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2/2022, 10:50:05 AM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鋅財經,作者 | 趙傢禾,編輯 | 大風
可以看齣的是,亞馬遜作為目前最大的國際電商平台,其高增速已無法保持,發展顯現頹勢。
普遍共識的原因之一,是疫情反復帶來的經濟衝擊與行業動蕩,讓不少跨境企業利潤下滑,無奈緊縮團隊乃至裁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催化劑,作為如今主要的跨境電商平台,亞馬遜與國內賣傢屢次爆發的矛盾也已經讓雙方積怨頗深。
倒閉裁員、價格內捲、誤判封號……2020年開始的爆發期吸引瞭多少人貿然入局亞馬遜電商,如今就有多少人自嘲式地稱自己為“亞人”。
鋅財經采訪瞭三位亞馬遜電商運營的工作生活,雖然對這一行業的未來蓋棺定論還為時尚早,但至少想入局賺到錢,已是越來越難瞭。
01 “換過瞭四傢公司,還是沒逃過裁員”
鼕渝 25歲 杭州 主營傢居類目
25歲的鼕渝現在是杭州一傢跨境電商公司的亞馬遜運營。畢業不到兩年,這已經是鼕渝在這個行業內換的第四傢公司。現在迴想起這一路的波摺,她還是有些無奈。
2020年7月,和數以萬計的年輕人一樣,剛剛從外語係畢業的鼕渝也陷入瞭就業焦慮之中。而那時招聘崗位多, “接受無經驗”的亞馬遜電商運營,就成瞭她權衡後的首選。
在入職前兩傢亞馬遜電商公司時,鼕渝發現瞭一個共同問題,就是這類公司似乎都有些過於“年輕化”,換句話說,同事大部分都是和自己一樣沒經驗剛畢業的新人。不僅如此,第二傢公司甚至在試用期還未結束時,就委派鼕渝單獨作為負責公司新開設的日本站點 “主管”。
感覺受到重用的鼕渝乾勁十足,哪怕日本站點的活隻有她一個人乾,也沒太放在心上;但當公司以主營美國站的業績指標,來要求她剛起步的日本站時,鼕渝傻眼瞭。
現在看來,這無疑是對新人畫的的一個大餅甚至pua:在亞馬遜上開設新站點店鋪,是一件需要長久運營的工作,從零開始選品、鋪貨、定價上架、投放廣告,這些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拿運營多年的美國主站業績做指標,也無疑是擺明瞭要讓這個新人做“背鍋俠”。
“其實就是招新人成本低,好壓榨唄。”這是鼕渝隨後離職時明白的道理。
兩次前車之鑒後,鼕渝已經開始自我懷疑,並一度有瞭轉行的念頭:換瞭幾份工作下來,亞馬遜店鋪運營工作遠比想象中的要復雜與繁瑣;同時壓價招新的行業環境也讓她覺得自己像極瞭“用完就扔的白菜”。
她第一次懷著焦慮與質疑發瞭小紅書,卻意外地獲得瞭幾百條點贊與評論。“那個時候纔發現,原來和我一樣的小夥伴有這麼多。”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第三傢公司主營傢居等大件品類,對比前兩傢,工作安排與績效製定都正常瞭許多。再加上2021年初的疫情階段,由於那時國內工廠、供應鏈等恢復速度都要大於國外,也讓中國跨境賣傢們獲得瞭一段不大不小的“紅利期”。
種種因素加起來,都讓鼕渝一度有瞭可以“長久發展”的念頭。
隻是乾瞭一段時間,盡管銷量越來越多,鼕渝卻慢慢發現店鋪利潤越來越少。影響最大的就是海運費用,每公斤貨物的運費從10元翻倍漲到20元以上。“那時最多一次運過126箱,每箱16公斤,光運費成本就超過四萬。”
而後,哪怕是這對賣傢來說微乎其微的“紅利期”,也轉瞬即逝。根據日前亞馬遜CEO Andy Jassy發布的股東信裏提到:“疫情帶來的快速銷售增長僅持續到2021年一季度,隨後因抗疫限製放寬和人們不再居傢而增速放緩。”
但上漲的各項費用絲毫沒有迴調的痕跡。每公斤貨物二十幾元的海運費照舊,再加上以月為單位的商品運轉周期,以及亞馬遜FBA“雁過拔毛”的物流費、倉儲費,久而久之就把公司拖成瞭一個爛攤子。
就這樣過瞭幾個月,2021年末鼕渝的公司由於虧損過大,被廣州總公司認定為“慢性死亡”並撤資,整個團隊就地裁員解散。
“解散前一天,老闆開會說瞭很多,想要以加薪500元的條件把我們留下,自立門戶。但事實上由於前段時間的不景氣,經過幾次團隊優化、離職之後公司總共也隻剩下瞭4個人,包括HR。”鼕渝告訴鋅財經。
“而且我知道裁員是周圍中小公司普遍的狀況,齣於對大環境以及團隊的悲觀,我還是選擇瞭被裁。”
02 價格戰,捲不動瞭
Kaki 24歲 杭州 主營桌椅品類
Kaki如今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公司前不久優化瞭新的績效提成與硬性KPI。“可能公司和我們一樣不想捲瞭吧”。她笑著告訴鋅財經。
要知道在此前一年多的跨境電商工作裏,Kaki最多的想法就是:“你們彆再打瞭,價格戰便宜的全是外國買傢。”
是的,亞馬遜上的中國賣傢,也很捲,經常大打價格戰。
經常齣現的情況就是,同一品類的産品全都在大降價,Kaki也不得不跟著。有時哪怕自己已經降到吐血甩賣瞭,可彆傢價格還是在降無止境。這時候是繼續跟著打價格戰,還是退齣觀望就成瞭她最大的兩難。
此前業內曾齣現過最經典的案例,就是一張桌子售價8.99美元直接衝到類目榜第一,而普遍售價均為其5到10倍。
包括不知行業內哪位大佬所發明的“低價螺鏇爆款打法”,也被廣大賣傢稱之為“價格戰內捲的罪魁禍首”。其具體做法是:上新品時先以低價虧本齣售,等到銷量衝上排名後,再慢慢提價;發現銷量下滑後再次降價、提價如此反復。
但在Kaki看來,在這種打法的流傳開來後,也形成瞭各商品間價格的極端內捲。
“當大傢都這樣玩,有競爭力的價格就會越定越低。其實大部分賣傢的利潤指標根本撐不起這樣的拉鋸戰。”
圖源:知無不言跨境電商社區
Kaki就吃到過一次苦頭,商品被亞馬遜係統強製壓到瞭一個根本無法盈利的價格,如果不按照這個金額來賣,就會丟失購物車。
這並不是被針對的個例。據說亞馬遜會監控平台上商品的價格,如果賣傢不能提供比競爭對手沃爾瑪等平台更低的價格,就會刪除購物車,阻止賣傢發貨,甚至暫停賣傢上新。
平台的“強盜製度”下,Kaki並非沒有其他的選擇。
“壓價衝銷量是為瞭提升排名,本質上就是想要盡可能曝光商品,獲得最大自然流量下的轉化。”Kaki錶示,“想要同樣達成這點,還有燒廣告和刷單兩個選擇。”
剛齣價格戰,不想又入“廣告戰”,因此低成本的刷單一度成為Kaki這類小微賣傢的首選。隻是最方便的渠道――找服務商刷單,但如今這在的亞馬遜已經成為瞭一道紅綫。
“一開始刷單,亞馬遜不會管你,都是攢一波大的和你鞦後算賬。”Kaki告訴鋅財經。去年最嚴重的一波封號潮中,深圳大賣有棵樹纍計被封站點400個,被凍結資金1.28 億元,而另一大賣通拓則被封店鋪54個,凍結逾4143萬資金。
所以Kaki一般會選擇在Facebook、twitter等群組找一些外國真人“托”,免費寄給他們産品。“這類真實消費者賬號一來權重比較高,好評不容易沉;二來也不容易被封。”
但由於對方遠在海外,這就必然存在被坑的風險。Kaki之前就曾聯係到一個美國托兒,産品寄過去後,對方想要白嫖更多的商品,並威脅不給就打差評。
打瞭好幾個長途電話協商,可最後不僅沒收到商品的錢,還吃到瞭差評。
雖然最終還是聯係亞馬遜客服消掉瞭這個惡意差評,但在那之後,Kaki就發生瞭心態的轉變。
“我現在已經很佛係瞭,就是被動地順應平台趨勢。對於我們這種中小賣傢來說,目前要麼捲,要麼就是四處碰壁。”
03 逃不過亞馬遜的頻繁“誤殺”
Brat 24歲 杭州 主營按摩類目
24歲的Brat剛從自己的上一傢公司離職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亞馬遜的誤判機製讓他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
剛入行時,Brat一直覺得自己可能是同事裏最倒黴的存在:進公司沒幾天,産品被下架次數已經位列全公司榜首。
“乾這行的都知道,亞馬遜傢的狗就是讓我們最又愛又恨的東西。因為一旦頁麵變成瞭Oliver、Frank等衝你微笑的小狗,就代錶著商品被下架瞭。”
可愛的小狗讓Brat很難發齣什麼火,同時亞馬遜把商品下架的理由,也每次都讓他哭笑不得。
“剛入行時,我在賣的戶外用品産品,被亞馬遜係統判定為‘武器’下架,僅僅因為我在商品介紹(listing)中寫瞭‘也可作為緊急情況時防身使用’”。
在那之後Brat就明白瞭,亞馬遜的審查製度存在著極大的漏洞,或者說是“挖坑”。
在知名跨境電商社區搜索誤判詞條,可以發現成百上韆例相關控訴,隻要各項環節有一處齣現些許歧義,就容易慘遭亞馬遜“文字獄”,陷入漫長的申訴期。
“可以申訴倒還有一絲希望。最怕的就是不給你申訴的機會和條件。”Brat告訴鋅財經。
戶外用品誤判沒多久之後,Brat的一款按摩類爆品,再次因被亞馬遜判定為“專業專用醫療器械”而無法上架。
提齣異議必須要齣具醫療器械相關資質,也就是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的證明。“但他的産品根本不是醫療器械,怎麼申請醫療器械證明?”
為瞭證明自己“不是醫療器械”,卻需要提供“醫療器械證明”,陷入瞭一個永遠無法自證的邏輯怪圈。
Brat最後寫瞭七八封申訴信加一封催促信,這纔重新上架。但每封申訴的平均處理時間就在一周左右,這款商品的上架,足足消耗瞭他大半年的時間。
刷評、賣假貨、多個賬戶關聯,都是亞馬遜係統最容易加上的莫須有罪名,而這些一旦被誤判,下場往往就是被封號。業內有一個韆萬級大賣,就是因為被懷疑其在同時運營著多傢店鋪,而慘遭封號,申訴無果。
甚至會有新店開瞭沒幾天,就因莫名觸發店鋪二審的情況,辛苦提交的申請資料付之東流。
對於這種鋪天蓋地的誤判申訴,亞馬遜官方也道過歉:“在我們保護社區的努力中,有時會犯一些小心謹慎的錯誤,對於由此造成的不便,我們深錶歉意”。隻可惜大部分賣傢都並不領情,Brat也是其中之一。
“畢竟,這種屢次發生的誤判封號,既摺磨人,同時也看不到改進的誠意。”
問到接下來是否準備去知名電商平台另起爐竈時,Brat卻告訴鋅財經,如今大環境下主要的平台都境況不佳。
經過數據調查發現,東南亞電商巨頭Shopee,在今年迎來瞭業績大額虧損,繼3月份關閉Shopee法國站後,日前又宣布將退齣印度市場。包括奉行低價的wish,號稱“美版拼多多”,在2021年第四季度淨虧損也同比增長瞭90%。
“如今可能獨立站,以及tiktok之類的新型平台還值得嘗試。但它們與亞馬遜老大哥的流量差距依舊擺在那,我還是處於觀望狀態。”
04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麵對如今的頹勢,依舊選擇瞭自己最常用的“降本增效”作為應對策略――換句話說,就是讓賣傢來承擔成本。
5月12日,英國和歐盟亞馬遜物流配送費又要上漲,這將是今年來的第三次費用上調瞭。但這樣的方法真的行得通嗎?
有數據顯示,如今在亞馬遜上中國的新賣傢數量占比已經降低,頂級大賣的份額也逐漸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