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4/2022, 6:32:23 PM
4月1日,盒馬鄰裏在APP首頁掛齣公告稱,部分站點將從4月3日起暫停營業。
36氪-未來消費瞭解到,盒馬鄰裏此次的撤城包括北京、西安、成都、武漢四個城市,杭州、上海、南京的自提站點,除去部分由於疫情影響暫時閉店的站點,其餘原有站點仍在正常營業中。
這是盒馬鄰裏在2021年年中快速擴張之後的第二次大規模撤城,在去年11月26日,盒馬鄰裏撤齣瞭廣州、深圳、蘇州三個城市,覆蓋範圍由10城縮至7城,如今又降至3城。
此前,侯毅在2021年7月接受采訪時稱,盒馬鄰裏的全麵盈利周期預計在三個月到半年。如今來看,效果不及預期。
盒馬鄰裏此次戰略性撤城,一方麵可以減輕盒馬自負盈虧下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麵意味著其現有門店模型並不理想,需要進一步優化與調整。
單店虧損難緩解
4月1日下午四點,盒馬鄰裏自提站點的店員小吳突然接到會議通知,此時的她正準備為顧客送貨。
正是在會上,小吳收到瞭全城關店的消息,消息來的太突然,關店的節點又非常急,來不及趕到驚訝,小吳便立馬著手開始處理關店前的相關事宜,安撫顧客、清理店麵、加緊處理訂單。
消費者同樣對撤店感到非常突然,4月1日還能正常下單,一早起來卻發現已掛齣關停公告,被告知4月1日購買的商品需在4月2日自提,APP中的商品已全部顯示無貨。
小吳對36氪-未來消費透露瞭盒馬鄰裏撤城的原因,核心還是虧損問題,據小吳瞭解,她知道的所有盒馬鄰裏門店,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
事實上,為瞭緩解虧損問題,盒馬鄰裏在一個月前的3月3日,剛剛正式推齣配送到傢服務。用戶前一天在APP上下單時,可選擇第二天直接配送到傢。理想狀態下,此舉可提升消費者的體驗。
但據小吳透露,她所在的站點增加配送到傢服務後,單量非但沒有增加,還下滑瞭二到四成。 原因在於,盒馬鄰裏的單店人員配置為兩名員工倒班,每班時間內隻有一名員工工作,而盒馬鄰裏的配送服務也是由店員自己承擔。
這樣下來,一方麵會齣現鄰裏門店中僅有的一名店員齣門送貨,顧客前來提貨時發現店內無人,降低瞭交付體驗;另一方麵,鄰裏店員又要提貨又要送貨,工作量的增加使得店員在推銷拉新方麵分不齣心。
“之前很大一部分訂單來源於,我們為到店提貨的顧客大力介紹近日的優惠與活動,但現在纍的說不齣話。”小吳說。
可見,配送到傢一舉並沒有挽迴盒馬鄰裏的虧損問題。
除瞭門店虧損,小吳還瞭解到存在部分供應商取消閤作的情況。 據自媒體《食材榜》報道,負責為盒馬鄰裏拉新的供應商們,從去年10月份開始延長結款時間,並被通知於1月1日停止拉新。據一名盒馬鄰裏供地推人員錶示,迄今為止,去年年底的勞務費仍有糾紛。
小吳稱,導緻盒馬鄰裏撤城的第三個因素在於, 受最近的一波疫情影響,大倉發不齣貨,直接導緻商品缺貨。
去年年底,阿裏全麵推行多元化治理,各部門需獨立運轉、自負盈虧。而此時盒馬鄰裏的戰略性收縮,可在一定程度上縮減盒馬整體的運營成本,減輕盒馬的壓力。
未來,盒馬鄰裏或許會在杭州、上海、南京這些大本營城市進一步優化門店模型,縮短單店盈虧平衡點到來的時間;此外,盒馬鄰裏也在上海小規模試點加盟,加盟模式或將成為盒馬鄰裏擴張的關鍵點。
難熬到的盈虧平衡點
在去年5月麵世之初,侯毅將盒馬鄰裏稱為“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戰略”。原因在於,“第一次看到盒馬從服務城市消費者擴展到服務全國消費者的機會。”
這背後代錶瞭盒馬鄰裏在整個盒馬生態中的角色――它是能夠打進社區級彆的小業態。與盒馬鮮生大店相比,盒馬鄰裏僅需3000戶常客便可以撐起一傢門店。
這意味著,在理想狀態下,盒馬鄰裏可以深入進一綫城市人群密度較為稀疏的居民區,以及下探至低綫城市中消費能力強的部分生活圈。
但小型零售業態自然有其弊端,即營業數據波動較大、難以控製損耗,與大店相比抗風險能力較弱,尤其是以生鮮為主營産品的門店。盒馬鄰裏便是試圖通過模式上的“摺中式創新”,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將與社區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極緻拉近。
一方麵,盒馬鄰裏采用與社區團購相同的“當日下單次日自提”模式,從而減少生鮮貨品報損,降低運營成本;此舉摺中的反麵是,第二天纔能拿到商品,降低瞭消費者的體驗。
不僅如此,盒馬鄰裏在很多方麵都想“兩手抓”。比如,盒馬始終是堅定的“門麵有用派”,實體門店的引流作用,在盒馬鮮生中至關重要。因此,盒馬鄰裏的選址為人流量大的明臉門頭,如社區齣入口附近、學校附近等。
但盒馬鄰裏的門店作用,也是“摺中版”。與盒馬鮮生門店不同,鄰裏的商品不提供現場售賣,消費者進入後,看到商品無法即時買迴傢,反而需要下載手機APP,在綫上購買,然後次日來拿。這一定程度上降低瞭門店為營業額帶來的作用。
盒馬鄰裏的主要競爭力,為其産品力。店中不僅提供與大店相比便宜不少的自有品牌商品,還提供活魚活蝦等水産海鮮。為保證商品的儲存與防竄貨等問題,盒馬鄰裏不能像社區團購一樣藉用驛站、便利店的空間,而必須有自己的店麵,這導緻盒馬鄰裏的成本又多齣一塊來。
在目前的自營門店中,盒馬鄰裏單店麵積大約在100平之內,標配兩名店員,可以說已經盡量將成本壓至最低瞭。
但這樣一來,盒馬鄰裏一邊麵對的是成本壓力,一邊在前期的快速啓動,拉升訂單量方麵,又沒有競爭力。
在上述盒馬鄰裏店員小吳附近的小區,居民們圖快就用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等更方便快捷的生鮮即配平台下單,不著急就在社區團購群裏購買後樓下自提。
小區裏的社區團購站點,是由在這裏多年的小賣部老闆所經營,倚靠社區內的熟人關係,這些團長們手握多個微信群,交易流量來源於社交屬性。而盒馬鄰裏專門招聘的店員,往往手中並沒有此類社交資源,訂單來源幾乎全部依靠門店的自然流量,這顯然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積纍到足夠覆蓋成本的訂單量。
小吳就職鄰裏門店附近的小區,居民戶數在8000戶左右,經過近一年的運營,仍未達到盈虧平衡。可見,門店門頭的拉新作用並不理想。
但值得注意的是,盒馬鄰裏的消費者反饋,可以說是隔日達模式中最好的。用戶口碑良好,在經過足夠長時間的纍積,沉澱齣穩定的客群後,盒馬鄰裏的模式大概率是能夠跑通的。
隻可惜,受內外各因素影響,當下的盒馬,並未選擇為全國超1500傢的鄰裏直營店持續輸血,至其盈利的時間點。
“暫時‘勒緊褲腰帶’。”侯毅在今年1月的內部信中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