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1/2022, 9:11:34 PM
(觀察者網訊)雖然拉脫維亞當局要求民眾不要在勝利日期間參觀蘇聯紀念碑,但9日當天,大量民眾還是聚集在首都裏加的勝利公園,嚮解放者紀念碑獻花,紀念二戰期間陣亡的蘇聯士兵。
然而,這些鮮花在10日一早卻被人用鏟車清理瞭,據當地市政府稱,此舉是由警方安排。鏟花事件在拉脫維亞引發諸多批評,政客們譴責此舉“煽動仇恨”,不道德且有辱人格。裏加當地的一位大學教授也直言此舉未經過深思熟慮,“分裂瞭社會”。
不過,在10日當天,數百名民眾再次聚集在勝利公園的紀念碑前,在那裏擺放瞭新花。期間,有民眾現場喊話裏加市長,怒批其“愚蠢、心胸狹隘”。
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LSM)報道截圖
在拉脫維亞,今年5月9日不再是往年的勝利日,而是已被重新命名為烏剋蘭死難者紀念日。據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LSM)9日報道,按照以往,裏加的勝利公園在這一天會有數韆人來訪,並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以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然而今年,任何有組織的聚會或慶祝活動都被禁止,解放者紀念碑本身也被障礙物隔開。
早在本月初,拉脫維亞國傢警察局和國傢安全局就警告說,5月9日參觀蘇聯紀念碑可能會被視為支持俄羅斯進攻烏剋蘭,敦促民眾不要參觀紀念碑。
拉脫維亞國傢安全局曾發錶聲明,警告民眾5月9日有發生“挑釁和對抗事件的風險”,並要求他們不要參觀蘇聯紀念碑。該局還稱,聚集在紀念碑前獻花的行為,應被視為公然不尊重烏剋蘭及拉脫維亞的人民。拉脫維亞國傢警察局長阿爾芒茲・魯剋斯(Armands Ruks)也曾發聲明,要求民眾不要前往裏加和拉脫維亞其他地方的蘇聯紀念碑,讓民眾不要成為“俄羅斯宣傳”的參與者,並尊重烏剋蘭民眾。聲明還錶示,警方和其他部門以及市政當局將共同努力,通過一項特殊的公共安全計劃來確保公共秩序。
雖然拉脫維亞當局禁止舉行公共慶祝活動,也要求民眾不要參觀紀念碑,但民眾實際上仍可前往紀念場所,在紀念碑附近獻上鮮花也未被禁止。不過,民眾需要在獻花後立即離開,他們也不被允許使用支持俄羅斯的符號,如展示俄羅斯國旗、“Z”和“V”字符等。如果民眾違反規定,他們可能麵臨行政和刑事處罰。
盡管限製重重,據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報道,5月9日當天,大量的民眾,尤其是俄羅斯族人,還是聚集在裏加的勝利公園。人們帶著鮮花來到這裏,並把它們放在紀念碑附近。拉脫維亞通訊社(LETA)指齣,包括大使米哈伊爾・瓦寜(Mikhail Vanin)在內的俄羅斯大使館代錶參觀瞭這座紀念碑,拉脫維亞政黨“和諧黨”和“拉脫維亞俄羅斯族聯盟黨”的成員也在場。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觀察到,警方在紀念碑周圍和鄰近的街道上加強瞭警力。
另據波羅的海新聞網(BNN)9日報道,據拉脫維亞國傢警察統計,9日07:30-10:30間,約有300人參觀瞭位於勝利公園的紀念碑,這讓警方再次敦促民眾不要前往紀念碑。
然而,在度過瞭較為風平浪靜的9日後,10日清晨,人們卻發現勝利公園紀念碑的鮮花被鏟車鏟走瞭。根據社交媒體上的視頻,在10日一早,就有鏟車在勝利公園作業,鏟車鏟起地上的鮮花,倒入卡車中。
據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和《拉脫維亞報》(Latvijas Avize)10日報道,鏟花的人是負責公園區域清潔的“Rīgas me i”公司,該公司隸屬於裏加市政府。
不過,裏加市政府否定此舉與他們有關。市政府的執行主任亞尼斯・蘭格(Jānis Lange)告訴拉脫維亞通訊社,市政府沒有計劃對勝利公園紀念碑的鮮花做任何事情,用鏟車清除鮮花是警方計劃采取的措施。
“Rīgas me i”公司也解釋稱,他們鏟花的行動是根據國傢警察局先前製定的計劃組織的。另外,根據與市政代錶團的協議,該公司必須及時確保公園的整潔,因此“Rīgas me i”10日早上開始清理鮮花,並根據日常工作流程在整個公園內清理其他垃圾。
該公司還解釋稱,擺在地上的鮮花已經枯萎,加之晚上氣溫低,一夜之間就會凍結,11日他們將繼續開展清理工作。
不過,10日的鏟花事件已經引起民眾關注。據拉脫維亞公共廣播電視網和《拉脫維亞報》稱,從紀念碑腳下清理鮮花的行為受到許多人的批評。
“和諧黨”領袖雅尼斯・烏爾巴諾維奇(Jānis Urbanovi s)在一份新聞稿中尖銳地指責瞭這一行為,並稱下令清除鮮花的人是“惡棍和挑釁者”。“你為什麼想煽動仇恨?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清除的不僅是鮮花,還有脆弱的互信橋梁。”該黨派一並譴責瞭裏加市長馬丁什・斯塔剋斯(Mārti am Sta im),並要求他辭職。
裏加市議員康斯坦丁・切庫申(Konstantin Chekushin)也批評稱,鏟花是一種不道德和有辱人格的行為,其唯一目的是侮辱9日為紀念先輩獻花的數韆名裏加居民。裏加前副市長安娜・弗拉多娃(Anna Vladova)還炮轟市長斯塔剋斯,稱“無法維持裏加市和平的市長不配領導裏加”。
另外,裏加斯特拉金什大學(RSU)的教授伊爾加・剋雷圖斯(Ilga Kreituse)也指齣,用鏟車快速移除鮮花不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的行為,而且還分裂瞭社會。剋雷圖斯認為,這些獻花的人中有很多人沒有以任何方式錶達對普京的支持,也沒有支持俄羅斯進攻烏剋蘭,但他們獻的花卻被踐踏,這無法令人接受。剋雷圖斯還認為,勝利日是納粹德國投降的日子,這是許多與法西斯主義作鬥爭的人的迴憶,與現今的俄烏戰爭是兩碼事,鏟花事件“沒有任何政治理由可以辯解”。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據《拉脫維亞報》報道,在經曆瞭清晨的鏟花事件後,數百人在10日當天再次聚集在勝利公園的紀念碑前,在那裏擺放瞭新花,並將這些鮮花大麵積鋪開來。
期間,有一位民眾還錄製視頻,炮轟裏加市長。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T)10日報道,此人嚮裏加市長喊話道:“您正在摧毀這座城市,摧毀這個國傢,正在摧毀我們的社會。我不知道你腦子裝的什麼,但我真的感到羞恥,為我們的城市正在被這樣愚蠢且心胸狹隘的人管理而羞恥。”
不過,在10日當天,也有一名牽狗的男子跑到紀念碑附近破壞鮮花,引發現場民眾不滿。據《拉脫維亞報》報道,現場警方立即進行瞭乾預,以防止該男子與人群發生肢體衝突。隨後,該男子被帶到警察局,警方要求他解釋在紀念碑附近的行為。
本文係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