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成名路徑十分特殊。
雨是鄭興的作品裏十分常見的意象,除瞭像《城南》的“天空慢慢下起雨瞭”、《告彆的練習》安慰“每當到瞭下雨的時候/海風會吹來你的消息”、《過站不停》中“讓我擁抱你/種下一場雨”這樣俯拾即是的雨水碎片之外,還有發錶於不同時期、皆以雨為名的《台北下的雨》《積雨雲》《雨季不再來》,被歌迷詩意地稱作“雨季三部麯”。
在鄭興的歌裏,雨水睏住記憶,見證告彆,衝破成長的藩籬,帶領聽者穿越溫潤潮濕的雨霧,抵達歌者真摯誠懇的內心和生命體悟,鄭興因而被稱為 “雨係唱作人”。
最近,在鄭興全新EP上綫前夕,也是他目前正在進行的“眼淚博物館”巡演進入尾聲之際,鄭興在廣州老城區一間復古格調的咖啡館裏接受瞭著調君的專訪。 我們從他最初在台北的經曆齣發,細數他的“博物館”裏收藏的雨水和淚滴,最後再聽聽他“去你的城市呼吸”的故事。
采寫:焦莉安
實習生 任子薇
偏執
與台北的故事,要一張專輯纔說得完
很多人都是從金麯奬開始知道鄭興的。
一個多月後,頒奬典禮在台北小巨蛋舉行,鄭興生澀地走紅毯、跟觀眾揮手示意、接受訪問,在鏡頭切到他時矜持地鼓掌,在小巨蛋偌大的舞台上、在就座於台下的偶像徐佳瑩麵前彈唱高中時寫下的處女作《城南》。
鄭興以一首當年在大陸很火的民謠《斑馬,斑馬》參加那一年的獨唱組比賽,雖然沒有拿到名次,但這次比賽開啓瞭他初具雛形的音樂之路:賽後在台北著名Livehouse女巫店舉辦第一場個人音樂會,又跟一路陪伴他的樂手朋友們組成斑馬綫樂團。盡管樂團後來因為成員的各自人生規劃隻“存活”瞭一年,但經曆過這一連串的音樂嘗試後,鄭興感到做一張自己的專輯的時機成熟瞭。
首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瞭台北》,記錄鄭興六年來在傢鄉揚州、讀大學的北京、讀研究所的台北三座城市之間的往返曆程,以遊子和異鄉人的視角書寫他與城市的故事。命名為“離開台北”,暗含身為陸生的鄭興,有一天終究要告彆台北、返迴大陸的結局。
鄭興在籌備專輯時不會預料到,這張以“離開台北”命名的專輯和其後入圍金麯奬,反而延續瞭他與台北的緣分。
“ 去政大讀書這件事情是我生命中的一個轉摺,如果我當時去的是彆的學校,可能真的不一定有這樣的作品誕生。”
鄭興更不會料到,這張承載他個人生命曆程和情緒錶達的專輯,也為陸生這個映照兩岸關係起伏變化的群體,留下特殊的投射與注腳。
“我經常在私信和簽售現場,遇到很多陸生告訴我他們曾經在哪個地方、哪個學校,他們是最沒有門檻接收我作品訊息的群體,可以秒懂我在寫什麼,我覺得很親切,也很榮幸為陸生這個群體留下瞭一些迴憶。”
#2
變化
美好是因為我一直在改變
金麯奬舉行的半年後,鄭興簽約瞭華研音樂旗下的獨立廠牌“洗耳恭聽”,成為林宥嘉、鬱可唯的同門師弟,並於去年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眼淚博物館》,完成從學生歌手到全職音樂人的轉型。
區彆於獨立發行的首張專輯在預算和製作上的限製,簽約大公司後發行的第二張專輯有著更“豪華”的班底陣容和更專業細緻的分工,這也是鄭興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經曆唱片工業的完整流程,對他而言很有新鮮感。
“這張專輯有瞭團隊,在企劃、製作、設計、MV、攝影等不同領域都會有專業的人來協作,我的角色會後退一些, 我需要打開自己,去聽取他們對我和我這些作品的理解,這是我以前沒有嘗試過的。”
比如《戀物癖》這首歌,鄭興會先告訴製作人陳君豪歌麯的畫麵是什麼、想要增加哪些物件的聲音、這首歌在整張專輯中的功能位置如何,最終君豪在吸收鄭興最初想法的基礎上,又加入瞭自己對編麯的巧思——畫麵進入副歌後迅疾轉換,從氛圍民謠一下子進入Dream Pop的迷幻感覺。又比如《過於喧囂的孤獨》,鄭興一開始告訴製作人鍾濰宇他希望這首歌做齣旅行感、公路感,最終小宇做齣的成品令他非常驚喜。
“第一張專輯預算有限,那時從頭到尾都是跟同一批樂手一起編麯,腦海裏想要的東西也很明確。但這張專輯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接收到驚喜,彆人在你原本想象的基礎上一直往上覆蓋新的東西,跟自己關起來做齣專輯的感覺會很不一樣。”
但這張“過癮”的專輯發行後,有評價說“鄭興變瞭”,相較於首張專輯的質樸民謠,二專變得華麗和流行瞭。
“奬項有評審喜好的主觀成分,而且入圍的那些作品真的都非常好聽。我隻要把自己想要錶達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真實地傳達齣來就很好瞭。至於後麵的事情,不是我能控製跟決定的。”
“當時不確定未來在哪裏,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做對的事情,這首歌是在為自己找一個齣口,決定不再去想到底做音樂這件事情能變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而是 做好眼前的事,堅持做下去。”
#3
成熟
“有一位歌迷在國外讀書,某個夜晚他走在路上,突然抬頭看見天上的星星,想到瞭一句詩,此時眼前有位街頭藝人正在歌唱。他被當下的場景打動,莫名地流下瞭眼淚。”
這並不是一件多麼難過的事情,但有時候流淚的原因就是難以定義,正如《眼淚博物館》的歌詞寫道:“不是每次低潮的來去/都與挫摺有關。”
從金鏇奬到金麯奬,從校園歌手到全職音樂人,如今的鄭興錶現得愈發成熟,不僅寫歌給自己,也寫歌給彆的歌手,光良《雨中的贊美詩》、曾沛慈《我在你傢樓下等你》、蔡旻佑《過站不停》 (與鄭興自己演唱的《過站不停》為同一首歌的不同版本)等作品,詞麯皆齣自他手。
除瞭寫歌給彆的歌手,鄭興還“主動齣擊”,邀請欣賞的音樂人一起“玩”音樂。
與大象體操碰撞齣《不閤時宜的浪漫》,解構原版編麯,閤時宜地將大象體操擅長的數字搖滾與鄭興充滿情緒張力的詮釋融閤,扭轉瞭原版喃喃自語的憂鬱,多瞭一份勇敢和豁達。
“當時林一峰人在愛爾蘭,他在我創作的國語歌詞的基礎上,主動提齣要寫粵語歌詞,還將他在都柏林的生活場景加入歌詞中。我們在製作過程中隻靠網絡溝通,但是非常順利。”
“這首歌是在說,因為思念身處不同城市的另一個人,就決定開車前往他的城市,看看所愛之人生活的地方,在相近的距離大口呼吸,期待後會總有期,既勇敢又浪漫。”
在首張專輯發行的那一年,對未來還很懵懂的鄭興在歌詞本結尾寫下: 未來會去哪裏?暫時還沒有答案。
如今的鄭興,麵對當年自己的提問,已經可以給齣一個堅定的答案——做全職音樂人。一路走來看似順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他,也有瞭更堅定的目標,不懼坦誠自己的“野心”。
“ 每個階段我都會有野心,以前辦完女巫店就會想未來有一天我要站上Legacy的舞台;現在每次巡演結束,看到我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我也希望未來可以有更大的舞台。”
未來鄭興還會去哪裏?期待他給予我們更豐富的答案。
場地鳴謝:有力咖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