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8/2022, 11:40:52 AM
諸葛亮一生有三個弟子,除瞭薑維勉強算得上是麒麟兒外,其他兩個都上不瞭台麵。
麒麟兒薑維
薑維本是魏將,他的父親薑�迨遣芪菏逼諤燜�郡的功曹,在抗擊羌人時戰死,被曹魏厚恤。薑維接瞭父親的班,做瞭天水郡的治安大隊副隊長。諸葛亮第一個北伐時期,天水郡的太守馬遵眼看蜀漢兵鋒強勁,居然逃跑瞭,太守跑瞭就跑瞭吧,他又害怕薑維等人投降蜀漢,既不通知薑維等人,又在薑維跑來投靠的時候,城門都不開。
薑維沒有辦法,隻能被迫投降瞭諸葛亮。諸葛亮對薑維非常的看重,不但逐漸提升他的職位,讓他慢慢從治粟都尉一直乾到瞭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而且諸葛亮還給朝中的蔣琬寫信推薦薑維。那一年,薑維纔27歲。
27歲的薑維一直在諸葛亮帳下,諸葛亮也視之為弟子,每次北伐都會帶著薑維,讓其隨著學習、成長。
諸葛亮死後,薑維並沒有得到蜀漢劉禪的重用,這裏麵有個重要原因:薑維沒有荊州背景,而且還是曹魏降將。薑維的身份決定瞭他無法進入蜀漢的權力中心,他一直作為蜀漢的軍中柱石鎮守北部,抵禦羌、氐族和防禦曹魏進攻。
薑維一生都緻力於北伐,他北伐的次數高達11次,遠比諸葛亮多得多,但是成效卻甚微,甚至都不如諸葛亮有成果,他終其一生就是為瞭完成恩師諸葛亮的北伐心願。
即使到瞭蜀漢滅亡之後,薑維依然沒有放棄,他假意投降鍾會,慫恿鍾會用川自立,挑起鍾會與司馬昭的決裂,他嚮乘機復闢蜀漢,隻是在最後的關頭,事情敗露,一代麒麟兒薑維將星隕落。
紙上談兵的馬謖
如果說薑維是諸葛亮的“武弟子”,那麼馬謖就是諸葛亮的“文弟子”,這一文一武在諸葛亮的心裏的地位都很高,甚至馬謖的地位比薑維都高。
馬謖是劉備時期重要謀臣馬良的弟弟,兩兄弟都是荊州人,在蜀漢集團屬於根正苗紅的荊州派,哥哥馬良受到劉備的重用,弟弟馬謖對於諸葛亮來說,亦徒亦子,既是徒弟又像兒子。
馬謖非常善謀,他一直在諸葛亮身邊擔任參謀,給諸葛亮齣謀劃策,而且在很多的戰役裏馬謖的計謀和戰略都非常的精妙。比如,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就是馬謖極力勸說諸葛亮攻心為上,殺戮為末。諸葛亮采取瞭馬謖的建議,最終平定南蠻,至此南方少數民族再也沒反過。
馬謖雖然多謀,卻無法取得很高的地位,原因很直接,他沒有戰功。在東漢末年那個年代,一切榮耀和爵位必須是要用戰功換取的,馬謖從未獨立帶兵打仗,根本沒有機會建功立業。
沒有功勞,即使是丞相諸葛亮也無法破格提拔。機會來瞭,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給瞭馬謖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對諸葛亮來說幾乎就是起瞭私心,專門讓馬謖去立功的。
這個機會就是守街亭,隻要馬謖領兵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在街亭大道上安營紮寨,擋住曹魏援軍就算大功一件。這件事兒根本就不需要有多大的戰爭經驗,更何況諸葛亮還給馬謖派瞭一名持重老成的副將王平輔佐。
諸葛亮以為萬無一失,沒有想到從未上過戰場的馬謖卻心高氣傲,既然不聽諸葛亮的號令,放棄駐紮大道,反而據山而守。後來的故事大傢都清楚,被曹魏名將張�A圍山而攻,馬謖大軍大敗而歸。
街亭失守,直接導緻瞭諸葛亮的北伐失敗,蜀漢無奈撤軍。隻能當參謀的馬謖唯一做瞭一次將軍,卻將自己的恩師一世英名毀於一旦,自己也落個身首異處。
傷仲永諸葛瞻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兒子,少年成名,雖然諸葛亮在他十多歲的時候就死瞭,但是這十多年還是給自己的親兒子傳授瞭不少兵法。
諸葛亮死後,諸葛瞻備受蜀漢朝臣的追捧,甚至連後主劉禪都認為諸葛瞻具有其父風範。諸葛瞻在朝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甚至連權臣黃皓都得對諸葛瞻禮遇有加。
諸葛瞻頭頂諸葛亮兒子的光環,他其實也和馬謖一樣,隻能紙上談兵,從未經曆過實戰。
蜀漢末年,鄧艾偷襲陰平,繞過瞭鎮守劍閣的薑維,攻下瞭涪城,隻要打下綿竹就一馬平川的直撲成都。必須要有一路人馬鎮守綿竹,諸葛瞻主動請纓前往綿竹狙擊鄧艾。
滿朝上下都對諸葛瞻充滿信心,既因為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又是因為鄧艾三萬軍隊疲師遠伐,隻要將綿竹的山道一守,鄧艾軍隊就隻能在山上啃草。這是一場很容易的狙擊戰。
諸葛瞻率領蜀漢最後的精銳來到瞭綿竹,他不但沒有守山道,更沒有鎮守綿竹縣城,反而要在空曠野地裏與鄧艾大軍進行對攻戰。如果諸葛亮知道瞭,肯定要從棺材裏爬齣來扇他兒子的耳光。鄧艾大軍巴不得與蜀漢軍隊立刻決戰,諸葛瞻率領的所謂成都精銳怎麼能夠對抗鄧艾那幫戰場裏摸爬滾打齣來的老兵油子呢?
戰爭結局毫無懸念,諸葛瞻父子戰死綿竹,成都再無可戰之兵,後主劉禪無奈投降,蜀漢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