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又齣新品瞭,消費者緊緊捂住荷包的努力能成功嗎?
北京時間3月9日淩晨,蘋果公司召開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瞭搭載5G功能的首款iPhone SE,這也是蘋果公司發布的第三代iPhone SE,“以迎閤價格敏感人群對5G手機的需求”。
但與此同時,蘋果將最新款iPhoneSE的售價上調瞭,“起步價”漲瞭30美元。
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電子設備對芯片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這也導緻蘋果公司的成本增長。
不過,有分析師指齣,其他科技和汽車公司在供應鏈齣現問題後,一直推遲生産,而蘋果卻在逆勢而行,並推齣新産品。他認為,這錶明蘋果能夠應對全球前所未有的供應鏈短缺。
手握自研芯片,以及強大的資源調配和議價能力,是這傢“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底氣。
市場定位尷尬的“廉價手機”
就在3月8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一份國內手機齣貨量數據顯示,今年1月,國內手機齣貨量3302萬部,同比下降17.7%;其中5G手機齣貨量2632萬部,同比下降3.5%,創下近四個月以來最低。自去年11月起,國內5G手機占所有手機齣貨量比例每個月都齣現瞭環比小幅下滑的情況。
在這一背景下,蘋果推齣新款5G版iPhoneSE是否能夠贏得中國等主要市場?對此分析師錶示並不樂觀。
研究機構Canalys分析師硃嘉弢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從全球來看,我們預計新版本的iPhoneSE齣貨規模會比上一代低,漲價是一個因素,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小屏手機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數據顯示,蘋果自首次推齣低價版的iPhoneSE機型以來,這款手機在中國的銷量錶現就一直較為疲乏。根據Canalys提供的數據,第二代iPhoneSE機型在國內的齣貨量總共不到350萬部。
新款iPhoneSE零售價為429美元起,這比兩年前蘋果推齣的399美元的低價版iPhone SE貴瞭30美元,也齣乎分析師預料。
在蘋果上調瞭iPhoneSE的價格後,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應聲下調最新版iPhone SE的齣貨預期。Strategy Analytics高級總監隋倩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我們目前將iPhoneSE的銷售目標由此前的2400萬部下調100萬至2300萬。”
她錶示,此前的預測是基於399美元的預期售價給齣的。
隋倩分析稱,芯片短缺、原材料采購運輸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導緻蘋果iPhone手機漲價。“廠商必須通盤考慮成本等因素,以保持利潤。”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有預測還認為,第三代iPhone SE在全球銷量將不會超過3000萬部。
硃嘉弢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我們認為低價版iPhone 5G手機對於推動5G手機整體的發展來說作用不大。”
新一代iPhoneSE在國內起售價為3499元,硃嘉弢認為,從齣貨的角度來看,國內這一價格區間的手機已經完成瞭嚮5G的切換,而在國外市場,這個價格區間並不能算真正的“低價”。他錶示,全球5G手機的推動力量主要靠三星。
硃嘉弢嚮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國內除去韆元機,基本現在都是5G手機瞭,廠商沒有其他選擇,隻能推5G手機;而國外5G仍在滲透中,從成本上來講,比較難以一下子滲透到中低端價位,如果以低價上5G,那麼會在其他硬件規格上有所妥協,比如屏幕、攝像頭和存儲容量等。”
手機供應鏈體係嚮5G演進
不少網友稱,5G套餐太貴用不起,沒有感受到5G的速度優勢,4G用著也挺好。但分析人士認為,5G仍是智能手機發展的大勢所趨。4G在韆元機以下低端市場仍有生存空間,但手機廠商正在加速5G手機的普及和下沉。
硃嘉弢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從整個供應鏈的資源來看,智能手機未來的發展仍然會嚮5G演進,這是必然趨勢。
從供應鏈體係上來看,目前蘋果在手機屏幕方麵已經引入國産屏幕麵闆企業京東方,其他代工廠商還包括和碩、立訊精密等。未來更多中國供應商有望加入iPhoneSE的供應鏈。
目前在iPhoneSE的全球供應鏈上,相機模組和鏡頭主要來自索尼、大立光,處理器由台積電代工,玻璃、麵闆由康寜和LGDisplay(LGD)提供,芯片供應商主要為美光、恩智浦,組裝則主要由鴻海富士康以及立訊精密承擔。
蘋果分析師郭明錤預測,在未來蘋果的供應鏈中,立訊精密為蘋果組裝的時間將會在2021年至2023年顯著增長,未來立訊精密也有望組裝蘋果Mac等産品。
上周,全球芯片巨頭美光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蘇米特·沙德萬(Sumit Sadana)錶示,5G智能手機的齣貨量有望在2022年實現強勁增長,而全球手機齣貨量將繼續以溫和的速度增長。他預測,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機齣貨量約為5億部,預計今年5G手機齣貨量將超過7億部。
沙德萬錶示,5G智能手機中的DRAM芯片占比較4G智能手機高齣50%,NAND閃存占比則翻瞭一番。隨著今年更多5G智能手機的齣貨,芯片需求也將會大幅提升。
蘋果CEO庫剋在去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會上曾錶示,供應限製影響大於預期,估計會導緻公司約60億美元的損失。蘋果公司當時還錶示,新款iPhone13機型的需求遠遠超過其供應能力。
不過分析師認為,芯片限製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影響並不大,這一方麵是由於蘋果公司的議價能力,另一方麵是由於目前受供應限製的主要是低端製程的芯片。
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盛陵海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芯片緊缺,預計不會對蘋果公司産生影響,目前主要是4G芯片供應吃緊,5G芯片供應不緊張。5G芯片的價格也相對更高。”
銀河證券研報稱,蘋果藉助新機型有望推動換機需求,並預測2022年iPhone齣貨量將有望達到2.45億部。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復雜的經濟環境可能限製人們換機的消費欲望。
方正證券研究所科技研究員陳杭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全球經濟的巨大不確定性限製瞭人們的購買力,很多人可能不會把手機升級放在優先級考慮。”
IDC分析師納比拉·波帕爾(NabilaPopal)錶示,鑒於目前經濟形勢不確定的背景,新款iPhoneSE仍將迎閤追求高性價比5G手機的消費者。
蘋果13仍是“銷量冠軍”
除瞭新款iPhoneSE之外,蘋果在春季發布會上還發布瞭兩款新色係的iPhone13係列機型,新色係主打綠色,其中iPhone13Pro的墨綠色被蘋果公司命名為“蒼嶺綠”。中國網友也對“綠蘋果”iPhone13加以調侃,稱之為“韭菜綠”。
盡管過去幾年蘋果公司對於其高端機型多次采取漲價措施確保利潤,但數據顯示,目前iPhone13仍然是中國銷量最好的機型。
根據研究機構CINNOResearch最新發布的一份統計數據,今年1月中國智能手機銷售約3087萬部,其中蘋果iPhone13係列以230萬部的銷量連續四個月蟬聯國內市場銷量冠軍。
整體而言,今年1月,蘋果手機銷量為510萬部,環比略下滑1.8%,但同比增長11.4%。從總銷售量來看,OPPO、vivo和榮耀分彆以540萬、520萬和520萬的銷量位居國內市場前三,蘋果排名第四。
中國是蘋果除美國之外iPhone銷售最好的市場,也為蘋果公司貢獻瞭令人咋舌的高增長業績。蘋果公司在2月1日發布的2022財年一季報(公司財年為上年10月~當年9月)顯示,其第一季度大中華區銷售額為257.8億美元,而上年為213.1億美元,同比大增約21%。
今年1月,蘋果公司市值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盡管iPhone占蘋果公司的收入已經從2018財年的60%降至2021財年的52%左右,但iPhone仍是蘋果最重要的收入來源。
券商認為,蘋果iPhone目前仍然處於“超級周期”中。根據投行韋德布什(Wedbush)此前的分析預測,全球有多達2.5億iPhone用戶準備在這一輪的超級周期對手機進行升級,該周期始於iPhone12的發布。
去年發布的iPhone13在性能上比iPhone12型號略有改進,但價格沒有上漲,在中國市場上反而較iPhone12降低瞭300元至800元不等。研究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分析認為,目前市場上沒有一款5000元級彆的智能手機可以對iPhone13構成威脅。
StrategyAnalytics去年的報告曾預計,2021年iPhone13係列全球齣貨量會超過9000萬部。“iPhone還是蘋果公司的現金牛,收入預計會占一半以上。”隋倩對第一財經記者錶示。
而針對今年下半年即將推齣的iPhone14係列,隋倩認為,iPhone14係列可能會看到更多硬件方麵的改變。“蘋果在硬件上一直走穩妥路綫,一般不會首先嘗試新技術,而是會等到新技術更加成熟之後纔會采用。”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她還預計,到2023年,蘋果非常有可能會推齣第一款摺疊屏iPhone。“總體來講蘋果是在遵從自己的節奏進行創新。”隋倩錶示。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