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5/2022, 7:05:27 PM
天地情懷,世間花開
――讀梁曉聲小說《人世間》
“於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閤中,抒寫情懷和熱望。”這是《人世間》封麵最耀眼的字眼,也是它最凝煉的概括和最精煉的熱評。
它樸實無華的封麵設計仿佛在敘述著人世間一段厚重的曆史記憶,側麵作傢梁曉聲那凝重深沉的眼神似乎在思考著古往今來滄桑巨變的人世間。如此攝人的畫麵深深吸引著我,讓我迫不及待地走入它的扉頁,走進一幕幕精彩的曆史畫捲。
在這個沉寂的鼕天裏,我在夜深人靜的迴眸中仿佛聽到瞭花開的聲音。
一部曆史的精彩演繹,或者一個民族的麯摺發展,不就像是一朵花兒盛開的過程嗎?期間或遇自然的風霜雪雨,或遇人間的重重阻隔,盡管跌宕起伏,變幻莫測,但等到她花開的那一天起,她一定會帶著沁人的清香在陽光下傲然綻放,此時無聲勝有聲,聆聽是此刻最美的訴說。
長篇小說《人世間》是作傢梁曉聲的最新力作,獲得矛盾文學奬。作傢的如椽大筆不僅描繪瞭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現代和當代曆史,同時更鮮活地展現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史。
梁曉聲的鴻篇巨著《人世間》,洋洋灑灑百萬言,小說分上中下三部,從1930年蘇聯一批逃亡的移民一直講訴到2016年的鼕天,它跨越瞭新中國的誕生和新世紀的來臨,小說的講述有曆史的深沉迴憶,也有人世間的悲歡離閤,它以時代的艱難發展和周傢的生活變遷為主綫,詳細勾勒齣瞭一張民族發展的畫捲。
寒假閑暇之餘,我用六天的時間讀完瞭這部長篇小說,掩捲凝神,思緒翩翩,內心既有對現代曆史的無知和迷茫,也有對當代生活的體悟和熱望。一部《人世間》讓我認識瞭舊時代人世間從未有過的悲歡離閤,又讓我見證體嘗瞭當代人世間的人間煙火。歲月荏苒,時光匆匆,艱難行走中遇見一朵花開的過程,在沉寂的黑夜裏我仿佛聽到瞭忽遠忽近的呐喊聲,還有一種蓬勃嚮上的韌勁和執著不屈的生命抗爭。
故事是從光子片區一周姓人傢的悲歡離閤中徐徐展開,跟隨歲月的腳步,我不斷追尋著人世間聚散浮沉的時代記憶。
那是一個鼕天的晚上,每年的正月初三是周傢最熱鬧的時候,一幫苦兄難弟都會在這一天聚在一起,拉拉傢常,談談天地,共敘彼此生活裏的喜怒哀樂,一起憧憬熱望著遙遠的未來。
時代嚮前發展,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故事發生,舊時代悲苦的人世間,不斷翻騰起底層人民的覺醒,社會的濃霧陰雲也隨著滾滾的曆史車輪煙消雲散,一個時代替代另一個時代,光明遇見未來,人世間走過貧瘠磨難,終會迎來春風化雨的新生活。故事圍繞著周傢兄妹生活的變遷,見證瞭一個城市的發展曆程,也見證瞭一個人心靈成長的真實軌跡。
父親周誌剛是一位齣色的建築工程師,思想進步,技術過硬,在文化革命期間常年在外工作,有執著的革命理想和追求,始終奮鬥在革命事業的最前綫。他是時代的一支標杆,一生獲得無數的榮譽和貢獻。
周傢大哥周秉義天性聰穎,內心嚮上,不斷追求進步,思想和行動上從未有過懈怠,盡管“上山下鄉”期間貽誤瞭最好的年華,但他依然默守著自己的理想,時刻憧憬黎明的到來。十年浩劫剛過,他便順利地考進入瞭北大學府,在貧窮的片子區裏引起瞭不小的轟動。看前程似錦,仕途一片光明,從工廠黨委書記,到地市省委乾部,他一步一個腳印,堅實有力地實現著自己的青春理想和人生價值。
周傢妹子周蓉聰明伶俐,自小桀驁不馴,思想獨立,個性堅強,有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追求,還是個公認的大美女。下鄉那幾年她背井離鄉隻身前往貴州,不畏艱辛在山洞小學裏生活瞭好多年。她無怨無悔,隻為心中愛戀的詩人趙化成。小時候她是周傢一道耀眼的光環,深得父親和全傢人的歡喜和驕傲。在剛恢復高考的第二年也考入瞭著名的北京大學,與哥哥周秉義成瞭校友。後來她通過努力,不斷進取成瞭哲學博士,與女兒周�h在法國漂泊瞭十二年後終於踏上瞭迴國的旅程。
小弟周秉昆是周傢最小的兒子,善良重義,自小被傢裏定格為公認的愚鈍,撐不起傢的臭小子,傢裏大小事都是哥哥姐姐張羅,因此他自己感覺始終活在自卑的世界中。一九六六年全國掀起瞭文化革命運動,高潮迭起,如荼如火,全國各地知識青年都下鄉去改造,哥哥姐姐們都響應號召應徵下鄉,傢裏隻剩下母親和自己。期間又經曆瞭塗誌強事件,這讓周秉昆很是震動,一顆倔強的種子悄然在周秉昆心中萌發。後來又偶然遇見瞭身處睏境的鄭娟,從遇見她那一刻開始,周秉昆感覺仿佛有一股愛情的魔力在緊緊束縛著自己,瞬間一個要扛起責任,勇於擔當的使命在不斷呼喚自己,一個男子漢的偉大形象悄然站起,從此周秉昆終於長大瞭。
有憐生愛,愛亦情深,青春萌動著理想,生活充滿著熱望,責任和義務占據瞭周秉昆整個世界,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從此他們相濡以沫,相伴一生,直到終老。
周秉昆是周傢最不看好的兒子,但最後卻是最有擔當的兒子。他感情善良,重情重義,有一幫可以患難與共的兄弟姐妹,每年的初三他們都在一起歡聚。盡管每年的歡聚都不全是幸福的日子,但每一年初三都是他們感觸最深的日子。
生活在最底層,掙紮在人世間,有悲歡離閤,有人間冷暖,苦也罷,纍也罷,都是生活的最好腳注。社會在不斷進步,生活在不斷變遷,日子還是那個日子,日子早已不是昨天的日子。
生活在不安分的年代,不是是社會在躁動,是人心在焦灼。追求幸福生活是每一個人的熱切期盼,但“於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閤中,抒寫情懷和熱望。”這句話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的確在《人世間》周秉昆和周秉昆們做到瞭,他們纔是這個社會最有責任和擔當的一群人。
讀完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我仿佛看見一朵小花在心中悄然盛開,屏住呼吸,凝神遠處,仿佛又聽到花開的聲音……
責編:王芳 遠岫 若榖
作者簡介
韓燦然 ,筆名阿然。《東方散文》簽約作傢,河南平頂山市中學教師,喜愛文學,親近自然,閑暇戶外,堅信心靈和腳步的同頻纔能遇見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喜歡在旅途中品讀人生哲理,抒寫心情故事,記錄點滴感悟,徜徉小橋流水,探尋內心深處的桃花源。作品散見於《文都墨客》等四十多傢紙刊網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