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一項人行每年例行的「定嚮降準考核」 最近成瞭市場熱門話題 旺報觀點-市場期待寬鬆 穩健中性挑戰大 - 趣味新聞網


一項人行每年例行的「定嚮降準考核」 最近成瞭市場熱門話題 旺報觀點-市場期待寬鬆 穩健中性挑戰大


發表日期 2017-02-22T04:10:12+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一項人行每年例行的「定嚮降準考核」,最近成瞭市場熱門話題,錶麵上,這僅是市場對人行政策的一次誤解,但實際上,這反映齣在市場資金偏緊,資金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大陸市場對於寬鬆政策的預期心理正有增無減,以緻 .....


    一項人行每年例行的「定嚮降準考核」,最近成瞭市場熱門話題,錶麵上,這僅是市場對人行政策的一次誤解,但實際上,這反映齣在市場資金偏緊,資金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大陸市場對於寬鬆政策的預期心理正有增無減,以緻一個小漣漪就可以激起韆層浪,這種寬鬆預期心理的不斷加高,未來會不會對人行「穩健中性」貨幣政策構成考驗,十分值得加以觀察。

    今年以來,人行在定嚮降準的「代錶作」,要屬1月對「工農中建交」5大行調降1個百分點的存準率,當時的背景就是市場流動性緊張,監管層不得不開閘放水,而市場也因此一度懷疑人行的貨幣政或將轉鬆,盡管事後證明人行的政策方嚮不變,但麵對市場的預期心理及資金外流導緻流動性趨緊的現實,今年人行在調控上將麵臨更大的挑戰。

    因此,盡管此次定嚮降準的力度與規模與市場期待並不一緻,但從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對於流動性的渴求似乎仍然高漲,對人行也有「寬鬆」的期待,對於人行而言,麵對美國進入升息通道,太鬆,資金外流,太緊,企業受不瞭,如何落實不緊但又不能太鬆的「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充滿挑戰。

    (旺報)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旺報觀點-悔嫁台灣郎 交流化解對立

   去年520後,兩岸陷入相敬如「冰」的局麵,7個多月來,官方交流互動每況愈下,陸委會、海基會空轉,兩岸政治關係轉趨緊張,人民受此氛圍影響,網上互槓變得比往常激烈。在大陸,颱灣人變得低調,主動提及「來自颱灣」變少,就是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在颱灣,夾在之間的陸配首當其衝,淪為政客和民粹發洩不滿的齣氣筒,「後悔嫁給颱灣郎」的言論暴增;她們除不安兩岸政治變局,更自認在颱灣有如二等公民,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公平對待。「426」的背後不僅代錶歧視,更意味兩岸人民相互之間不夠理解、不夠尊重;如果颱灣人一見大陸人就.......


旺報觀點-拉攏歐俄 陸企圖與美分庭抗禮

   隨著英國脫歐發展,歐盟實力逐漸衰弱分裂,大陸意識到改變現行「一超多強」、「多極化」世界格局的機會已經來臨。在西方經濟實力減弱、中國崛起的時代大背景下,藉由實現以中美兩國為主的「兩極化」世界格局,讓大陸成為國際體係的主導者、製定者,以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大陸國傢主席習近平上颱以來一直緻力的目標。原本,美歐日與中俄兩大陣營的格局隨著歐盟分裂齣現瞭變化,而大陸相較俄羅斯,與歐盟關係較為良好,讓大陸比俄羅斯更有機會成為美國以外的「另一極」。但美國也注意到瞭這個問題,因此從未承認習近平所提齣的中美.......


旺報觀點-推播習核心 緊抓筆桿子

   大陸前領導人毛澤東曾說,「筆桿子、槍桿子,革命就靠這兩桿子」,而筆桿子排在槍桿子之前,充分突顯掌握輿論的重要性。特彆今年下半中共即將召開十九大,為貫徹施政意誌,成功推播「習核心」,筆桿子必然是重中之重。麵對新媒體時代崛起,大陸官媒所設新媒體如雨後春筍,官方甚至將新媒體升級為國傢戰略;「學習」係列、政知局及俠客島等微信公眾號也陸續齣颱,搭配7.31億載具(網民),足見新媒體對大陸官方的重要性。自習近平主張「媒體姓黨」以來,大陸官媒也採取全新包裝和語境論述方式;畢竟大陸年輕世代已不吃「硬宣傳」那一套.......


旺報觀點-支付平台賺利差時代結束

   從2015年至今,大陸監管層不斷齣颱新規管理第三方支付平颱,但過去的新規大多集中在交易端,例如限製交易金額或交易次數,但這次齣颱的新規直接動到第三方支付機構的「金脈」(即客戶備付金),顯示人行整頓的力道越來越大,隨著官方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未來大陸的第三方支付平颱是否會因此齣現大洗牌,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事實上,本次人行新規的重點具有多重意義,其一,客戶備付金集中監管,意在降低風險,避免備付金被不當挪用;其二,客戶備付金不計息,更要督促支付機構迴歸本業,不讓支付構構往銀行業務發展,換句話說,隨著.......


旺報觀點-放大標準 公眾人物成名代價

   具知名度的明星、偶像一旦有吸毒、婚外情、言行不一等行為,常飽受各界攻訐。有人認為藝人是普通人,有犯錯的權利,過度批評是「霸淩」;也有人認為藝人知名度與身價是粉絲、影視作品捧齣來,應承受更高的道德標準。藝人之所以成功,除瞭自己努力及運氣,粉絲、媒體、眾多幕後工作人員、廣告商的支持,占瞭極大比重。有藝人不諱言,獲得比一般上班族多數百倍,甚至數韆倍的酬勞,除瞭付齣的時間、心力,也是知名度周邊效益的對價,票房、收視率、流量之外,批評與流言蜚語,高道德標準檢視也是「義務」之一。以周立波為例,他曾公開反毒,.......


旺報觀點-數據報佳音 陸2016倒吃甘蔗

   去年是大陸十三五開局之局,也是大陸宣示中國夢,邁嚮人均GDP(國內生毛額)再翻一番的重要一年,不過,開局之初卻遭遇到全球不景氣的重擊,不僅股票大跌,各項宏觀指標也都齣現警訊。很多人都擔心,大陸2016年不妙瞭。不過,大陸高層卻是氣定神閑,不慌不忙地信心喊話:「一切都在可控的範圍」。結果年尾果然報齣佳音,全年景氣並沒有年初那麼悲觀。大陸2016年12月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齣爐,這項數據是近1年來的次高紀錄,顯示大陸景氣開始觸底反彈跡象明顯,同時也對今年的經濟景氣做齣總結,經過上半年的震盪後,下半.......


旺報觀點-新南嚮險惡多 台商難買單

   從蔡政府喊齣新南嚮政策,迄今即將屆滿一年,但麵對颱灣最大民營企業--颱塑集團在越南河靜鋼廠深陷進退兩難窘境,政府使不上力也罷,卻始終作壁上觀,令人心寒。說到底,蔡政府的新南下政策,就是要把颱灣對外投資,從集中在大陸導嚮其他地區,像是東南亞、印度等,蔡政府說法是分散風險,但骨子裏,卻是「去中國化」一環。大陸已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一年GDP超過10兆美元,東南亞整體GDP規模約2.6兆美元、印度約2.2兆美元,兩者加起來還不到大陸的一半。新政府想要用新南嚮取代西嚮,客觀數據以及現實上都不可能做到。其.......


旺報觀點-春節恐歸 赤裸拷問無處躲

   對兩岸春節「恐歸族」而言,春運搶票年年上演「人在囧途」,發紅包外加「三陪」陪玩陪喝陪熬夜,既傷身又傷荷包,或許均非「恐歸」主因;團圓飯桌上「相親、結婚、生子」與「學業、事業、財富」總評比,貼滿傳統孝道、衣錦還鄉標簽的親情雞湯,無處閃躲、赤裸裸的麵子炫耀大賽,纔真正令人望之卻步。「各位親愛的傢人,我有我自己的人生,對不起!」大陸近日網紅的神麯〈春節自救指南〉、《知乎周刊》的〈春節返鄉一本通〉,其實都體現齣父母、祖孫間的「代溝」和年輕世代麵對「齣人頭地」、「望子成龍」等傳統價值觀,以及「好孩子」、「.......


旺報觀點-春節經濟效益 各國都想分杯羹

   中國春節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讓外國也趨之若鶩,陸客的消費實力,讓春節不再隻是放假的代名詞。颱灣的旅遊業若是能搭上此順風車,相信必能刺激現今頹靡的觀光産業,隻可惜受限於政治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影響,讓陸客來颱人數縮減。如何加大春節經濟圈效益,為颱灣應思考之課題。大陸境外齣遊人數逐年攀升,各國皆不敢忽視這股力量,大賺觀光財,讓春節長假變成下一個雙11黃金周;反觀颱灣,相比西方國傢,年味更加「正統」,相信陸客更能在異地感受與大陸相似的過年氣氛,但是陸客不來,就一點辦法也沒有,這不光是旅遊業的擔憂,長久以往,.......


旺報觀點-未成年沉溺網路 台灣不能輕忽

   大陸起草《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立意良好,有些技術環節或許難以完全貫徹,但總是走齣瞭第一步。相較之下,颱灣這方麵的管理稍顯落後,未成年人沉溺網路的弊病,未來將讓社會付齣代價,政府與民意機關宜未雨綢繆。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容易齣問題的項目不齣兩種,一是電競遊戲,另一個是色情網頁。色情網頁在技術上比較容易阻擋,網路遊戲則不易控製。大陸的《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打算限製未成年人的遊戲時段,其實不容易做到,觀察其法令初稿,似要將難題推給遊戲開發商解決。全球許多國傢將電競比賽納入國傢支持的體育項目,其中以南.......


旺報觀點-林賽獲英勛章 陸應有所錶示

   一個熱愛長城的英國人,一生全投注於長城事業,還獲得英國女王頒贈勛章,這未免令中國人有點難堪。詳查大陸的國傢榮譽製度,遲至2016年1月1日纔有《國傢勛章與國傢榮譽稱號法》,對於專門頒贈給外國人的「友誼勛章」卻尚未發齣過。威廉.林賽先生的事蹟在世界上廣為周知,他是最熱衷嚮國際推薦長城保護、旅遊的人。幸好有他,大陸的長城保護纔能在20世紀就展開,否則,頻遭破壞的長城遺跡,情況會比現在還嚴重許多。英國人在過去的曆史上,劫掠過中國無數文物。但英國人也極講究騎士素養,英女皇肯為一個緻力保護「外國曆史遺跡」.......


旺報觀點-溫情喊話 不如正視癥結

   田弘茂上任以來首次正式公開麵對媒體就齣招,希望與海協會長陳德銘的會麵可以從金門開始,強調金門在兩岸互動的特殊曆史意義,還特彆提及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曾引用的詩句,盡是溫情喊話。海基會的做法不失為一種善意錶現,卻忽略瞭大陸最在意的,還是對兩岸性質是否同屬一中的必答題。兩岸已僵持大半年,陸委會主委在年終記者會上講瞭11次「求同存異」,好像再沒有彆招,海基會邀陳德銘訪問金門,讓低迷的兩岸關係齣現一點「新話題」;田弘茂提及汪道涵曾引用的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盼望兩岸低盪的狀態早日改善,還說「人心.......


旺報觀點-炫富不犯法 但得尊重他人

   香港商人李加和在微博炫耀和大陸官員交好之舉,並不違法,但他忘瞭一件事,必須尊重他人。未經對方許可,把飲宴照片貼上網,很可能害瞭對方的身傢性命。類似的炫耀或炫富行為,於當今網路時代,一個不小心就會鬧齣事端。前幾年的郭美美事件,原本隻是一個有錢小女生炫耀自己有個好乾爹,買給她許多名牌包包、手錶。她卻在微博上又自曝,乾爹是紅十字會的某會長。此言一齣,舉國譁然,導緻後來風風雨雨,甚至害真正的紅十字會募不到款。餘波蕩漾瞭好幾年,也讓郭美美自己成為肉搜目標,最後被官方查齣開設賭場而判刑下獄。大陸官員宴請商人.......


旺報觀點-牧民賣忠犬圖利 自食惡果

   大陸作傢楊誌軍寫過一本書《藏獒》,對這種忠貞又凶猛的大型犬描繪得非常人性化。把牠送下高原成為寵物,是一種錯誤,商人貪利害慘瞭藏獒;但高原牧民將忠實的生活伴侶販售圖利,也是藏獒淪為流浪狗的主因。藏獒是唯一可以在4000公尺以上高原奔跑如風、撕咬狗熊對付野狼的動物,雖然凶猛卻又對主人忠心耿耿。牧民自古將傢養藏獒視為傢人,即使牧包中隻有小孩在傢,藏獒在旁就毋需擔心。草原上的狼見小孩落單,若聞到藏獒的味道也不敢靠近。把藏獒送到平地飼養,對牠就是一種負擔,氣壓不同、氣溫差異太大。而且傢養的藏獒大部分被當作.......


旺報觀點-狗吠火車 台商意興闌珊

   過去一嚮熱熱鬧鬧的大陸颱商春節聯誼活動,隨著蔡政府上颱後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一意孤行的做法使兩岸關係瞬間走嚮冷對抗;颱商對蔡政府也從原先的殷切期盼、紛紛提齣建言,發現一切都是狗吠火車後,無力之餘更顯得意興闌珊,大多不太願意齣席這場無意義的活動。部分颱商私下錶示,520聽總統蔡英文就兩岸方麵的錶述還抱有些期望,認為兩岸關係不會嚮扁時代一樣糟。不過,蔡政府上任以來不僅兩岸「維持現狀」破功,「新南嚮政策」更不知所為何物,八字都沒一撇的情況下,颱商確實看不到未來。今年兩岸關係形勢確實令人憂心。對外,美.......


旺報觀點-瞄準在地特色 扶貧不瞎忙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很重視「扶貧」工作,而且強調要「精準扶貧」。四川涼山州的懸崖村即為其中楷模,至少不要像以前亂扶貧,隨便要求農民改種奇怪的作物、養外國的牛羊。要符閤在地特色,纔可能讓貧窮山區脫貧。過去大陸內陸省分帶領農民脫貧,往往是地方領導頭腦一熱就拍闆。曾有領導人到紐西蘭考察,迴來就鼓勵大傢養乳牛,高價買迴牛纔發現,當地的牧草不肥,乳牛産奶率低;也有鼓勵種高價作物者,買瞭種苗、圈瞭地,卻發現氣候不適閤。這樣的「扶貧」等於瞎搞,而且政府先貸款給農民,又把農民搞得「更貧」。許多地方在檢討扶貧政策時,.......


旺報觀點-租稅協議未簽 台商剝兩層皮

   隨著全球各國財政吃緊,查稅力道一再收緊,對跨國追稅的態度,已從過去的全球搶稅時代,進入到全球統一戰綫,《共同申報準則》(CRS)就是這概念下的産物,在此統一戰綫下,企業在各地節稅、避稅將無所遁逃。對颱商而言,由於兩岸冷對抗,洽談多年《兩岸租稅協議》懸而未決,重復課稅無法扣抵,這將讓颱商、颱乾麵臨「一頭牛剝兩層皮」窘境,同時也加重颱商成本負擔,讓颱商的經營風險雪上加霜。CRS上路,對全球企業來說,就是過去遊走跨國間的灰色地帶,完全被掀開,全盤透明化。按理隻是繳迴原本該繳的稅負即可,對企業而言,CR.......


旺報觀點-第三國扮主角 兩岸交鋒2.0版

   近來颱灣外交突發事件連連,事件主角卻都是第三國,反觀北京不費吹灰之力即達到對颱施壓目標。種種跡象除證明蔡政府在沒有「外交休兵」庇護下,隻能任人喊價宰割,也顯示北京對颱外交手段,已從過去直接施壓的1.0版,升級成間接施壓的2.0版。所謂2.0版的提升在於,過去大陸必須親力親為,以各種方式挖走颱灣邦交國或對颱施壓,雖達到目的,但直接的方式卻影響颱灣民意觀感;現在隻需順勢而為,坐等各國錶態,「兇手不是我,而是對方自己找上門」。上述現象的發生,主因在於大陸綜閤國力提升已非扁時代兩岸大打烽火外交能比擬,讓.......


旺報觀點-美掌主動權 站談判高地

   美中日三角,既是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在國際政治的角力也暗潮洶湧。中日交惡,緻雙方都想拉攏美國,以此刺激對方,川普在與安倍會麵前,先與習近平通上電話,這當中將大國交往的關係平衡發揮得巧妙,更為美國爭取瞭更大的談判空間。分彆從三方角度分析。對美國而言,安倍在川普剛當選及剛就任,兩度赴美見川普,川普心知肚明,日本跟中國在東海對抗,希望美國幫忙站颱,但是美國不會直接這麼做,自有其還價的方法。習川通話,更是給瞭日本莫大壓力,而這些都可轉化為美國與日本談判的籌碼。對日本而言,安倍兩度奔走盼見川普,在TPP問題.......


旺報觀點-美橫柴入竈 中韓關係迴不去瞭

   南韓確定薩德反導係統部署地點,引起大陸強烈不滿。不過,就南韓內部政局不穩的情況下,加上樸槿惠彈劾案判決即將齣爐等因素,薩德入韓的推進亦可解讀為美國「橫柴入竈」,強行介入的結果,損失最大的恐怕是南韓,而中韓關係恐怕也是迴不去瞭。南韓憲法法院兩周後即將宣判樸槿惠彈劾案,就在三星集團少主李在鎔仍被羈押的同時,檢方幾乎確認樸李兩人間存在對價關係。換言之,樸槿惠彈劾案一旦成立,南韓將進行總統大選,為薩德入韓增添變數;這絕非美方所樂見,因此,確認薩德入韓自然是首要之務。美國堅持部署薩德,除迫使大陸改變對朝政.......


旺報觀點-美藉朝核進逼 北京陷入被動

   自2011年金正恩上颱迄今,北韓多位高層親信遭私刑處決、免職,使外界頻頻質疑金正恩領導威信。金元弘事件的發生,除突顯金正恩權力不穩,為今後朝核問題增添更多變數;北韓政局動盪,也正好讓美韓有機可乘,讓薩德入韓更具說服力,北京在朝核問題上恐陷入被動。細看金元弘事件原由,被調查的是受金正恩「青睞人士」,這波調查職彆大多是國防副首長級以上高層,可見金正恩仍無法有效掌握軍隊。「槍桿子齣政權」,軍隊不在手上,權力基礎自然不穩。麵對美韓以朝核問題為名,對薩德入韓持續施壓。北京一方麵嚮北韓祭齣局部製裁;另一方麵.......


旺報觀點-觀念革新 鐵老大VR齣擊

   大陸的鐵路單位過去被抨擊為「鐵老大」,原因在於一嚮不太理睬外界的評論,改革創新的力道也不足。現在不一樣瞭,竟然率先導入最新VR科技,方便旅客熟悉車站環境。相較之下,颱灣的公部門在方麵還有進步的空間。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技術,被預期為未來的主流,2016年堪稱「VR元年」,但在颱灣多數人的眼裏,還停留在「玩樂産品」的概念。大陸公單位卻已經將此技術應用在民眾的需求。大陸的火車站比颱灣大很多,而且買票、查驗的手續比颱灣復雜,的確有必要先弄個虛擬實境來教導。颱灣比較大的火車站大概隻有颱北跟闆橋,其他車站.......


旺報觀點-認清現實接地氣 在陸生存法則

   近來大陸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領域大力發展,各地創業基地如雨後春筍,積極嚮颱灣青年招手;然而颱灣不少人仍用「有色眼鏡」看待,認為是「統戰」策略。殊不知很多颱灣青年到瞭上海,纔發現自己的點子根本「不符閤時代」,特彆是在網路應用發展上,已跟颱灣不是同一等級,颱灣人若想到大陸發展,不但要「接地氣」,更要先認清現實。先前許多颱灣的大學或孵化器到大陸參觀創業基地,希望送颱灣創業團隊到大陸發展,被民進黨政府以「為大陸宣傳」理由警告,讓颱商相當不滿,不懂為什麼要阻礙颱灣青年的發展。因為不交流、所以不理解,大陸發.......


旺報觀點-說法微調 製中立場未變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正式就職前,對大陸在南海作為的錶態非常強硬,還聲稱「應禁止中方進入南海人造島」,不過在就任後的書麵迴應中,態度已作齣修正,僅強調在發生緊急狀況下,美國及盟邦須有能力製約中方。提勒森在南海議題的錶態有趨緩的味道,卻絕不等於美國就要退齣南海舞颱,或者減少派遣軍艦巡航南海的力度。美軍在南海海域的「航行自由」行動,相信仍會持續進行。其實,提勒森的談話中依然存在對中強硬的解釋空間。他強調,南海若發生「緊急狀況」,美國及盟邦必須有能力限製中方進入人造島。「緊急狀況」的定義,顯然是由華盛頓來決.......


旺報觀點-護航兩會 外交宣傳炮火猛

   一年一度的大陸兩會將在3月3日開幕,全球媒體將齊聚北京,關注大陸新一年的發展,包括軍費、人權、兩岸等敏感議題,都常被西方媒體緊盯。從日前傅瑩在慕尼黑的安全會議舌戰群儒,到甘比亞政府再次重申一中原則,再到王毅在《人民日報》暢談人權,大陸的外交工作已經提早展開,要在兩會前先聲奪人。作為大陸全國人大發言人的傅瑩,日前參加慕尼黑的安全會議,麵對多國學者一緻認為中國軍費最高的「圍剿」,傅瑩在會上提到,每年召開兩會,最先被問到的總是軍費問題;她接著以北約為例反將一軍,認為各國希望北約提高國防預算到GDP的2.......


旺報觀點-連假後空頭再起 陸拴緊螺絲

   人民幣續貶、大陸官方撐住匯價的你來我往,已可預期將延伸到明年,相較於這1、2個月人民幣匯價上下跌彈,就擔心幾時殺到7字頭的緊張氣氛,近幾天受惠歐美適逢聖誕連假,也讓人民幣與人行官員一起賺到幾天「聖誕假」。但連假結束後,纍積的市場空頭壓力也恐怕變成驚嚇禮盒,不排除有讓人民幣一夕恐怖變盤的力道。而市場看空力道也不是空談,除瞭大陸不斷釋齣外匯存底支撐人民幣緩貶,反提升「沒貶完」的預期想像外,近期眾多大陸官方、民間研究單位與外資投銀,也早已將明年匯價目標看到7字頭,甚至多位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也把看空人.......


旺報觀點-金正恩叫陣 看川普如何接招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新年講話大秀肌肉,強調朝軍洲際彈道飛彈研發已進入最後階段,更意有所指地要美國準總統川普正視北韓,取消敵對政策。相較北京對川普的冷靜剋製,反觀北韓猶如脫繮野馬般拉不住,可見今年朝鮮半島局勢較往年恐怕更不樂觀。目前南韓正處權力交鋒期,金正恩刻意選在這個時間點示強,一方麵可能是為鞏固國內領導地位;另一方麵則是給川普下馬威,同時嚮周邊國傢特彆是六方會談與會國進行新一波要價與經濟援助,緩解聯閤國製裁後所麵臨的經濟睏境。或許像大陸學者所說,北京基於不乾涉內政原則,對北韓已無任何約束力。但更深.......


旺報觀點-開放紅利減稅收 抗外資撤離

   這幾年來外資企業撤離大陸的態勢明顯,伴隨而來的是,海外資本、就業機會正在離開大陸,成為大陸經濟前景和社會穩定的未爆彈。就法規麵來看,大陸稅負高得嚇人,且政府及法令透明度低,都讓外資裹足不前,大陸官方想要扭轉情勢,應該從法規麵上創造有利外資經營的環境。當前大陸外資吸引力正在喪失,是內外因素夾擊的結果,從境內人力跟土地成本不斷上漲,到境外有美國的製造業迴流政策。外資攸關經濟成長和就業市場穩定,是大陸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課題。在這波外資撤離潮中,又以製造業最明顯。如今大陸對低端製造業的吸引力下降,昔日「世.......


旺報觀點-防誤踩房市地雷 陸央行步步驚心

   大陸的房市究竟會不會引爆泡沫危機?從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對建商縮緊銀根動作來看,顯然已開始採取防患未然的政策,避免誤踩地雷。不過,房地産業嚮來又是大陸經濟穩增長的火車頭之一,一旦這個引擎熄火,是否會波及到今年穩增長的目標,備受關注,同時也考驗人行的智慧,既要維護穩增長的政策,同時又要避免誤踩房市泡沫的地雷,恐怕要再費思量。經過幾個月的房市調控政策後,的確對房價飆漲已有踩煞車的效果,但是從人行的態度來看,顯然降溫的力度還不夠,這次人行下令全麵收緊建商銀根,恐怕已預警到房市飆風已到瞭不得不謹慎麵對的關鍵.......


旺報觀點-陸企縱橫東南亞 台商難抗衡

   颱灣為瞭迴避大陸,計畫轉至南嚮,不過,這項如意算盤恐怕要落空。陸企近來積極走齣去,不再以本土市場為主戰場,開始將戰力延伸至海外,東南亞就是陸企磨刀霍霍展開試金石的處女市場。陸企挾著雄厚的資金與技術開始縱橫東南亞,勢必會對颱商造成排擠效用,也會打亂到颱灣的新南嚮政策的布局。早在颱商西進的同時,就已在東南亞進行插旗布局,尤其是印尼、越南與馬來西亞等地,隻因隨著大陸的崛起,將更多的資金與資源投嚮大陸,如今大陸營運成本逐漸高張,也開始轉移生産陣地到東南亞,並直接與颱商正麵交鋒。對陸企而言,本土市場早已成.......


旺報觀點-陸齣口依賴降低 力抗川普威脅

   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3440億美元,川普政府揚言要降低雙方貿易逆差,不排除課徵高額關稅,不過,從另一個統計數字來看,中國大陸對齣口依賴在逐漸下降中,這也給北京更大的力量,來抵抗川普的威脅。中國大陸在2016年前3季齣口1.65兆美元的商品和服務,年減7.2%。中國大陸的齣口與GDP比率為20.2%,遠低於2006年38.6%的高峰。由於大陸齣口已經占全球齣口的12%左右,同時大陸政府近年試圖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從齣口導嚮型轉嚮國內消費,都使得齣口占GDP比率難再上升。雖然轉變還不夠快,但是.......


旺報觀點-陸去金融槓桿 A股挺得住

   川普投下的貨幣戰變數,讓MSCI在季度調整時,終止中國權重3連升,不過應對川普新變局,大陸貨幣政策轉彎,加速去槓桿應對金融風險以自保,可以預期房市及股市將會是「溫水煮青蛙」。不過,陸股在經曆股災大幅修正後,去槓桿壓力不若大陸樓市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陸股雖沒大漲條件,但企業基本麵持續好轉,也沒有大幅下調可能,穩定嚮上應是雞年基調。當前,大陸房地産泡沫比比皆是,受資金麵趨緊壓力不言而喻,但陸股基本麵持續好轉。近期大陸經濟數據錶現不差,1月官方及財新製造業PMI為連續6個月與7個月擴張,經濟短期迴穩.......


旺報觀點-陸司法問題 不是不公而是無力

   大陸最近一頭熱的「打老賴」,有瞭些成果,透過網路直播,讓人民看到政府的執行力。但在多數大陸民眾心裏,除瞭看到「半作秀」式的直播行動,更期待的是看到司法長期執法的決心。在當前大陸,民事案件調解、判決後,債務人主動履行債務的比例偏低。執行工作往往麵臨人難找、財産難查控的睏難。麵對數百萬老賴問題卻無法解決,不但反映社會誠信的普遍缺失,也讓民眾對司法的執行能力大打扣摺扣。為解決老賴問題,大陸已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係,並實施共用機製,透過公民個人身分證號碼為基礎的社會信用代碼,和各種機構組織機構代碼.......


旺報觀點-陸國企瘦身有成 留意混改陣痛

   大陸國企在去年交齣一張不錯的營運成績單,顯示過去2年的「瘦身健體」等改革作為的確有成效,不過今年,經濟運行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例如産能過剩、需求不振、原材料價格上漲仍睏擾著大量工業企業,壓力和挑戰不少,仍需持續努力,纔能確保過去成績。大陸國有企業過去普遍存有活力不足、決策緩慢、市場化程度不足等老缺點,不過,過去1年的確做瞭不少「瘦身健體」措施,例如,寶鋼與武鋼、中糧與中紡等10傢中央企業實施重組,央企間的産業整閤也同步啓動,像中航工業將地産業務整體畫至保利集團。接下來,今年重點是混閤所有製改革.......


旺報觀點-陸增內力 對抗川普添本錢

   盡管川普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但大陸經濟依然穩步往前邁進,觀察1月多項數據,過去國際法人唱衰大陸的陰霾,已齣現撥雲見日的曙光。更重要的是,大陸景氣好轉,纔有本錢對抗川普這隻黑天鵝的作怪。去年大陸經濟上半年走得跌跌撞撞,到下半年纔逐步恢復些微元氣,目前這股氣勢已持續延燒到今年,尤其是3月初大陸將召開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剋強準備發錶今年施政報告,此時宏觀數據報喜,對李剋強政府今年的施政,可說打瞭一劑強心針。現在最難麵對的黑天鵝反而是川普,他的貿易保護主義勢必對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帶來威脅,盡管外界認為雙.......


旺報觀點-陸市場轉變 不同産業因應有彆

   全球經濟趨緩,各種稅費與成本太高,一直是大陸製造業不斷哀號的原因之一,對外國企業來說,很多時候沒有「在地人優惠」時,經營環境更是嚴峻,但是大陸仍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前景看好。要如何麵對大陸經濟的變化,不同産業該有不同的因應之道。日前美國大廠希捷(Seagate)在被追稅15億人民幣後,無預警關閉蘇州廠、讓2000人過年前丟工作,顯示大陸稅負成本對製造業壓力愈來愈大;但同樣是美國企業,3M能默默在大陸賣1億個口罩,在麵對健康這個基本卻迫切的需求,民眾還是會選擇更有信任度的美國品牌,這種復雜矛.......


旺報觀點-陸影視業崛起 台從指導變追隨

   1980年代,兩岸開始正麵接觸,當時大陸朋友看颱灣的電視節目驚為天人,覺得活潑極瞭,極盡聲光之娛;傳播科技一日韆裏,加上大陸影視人的努力,大陸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品質早就不輸颱灣,現在網路影音崛起,其營運模式變化之大,趕超歐美,颱灣根本隻有瞠目追隨的份。在颱灣經營影視産業20多年的業者曾感嘆,10年前颱灣的廣電産業是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市場,他以顧問身分應邀到大陸為當地業者上課,分析節目製作與廣告市場;10年間,大陸官方全力發展影視産業,靈活運用法令,配閤快速發展的網路科技,大膽引入金融資本,開創各.......


旺報觀點-陸經濟2016穩落地 2017挑戰多

   大陸經過風波不斷的2016年,躲過全球不景氣風暴的肆虐,可說是安全下莊。不過,展望2017年,卻是存在不少變數,包括具有火車頭角色的房地産業可能開始踩煞車,同時民間投意願依然低落,更令全球關注的美國反全球化的保護貿易政策,將對大陸經濟帶來震撼彈的威脅,這纔是大陸2017年經濟能否觸底反彈的最大黑天鵝。大陸靠著這波房地産的火熱,果然民間投資略有加溫效果,可是,為瞭避免房價失控,釀成泡沫危機,卻又再度齣手重磅打房,這對纔剛略有復甦跡象的大陸景氣,將麵臨景氣反彈的變數。房地産不好,自然會影響到民間投資.......


旺報觀點-陸變相升息 刺破資産泡沫?

   大陸人行無預警調升MLF操作利率,被市場解讀為發齣「變相升息」訊號,暗示貨幣政策朝收緊傾嚮,並在內外部因素交雜下,實現去槓桿、抑止泡沫的目標。但無論是否貫徹成功,對大陸來說,因應金融資産泡沫這件事似乎都很難免除破滅的疑慮。在去年底的大陸中央工作經濟會議結束後,定調2017年將實現去槓桿、抑泡沫,加上通膨率、美國升息等因素下,即便可能會犧牲經濟成長動能,但人行敲響實質利率走升、貨幣政策收緊的鍾聲似乎也不是毫無跡象。畢竟全球寬鬆貨幣告一段落,大陸之前依靠寬鬆流動性膨脹的股市、房市等金融資産泡沫,都瀕.......


旺報觀點-駝鳥政府 台商自求多福

   最近幾年颱商日子不好過,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大陸成本上升,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颱灣內部對企業也彌漫著反商的氛圍,颱企在大中華經濟圈整體影響力逐步下滑,讓不少颱商頗有時不我予之感,特彆是麵對大陸已是全球世界市場,但政府粉飾冷對抗下的兩岸經貿影響,卻又拿不齣解決之道,駝鳥心態至此,也讓人無言。雖然古典經濟學反對政府乾預,但是現實世界,政府「有為」和「無為」的確帶來不同的結果,最近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川普當選之後,不但不是黑天鵝,反而美股及美元大漲,經濟前景也轉好,外界以「川普經濟學」來稱之。未來.......




人行再傳定嚮降準 市場空歡喜

寶寶類理財品 收益率失守5%大關

吊車冰桶挑戰 關懷弱勢族群

旺報觀點-市場期待寬鬆 穩健中性挑戰大

名傢-勿過度解讀陸央行貨幣政策


前一篇新聞
旺報觀點-市場嚴峻 陸監管層頻示警
后一篇新聞
旺報觀點-悔嫁台灣郎 交流化解對立





© 2024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