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叫「流水的交換生 鐵打的陸生」 大陸人看台灣》來台研修生都帶走瞭什麼?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18-01-20T19:31:21+08: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有一句話叫「流水的交換生,鐵打的陸生」,看著這一波一波的人來人往,不禁感嘆。嚴格意義上,研修生並不是交換生。交換生是兩校之間互換學生,以學費全免,一對一為原則,隻有名列前茅的學生纔能獲此資格。而「研修 .....
有一句話叫「流水的交換生,鐵打的陸生」,看著這一波一波的人來人往,不禁感嘆。
嚴格意義上,研修生並不是交換生。交換生是兩校之間互換學生,以學費全免,一對一為原則,隻有名列前茅的學生纔能獲此資格。而「研修生」則不然,隻要願意付錢,基本就可以申請。他們並沒有「代錶學校形象」的使命感,也沒有「為校爭光」的重大責任,有的隻是個人對於台灣的滿腔熱血和熱情如火,是外婆的澎湖灣裏的一串串腳丫子,也是福利社裏口袋空空沒有半毛錢的童年追憶。
來台研修像是度假
如果說有誰最歡迎他們,首先是收取高額學費還能填補學位空缺的台灣各級高校;再來便是台灣電影啊文學作品中的旅遊景點瞭。他們讓大學課堂瞬間活力四射,也讓各大景點恢復瞭經濟潛力。
台灣人對於大陸來的孩子大多是非常包容而友善的,但這並不是完全平等互惠的。例如放學路上會聽到熟悉的腔調這樣對話:「台灣大街也太爛瞭吧,連我們老傢都不如。」一旁的台灣人牽著小孩熟視無睹地經過,不知是習慣瞭,還是默認我們大陸人都這樣。朋友參加兩岸交流營,遇到瞭一個大陸交換生,那哥們不斷在飯桌上模仿台灣女生講話,還自以為幽默。「真的假的?」「我漢(和)他」「四哦!」林誌玲般嗲聲嗲氣,同桌的台灣學生一言不發,低頭夾菜。
當時「一中同意書」事件席捲,在校生們對研修生充滿怨言。同學甚至有如此言論:「我讓你來我傢做客,你吃喝拉撒糟蹋完,還呸的一聲吐瞭一口痰。」當時的我心裏不是滋味,可是現在想想,說的有理,有時候確實是我們失禮瞭。
一些「台灣經驗」豐富的陸生朋友說,若來研修隻看到瞭台灣的破和舊,那他們真是白來瞭。可是,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某些心路曆程,作為陸生的我們,也曾一一走過。
每年的研修生大軍都會在微信上建五百人群組,作為稀有生物的陸生,我時常被拉進群組解決一些諸如「伴手禮哪傢強?」「滑翔傘去哪裏最好?」的哲學係天問,也因此認識瞭很多精力充沛的研修生。每逢周末,我就「足不齣戶,環島台灣」,朋友圈裏,這個台中那個台南,東西南北連成一綫,有的甚至就在同一個景點拍瞭相同角度的照片,甚至懷疑他倆是不是同一個旅行社。
順便提振台灣經濟
環島旅行,玩遍台灣,幾乎是每一個研修生來台的願望。朋友圈裏研修生分組發文說「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像編輯好瞭程式,復製粘貼齣來的一樣!一個朋友嘲諷道:「除瞭旅遊業,沒有為台灣帶來任何貢獻!」
為瞭吸引更多學生,校方減少障礙的同時,增加瞭諸多優待,如跨年級、跨專業選課,這樣一來,研修結束後迴原校的學分兌換比去歐美的大學要容易得多。很多研修生利用這半年的時間將學分刷滿,迴去高分兌換,憑藉在大陸訓練的應試技巧和認真態度,在台灣拿高分並不是難事。來台還是光鮮履曆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朋友透露,隻要增研修經曆,他就滿足瞭申請歐美院校的資格,而赴台「研修」的條件相對容易達到,競爭也較小。
曾聽研修生直言不諱:「這半年就跟度假一樣。」雖然修習課程數比普通在校生還多,但課業相對大陸一定是輕鬆的,每周還能抽空小旅行。
「真羨慕你,可以在台灣讀四年。」她說她所體會到的輕鬆,不僅僅是可物理計算的功課的輕鬆,而是心理層麵的。我安慰她,也是提醒自己:「四年以後,我是要迴去的。」
為研修生踐行,老師試探性地問:「你們跟台灣學生交流多嗎?」他們坦白錶示,確實很少。首先是互相沒有意識,再來是沒有契機。我理解這個感受,明明已經在身邊,卻依然像隔著一道海峽,這是我剛來台灣的體會。如果說校園中研修生和台灣學生仿佛平行時空交錯的白天黑夜未免太殘忍,在同一個教室的朝夕相處之中也一定讓彼此心中産生瞭某些化學變化。短期研修雖然沒辦法很快破除這個界限,但至少給彼此種下一顆種子,泥濘中紮根。
研修生並不是一個個斷裂個體,而應該被視作一個發展著的動態群體,每一個研修生迴去都會跟原校學生分享,講述這邊遇到的人事物。一方麵,他們讓台灣看到瞭大陸的更多可能,另一方麵也讓大陸觸碰到瞭想像之外的台灣。旅行攻略和來台心得絕大多數都齣自這一群人之手。
看到大陸更多可能
聽今年來校的許多學生講,明年將大量減少名額。後來纔知道,原來每一個成功抵台的研修生,都是經過瞭各省台辦殘忍篩選後的幸運兒,有的是好幾年都沒通過,有的是以整個學校為單位被刷下來。聽說今年雲南省全省研修生的申請被拒。
希望交換生來台,除瞭經營齣半年完美且令人羨慕的朋友圈日程,還能對這片土地有所貢獻;除瞭帶來戾氣,還要送去理解;除瞭接受溫暖,還能付齣慷慨;除瞭兩手空空地來,還記得心有所長地滿載而歸。
(李瀟/陸生)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大陸人看台灣》台北跟北京 其實很對稱
在剛剛清理過的桌麵上新建瞭一個word文檔,命名「北京」。按下迴車鍵以後,收到重名提醒,纔發現早有一個叫做「北京」的word在桌麵上,打開一看,是空白的。原來我2017年的12月9日就打算寫這篇文章瞭,但已忘瞭當初想寫些什麼。想是先前早早答應瞭颱灣前室友,一旦有空,便寫些北京的故事。對一個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寫作愛好者來說,這理由簡直充分極瞭。就像前幾年以颱北為日常重心的時候,也常新建一些以「颱北」為名的word文檔。這像是一種主題不受限的「頭腦風暴」寫法,從打開電腦碼字的前後發生的事情開始,把對.......
大陸人看台灣》台灣山多鬼盛行
昨天晚上零點過後開始寫,陰風陣陣,而我背脊冒汗,瑟瑟爬迴床上。聽說我現在住的這棟宿捨也是鬧過鬼的。颱灣這種事太多瞭。想起當初要來颱灣,我親爹,唬我的理由居然是:「颱灣那地方很陰,晚上到處都是鬼。」霍!什麼鬼!現在大中午,纔敢續筆。從小怕鬼,我爸以此為樂,睡前跟我講虎姑婆,講她夜裏起來啃指甲……我一天天拔高,「沒有學問,無顔見爹娘。」唱著歌謠上學堂。書包裏的書越來越重,偷看過的鬼故事全忘瞭,隻依稀記得一句:舉頭三尺有神明。擲地有聲又空榖傳音一般,封印在記憶裏。從小怕鬼的我選瞭「鬼島」,後來就到瞭颱.......
大陸人看台灣》在草莓音樂節遇見鬍德夫
在網路上偶然發現鬍德夫會齣席廣州的草莓音樂節後,我立刻買下音樂節第一天的票,隻為現場近距離感受這位「颱灣民謠之父」的動人歌聲以及他的人生感悟。草莓音樂節沒有草莓,卻有在「草莓星球」上相遇的孤獨的人們。這是一場孤獨巡遊者的狂歡,我們因共同的愛好相聚於此,為同一首歌舞動,為同一支樂隊瘋狂。民謠、搖滾、電音、嘻哈等不同風格的音樂交叉融匯,分布在音樂節的四個舞颱。我則是一直堅守在民謠主場的「愛舞颱」直到鬍德夫的齣現。就像個自傢的阿公晚上七點,鬍德夫已來到現場準備。透過黑幕,我隱約看到他坐在鋼琴前,細心整.......
大陸人看台灣》年終許願 與台灣再續緣
12月,一年的末月。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纔會開始驚訝時間如流水,嘩地一下一年又快過去瞭。但又是在年終的時候,我們纔會被迫去迴顧一年來的曆程,總結好得失,許下新一年的願望,然後準備跨個好年。於我而言,能在今年繼續與颱灣有緣,在最後三四個月接待來陸交換的陸生、在找工作時發現內心真實追求等,算是給2017年畫上瞭個圓滿的句號。接待陸生來陸交換新學期初,國際處的老師讓我幫忙接待一位交換生。我欣喜至極,便早早和交換生取得瞭聯係,迫不及待希望能幫助他融入新學校的生活。後來纔知道我接待的是原來是一位來自義守大學的.......
大陸人看台灣》托住鄉愁 告彆鄉愁
前幾日餘光中去世,在大陸掀起紀念狂潮。但兩岸輿論對「餘光中之死」頗有些不同,我也想起在颱灣時聽到的一些餘光中的趣聞,或謂「黑曆史」,特彆是「鄉土文學論戰」,所謂《狼來瞭》,所謂「血滴子」,儼然文字獄場景,在颱灣文壇不算光彩。後來還涉及到揭發陳映真等等事件,在大陸自然無法見諸報端,詩人依舊享有盛名。這其中的確存在某種錯位,所謂「詩人」,詩也,人也。我們談李杜,總提「詩品」,這個「品」不是詩歌天賦,而是人的後天賦予,是以人入詩。如果不知蘇東坡顛沛一生,讀「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
大陸人看台灣》月圓人未散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鞦思落誰傢。」中鞦佳節總是闔傢團圓的時刻,團聚、分享和溫暖是它不變的主題。大一,我迎來瞭第一個在異鄉的中鞦節,人總是那麼復雜矯情,好像總是在失去之後,纔會懂得擁有它的寶貴與難得。第一個在颱灣的中鞦節,讓我突然想念起傢裏的父母,同學和懸在頭頂的那一輪明月。不置可否,這第一個異鄉的中鞦,有它獨特的魅力!有人情與思念味道九月底十月初的颱北,天氣依舊悶熱,河堤旁的流浪狗成群結伴地,奔跑著,嬉鬧著。樹叢中總能聽到惱人的蟲叫聲,他們似乎永遠充滿活力,不知疲倦地嚮世人們訴說著他們的「主張.......
大陸人看台灣》沒有倒數 我在醫院跨年
來颱灣跨年是第一遭,行程安排沒特彆規畫,一切交給在颱北的同學帶我齣行。聽他說,颱灣很瘋跨年,我問他,跨年求的是什麼?他當時愣瞭一下,「求什麼?又不是拜拜」我說「不是的,我是問跨年追求的是什麼?熱鬧?追星?親人相聚……?」他這纔懂瞭,說:「也不是特彆為瞭什麼,好像從有記憶以來,朋友們就會三五好友揪一下,一起去人多的廣場看歌星藝人趕場勁歌熱舞,然後倒數計時,看煙火錶演……」跟不認識的人狂歡我這時又很多嘴的問瞭:「所以基本上這跨年就是一場年終的煙火秀,一種多數不認識的人的狂歡,一種強烈的儀式感,但是每.......
大陸人看台灣》溫暖的台灣車旅
第一站,颱北車站。地鐵車廂外,我攜著眾多親朋好友韆叮嚀萬囑咐的禮品和一位輪椅女士並排等候。「叮」,地鐵到站,車門打開,我大步邁開步伐,在車廂一角,倉促放下行李,舒適地靠在車廂壁上,開始左瞟右瞟。輪椅女士緊隨我,最後在車廂的一空曠地帶安放她的輪椅。視綫落在輪椅女士臉上,她麵色柔和,神態十分平靜。我拿齣手機。下一站,西門。地鐵門開瞭,又是一位輪椅人士,我一時恍惚。不過,這次是位輪椅大伯。不管我詫異的目光,大伯熟練自如操縱著身旁的按鈕,「哧溜」一聲,輪椅在進入車廂後靈活地轉瞭一個彎,最後穩當地停靠在地.......
大陸人看台灣》訪台北書院:城市鏡像顯隱交織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陋巷之中,也有春天。這是林榖芳老師用來形容颱灣的一句話。颱北的咖啡館、獨立書店、書吧茶館之多,大概是大陸任何一座城市都比不上的。數量或許說明不瞭什麼,但有需求纔會有生存。如果沒有人願意去買書看書,書店自然生存不下去。走過一個街角,味道咖啡的香氣,看到櫥窗內的人影,我忍不住會去想,他們是不是和曾經的我一樣,正在開讀書會。看多瞭這個城市的繁華,也看慣瞭它的文藝,我想我應該是忽略瞭什麼。我始終流於錶象,還沒有觸摸到這個城市的底色。我渴望和這個城市有更多的交織,但站在颱北鼕季的冷風裏.......
我身邊的大陸人》除瞭神隱少女 還有悲情城市
相識以久的大陸交換生學伴秉喜終於又要來颱灣瞭,我帶著興奮的期待與東道主的心情前去接機,由於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就已經打好交情,他迴去之後我們還是時常透過微信聊天,這次他來颱灣,帶瞭幾個他大陸那邊大學的室友與同學過來,開啓一場「說走就走」的小旅行。稱為「說走就走」,但其實就沒有那麼簡單,隻是這消息來得突然,聽他們說,是半個月前臨時有瞭這個想法,想說要「去颱灣看看」,然後馬上在大陸的眾多優惠訂票係統當中選瞭一個特惠機票,往返北京和颱北每人隻要價一韆齣頭人民幣,換算颱幣大概就是不到六韆塊,這種金額我聽瞭實.......
我身邊的大陸人》雅量看對岸 友誼韆裏來相會
去年夏天我在微信上結識瞭一個湖北的女性網友,當時記得是在與她討論一些兩岸民主法治的問題上,她當時問瞭我很多問題,遇到有些比較敏感的字,她就用手寫字傳圖片給我,我很意外她的觀點與我先前遇到許多大陸人都不一樣,應該說在颱灣人來看,屬於相較「開放、民主、包容」的觀點吧,但對一般大陸同學而言,則顯得「激進、反動、異議」。也許是因為在她身上,我看到瞭另一種對話的可能,於是我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麵,我們兩個人針對瞭許許多多兩岸之間的問題,相關的差異,社會現象的討論,進行瞭天南地北、無所不.......
台灣人看大陸》「大齡剩女」礙著誰瞭?
也許是因為在颱灣,比較感受不到「晚婚」、「單身」有什麼問題,雖然說父母親有時會問問「有沒有對象啊?」但也不是那麼著急的催促著,那並不是因為父母親或長輩們不在意或不擔心,而是由於他們知道我的未來有自己的方嚮,知道說之後我有自己的看法、主張和規畫,現階段以學業為重,至於對象,就看緣分和感情什麼時候到來,不用強求也不需要推著我前進,放牛吃草就好。然而,我認識不少大陸女同學,大學纔剛畢業,她們的父母親就急匆匆的要她迴傢相親,或者是叫她們彆再待在北上廣當個漂泊青年,過著刻苦的生活,而是讓她們早早迴傢鄉找份.......
台灣人看大陸》交換我們的風景(上)
一位大陸的朋友來颱灣交換,我毛遂自薦,要帶他在颱北半日遊。我們相識的時候距離他來颱還有一段時間。那是一次兩岸交流的盛會。在數十人群中,偏偏就是他成為我的室友。當時還是暑假,兩、三周之後纔開學;不過,打從知道他即將來颱交換起,我就開始計畫,預備等他來颱時要「給他好看」,並且老早就要求他某一天的某個時段必須歸我。到瞭約定的時間,星期日下午,由於他初來乍到,尚無手機門號和網路,隻好拎著他已經辦妥這些關鍵瑣事的室友(也是大陸來颱的交換生)前來赴會。於是,齣乎意外地,我多瞭一位來自海峽對岸的朋友;當天愉快.......
台灣人看大陸》交換我們的風景(下)
我們駐足於一傢甜品店,是我平時最常消磨的那傢。我熟練地扭開木製的門,嚮正在沖泡咖啡的店員say hi,然後引兩位小夥伴就座──坐在我最喜歡的那個角落。在下午茶的滋潤中,我們聊這聊那,從傢鄉的文化到所學的專業,從介紹己方的資訊到相互開玩笑;此間也互相為對方接下來的生活提供不少意見。相談甚歡,直到日落西山。東君將要收工的時候,夜市的攤販店傢正陸續開工;我們也從下午茶的甜品店轉移到晚餐兼宵夜的夜市,位於我傢附近的三和夜市。搭乘公車欣賞颱北夜晚的街頭,越過颱北橋時又為大稻埕碼頭的夜色左顧右盼:燈火通明,.......
台灣人看大陸》他們喧嘩 卻又沉默得可怕
01你聽見瞭嗎?我們,會為瞭什麼事發聲呢?這篇文章僅針對以下敘述的事,提筆動機萌芽於同學的一句話。──「他們喧嘩,卻又沉默得可怕」。網路無遠弗屆的現在,各式網站一一被架設,lofter(博客)、微博、plurk(噗浪)、晉江……身為一名生活中離不開小說和動畫的宅女,透過手機或電腦,和同好們分享著喜歡的視頻、文章、動漫、圖片、小段子和歌麯,這是我們專屬的小天地。然而4/13深夜,我看見瞭微博的一則公告。「為瞭進一步營造清朗和諧的社區環境,將根據《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展開為期3個月的針對違.......
台灣人看大陸》僑城探親記(上)
新春時節,又是一傢一族團圓的佳期。年夜飯的大餐當然是我所期待的,不過,我承認:壓歲錢的分量不比年夜飯輕微。我慶幸自己並非廣東人──雖然祖籍廣東,但數百年前早已移民來颱,許多粵文化早已不見於傢族中。且不提語言這種極容易隨時地移易而變遷的記憶,單說一個過年的習俗,壓歲錢,颱灣與廣東相比就已經不一樣。粵人過年發紅包,乃至於其他節日、婚喪喜慶的紅白禮數,大多隻是過場的形式,他們認為紅白包隻是為瞭緻意,意思到瞭即可;親友的交往關心藉由紅白包傳遞,勿要捨本逐末。因此,紅包常見小額;或者即使收瞭紅包,但將紅包.......
台灣人看大陸》僑城探親記(下)
我看得莫名所以,媽卻笑看著我,眼珠發亮著、眉毛躍動著,一邊慫恿著去湊熱鬧、一邊就來拉一頭霧水的我,好像她對於正在發生的事心知肚明,而希望我也開開眼界;我也就順勢跟瞭過去。聲音從一個柱子後麵傳來;繞到那柱子的側麵,地上有個大黑音箱,敲鑼打鼓揚聲作樂的就是他。一旁有個人腳步來去,甚是靈活;一身奇裝異服,頭上還頂著兩根長得彎腰的「尾巴」;眾人的相機鏡頭莫不對準他,又有許多人擠到他身旁要求閤照。此時我纔頓悟:原來這就是傳聞中的「吃到一半突然齣現的錶演」啊!那人的絕活是川劇的變臉(海底撈標榜的就是四川特色.......
台灣人看大陸》到大陸開戶 我也有瞭支付寶(上)
這幾年大陸的行動支付成功達到瞭全世界難以超越的盛況,除瞭互聯網的強大興起,一起生活各方麵所需、食衣住行都能夠掃碼完成,節省瞭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這對於地大物博的中國大陸來說,絕對是一種跨時代的超越。我原本在五六年前開始,在寒暑假的時候,偶爾會跟團一起去中國大陸旅行,而從2014年開始,因為在學校裏麵認識瞭一些陸生,知道瞭更多關於中國大陸的各種新鮮有趣的巨大變化,還記得2015年夏天的時候,我們自己一群平常玩在一起的學習夥伴們組瞭一團名為考察但其實是吃喝玩樂齣遊團,大概有十來個颱灣同學跟.......
台灣人看大陸》到大陸開戶 我也有瞭支付寶(下)
所謂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原本隻是網友開玩笑的把中國大陸近年來興起的高鐵、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及共享單車拿來「自封」的,但在媒體跟風報導之後,「新四大發明」一詞不逕而走。當然,新四大發明,並不是真正的發明,重點其實在於,中國大陸如何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將之更加發揚光大,在國內外都能夠滲透到各個角落,先學習、再創新、最後做大做強,這就是中國大陸現在能夠不斷強盛、引領全球的真正原因。這個過程很自然而然,並沒有什麼好嫉妒不滿的,就像我們不會去不滿於這世界上各個國傢,歐美日等等,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知道要嘛我.......
台灣人看大陸》因地而生的蛻變
到瞭深圳齣差跟五年沒見的朋友吃頓飯,他是我過去在西安交換學生的同學,他問瞭我在美國的近況與未來的發展,而他看著我,說著:「你變得不太一樣瞭」。我究竟哪裏不一樣瞭呢?我還是我啊?他說過去的我,總是習慣發號命令的老大,說著今天去哪玩、大傢就跟到哪,不管是去甘肅、西安、四川,總是我查詢好所有的旅館、火車、公交車…等領著大傢一起玩。當時的我非常固執,一旦計畫好的事情,若有旅伴有更好的意見、理由足夠說服的瞭我纔會接納,我全身散發著年輕的強勢、如此可避免被窺看齣我的脆弱與孤獨。而當時的我,總愛和陌生人到處聊.......
台灣人看大陸》在路邊攤看見不一樣的北京
「路邊攤」是認識一座城市最快也最接地氣的方式之一,還沒有來到大陸求學前,夜裏路邊攤都是我解決晚餐和打牙祭最好的小夥伴,是跟大陸哥們兒話兩岸的最佳去處,路邊攤沒有餐館裏的侷限,因為馬路邊上都是我們的談天暢飲吃美食的小世界。大陸朋友稱路邊攤為「黑暗料理」,意指不大衛生,但是吃過一次你就會愛上它,因為真的是便宜又大碗,僅需零錢的價格就會有大大的滿足感。路邊攤的美食齊聚瞭大江南北各種特色小吃,最多也大眾的莫過於「颱灣手抓餅」和「烤冷麵」兩種類型,這算是最基本款的。進階版則是麻辣燙、烤串、炸串、炒麵和炒飯.......
台灣人看大陸》失落的瑰寶:圓明園(上)
耶路撒冷作為以色列的首都,曆史悠久;就算在亡國期間,在波斯、希臘、羅馬等時代,這座山城仍然是猶大行省的首府。耶路撒冷的政治意義固然重要,不過,還有另一個層麵比政治更加崇高,那就是宗教,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聖城,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蓋瞭座聖殿,想當然耳,極其華美。然而,《聖經》卻記載瞭這麼一則令人詫異的故事:當人們正在興奮地談論耶路撒冷的聖殿,贊嘆其如何以奇石堆砌、以供物裝飾,又多麼壯麗的時候,耶穌語齣驚人,冷冷地,卻狠狠地,打臉對方:「沒錯,你們現在確實眼睜睜地看見這.......
台灣人看大陸》失落的瑰寶:圓明園(下)
縱使西洋樓和捨衛城現今都隻剩下遺址,可是,就算僅僅是看著戰火中倖存的斷垣殘壁,遙想百年前的原狀、腦補當時的盛況,今人也會為古人建築之異獻上掌聲和嘆息吧。至少,當時建築的技術和設計的巧思就讓我嘖嘖稱奇;接著再想到東西方的交流,那些相隔韆裏而為此前僕後繼的人們,及他們為推動東方現代化巨輪所投入、承擔的資本與風險,就更加心摺瞭;但思緒卻不甚有勇氣繼續追尋,因為這段曆史的結果和影響,尤其是負麵而巨大的衝擊,令人痛心。還是那些隻在神話傳說中齣現的境界更加引人入勝。這些以文字作品或口耳相傳的形式存在的地點,.......
台灣人看大陸》她們是陸配 更是台灣媳婦(上)
曾經看過很多網路上的文章或新聞報導,嚮來大部分都在討論大陸學生來到颱灣校園以後,所感受到的青春與熱血、浪漫或清新,當然絕大部分是正麵的。然而在這些校園學生之外,颱灣社會裏麵其實還有一部分的隱性族群,平日裏不常有什麼機會為自己發聲,也不太常被社會所關注到,媒體報導也隻是很偶爾的在她們因為某些常見的社會新聞而簡單作一則消息然後發布,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假結婚、真賣淫」、或者「不堪颱男傢暴,陸女離婚遭遺返」、「陸女淪為人球」……這類的社會新聞。大陸男生來颱當兵之所以說大部分是「她們」,因為先前比較.......
台灣人看大陸》她們是陸配 更是台灣媳婦(下)
那麼,「懂中文」的「大陸配偶」,情況又有比較好嗎?這真的就要個案判斷瞭。我隻能說,早些年所聽到、看到的,大陸配偶在颱灣的普遍睏境存在,如果自身沒有專業能力,學識不高,那麼在颱灣隻能作零星打工,勉力維持自身低度的經濟獨立。但即便是近年來許多自主意願、不是因為傢庭經濟所迫的「自由戀愛」進而結婚,外界的普遍觀念和眼光依舊沒有改變,視她們為「同一類人」,這種標簽一旦烙印上去,恐怕就要花去很多時間纔能改變。過關斬將來颱結婚我也曾讀過另一篇《旺報》兩岸徵文的文章〈去颱灣結婚的二十四小時〉,是一位去年來颱灣結.......
台灣人看大陸》妳從遠方趕來 而我盛情以待
「為瞭你我用瞭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地來看你/為瞭這次相遇/我連見麵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飄洋過海的情誼能有多重?從去年盛夏跟一群同學一起參加兩岸大專院校的學術交流營隊開始,牽起我和大陸的緣分,那刻起,纔真正接觸到陸生朋友。他們的語速大多很快,操著電視上纔有的標準普通話口音,飄散著難以言喻的自信。如果說颱灣人像是甜膩軟綿的棉花糖,大陸的朋友們就像是各種口味的跳跳糖吧!每個人有不同的姿態,相處起來又時常有意料之外的驚奇齣現,而最後留得一口清甜,令人迴味不已。從上次學術參訪結束以後,緊緊地擁抱瞭陸生朋.......
台灣人看大陸》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四月五號,杭州,早晨,我在蕭山機場的候機室裏等候前往颱北的飛機,剛要坐下,隻見一位女生笑靨盈盈的朝我走來:「王!老!師!,好巧啊啊啊,沒想到在這兒遇上您瞭。我是2015屆畢業的本科生,以前上過您的物權法!……」交談後得知,我們這位浙大畢業的同學是杭州人,目前在上海徐傢匯工作。利用清明假期,她和閨蜜一起到颱北三天兩夜遊。我看瞭他們的攻略,以資深颱北人的身分,迅速的為他們重新擬定瞭一個方案。同學見到久違的老師自然是十分開心,拉著我閤影,立即上傳瞭朋友圈。小雨縴縴楊柳煙小姑娘興緻盎然的迴憶著以前的在校.......
台灣人看大陸》朝聖中共一大會址
知道中國共産黨很久瞭,但對於中國共産黨是怎麼産生的,卻好像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係統性認識。當然,要說真的有多麼深刻的體會,也勢必沒那麼容易。但我一直在相關的兩岸專題研究課程上,對於中國共産黨的黨政人事問題和同學多有討論,這些研究學習的過程,雖然讓我對於「現在」的中共有所進一步的認識,瞭解他們的權力形成與人事安排,但是對於這個成立於1921年,至今建黨也已經將近百年的政黨,我卻發現,相較於我們曆史教育中對於中國國民黨的詳細教學,我們對中共的理解,其實是很稀少,甚至是很片麵的。比如說,我隨便.......
台灣人看大陸》真實認識對岸 彆歪麯也彆溢美(上)
幾個月前,新聞上報導瞭關於有一位颱大學生對大陸的觀感,內容敘述瞭那位颱大學生前往中國大陸後的實踐見聞,特彆是近年來,颱灣和對岸中國大陸的民間交流日益增多,藉由親身體會當地文化,留下最深刻直接的感受,這種交流對於雙方自然多數是正嚮的,然而優劣互見的結果,採取不同的觀察角度、本身對颱灣的理解以及對大陸的理解成熟度高低,都會決定研究課題的答案走嚮。那位颱大學生過去待瞭一陣子,訝異中國大陸和他過去想像中很不一樣,因此在社群網站上列下七點比較兩岸的不同,並感嘆颱灣在許多方麵早就落後,卻不肯正視事實,最後得.......
台灣人看大陸》真實認識對岸 彆歪麯也彆溢美(下)
此外,作者還提到:「步調。颱灣節奏最快的城市在颱北,但跟大陸比起來慢很多,算是很清閑,他們走路都很快、搭地鐵用搶的,『感覺說先搶先贏,所以大傢動作都很迅速。』服務。」關於步調的爭論,這點其實要替作者多補充一些,我並非不認同作者的原文結論,但認為作者並沒有看到為什麼在中國大陸,「他們走路都很快、搭地鐵用搶的,『感覺說先搶先贏,所以大傢動作都很迅速。』」的背後形成理由。其實,許多我認識的大陸同學都告訴我,在他們所受的教育裏麵,生來就是得不斷的跟同儕、社會其他人進行競爭,不競爭、一落敗,輸瞭的下場,就.......
台灣人看大陸》造訪四行倉庫 緬懷八百壯士
「泛黃的春聯還殘留在牆上/依稀可見幾個字歲歲平安/在我沒迴去過的老傢米缸/爺爺用楷書寫一個滿」由方文山作詞,周傑倫演唱的《上海一九四三》,是我對上海的一種形塑和投射,一種柔情似水、悠悠歲月的緩慢感,在這首歌裏鋪陳齣來。但這並不是我對上海最早的認識。認真的從記憶裏頭尋找,上海的印象之於我,大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那些港片吧,有好些電影在講上海,講上海灘,講杜月笙,講十裏洋場,講當時世界各國列強割據上海,夜夜笙歌,外灘風情如何如何的。那些比較波瀾壯闊的,搭上誇張的錶演,復古陳舊的背景建築,構建齣我對.......
台灣人看大陸》首次赴陸 口無遮攔鬧笑話
去年暑假的時候,因為所屬單位有去中國大陸學術交流的活動,當時從沒踏上大陸的我,對這個活動原本沒什麼興趣,隻是負責幫忙宣傳消息,處理行程、報名等相關行政事務,但後來因為有教授不去,臨時多齣瞭名額,行政主管就問:「有同仁想去嗎?最好是沒去過的,這樣子到時候可以有更多的交流跟驚喜。」從來沒去過大陸我想瞭一下,默默跟主管報瞭名,後來纔知道,原來跟我差不多年紀的行政人員們,其實大部分都沒有去過中國,就算有,也都是年紀很小的時候,跟著父母親一起去的,所以對於大陸的印象十分模糊。而主管也不知道是怎麼選的,後來.......
大陸人在台灣》作一場漂亮的彼此統戰
來颱灣念書待久瞭,生活圈經曆瞭或大或小、不同的變化。首先是跟係上同學的來往,但後來反而跟自己「陸生圈子」的人抱團取暖瞭起來。這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改變,而是生活模式的自然聚攏,在話題上,也比較能夠跟自己「所屬」的這個圈子找到共同點,一起吐槽颱灣,也一起稱贊颱灣,各種心中所思所想,在同一群人之間比較好開口。其實剛開始也曾很自然的隨波逐流參加颱灣同學的聚會,但是幾次在聚會上因為喝開瞭、說開瞭,因此開始比較沒有顧忌的說話之後,反而讓我自己發現,我成瞭聚會中那個被當成來自中國大陸的想像,我的一言一行,會很無.......
大陸人在台灣》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我們都是人,遇到快樂的事都會開心,悲傷的事都會難過,我們都渴望真誠的交流,渴望得到心靈的滿足,不分颱灣人,還是大陸人。」──題記最難過的事前些日子,學弟妹需拍送舊的畢業短片,要我們這群在颱灣四年的境外生,聊聊關於颱灣的迴憶。其中,我被問到一個問題:「這四年中,有沒有什麼讓你最難過的事?」這讓我想起大一那年,剛來世新的那天。對於大一新生,學校會安排學長姐帶我們熟悉校園。中午吃便當時,我坐在座位上,身旁都是陌生的颱灣口音,陌生的用詞。其實不僅僅她們對我來說陌生,颱灣學生之間,也是陌生的,而人在陌生.......
大陸人在台灣》我扮演瞭一次兩岸和事佬
一直覺得身邊的颱灣同學好像對我們大陸學生來颱念書有一些深層的誤解,一類是比較low的,認為我們是抱著某種特殊任務,來颱灣是為瞭蒐集情報、要統戰颱灣年輕人……撒幣吧這……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說,難道要像日前兩會上的藍衣白眼姐一樣,白眼翻到世界盡頭嗎?其餘各種電視電影諜報片看太多的特務、特工想像,就更是荒腔走闆、天馬行空瞭,特彆是在部分媒體不斷刻意炒作「陸生共諜案」的時候,我自己係所的颱灣同學有時總是會強裝鎮定,但我其實還是看得齣來他們眼神裏充滿瞭各種疑惑。比方說,很多時候好巧不巧,剛好在學校裏的學生.......
大陸人在台灣》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是一個不喜歡寫文章的人,雖然心裏有很多話,可能是文筆拙劣,很難下筆。是什麼促使我寫下下麵的文字呢?我來到颱灣交換學習生活已經2個多月瞭,初來乍到時的緊張興奮到現在的喜歡與接受、難過與彷徨!颱灣氣候很好,不冷也不熱;颱灣的空氣也不差,雖然新聞上說颱中燃煤發電;颱灣的阿裏山不是我想象的阿裏山,卻是颱灣的阿裏山;颱灣的人很熱情,老師、餐廳老闆、便利店小哥哥小姐姐,熱情到讓我吃驚;颱灣,是我想象的颱灣,也不是那個颱灣。矛盾是真實存在的我不是在說繞口令,隻是有差距是現實的,矛盾是真真實實存在的。我們學校.......
大陸人看台灣》三代人的「四郎探母」
「……非是我終日裏愁眉難展,有一樁心腹事不敢明言,蕭天佐擺天門兩國交戰,老娘親押糧草來到北番。我有心迴宋營見母一麵,怎奈我身在番遠隔天邊……」現在迴憶起來,那已經是在第八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的結業式上的事瞭,體驗營兩名同學對唱《四郎探母‧坐宮》中的一個片段。有句話叫「初聽不知麯中意,再聽已是麯中人」,雖然我不一定是麯中人,但這次我卻懂得瞭麯中意。想來我第一次聽《四郎探母》的時候,隻是電視上的一個短小的片段,那時尚年幼,還無法體會其中的深意。而當我在海峽彼岸再次聽到這鏇律時,乍然被這對唱中催.......
大陸人看台灣》下雨瞭
吾友:從颱北飛迴已經數日,仍昏睡一天。身體經過極度的消耗,疲憊在這幾日達到頂點。下午醒來,鼕陽吝嗇,勉強堪堪透過窗簾。屋內光綫昏暗,有一股睡覺時的暖融融的氣息。思緒也無法集中,總是東遊西走,喝水時大口大口吞嚥的空隙,抬眼仰望陽光刺眼的剎那恍惚,都被迴憶的黑洞迅速吸入,周身彷彿重又置入颱北連綿的陰雨之中。我們閃閃發光初見颱北,這個城市的輪廓從我的想像中慢慢清晰。鐵銹色的雲朵壓著天際綫,天空低的好像一伸手就能觸摸到。腦子裏不知怎的響起《下雨瞭》:「下雨瞭/今天也是悲傷的雨/就如送走你的那天/雨下的讓.......
大陸人看台灣》兩岸之間 能不能有話好說?
上周看到《旺報》兩岸徵文版麵刊載齣一篇〈朝聖中共一大會址〉的文章,是一位颱灣人所寫的,作者在文章當中持平的提到:「知道中國共産黨很久瞭,但對於中國共産黨是怎麼産生的,卻好像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係統性認識。當然,要說真的有多麼深刻的體會,也勢必沒那麼容易。但我一直在相關的兩岸專題研究課程上,對於中國共産黨的黨政人事問題和同學多有討論,這些研究學習的過程,雖然讓我對於『現在』的中共有所進一步的認識,瞭解他們的權力形成與人事安排,但是對於這個成立於1921年,至今建黨也已經將近百年的政黨,我卻.......
大陸人看台灣》八百壯士 也是我們的曆史
前陣子拜讀《旺報》兩岸徵文一篇文章〈造訪四行倉庫 緬懷八百壯士〉,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讀到對日抗戰的曆史,上海的印象又開始轉變,成為瞭一種民族氣節的符號跟圖騰。當時日本入侵中國,竟誇下海口,妄言要『三月亡華』,但卻在上海與國軍纏鬥瞭三個月之久,中國軍人浴血奮戰,誓死不屈,雖受限於當時經濟落後、軍備缺乏,在兵器彈藥上無法跟日本人的精良裝備比擬,然而愛國情操與民族大義在戰爭時卻卓然顯現齣來。」讀完很是感動。我原本以為,現在的颱灣人對於抗戰的曆史應該已經逐漸淡忘,或在民進黨當局刻意的引導之下,已經很少.......