各省有怎樣的差彆?
注:
下圖中“平均死亡年齡”,是按照 2018 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的“中國預期壽命 76.5 歲”,減去每 10 萬人中平均每個死者摺壽的年齡粗略估算得來。
下圖中的省份排名,是按疾病導緻的壽命損失年(YLL)進行排名(可以理解為“因某病死亡的人總共摺壽瞭多少年”),而不是各省的死亡率排名。
中風導緻早亡較多的省份,往往是經濟條件較落後的地區。
・ 中風的高危因素之一是高血壓,全國除瞭台灣,其餘省份的前2位高危因素中高血壓均榜上有名。
・ 除高血壓外,高鈉飲食也在大部分省份高危因素的前3,隻有 台灣、北京、上海、澳門、廣西 等個彆地區吃得清淡一些。高鈉飲食可以通俗理解為“ 吃得比較鹹 ”,以及吃較多 加工食品 ,比如麵包、奶茶等,是導緻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 港澳台 和 北京上海 屬於經濟發達的地方,具備溶栓條件的醫院更多,搶救也更及時。
港澳台 對中風的康復做得比較成熟,可降低中風後患者的死亡風險。
缺血性心髒病,也就是“冠心病”,多數是因為營養心肌的血管“堵”瞭,導緻心肌細胞缺氧和營養不足壞死引起的。
來源:站酷海洛
排名第 1 的 黑龍江 ,高膽固醇血癥、高血糖較多、蔬菜和堅果(不飽和脂肪酸)吃太少,這些都是導緻血管不健康的因素。
內濛古 除瞭高膽固醇血癥的問題,蔬菜和海鮮(Ω3 脂肪酸)也吃得比較少。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會導緻呼吸睏難並且會持續惡化的老年病,往往不容易早期發現。
危險因素包括吸煙和二手煙、空氣汙染和下呼吸道反復感染。
來源:站酷海洛
西藏、雲南 是整體空氣質量較好的省份,但吸煙的比例比較大,同時西南地區的也是煙草的主産地。
北京 和 香港 都是控煙比較嚴格的城市。以 北京 為例,在 2014 年就齣台瞭控煙條例,市民也可以通過熱綫投訴,還有誌願者加入控煙工作。
空氣汙染最嚴重地區是 北京、天津、河北 ,但影響遠比 東北地區 小,可能因為北京、天津的醫療條件比較好,居民對肺癌的篩查意識也較高。
另外, 東北地區 炭烤食物、燒煤取暖的現象普遍存在,加上礦業及工業較集中,也會造成大氣顆粒汙染。
東北地區吸煙較嚴重。據 2015 年中國疾控中心與世衛組織閤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 14 個城市中,瀋陽的總體吸煙率最高,達 24.5%,長春次之。[2]
阿爾茨海默病是癡呆癥的一種,年齡和性彆是主要的危險因素,女性顯著高於男性,高血壓、高血糖、吸煙、腦外傷、文化程度低可以增加風險。
來源:站酷海洛
由於前期錶現不明顯,早期發現很難。 上海、北京、澳門 都比較早開始注重這方麵,上海早在 1998 年就首先成立老年期癡呆癥診療中心,澳門的部分老年人體檢中會包含癡呆的篩查。
肝癌死亡人群中,超過一半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
東南沿海是我國的肝炎高發區,如 廣西扶綏、隆安,福建廈門、同安,江蘇啓東、海門 等,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人口密度大、食用汙染的海産品等因素,是該地帶肝炎高發的原因。
此外,這些地區氣候濕熱,食物容易發黴,黃麯黴素汙染尤為嚴重。
越是發達的地區(如北京、上海、香港),疫苗接種率越高,乙肝、丙肝感染率越低。
為何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肝癌發病率較高?
青海 喜鹽,高鹽飲食會導緻增加胃癌風險。
寜夏 為迴族自治區,迴族吸煙、喝酒比漢族少,但寜夏部分欠發達地區食品保存條件較差,仍存在高鹽醃製食品的習慣。
甘肅 也有把蔬菜醃製過鼕的習慣。
此外,胃癌早期沒有明顯癥狀,容易漏診。在較發達的地區知道胃癌並會篩查的人更多。
高血壓性心髒病,簡單講就是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控製,導緻心髒泵血功能減弱,最後會導緻心力衰竭和其他並發癥。
經濟地區欠發達的地區可能對高血壓的控製意識不足。
西藏 地區海拔較高,對心肺功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道路交通導緻的平均死亡年齡僅36歲,比癌癥還可怕!
排名較前的多是較偏遠的地區,醫院可能會離事故地較遠,加上地形復雜,發生車禍難以得到及時的救援。
香港、澳門、北上廣均是機動車保有量較多的地方,但交通事故死亡率較低,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這些地方交通處罰很嚴格。就在6月份,交通執法聞名全國的深圳又再次加大瞭處罰力度。
江蘇 人喝白酒較多, 四川 人愛吃火鍋, 河南(如林縣) 愛吃燙食, 福建 人愛吃鹹魚等醃製食物,這些都會增加食管癌的風險。
最後,咱們再來盤一盤對國人健康影響最大的 10 大因素:
1 、 高血壓
2 、 吸煙
3 、 高鈉飲食
4 、 顆粒空氣汙染
5 、 高血糖
6 、 高膽固醇
7 、 肥胖(高體重指數-BMI)
8 、 全榖物吃太少
9 、 水果吃太少
10 、 喝酒
其中,飲食相關的因素加起來每年導緻 310 萬人死亡,比煙草(250 萬)還要嚴重!
怎樣纔能活得健康長壽?典叔總結瞭三句箴言,記住瞭:
不抽煙、不喝酒,霧霾天彆往外走;
控製血糖和肥胖,多吃水果和粗糧;
管住嘴、邁開腿,健康生活你更美!
參考文獻
[1]. Maigeng Zhou, Haidong Wang, et al.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C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The Lancet, June 24, 2019.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9)30427-1.
[2]. 梁曉峰主編.《2013-2014中國部分城市成人煙草調查報告》[M].2013�C2014中國部分城市成人煙草調查報告 / -北京 : 軍事醫學科學齣版社,2015.4:8.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麵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