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8:56:13 PM
西漢權臣霍光,曾經主導兩立帝王;
一位是在位僅27天就被廢黜的漢廢帝劉賀;另一位則是開創“昭宣中興”的一代明君漢宣帝。為何同是被霍光扶持為帝的兩人,結局會截然相反呢?讓我們撥開曆史迷霧,一看究竟。
一、劉賀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瞭?
漢昭帝劉弗陵早逝,沒有留下子嗣,當時權傾朝野的霍光,從漢武帝孫子輩裏層層挑選,選擇瞭當時的昌邑王劉賀,他的父親是劉�m,他的祖母是傾國傾城的主角李夫人。
劉賀年少,當時被徵召入京時隻有18歲,本是一個在封地放浪不羈,無憂無慮的諸侯王,可上天給瞭他天上掉餡餅的機會。當他接到詔書那一刻,興奮不已,帶著屬下200多個隨從,馬不停蹄的齣發瞭。
幾天的疾馳,他終於到瞭夢寐以求的地方。在霍光的主持下,劉賀榮登大寶,成為西漢第九位皇帝。
史料記載劉賀即位後,開始瞭驕奢淫逸的生活,並且大肆封賞和他一起從昌邑國來的隨從官員, 並未對霍光等擁立他的漢朝舊臣進行封賞。
漢廢帝劉賀
後來劉賀開始率性而為,對朝廷大事卻不怎麼上心,同時對權臣霍光沒有畢恭畢敬,最後霍光羅列劉賀罪名,竟然多達1127件荒唐事。
於是霍光和張安世謀劃廢立,取得朝中大臣們的支持。第二天上朝,霍光迅速齣手,把劉賀的群臣阻擋在宮門之外,隻帶領劉賀一人與大臣前往上官太後寢宮,霍光和眾大臣一起嚮上官太後上書進言,列數劉賀罪狀,請求廢黜劉賀的帝位,上官太後同意,劉賀在驚愕和反抗之中被廢黜。此時,距離他登基為帝纔剛剛過去27天,劉賀從昌邑國帶來的200多人的群臣,被霍光以教導有誤,誤君誤國為由全部誅殺。
上官太後召令劉賀返迴昌邑,昌邑國的名稱也被廢黜,改為山陽郡。劉賀返迴封地之後,低調行事,收斂瞭許多,最後無疾而終。
二、漢宣帝的離奇身世
在中國古代皇帝史上,漢宣帝劉詢的童年最為坎坷離奇,他本是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因為巫蠱之禍全傢被屠戮殆盡,最後靠著好心人收養在長安監獄,在監獄中長大,之後齣獄流落民間,娶妻生子。
劉賀被廢之後,在杜延年和丙己極力推薦下,劉詢進入霍光的視野,並由霍光推舉順利即位,是為漢宣帝。
有瞭劉賀的前車之鑒,同時幼年民間貧苦的生活經曆讓劉詢養成瞭 隱忍,堅韌的性格 。
漢宣帝劉詢即位初期,朝中大權都掌握在大司馬霍光手中,霍傢子弟和依附霍傢的人盤根錯節,牢牢掌握著大漢帝國的權力。
沒有任何人脈和根基的劉詢,選擇瞭韜光養晦,迂迴戰略。
霍光把女兒霍成君嫁給劉詢為妃,劉詢同意瞭。劉詢的原配許平君被暗害後,劉詢強忍悲痛默不作聲,為迎閤霍光,下詔冊立霍成君為皇後。
霍光請求還政於劉詢,劉詢拒絕瞭,並稱贊霍光的功勞和能力,加封霍光,賞賜他很多財物。
在朝堂之上,劉詢明確錶態信任霍光,朝中大小事事無巨細,都先稟告霍光,再奏告他本人。
自此,劉詢一係列的主動示好,消除瞭霍光對他的提防之心,劉詢則暗自積蓄力量,培養自己的政治團體。
霍光
一直到霍光去世,劉詢順勢執掌朝中大權,也結束瞭和霍光共同相處的艱難歲月,現在再也沒有人可以限製這隻大鵬展翅高飛。
可以看得齣,劉賀和劉詢同被霍光迎立為帝,采取瞭截然不同的 處事方式和治國之策。不同的態度和方法,也注定瞭不同的結局 。
為何劉詢能有好的結局,而劉賀卻在位僅27天被廢呢?對比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劉賀稱帝之後做事太高調,引得霍光和朝臣反感;而劉詢謹小慎微,保持瞭良好的形象。 兩人行事風格迥異,跟童年教育和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劉賀從小衣食無憂,任性而為;劉詢則是在艱苦生活中成長,小心謹慎。所以小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啊。
2、 劉賀和他帶來的昌邑群臣對待霍光和朝臣的態度,有點喧賓奪主的味道 。剛剛即位,就大肆封賞自己人,並且私下謀劃奪取霍光和其他朝廷舊臣的職位和權力,弄巧成拙;劉詢則沒有自己的政治團體,即位後對霍光等擁立他的人,畢恭畢敬,消除瞭霍光和朝臣的疑慮和提防之心。
3、 最重要的是劉賀的所作所為讓霍光心裏不安,有瞭危機感;而劉詢主動示弱,迎閤霍光,讓對方主動放棄戒備心。
漢宣帝劉詢
劉賀再鬍作非為,霍光也能容忍, 霍光要的是權力和核心利益 ,而劉賀恰恰觸犯瞭霍光的利益,因此惹得霍光不得不先下手為強,劉賀在羽翼未豐之時,沒有蓄勢而為,終被霍光先入為主,廢黜帝位,淒涼而終。
劉詢則在霍光死後,撥開雲霧見天日,獨掌大權,勵精圖治,開創“昭宣中興”,成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